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散热难题?编辑手把手教你DIY双路显卡PC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前段时间正值GTX 1080Ti显卡发售之际,NVIDIA为了给这款GeForce 10新卡皇让路,将GTX 1080的价格直降1000元,随之而来GTX 1070的降价也是箭在弦上,入手这款中高端显卡的最佳时机即将到来。
早前我们已经多次测试过GTX 1070双路SLI的的性能,现在来看是明显超过GTX 1080Ti单卡的,尤其理论测试的显卡专项得分。如今GTX 1080Ti的非公版尚未铺货,而数量较少的公版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热销的结果就是价格高企,对于尝鲜GTX 1080Ti不是那么饥渴的玩家来说,用两块GTX 1070组SLI的也不失为省钱多办事的选择。

另一方面,在购机预算有限时,大多数玩家趋向选择高档的CPU+中低档的主板,例如i7 7700K+B250的组合,这样能获得较好的PC平台性能。其实反过来也未尝不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能费效比会更高。
就拿i7 7700K+B250的固定预算来说,如果CPU改用i5 7600K,不但可入手一块不错的Z270主板,甚至还能省出一些钱。要知道B250对硬件性能是有限制的,它不支持超频,内存最高频率支持只到DDR4-2400,更重要的是B250不支持SLI,双路GTX 1070也就无从谈起了。
小编利用最近刚好凑齐一些硬件的机会,为大家献上本篇实体装机,检验以上想法的实际效果。
整机的侧透实拍
作为一个忠实的DIY玩家,多少都会对外观效果有些追求,所以本次攒机会刻意选用一些风格统一的硬件,因此而增加的成本不在讨论之中。毕竟逼格是不能光用钱衡量的,小编仅展示这套配置的效果以供参考。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i7+B250不如i5+Z270
- 第2页:核心硬件清一色的钛金
- 第3页:组SLI选什么样的Z270主板
- 第4页:构建机箱风道的要点
- 第5页:硬件裸机组装摆拍
- 第6页:第七代i5超频设置步骤
- 第7页:4.7GHz的i5性能测试
- 第8页:双路GTX 1070性能测试
- 第9页:如何提高内存性能
- 第10页:装机前的准备工作
- 第11页:用了这款螺丝钉瞬间变帅
- 第12页:机箱背板走线和理线要领
- 第13页:装机完成的效果令人震惊
核心硬件清一色的钛金
首先展示本次攒机用到的核心原料,大部分都是微星的产品。
核心配件合影
两片微星GTX 1070快银版与海盗船白金统治者DDR4-2666 8GB×2内存
快银是微星后期推出的GTX 1070款式,是大家所熟知的GTX 1070 GAMING红龙版的同型异色款。白金统治者是海盗船的顶级产品,所用芯片体质十分优秀,默认频率不高但拥有深不可测的超频潜力。它不但能体现Z270主板的内存能力,外观与本次攒机搭配也是天衣无缝。
Z270 XPOWER钛金板是微星最顶级的Z270主板,稍后详细介绍其特点
i5 7600K,超频潜力不俗,游戏性能与i7不相上下,本文也会做超频测试
微星钛金版专用的SLI桥,符合NVIDIA在GeForce 10之后推出的HB标准,价格不菲
微星CORE FROZR散热器,拥有8mm焊接热管的怪物,银白色顶盖专为配合钛金而生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i7+B250不如i5+Z270
- 第2页:核心硬件清一色的钛金
- 第3页:组SLI选什么样的Z270主板
- 第4页:构建机箱风道的要点
- 第5页:硬件裸机组装摆拍
- 第6页:第七代i5超频设置步骤
- 第7页:4.7GHz的i5性能测试
- 第8页:双路GTX 1070性能测试
- 第9页:如何提高内存性能
- 第10页:装机前的准备工作
- 第11页:用了这款螺丝钉瞬间变帅
- 第12页:机箱背板走线和理线要领
- 第13页:装机完成的效果令人震惊
组SLI选什么样的Z270主板
