两套9千元游戏配置PK 老鸟选i5高手玩锐龙是真的?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最近小编的好基友为吃鸡打算攒台新机,一直在与小编探讨硬件配置,现在主要争论点在于CPU到底是该上i7 7700K呢还是新出的第八代i5 8600K。这两款CPU同样处于2000元出头的价位,后者虽然是i5,但凭借Coffeelake核心的新一代特性,性能丝毫不输上代i7。不过争来争去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谁规定CPU一定要用这么贵的呢?

Intel之所以在第八代酷睿上狠狠挤了一把牙膏,将i7和i5全部升级为6核,显然跟今年AMD锐龙的强势冲击有关,这一点恐怕连Intel自己也不好意思否认。AMD苦心酝酿了四年的锐龙处理器,将它与Intel差距从望其项背一下子拉近到同台竞技,尽管后者依然在频率乃至单核性能上保有优势,但在多线程性能和生产力属性上已经失守,尤其是当价格因素也加入一并衡量时。
成在价格,败也在价格,如果只从性能角度衡量,加到6核心的第八代酷睿面对同级别锐龙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扳回了多线程劣势,但是心气甚高的Intel至今都没有让用户真正享受到这个实惠。6核12线程的第八代i7价格远高于X99平台上的6800K/6850K,后两者也是6核12线程,还有4通道内存和更多的PCI-E通道,就连i5 8600K价格也与上一代i7 7700K价格持平,小编不禁怒问:Intel你这升级和不升级还有什么区别吗?
接上本文开头的攒机话题,与其惯着傲慢无边的酷睿,不如回过头来看看脚踏实地的锐龙。尽管开局成绩不俗,锐龙的价格却一直在走低,使其性价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今同为6核心的Ryzen 5 1600售价比i5 8600K便宜了850元左右,而且前者还有超线程和大得多的缓存,唯一不如后者的只有频率。

总所周知游戏性能主要取决于显卡,假如我们攒机时转投AMD阵营,比如用Ryzen 5 1600代替i5 8600K,将省下的资金投注到显卡上,能对整机游戏性能起到多大帮助?既为帮基友的忙,也为能给广大玩家一个直观的参考,本文小编将分辨围绕Ryzen 5 1600和i5 8600K模拟两套攒机配置,从基准测试到游戏帧数做个全方位对决。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八系i5和锐龙5哪个划算?
- 第2页:两套9000元游戏配置模拟
- 第3页:两套配置单/多线程性能对比
- 第4页:两套配置平面与物理计算性能对比
- 第5页:两套配置六款游戏帧数实测对比
- 第6页:逼人用锐龙?不作死就不会死
两套9000元游戏配置模拟
850元放在显卡上能干什么?能将GTX 1060 6G变成GTX 1070,或将GTX 1070变成GTX 1080,带来的是质的提升。下面我们就以市面上价格比较适中的影驰显卡为例,假设我们的攒机总预算是9000元以内,选用Ryzen 5 1600还是i5 8600K,显卡必然不同。
GTX 1070显卡低位售价2999元到3099元

在这两套模拟攒机配置中,我们只列出有变化的CPU、主板、显卡这三样的具体型号,其余无关本文思路的配置都概括到2500元的总支出里。以上价格均为电商最低实际成交价,Intel平台所用主板技嘉Z370 UD3是目前市面上价格较低的Z370主板之一,300系主板的经济型号B360尚未发布。
GTX 1080显卡低位售价3899元

