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战》的版权战争 “神龙斗士”等为何缺席?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2月23日《超级机器人大战V》就要发售了。这是在它长达26年的生命中,发售的近100款游戏里(包含各种复刻和移植版本),第一款推出官方中文版本的版权作机战。
第一部中文版权作机战《超级机器人大战V》
如果非得分个类的话,《超级机器人大战》勉强能称得上是大作。历代销量最高的《机战F》不到90万套,近几年的大作也就30万上下。华语圈的玩家既不能说多、也谈不上少,不过终究从未有过具体的销量数字。毕竟25年来,这一系列游戏几乎从未迈出过日本的国门(除原创系列)。《机战V》公布官中计划无疑是意外中的意外,以至于华语玩家圈除了兴奋之情,表达更多的是惊叹和疑问:
“机战V出官中,版权问题解决了?”
“没有Macross,呵呵,看来金和声的确是罪魁祸首”
“高达、敢达、钢弹,用哪个地区的官中翻译?”
“机战V没有胡索,请问寺胖对V高达有什么看法”
机战的画面远跟不上机能的升级
“战饭”往往掏出高于其他游戏价格30%的高价买到版权作机战,却只能享受到重复利用的素材、锯齿马赛克、没有半身立绘、没有3D大地图,以及“银河英雄传说”式的宇宙空间二维战场沙盘游戏。怨言不能说没有,但开发商把那么多钱花在哪,大家也早就知道了。
版权。
版权壁垒
30年多前,随着中日关系进入蜜月期,大量的日本动画被引进到中国内陆。根据南北地区差异和各个地方台、卫视引入作品的不同,常见的有经过美国重制过的《太空堡垒(超时空系列)》、《星球大战(战国魔神)》、《战神金刚(百兽王)》、原版《宇宙骑士铁加曼》、《勇者传说》、《绝对无敌雷神王》、《六神合体》、《机动警察》;沿海部分地区的孩子们更有翡翠、星空、TVB等海外福利,看得到《高达》、《macross7》、《魔神Z》、《盖塔机器人》这些系列名作。更不提引进末期的《EVA》,至今未能进入机战的广井王子作品《魔神英雄传》、《光能使者》之流了。这些机器人题材的动画占据了所有引进片中相当一个比例,这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萝卜(robot)饭”。
然而此时,《超级机器人大战》的版权前哨战已悄然打响。
金和声给了我们《太空堡垒》,却使我们失去了《Macross》
同期,美国也在积极引进日本动画片,“金和声”便是其中之一。这家公司买下了《超时空要塞Macross》、《超时空骑团》、《机甲创世纪》毫无关联的三部动画作品,然后重新剪辑成为一部长篇动画,也就是之后被引入中国市场的《太空堡垒》。
然而1999-2003年,金和声开始抢注“Macross”相关的商标,包含产品和每一个可以想象到的关联商品,并宣称除日本以外全世界“Macross”的专属权。在1984年,金和声从《超时空要塞Macross》、《超时空骑团》、《机甲创世纪》动画制作方“龙之子”公司购买了在北美地区代理Macross相关产品,以及重新制作和发行动画的权利。然而这和“Macross”的版权拥有者Studio Nue,赞助商Big West在事实上变成了权利重叠。双方在2001-2005年进行了长达4年的法律诉讼,日本法院裁定Studio Nue依然拥有版权,龙之子授予的许可仅包含Macross部分产品的海外发行。然而根据美国版权局的审理,金和声是“Macross”版权的共同所有者。在这20年来,有很多外国动画代理商希望能够引入“Macross”新作,但无一例外遇到了相关法律和授权混乱的问题,直接导致十几年来这一品牌从未迈出过日本国门。实际上,目前金和声止依然控制着“Macross”在日本地区以外的专营权。
拥有一个VF-1S的玩具是多少孩子的梦想
