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曾经是个扑街货 高达和高达游戏那些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一定要去东京台场,一定要亲眼看看一比一的元祖高达。”
朋友年前去日本旅行前,我这么对他说道。对许多高达粉丝而言,去东京台场参观18米高的RX-78高达,已经是一种类似“圣地巡礼”般的朝圣行动。
今年是公元2017年,是高达中U.C纪元前64年,也是高达诞生的第38年的年头。对一部动画作品来说,38年已经是个长到恐怖的寿命。即使放到全世界动画圈,像高达这样在诞生38年后依然稳定推出续作的系列动画也实属凤毛麟角。
“高达屹立于大地之上”
百度百科用“日本动画界最著名、最经久不息、最庞大、盈利最高”这四个最来形容高达系列。而在《机动战士高达0079》诞生快40年后的现在,高达也确实已经成为了日本机器人动画的代名词。甚至时至今日,单纯的机器人动画已经不足以承载高达,在GUNDAM这个单词背后推动的,是一条由动漫、小说、游戏、玩具、周边等多种产品聚合在一起形成的完整产业链。这条产业链在几十年间诞生了无数的奇迹,也培养了庞大到超乎想象的受众群体。
请问你对V高达有什么看法
高达只是机器,不是机器“人”
从现代科技萌芽开始,人类就从未停止过对机器人的幻想。如果说西方科幻文化中一直把机器人视为“原罪”,那日本就是将机器人视为了“救星”。日本是个很特殊的国度,它在亚洲最先接受了西方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冲击,也是东西方文明碰撞和交融的最佳范例。从19世纪“黑船来航”事件中被铁船巨炮轰开国门开始,日本就陷入了对科技的疯狂迷恋中。而这种迷恋在二战中被推向了另一个极端,作为全世界唯一承受过原子弹侵袭的国家,近代日本在对科技的无尽追求中崛起,又在这种疯狂中迷茫。
阿童木的英文名Tetsuwan Atom里Atom的其实就是原子的意思
而机器人文化的兴起和这种对科技的追求有着甩不开的关系,就像美国20世纪流行的超级英雄漫画,日本的机器人动画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代表着民众的精神寄托和文化符号。就是在这种文化基础上,横山光辉的《铁人28号》诞生了。如果说《铁臂阿童木》代表了机器人动画的启蒙,那《铁人28号》就是日后大行其道的巨大机器人的始祖。与更像个人类的阿童木不同,铁人28号本身没有自己的意志,完全受遥控器控制。遥控器在好人手里,它就是正义使者;遥控器落在恶人手中,铁人就是恶魔的帮凶,这个设定对后世的高达、魔神Z等众多机器人动画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日本动画里的巨大机器人之祖——《铁人28号》
在《铁人28号》之后,超级系机器人的始祖,第一个由人类进入内部操纵的巨大机器人《魔神Z》出现了,而机器人动画也就是这时开始在日本动画界广泛流行起来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机动战士高达0079》其实也只是一个巨大机器人风潮下的跟风者。但其实高达之父富野由悠季最初对GUNDAM的设定并非是巨大机器人,而是类似钢铁侠战衣的“Mobile Suit”,要不是赞助商认为巨大机器人更好卖,恐怕我们就不能见到如今的高达了。其实如果你接触过一些高达作品就能发现,和《变形金刚》等机器人题材动画不同,高达一直在推崇一种物化机器人的人机分离思想。这个系列更多的只是把机器人当作一种特殊的载体,真正的主角还是驾驶机器的人,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情感碰撞。
所以与其说高达是“机器人”动画,不如说是“机器·人”动画,高达只是机器,不是机器“人”。
高达与其说是机器人,不如说是钢铁侠战衣这种机械“兵器”
扑街的初代高达
对日本动画界来说,高达在当时最重要的意义大概是它蕴含的“真实性”。当时的日本动画正处于从儿童向到青年向的转折点,对当时的观众来说,《机动战士高达0079》中所隐含的严肃思考和战争题材极具冲击性,而这也是这部作品在后世不断被提起的原因之一。富野由悠季在38年前制作了一部符合上世纪90年代审美口味的动画,对当时的业界来说,他或许是一个领先一大步的疯子。他告诉了业界,动画不仅能够做给小孩子,还能做给年轻人,不仅用来娱乐,还能用来批判。