换用锐龙之后,节省出的钱加在显卡上可以将GTX 1070换成GTX 1080。由于本文主要是探讨CPU的取舍,为避免总预算出入过大,主板尽量选择了与Intel配置单中价格相同的技嘉AX370 GAMING,也是1099元。事实上锐龙全系CPU和平台都不锁超频,主板完全可以用B350代替,还能再便宜个两三百元,它与X370的区别只在于部分I/O功能数量以及后者部分高端型号支持多卡互联,再就是或许X370支持的内存频率更高一些,但没有像Intel那样明确的界定,具体还要看各个厂商的设计。
两套配置已经确定,下面我们搭建测试平台开始逐项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八系i5和锐龙5哪个划算?
- 第2页:两套9000元游戏配置模拟
- 第3页:两套配置单/多线程性能对比
- 第4页:两套配置平面与物理计算性能对比
- 第5页:两套配置六款游戏帧数实测对比
- 第6页:逼人用锐龙?不作死就不会死
两套配置单/多线程性能对比
下面开始进行Ryzen 5 1600和Core i5 8600K两套配置的基准测试对比,锐龙系统有一个特点要首先说明。
1600是Ryzen 5排行第二的型号,它和本系列最高端的1600X相差了一个XFR(自动扩频)功能,默认频率也低一些,后者的自动频率可以达到4GHz。但两者本质上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Ryzen 5 1600也能手动设置到4GHz运行,相比1600X只需要多做一个任何小白都能做的动作:在BIOS设置中将CPU倍频设为40。白送的性能当然要收下,所以锐龙这套配置的CPU将以与1600X相同的性能运行。
Ryzen 5 1600的SuperPi-1M测试结果:10.499s(越小越好)
i5 8600K的SuperPi-1M测试结果:8.462s(越小越好)
着重考察单核性能的SuperPi测试一直是Intel的强项,这次也不例外,8600K比1600X快了不到两秒,凭借更高的频率,优势有所扩大。
接下来多线程性能测试就是锐龙配置表演的舞台了。
Ryzen 5 1600的国际象棋测试结果:42.33/20319
i5 8600K的国际象棋测试结果:39.53/18976
6核12线程对6核6线程,锐龙理所当然地胜之不武。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八系i5和锐龙5哪个划算?
- 第2页:两套9000元游戏配置模拟
- 第3页:两套配置单/多线程性能对比
- 第4页:两套配置平面与物理计算性能对比
- 第5页:两套配置六款游戏帧数实测对比
- 第6页:逼人用锐龙?不作死就不会死
两套配置平面与物理计算性能对比
紧接着是多线程图形计算测试,根据以往锐龙在这方面测试中的优异表现来看,这次的结果也在意料之中。
Ryzen 5 1600 CINEBENCH R15多线程测试得分1331cb
i5 8600K的最大多核睿频4100MHz
i5 8600K CINEBENCH R15多线程测试得分1030cb
i5 8600K的全核最大同步睿频有4100MHz,比Ryzen 5 1600还高100MHz,然而后者在超线程的加持下还是一骑绝尘,性能领先前者一个数量级。下面我们再看3DMARK测试中的物理计算部分,这也是着重考验多线程性能的测试。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Ryzen 5 1600物理分数18738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i5 8600K物理分数13365
由于锐龙配置中的显卡是GTX 1080,总分远超i5配置自不必说,更触目惊心的还是物理测试部分,Ryzen 5 1600的成绩几乎达到了i7 8700K的水准,后者也是6核12线程,但频率高得多,由此可见锐龙的多任务性能优化相当出色,不是能简单地用频率衡量的。
此外,通过3DMARK测试总分也可以看出,或许在游戏性能方面擅长多线程的Ryzen 5 1600与擅长单核性能i5 8600K互有胜负,但对GTX 1080这种高端显卡的性能发挥来说,锐龙平台是丝毫不打折扣,。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八系i5和锐龙5哪个划算?
- 第2页:两套9000元游戏配置模拟
- 第3页:两套配置单/多线程性能对比
- 第4页:两套配置平面与物理计算性能对比
- 第5页:两套配置六款游戏帧数实测对比
- 第6页:逼人用锐龙?不作死就不会死
两套配置六款游戏帧数实测对比
最后见真章的时候到了,下面是Ryzen 5 1600和i5 8600K两套配置方案的游戏帧数对决。小编选择了五款热门单机游戏大作,游戏画质设置最高,分辨率涵盖4K到1080P,抗锯齿开启。这些单机游戏不光对显卡性能要求高,对CPU性能也是严格的考验。






测试结果铁证如山,同样的攒机预算,选择锐龙CPU省下的钱加在显卡上换来的是游戏性能的质变。Ryzen 5 1600对显卡性能的发挥本就不亚于i7,任凭第八代i5的单核性能有多么强,也不可能弥补显卡级别上的差距。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八系i5和锐龙5哪个划算?
- 第2页:两套9000元游戏配置模拟
- 第3页:两套配置单/多线程性能对比
- 第4页:两套配置平面与物理计算性能对比
- 第5页:两套配置六款游戏帧数实测对比
- 第6页:逼人用锐龙?不作死就不会死
逼人用锐龙?不作死就不会死
相比Intel在盖子里抹硅脂的做法,AMD坚持采用钎焊封装,能高效地将热量从芯片传递至铜盖表面,因而散热器利用率相当之高,只需要低端甚至原盒装散热器就可以支撑实用超频。有经验的玩家用手一摸散热器就能判断CPU自身导热的优劣,如果CPU温度不高同时散热器温温的,说明热传导效率优良,反之则较差。
锐龙有带和不带散热器的两种包装
另一方便,由于AMD不像Intel那样对CPU、内存频率加以限制,锐龙与主板的搭配更为灵活。就像本文介绍模拟攒机配置时所述的那样,如果你不打算组SLI的话,选择更便宜的B350主板丝毫不会影响Ryzen 5 1600的性能发挥,一样能超频。
没有特殊I/O需求的话,B350是锐龙平台最经济实惠的选择
当然,B350是面向大众主流的商用主板型号,料件和设计规格都会低一些,追求档次的玩家可以选择X370主板使超频更有保障,获得更豪华的功能配置和酷炫的个性化外观。
AMD X370主板不乏为发烧玩家设计的型号,也比同级的Intel Z370主板便宜不少
Intel第八代酷睿虽然在多线程性能上挽回了一些劣势,但是傲慢的价格政策反而使这一代产品在性价比上陷入更深的泥潭。即便玩家不买锐龙,与其买i5 8600K还不如选择上一代i5,多线程该输还是输,单核该赢还是赢,但至少能省出钱来提升显卡性能。所以最近在DIY圈子里流传的一句所谓"土豪买i7,老鸟选i5,高手玩锐龙"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可预见的未来,游戏开发商越来越注重CPU多线程优化,单核性能将逐渐由重要专为次要,不知到那时Intel还能否像今天这样傲慢。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八系i5和锐龙5哪个划算?
- 第2页:两套9000元游戏配置模拟
- 第3页:两套配置单/多线程性能对比
- 第4页:两套配置平面与物理计算性能对比
- 第5页:两套配置六款游戏帧数实测对比
- 第6页:逼人用锐龙?不作死就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