顶级的主板首先体现在扩展功能上,而最重要的扩展功能就是PCI-E插槽了。XPOWER Z270钛金版提供四条PCI-E 16×标准槽,最多能支持PCI-E8+4+4+4通道组合的四路显卡。而最常见的PCI-E8+8双路显卡则使用第一和第三个显卡槽,两卡之间宽松的空间解决了内侧显卡的散热难题。
M.2插槽阵容庞大,多达三个,中间那个还附送散热护甲
用过M.2 SSD的人都知道这玩意多烫,用这个散热片贴上,有助于均散热量
这是主板附送的一个超频控制模块
作为顶级主板,不对超频做特殊设计是说不过去的。Z270 XPOWER钛金提供的这个模块可以让玩家在物理层面即时控制CPU频率。左侧的加减按钮调节外频,右侧的调节倍频。当然这种超频手段只有在极限超频时才会用到,平常实用超频还是要通过BIOS调节的。
控制模块通过一个插针接口安装在主板上,镂空处正好露出电压测量点
也可以通过延长线将模块接出来使用
另一个有趣的附件是USB2.0扩展模块
它能将主板上的一组USB2.0插针扩展成四组,每组有两个端口,所以一共变成了8个USB端口,并且直接由电源D型插口供电。可以应用于大量的低数据流外设,比如软控的LED灯、打印机、摄像头等等,使电脑也能够扮演工作站、工控机之类的角色。
背面有尼龙粘扣,可以在机箱里找个合适的位置固定它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i7+B250不如i5+Z270
- 第2页:核心硬件清一色的钛金
- 第3页:组SLI选什么样的Z270主板
- 第4页:构建机箱风道的要点
- 第5页:硬件裸机组装摆拍
- 第6页:第七代i5超频设置步骤
- 第7页:4.7GHz的i5性能测试
- 第8页:双路GTX 1070性能测试
- 第9页:如何提高内存性能
- 第10页:装机前的准备工作
- 第11页:用了这款螺丝钉瞬间变帅
- 第12页:机箱背板走线和理线要领
- 第13页:装机完成的效果令人震惊
构建机箱风道的要点
一套银白色的硬件当然要装进颜色相近的机箱才协调,小编寻遍评测室,最搭的要输这个NZXT的S340白色款了。
纯白机箱在白幕布下实在太难拍了,小编盗用一张官图
对于机箱这个东西,小白看外观,老手看风道,更重要的是玩家后天的规划。NZXT S340有四个风扇位,在CPU和显卡均采用风冷的情况下,最理想的是前部进风,顶部排风,向后的排风可不装。
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利用空气受热上升的原理,顶部向上排热的效率是最高的,后排风反而使气流紊乱,对热气上升形成阻碍;二是原则上一个机箱安装三个风扇刚好达到噪音、共振与散热效果的最佳平衡点,能不多一个,就不多一个。不客气地说,那种认为风扇越多越好的人还处在DIY初级阶段。
S340前部有磁吸设计的滤尘网
三个风扇如何配置进风和排风?基于正压差的理念,最佳设计是两个进风,一个排风。正压差最早是由银欣设计师提出的先进风道理念,即让机箱的进风量大于排风量,使机箱内始终处于一定的正压状态,这样由进风口摄入的冷空气能充分填充到机箱每个角落,改善风力不能直接达到的散热死角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将进入机箱的空气进行集中过滤,由于正压的缘故其它缝隙很难有灰尘进入,从而大幅缓解积尘的速度,只需定期清理滤网即可。
该设计其实是受到坦克防核生化系统的启发。
小编之前从NZXT机箱上拆下来的12cm风扇,正好派上了用场
这两个风扇要拆掉一个
按垂直风向安装,风扇距离第一片显卡的距离太小,结果垂直排热不可用
相比自由度很高的液冷,风冷散热要构建完善的垂直排热对硬件选择会有一些要求,产生影响的主要是主板PCI-E插槽布局和CPU散热器类型。
PCI-E插槽特别多的主板,通常第一条显卡槽就是距离CPU最近的那个槽位,这在X系列主板和一些高端Z系列主板上十分常见,微星Z270 XPOWER钛金板就是如此。像这种侧置风扇的单塔式CPU散热器,显卡几乎将风扇封死了,散热性能会大打折扣。
风冷前提下要实现较完善的垂直排热,至少要具备以下条件中的一种:
1.CPU散热器为中置风扇的双塔式,俗称夹心饼或三明治,比如利民银箭,猫头鹰D15S。
2.CPU散热器为躲让显卡设计的单塔式,俗称歪脖子,比如利民TS120、HR02。
3.主板距离CPU最近的槽位不是要首先使用的PCI-E16×显卡槽,是1×或者空着。
显然,本次攒机是没法用垂直排热了,但水平风道完全没问题。
电源下置布局,底部进风孔有滤尘网,这样电源的散热自成体系,和机箱互不影响
S340有很高的四只脚,能将机箱较高托离放置面,给电源进风留下充足的空间,这是小编欣赏它的一点。