事实上,在PS、PS2年代,《超级机器人大战》的中国玩家数量并不少见,甚至是少数被盗版盘制作方主动进行“汉化”的游戏。当然,D商的翻译水平也只比《精灵宝可梦》的“肥大出饰拳”稍微高那么一点点。关于《机战》系列的中文化,这么多年以来华语圈玩家一直都没有什么自信,“Macross”的版权之争就是最为明显的一个案例,以至于玩家在不断期待版权作中文化的过程中,一看到参展作品里出现Macross就知道:
“又完蛋了”
台词原意其实是“大卸八块”
“授权”几乎存在于《超级机器人大战》版权作系列从项目启动到游戏发行后的每一个环节。游戏发行商BANPRESTO首先要在日本数量庞大的机器人相关动画、漫画、小说、游戏、甚至设定集中,筛选出自己期望或对方主动提出希望参战的作品,然后就作品授权的细节和价格进行谈判。游戏内需要获得授权的包括作品整体授权、角色、立绘、头像、声优、BGM、机体3D模型、2D战斗模型、剧情参战或仅机体参战。其中头像和半身绘需要分割授权;机体Q版和拟真两种比例同样需要分割授权;版权方需要审查游戏剧情不会给自家作品带来不良影响;这次《机战V》新增的带原唱的参战作品主题曲作为限定款的卖点,也是因为BGM“带原唱”和“不带原唱”在版权和成本上都有着不小的差异。而近几年的版权作机战动不动就是十几个参战作品起步,甚至一度达到40作以上,这无疑大大提升了游戏的开发发行的成本和难度。
像“Macross”这样极端的案例并不多见。但同样的道理,版权作《超级机器人大战》一旦出海,就先需要审查参战作品在海外版发行当地是否有潜在的版权冲突问题,如果有,那么只能选择不在当地发行;没有冲突的话,接下来就需要在发行地确认所有参战作品在当地有没有版权代理方,如果有,那就需要重新与当地的代理方进行谈判授权,甚至再掏一次当地的授权费用;要是既没有版权冲突、海外版权又在日本的原始版权方手里,那也需要再和原版权方谈判一下海外授权的问题,以及海外授权费用。
每一作版权机战都能看到一堆授权信息
由于存在着如此巨大的版权壁垒,并且直接涉及到游戏开发作品选择的最前期,因此除了极少量英文和去年中文化的原创系列作品,《超级机器人大战》版权作在25年间从未迈出过日本国门。此次发售的《机战V》推出了中文、韩文和英文版,但考虑到授权问题目前只在亚洲地区发行,欧美的机战粉丝依然没能等到行货登陆。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超级机器人大战V专区
规则和斗争
这么多年来,《超级机器人大战》一直和BANPRESTO这家公司如影随形,因为公司标志的原因国内战饭简称其为“眼镜厂”。在2007年底母公司万代南梦宫正式收编机战开发商进入BNGI游戏事业部之前,眼镜厂一直作为机战的发行商被玩家熟知。可实际上,眼镜厂的主业一直是手办、玩具、景品的销售发行工作,甚至比《机战》的出生还早更早。
在日本,扭蛋、景品、拼装、手办等各式各样的模型/玩具拥有一个很大的市场,因此无论每家企业都会期望在其中分得一杯羹。作为万代南梦宫的附属公司,BANPRESTO便承担了BNGI的一部分玩具制作和销售工作。
眼镜厂
“高达”系列有个有意思的梗,即“高达的动画其实只是模型的广告”。同样观点,也可以照搬在《机战》中。每一代版权作《超级机器人大战》在挑选参战作品时,除了考虑到人气、参战难易度、剧情切合度以外,周边的销售发行都是版权谈判中异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日本作家贺东招二的小说《全金属狂潮》在中国也有一定知名度。这部小说由GONZO改编成动画,2002年开始播放。期间,《全金属狂潮》的动画曾作为参战作品,登录了掌机平台上的几款“哑巴机战(没有配音)”。可是动画连载三季后突然戛然而止,机战参战也自2009年的外传游戏《机战学院》后再无音讯。直到小说连载正式完结,观众和读者也没能看到真正“动起来”的,主角相良宗介的换代机体“烈焰魔剑”。
第一个动起来的烈焰魔剑
