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400MB/s 金士顿HpyerX Savage 512GB优盘简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近几年金士顿开始主攻外设领域,HyperX系列也开始助攻键盘、耳机等产品。但是,不管在外设领域做的多么出色,人们谈到金士顿首先想到的总会是——这是一个做存储颗粒的厂商。
没错,金士顿在人们的印象中适中是以内存、U盘为主,当然其品牌最成功的也是这两种东西,甚至——小编手中就有一个10年前的8GB老U盘,一直使用至今。
而说到U盘,其实金士顿也一直没有停下自身的脚步,甚至就在前不久就为我们带来了一款2TB的超大容量硬盘,奈何其1W5的售价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成为了如同i7-6950X一样知晓,却不主推的“印象集”产品。
相信能入手的除了真正有需要的玩家,就是土豪到不差钱的人了吧……

金士顿真正集性能以及质量为一体的产品是什么呢?自然是本次要给大家介绍的HyperX的Savage系列U盘了,相比高贵到突破天际的i7-6950X,只有i7-7700K才是真正发烧友们的最爱吧?HyperX的Savage系列U盘就是如此,超高速的性能和适中的价格使得该U盘远远的站在了同行的前列,那么,这款U盘究竟如何?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HyperX Savage系列U盘从最小的64GB至最大的512GB,共分为4个档次。本次则是给大家带来该U盘的顶级容量——512GB,在包装上边可以看到该U盘的极限读取速度可以达到350MB/s,而写入速的也达到了250MB/s,在高速U盘中算是比较出彩的了。

金士顿U盘系列产品的铭牌一项是小编最喜爱的,产地只有2个选项——中国或者中国台湾,而本次U盘是在中国台湾生产。

内部附件非常简单,金士顿HyperX Savage 512GB U盘一个,挂绳一根以及HyperX的LOGO贴纸一张。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U盘开箱
- 第2页:U盘外观
- 第3页:U盘细节
- 第4页:U盘识别、基准测试
- 第5页:实际存取测试,总结
U盘外观:

HyperX品牌特点就是红和黑,因此U盘设计为正面包裹了红色的金属,形成一个X字,U盘的主色调则是黑色。

背面除了认证标识外并无其它东西,显得比较干净。

U盘的头部则是512GB的容量标识以及工作指示灯,在工作时指示灯会亮起蓝色灯光并进行闪烁。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U盘开箱
- 第2页:U盘外观
- 第3页:U盘细节
- 第4页:U盘识别、基准测试
- 第5页:实际存取测试,总结
U盘细节:

底部则是一个USB防护帽,打开防护帽后可以看到里边的USB 3.1接口。

为了防止防护帽丢失,HyperX Savage系列U盘特意设计成防护帽可以插入头部的设计,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设计与U盘本身的挂绳会发生冲突,如果有挂绳,则无法这样放置防护帽。

在USB 3.1接口上可以看到该U盘的基本信息,该U盘的型号为HXS3/512GB,工作电压为5V,产地则是台湾。

最后,安装上挂绳后的样子。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U盘开箱
- 第2页:U盘外观
- 第3页:U盘细节
- 第4页:U盘识别、基准测试
- 第5页:实际存取测试,总结
U盘识别、基准测试:

该U盘默认的格式为exFAT格式,而U盘的实际大小为468GB。

新版的ChipGenus 4.17还是可以狠轻松的识别到该U盘的,设置设备名称HyperX Savage都可以检测到。同时该U盘的协议版本为USB 3.1。

HD Tune Pro读取测试,可以看到该U盘平均读取速度为235.3MB/s。

而在随机读取测试中可以发现,该U盘的4KB平均读取速度也达到了5.811MB/s。

最后,HD Tune Pro附加测试成绩。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U盘开箱
- 第2页:U盘外观
- 第3页:U盘细节
- 第4页:U盘识别、基准测试
- 第5页:实际存取测试,总结
实际存取测试:

U盘实际存取测试,在测试对象中选择了一个2.26GB的视频文件(小编此前录制的电脑硬件的测试解说视频)。

首先是写入测试,D盘为普通固态硬盘,而HyperX Savage 512GB U盘为G盘,写入测试由固态硬盘将2.26GB视频拷贝到U盘中。
测试结果,复制2.26GB文件到U盘仅需8.4秒,每秒速度为275.9MB/s。

读取测试,由G盘(U盘)将2.26GB文件拷贝到固态硬盘的E盘。
经过测试,2.26GB仅需5.8秒,平均读取速度为400.2MB/s。

同盘存取测试,将2.26GB文件拷贝到同为G盘(U盘)的目录下,并新建文件夹“同盘存取”。
经过测试,同盘存取2.26GB的文件共计用时14.6秒,每秒存取速度为158.4MB/s。
测试小结:
在单个文件测试中,读取400MB/s以及写入275MB/s可以说让HyperX Savage 512GB U盘的性能达到了逆天的发挥。
这一性能使得该U盘达到了U盘界的顶端水准,同时它的价位相比2TB的大容量U盘也不再显得那么逆天。
作为一个发烧友,这款U盘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U盘开箱
- 第2页:U盘外观
- 第3页:U盘细节
- 第4页:U盘识别、基准测试
- 第5页:实际存取测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