然而,在那个年代,动画的主要受众依然还是孩子,子供向动画才是业界的主流。所以理所当然的,高达初代作品失败了,这部作品在名古屋地区的收视率是平均 9.1%,可到了关东地区就只有5.3%。太过超前的作品果然不讨人喜欢,最终初代高达还是因为收视低迷惨遭腰斩烂尾。
0079的画风现在来看很是诡异
但于此同时,0079高达诞生的1979年也是日本动画低龄化倾向的最后一年,尽管初代高达没有收获商业上的成功,但它却成功为动画界新的时代发出了第一声啼鸣。富野由悠季借动画之手为我们绘出了一幅未来战争的画卷。机器人不再是可爱的伙伴,而是冰冷的机械兵器,勇气和爱也不再能拯救一切,人性的光辉和成人的阴谋一样耀眼,生命在战争的大潮下也变得那么的脆弱。
和当时的动画片不一样,初代高达讲了一个严肃到残酷的故事
这部作品毕竟还是优秀的,当动画的受众和观众的观念逐渐发生了转变,在《机动战士高达0079》重新播放时,收视率终于节节攀升,甚至曾经创下平均 13.1%至17.9%、最高25%的佳绩。自此,高达系列才真正开始向着日本动画界的巅峰攀登,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制作了初代高达的SUNRISE第一次开始与BANDAI(万代)合作。
没错,就是它,不是DABAN,是BANDAI
“财团B的阴谋”
“财团B的阴谋”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我们很难说清楚,离开了财团B(玩家们对BANDAI的戏称),高达系列还能不能发展出如今的兴盛。日本动画的盛行和其背后完整的相关产业链和商业生态圈有着重要的关系。而即使在整个日本动画史上,由万代在背后推动的高达都是商业化最成功的一例。
高达系列发展到现在,其收益除了动画在电视台与网络播出的版权费、蓝光和DVD、CD售卖所得以外,庞大的周边模型生产销售链,和动画系列一样复杂的相关游戏才是真正的大头。
某种意义上来说,把动画说成是模型的广告片,也没有什么不妥
时至今日,由万代出品的高达相关模型已经成为一个独立于传统动画周边之外的细化市场。从结构简单的HG级别,到造型完美的MG大师级别,再到体积巨大的PG级别和有着金属构造的MB级别,高达模型有着一套完整且复杂的分类和制作体系。截至2010年,高达模型的销售数量已经超过了30亿,日升甚至在2013年专门制作了一部由高达模型作为主角的动画,《高达创战者》来配合模型的流行。
MB级别的高达模型动辄售价数千,然而每次推出都还会受到玩家哄抢
在模型和动画之外,游戏也是高达系列最重要的衍生市场之一,而这块市场同样与财团B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你接触过高达相关游戏,那一定不会对BNGI这家公司陌生,在大部分的高达题材游戏中,都少不了这个由万代与南梦宫合并后组成的公司的身影。在高达诞生至今的近40年里,高达题材游戏已经横跨了街机、FC、到PS4,再到手机的绝大部分平台,并延伸出了数个系列数十部经典作品。
这个标志你一定见过不少次
庞大且分散的衍生游戏
和能够以世界线或者模型类别串起来的动画与模型不同,高达衍生游戏的数量要更加庞杂,分类也更加分散。高达题材游戏是日本游戏圈中十分特殊的一支,这个题材自诞生后经久不息,且游戏质量良莠不齐,既有《高达VS高达》这种佳作,也有《机动战士高达:军人将棋》这种奇怪的作品。
世界上第一个高达游戏叫《机动战士高达:MKII突击》,这是一款由万代在1985年推出的桌上游戏。这款游戏包括了一张纸质的地图、12个袖珍模型和一套完整且严谨的规则书,可以2至4人进行游玩。也正是在这款桌游推出后的次年,史上第一款家用机平台高达游戏:《机动战士高达Z》诞生了。它由万代基于原作动画制作的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上第一款高达题材电子游戏,正是从这时开始,高达才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游戏界特殊的品类。
FC平台的《机动战士高达Z》