S340有两个非常易用的2.5寸硬盘位,还有两个3.5寸机械盘仓,这里就不展示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i7+B250不如i5+Z270
- 第2页:核心硬件清一色的钛金
- 第3页:组SLI选什么样的Z270主板
- 第4页:构建机箱风道的要点
- 第5页:硬件裸机组装摆拍
- 第6页:第七代i5超频设置步骤
- 第7页:4.7GHz的i5性能测试
- 第8页:双路GTX 1070性能测试
- 第9页:如何提高内存性能
- 第10页:装机前的准备工作
- 第11页:用了这款螺丝钉瞬间变帅
- 第12页:机箱背板走线和理线要领
- 第13页:装机完成的效果令人震惊
硬件裸机组装摆拍
严格的来讲,在装机之前,应该先将所有硬件裸机组装一次,一定要通电测试,有任何故障可以提前发现,免得白忙活。
海盗船的白金统治者内存配合这板子真是绝了
安装好散热器,检查内存是否有冲突
只有最内侧内存槽被遮挡,主板内存优先使用外槽的设定就是为了避免这个
装上两片快银的效果
两片显卡间隔三个槽位,微星这款钛金SLI桥就是为此设计的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i7+B250不如i5+Z270
- 第2页:核心硬件清一色的钛金
- 第3页:组SLI选什么样的Z270主板
- 第4页:构建机箱风道的要点
- 第5页:硬件裸机组装摆拍
- 第6页:第七代i5超频设置步骤
- 第7页:4.7GHz的i5性能测试
- 第8页:双路GTX 1070性能测试
- 第9页:如何提高内存性能
- 第10页:装机前的准备工作
- 第11页:用了这款螺丝钉瞬间变帅
- 第12页:机箱背板走线和理线要领
- 第13页:装机完成的效果令人震惊
第七代i5超频设置步骤
i5 7600K缘何可以替代i7 7700K?一方面是因为游戏本身不怎么依赖CPU多线程计算,对CPU频率更敏感。另一方面,Kabylake内核的第七代酷睿频率能力突飞猛进,但高频带来的发热问题需要解决,i5因本身功耗较低因而在实用频率方面有比i7更高的期望值。
在将这套配置装进机箱之前,我们需要先探索这颗7600K的理想实用频率,至于装机后散热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再根据情况调整频率不迟。
CPU的超频尝试最好先在裸机平台进行,摸清CPU的个体体质
现在Intel处理器超频的门槛已经大大降低,都是基于修改倍频进行,牵涉到关键参数无非是CPU核心电压和温度这两项,即便是小白可以轻松尝试。
UEFI中设置CPU倍频到47,Ring倍频为45
Ring频率主要和内存与缓存性能互为瓶颈关系,4.5GHz已经绰绰有余,也符合CPU平均体质。再提高需要很高的CPU电压,还不一定稳定,反而会限制CPU主频。
微星主板的负载电压补偿功能强大而细腻,Mode3是实用超频最佳档位
CPU在高频率重负载下运行时,由于晶体管大量开启,使晶体管中充电时的电位下降,也就是形成核心压降,放电过程又偿还到了回路里,所以PWM芯片的采样端口无法侦测到这个压降,也就不能靠自动脉宽调制修正核心电压。但负载时核心电压下降又实际存在,这会严重影响稳定性,所以负载电压补偿机制就应运而生。它不能自动配平当前所设的电压,而是一种预案,向核心补偿固定的电压值。
微星这款主板上负载电压补偿设为Mode3可以让CPU负载时核心电压高于设定值0.025V,这样反倒可以把设定值降低一点,让CPU空闲时更凉快。
经过几次尝试,核心电压设置1.22V能稳定运行4.7GHz
4.7GHz通过三个小时的Prime 95 v28.10 64bit测试
上一代酷睿处理器很难在这个频率下稳定运行,7600K则不费吹灰之力。如此高的频率下发热确实不容小视,好在散热器给力,控制在80℃左右。也亏得这是四核四线程的i5,若是i7风冷怕是压不住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i7+B250不如i5+Z270
- 第2页:核心硬件清一色的钛金
- 第3页:组SLI选什么样的Z270主板
- 第4页:构建机箱风道的要点
- 第5页:硬件裸机组装摆拍
- 第6页:第七代i5超频设置步骤
- 第7页:4.7GHz的i5性能测试
- 第8页:双路GTX 1070性能测试
- 第9页:如何提高内存性能
- 第10页:装机前的准备工作
- 第11页:用了这款螺丝钉瞬间变帅
- 第12页:机箱背板走线和理线要领
- 第13页:装机完成的效果令人震惊
4.7GHz的i5性能测试
下面是这套平台上7600K在4.7GHz主频下的一系列基准测试成绩。
CPU-Z截图
SuperPi-1M成绩7.737s,超过4.5GHz的7700K半秒,很大的提升了
国际象棋多线程测试,这个确实赢不了i7的八线程,但跟游戏没多大关系
CINEBENCH R15也是多线程测试,比7700K线程少一半,得分只少200,相当不错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i7+B250不如i5+Z270
- 第2页:核心硬件清一色的钛金
- 第3页:组SLI选什么样的Z270主板
- 第4页:构建机箱风道的要点
- 第5页:硬件裸机组装摆拍
- 第6页:第七代i5超频设置步骤
- 第7页:4.7GHz的i5性能测试
- 第8页:双路GTX 1070性能测试
- 第9页:如何提高内存性能
- 第10页:装机前的准备工作
- 第11页:用了这款螺丝钉瞬间变帅
- 第12页:机箱背板走线和理线要领
- 第13页:装机完成的效果令人震惊
双路GTX 1070性能测试
下面呈上微星GTX 1070快银显卡单卡与双卡SLI的基准测试得分,并加入GTX 1080Ti的成绩对比,大家自己看吧。注意左侧小字的显卡单项得分,这是未加入CPU多线程性能权重的纯显卡性能得分,双路GTX 1070是要比GTX 1080Ti高不少的。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单卡与双卡得分
SLI关闭
SLI开启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单卡与双卡得分
SLI关闭
SLI开启
附上i7平台上测试的GTX 1080Ti得分
Fire Strike Extreme
Fire Strike Ultra
关于双路GTX 1070的游戏帧数,小编在之前的微星GTX 1070快银评测文章中有详细测试数据,感兴趣的玩家点击这里前往查阅。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i7+B250不如i5+Z270
- 第2页:核心硬件清一色的钛金
- 第3页:组SLI选什么样的Z270主板
- 第4页:构建机箱风道的要点
- 第5页:硬件裸机组装摆拍
- 第6页:第七代i5超频设置步骤
- 第7页:4.7GHz的i5性能测试
- 第8页:双路GTX 1070性能测试
- 第9页:如何提高内存性能
- 第10页:装机前的准备工作
- 第11页:用了这款螺丝钉瞬间变帅
- 第12页:机箱背板走线和理线要领
- 第13页:装机完成的效果令人震惊
如何提高内存性能
内存的状态也要在装机前设定好。海盗船白金统治者系列的芯片体质相当优秀,但这款型号的设置比较保守,X.M.P信息也只到DDR4-2800,实在太憋屈它了。小编决定通过手动设置获得更好的性能。
内存SPD信息
在UEFI中将内存频率设置到DDR4-3200,至少这样才配得上白金统治者的价格
内存时序就按照X.M.P里DDR4-2800的参数来设置,提高400MHz完全无问题
DDR4-3200顺利达成了
这里要注意一点,CPU-Z里显示的这几个主要内存时序,切不可让它们AUTO,否则UEFI会自动匹配一个奇烂无比的设置,严重降低内存性能,其它次要时序则建议保持AUTO。另外这里内存电压也应该按照X.M.P信息设为1.35V,理论上不低于DDR4-2800的频率都应该以此电压来获取稳定。
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
对Z系列主板的双通道内存而言,以上性能测试结果无疑是一流的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i7+B250不如i5+Z270
- 第2页:核心硬件清一色的钛金
- 第3页:组SLI选什么样的Z270主板
- 第4页:构建机箱风道的要点
- 第5页:硬件裸机组装摆拍
- 第6页:第七代i5超频设置步骤
- 第7页:4.7GHz的i5性能测试
- 第8页:双路GTX 1070性能测试
- 第9页:如何提高内存性能
- 第10页:装机前的准备工作
- 第11页:用了这款螺丝钉瞬间变帅
- 第12页:机箱背板走线和理线要领