随后,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高达在FC平台推出了十几部作品,而这些作品主要以二头身的SD高达为主。虽然这时高达游戏并没有获得什么现象级的销量,却也在以原作粉丝为主的玩家群体中,有了不错的传播度。而SD高达的形象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了广泛的被认同,独特的大头和短手短脚的形象为大部分时候以战争兵器现身的高达增加了些许萌点。
不过对玩家来说,最熟悉的恐怕还是诞生自PS平台的《SD高达G世纪》系列,这是个以SD高达为主角的SLG游戏。在这个系列里,高达中的机体会以Q版的形象加入,不同世代,不同作品的机体们,在游戏架空的背景下,进行各种有趣且兼具策略深度的战斗。截至目前,《SD高达G世纪》系列已经登陆了PS、PS2、PS4、PSP、PSV、WS、GBA、NDS等十几个平台。
除了作为SLG的G世纪以外,也有《SD敢达强袭战线》这种动作化的SD高达
在这之外,以SD高达为主角的游戏中,国内玩家最熟悉的恐怕就是《SD敢达Online》了,这是一款由万代和韩国Softmax合作研发的网络游戏,大概也是最早登陆国内的“正版”高达游戏。说到这里还有个趣闻,大家想必都有注意过,《SD敢达Online》、《机动战士敢达OL》和《SD敢达强袭战线》这种正式进入国内的高达题材游戏的名字上用的都是“敢达”二字。据说这是因为在进入国内市场前,高达已经被另一家厂商注册,所以无奈采用了发音相近的敢达,台湾官方命名为钢弹同理。
如果你在国内看到某款名字上不是“敢达”的高达游戏,那它一定是山寨的
街机诞生的传奇和新时代的探索
尽管目前高达题材的游戏已经遍布几乎所有平台,但其作品中总体评价最高的却还是诞生在街机的《高达VS》系列。2001年3月,万代在街机平台推出了一款名为《机动战士高达:联邦VS吉恩》的游戏,这是一款3D格斗游戏,在这款游戏中,玩家能扮演3D化的机动战士,通过各种连携技和攻击技能与对手进行战斗。这款游戏中收录了众多受到玩家欢迎的机体,且画面出众,打击感优秀,一经推出,就在日本国内中引起了一股机器人格斗风潮,甚至不少没有接触过高达的玩家都因为这款游戏开始了解这个系列。
理所当然的,在街机平台的《机动战士高达:联邦VS吉恩》火了以后,万代将其移植到了DC和PS2平台,并开始紧锣密鼓的开发续作。于是,它们很快又推出了《机动战士高达:泰坦斯VS奥古》、《机动战士高达:高达vsZ高达》等作品,并均收获了不错的反向。最终,在多款高质量续作的支持下,其发展为了在众多高达题材游戏中最受欢迎的《高达VS》系列。

在这些之外,还有着动作游戏的《高达战争》系列、能够最大化满足玩家DIY欲望的《高达破坏者》系列、和光荣合作推出的《高达无双》系列、作为重要角色参与的《超级机器人大战系列》,以及众多独立存在,不成系列的高达题材作品。
而在家用机平台之外, PC和移动平台上,还有着《机动战士敢达OL》、《SD敢达Online》以及《SD敢达强袭战线》这样的作品。在这个传统游戏不断衰落,移动游戏逐渐崛起的时代,手机端的《SD敢达强袭战线》也给这个系列的游戏之路带来了新的方向。这是一款使用了系列剧情,以SD高达为主角的动作RPG游戏,虽然操作性可能不及传统平台,却有着移动平台独有的便捷性和轻量性。很难说清楚是好是坏,为了高达能够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传统平台之外,万代势必会比以前更多的将精力投入到新兴的移动平台,未来我们大改也会更多的看到这类作品出现。
《SD敢达强袭战线》是一款动作RPG手游
高达屹立在大地之上
在手冢治虫和横山光辉之后,有两个人对日本机器人动画做出了长足的贡献,那就是“高达之父”富野由悠季和《EVA》的监督庵野秀明。有趣的是,这两个人都脑生反骨,痞子庵野秀明动不动就喷“业界还有5年就要完”,富野由悠季则是终生都在和这个行业、和赞助商、和电视台、甚至和观众斗,仅仅为了能从一而终贯彻自己的思想和意志。
在38年后的今天,回头看高达和富野老爷子一路斗争过来的历程,他无疑是成功了。以不断推出的动画新作为主干,以衍生的模型和游戏为枝叶,在38年的时间里,高达已经成长为一颗参天巨树。

不知道老爷子看到台场的RX-78时,内心会不会有些许成就感,我那位文章开头提到的朋友倒是给我带回来一张台场买的明信片。在那上面,他用狂野的草书写着:
“高达,屹立在大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