- 第13页:装机完成的效果令人震惊
装机前的准备工作
装机前的一些准备,因为涉及到走线、理线,大多数情况下先空箱安装机箱风扇。S340机箱的前部风扇孔同时支持12cm和14cm两种标准扇,用14cm当然是最理想的,遗憾的是装机时小编手头并没有NZXT的相应产品,用12cm也可以,效果差不了太多。
你要问有没有别的牌子14cm风扇?我只想说处女座的强迫症你不懂。
拆掉了顶部风扇,安装好两个进风风扇
安装时风扇方向不能搞反
事先装好主板的I/O装饰板
小编翻箱倒柜找到一个NZXT的白色 750W电源装上,真乃天作之合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i7+B250不如i5+Z270
- 第2页:核心硬件清一色的钛金
- 第3页:组SLI选什么样的Z270主板
- 第4页:构建机箱风道的要点
- 第5页:硬件裸机组装摆拍
- 第6页:第七代i5超频设置步骤
- 第7页:4.7GHz的i5性能测试
- 第8页:双路GTX 1070性能测试
- 第9页:如何提高内存性能
- 第10页:装机前的准备工作
- 第11页:用了这款螺丝钉瞬间变帅
- 第12页:机箱背板走线和理线要领
- 第13页:装机完成的效果令人震惊
用了这款螺丝钉瞬间变帅
首先将安装好CPU和散热器的主板放进机箱里,切记无特殊情况内存要放到最后再插,否则会影响操作空间,还很可能不小心折损内存和插槽。
CPU散热器不偏不倚正对后部排热风扇,完美至极
主板附件盒里送的钛金装饰螺丝,一定要用上
它将十字螺丝改为六角沉头螺丝加钛金垫片
这样就保持了整体外观的协调感,普通十字螺丝用在这片主板上确实突兀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i7+B250不如i5+Z270
- 第2页:核心硬件清一色的钛金
- 第3页:组SLI选什么样的Z270主板
- 第4页:构建机箱风道的要点
- 第5页:硬件裸机组装摆拍
- 第6页:第七代i5超频设置步骤
- 第7页:4.7GHz的i5性能测试
- 第8页:双路GTX 1070性能测试
- 第9页:如何提高内存性能
- 第10页:装机前的准备工作
- 第11页:用了这款螺丝钉瞬间变帅
- 第12页:机箱背板走线和理线要领
- 第13页:装机完成的效果令人震惊
机箱背板走线和理线要领
固定完主板后,插上显卡和内存,就接近完工了。在插显卡之前,要记得将能插的,该插的各个线束连接到位,例如前置音频和USB、硬盘SATA和风扇电源等等。全部线束要从机箱后方走到预留窗口再探出,保证正面的整洁,这也是背板走线的意义。

为了视觉效果更出色,小编特地从某宝上定制了一套白色的电源模组线。不料给显卡供电的白色线每根上只有一个6+2pin,而每片GTX 1060快银需要6+6+2pin,电源上的接口就不够用了,无奈只好用回电源自带的原装线。好在原装线也能与S340机箱的黑色内壁融为一体,并没有什么违和感。

从这个角度看,下面那个进风风扇刚好能将气流吹到两片显卡之间,散热效果值得期待。

由于电脑的各个线束有长有短,接口位置又南辕北辙,要想所有线整齐划一是做不到的。最合适的步骤是先将机箱自带线束和风扇线整理固定,再将电源线和硬盘线整理固定。现在诸如S340这样的机箱背面都会提供若干个理线挂环,要充分利用。
这一侧盖上机箱盖什么也看不到,凌乱一些无所谓,原则上只要确保所有线固定牢靠不会晃动位移,不会凸起妨碍盖上机箱便可。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i7+B250不如i5+Z270
- 第2页:核心硬件清一色的钛金
- 第3页:组SLI选什么样的Z270主板
- 第4页:构建机箱风道的要点
- 第5页:硬件裸机组装摆拍
- 第6页:第七代i5超频设置步骤
- 第7页:4.7GHz的i5性能测试
- 第8页:双路GTX 1070性能测试
- 第9页:如何提高内存性能
- 第10页:装机前的准备工作
- 第11页:用了这款螺丝钉瞬间变帅
- 第12页:机箱背板走线和理线要领
- 第13页:装机完成的效果令人震惊
装机完成的效果令人震惊
合上机箱盖不代表就大功告成了,还有最后且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检验整体散热性能是否合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着这次装机的成败!

风扇也不是接上就不用管了,要兼具优良的散热性能和静音体验,需反复几次细心调教。

微星主板拥有强大的风扇控制系统,支持以函数曲线的形式设置风扇的转速计划,无论4pin还是3pin风扇,都可以通过各自专属的PWM/DC模式调控。CPU和三个机箱风扇,空闲时的转速调节到500rpm为最佳,CPU达到80℃则全部以最大转速工作。
想要更静音也可以将三个机箱风扇设置在CPU达到一定温度后才启动,这样空闲/轻载的大部分时候,机箱风扇是不转的。
再一次Prime95测试,装机后CPU温度在85℃左右
通常风道再好的机箱也不可能比裸机散热效果好,原则上装机后升温10℃都在容忍范围内,本次装机将温升控制在5℃已是非常理想的结果,为日后气温升高、灰尘积累导致的散热效果下降留下充分的冗余。
双路显卡的甜甜圈测试,一个82℃,一个78℃
在封闭的机箱内,SLI的散热达到这个程度真是出类拔萃了,所谓正压差风道的优势实至名归。GTX 1070这样的双显卡在机箱里跑甜甜圈的剧本一般是这样的:机箱内迅速热饱和,温度失控而不断上升,最终突破阈值,触发降频保护。
然而实际情况是,这两片显卡不但没有过热降频,竟仍以远超过Boost目标频率的状态运行。(GTX 1080快银核心基础频率1582MHz/Boost频率1771MHz)
炼狱级的考验,CPU与双显卡同时烧机
甜甜圈与Prime95同时运行,关联CPU温度的三个机箱风扇全部满转,强劲的风道撑住了显卡的工作状态,相比单独跑甜甜圈,温度既没有升高,频率也没有下降。
CPU倒是有两个核心超过了90℃,机箱里确实太热了,CPU散热器的换热效率受到很大影响。不过即便如此,CPU频率依然坚挺4.7GHz,没有降频也没有掉负载,毕竟距离105℃的保护阈值还有10℃的空间。
发光的SLI桥上没有全露出来,这算意料之外的遗憾
这次攒机的效果总的来说令人满意,零星细节的疏漏也是瑕不掩瑜的。像CPU显卡同时烧机这种事,又是在CPU如此高的超频频率下进行,敢说随便拿一个大牌的品牌整机过来它都不能保证扛过去还不降频,仅此一点,DIY的意义就实现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i7+B250不如i5+Z270
- 第2页:核心硬件清一色的钛金
- 第3页:组SLI选什么样的Z270主板
- 第4页:构建机箱风道的要点
- 第5页:硬件裸机组装摆拍
- 第6页:第七代i5超频设置步骤
- 第7页:4.7GHz的i5性能测试
- 第8页:双路GTX 1070性能测试
- 第9页:如何提高内存性能
- 第10页:装机前的准备工作
- 第11页:用了这款螺丝钉瞬间变帅
- 第12页:机箱背板走线和理线要领
- 第13页:装机完成的效果令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