直到2014年,PS3/PSV平台的版权作《第三次超级机器人大战Z時狱篇》,终于宣布了全金属狂潮前三部动画的参战。但这并不是重点,因为玩家已经知道一年后推出的Z3下一款作品“天狱篇”,将给他们一个新的惊喜。果不其然,由于剧情发生在第三部动画之后,全金属狂潮以原作小说的姿态第一次参战版权作机战,“烈焰魔剑”终于动了起来。
同期呢,万代在旗下一个新成立的玩具品牌“METAL BUILD”里,推出了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非“高达”的成品玩具“烈焰魔剑”。在“天狱篇”发售一年后,作为全金属狂潮小说的版权方富士见Fantasia文库终于在时隔十数年之后,对外宣布了第四部动画的计划。
机战其实就是玩具广告
“机器人”从来就是日本周边产业的一大分类,因此参战机战也是各个版权方活动旗下作品增收的一种重要手段。双方各有所需,因此机战中每部作品的授权都与周边产业息息相关。万代南梦宫虽然是业内翘楚,但远不能囊括大部分机器人题材的作品。在存在互相竞争的前提下,游戏授权的捆绑协议也自然成为厂商之间争夺利益的重点。
曾经的话题作《天元突破红莲之眼》
2007年播放的电视动画《天元突破红莲之眼》因其极高的质量被视作新一代机器人动画的翘楚,玩家也自然期待这部顶级作品能够早日加入机战的大家庭。然而,这部作品的游戏改编权、商品化权利在另外一家公司的手里:KONAMI。作为竞争对手,KONAMI同样拥有自己的游戏研发、商品制作和发售能力,而且之前万代与KONAMI曾经就某产品的问题结下过梁子。这无疑给天元突破的参战建起了高耸的版权壁垒。
时任机战系列总负责人,被中国玩家称为寺胖的寺田贵信很喜欢这部作品。在KONAMI那座高山无法撼动的情况下,寺胖只能找到天元的制作公司GAINAX。动画中有句名台词作“连天的次元都一并突破”,关于天元的授权问题,动画版的编剧中岛一基却只能表示“突破版权壁垒,要比突破原作与游戏之间世界观差距还要难”。
机战Z3甚至还原了螺旋宇宙中星系大小的机体
《天元突破红莲之眼》一旦参战,相当于给机战和原作打了一份重磅的双向广告。这不仅会大大促进海洋堂、寿屋等玩具制造商的销售,更是为版权方之一KONAMI的销售额做出莫大贡献。在GAINAX的斡旋下,天元突破终于还是参战了第二、第三次超级机器人大战Z,并且作为故事主线在游戏中大放异彩。眼镜厂和母公司万代也顺势分得一羹,获得了玩具周边的部分授权。之后,同样属于KONAMI和GAINAX共同拥有版权的《飞跃巅峰2》也顺利参战,象征着KONAMI与BNGI在利益层面上暂时达成了共识。
能让相聚12000年的飞跃巅峰1和2代主角相聚,也只能在机战里实现了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超级机器人大战V专区
利益分割并非那么容易,机战的版权谈崩并不少见。日本著名漫画家横山光辉曾授权一部机器人作品《大铁人:地球静止之日》参战《超级机器人大战α》系列。然而老爷子2004年不幸离世,版权管理落入其家人手中。坊间传闻,由于《大铁人:地球静止之日》中有其他作品的角色客串出场,因此横山家人要求“地球静止之日”必须和其他关联作品捆绑授权,支付高额的授权费用。截至目前,α之后《大铁人:地球静止之日》再也没有加入过版权作机战。
“地球静止之日”或成绝唱
业界知名啃不动的骨头还有广井王子和他创作的《樱花大战》、《魔动王》、《魔神英雄传》等作品。玩家群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广井王子看不上《超级机器人大战》这款游戏,甚至有厌恶之情,表示过《樱花大战》和《魔神英雄传》永远不可能登录机战。
《机战V》正式发售当天,手游《超级机器人大战X-Ω》突然宣布了《樱花大战》限时参战的消息,这几乎是所有机战粉丝所料未及的大事件。十几年来,由于广井王子传言的存在导致玩家从未对《樱花大战》抱有过希望,但此次参战无疑意味着版权问题的又一次巨大突破。实际上,《超级机器人大战X-Ω》原本就是一款世嘉研发的《锁链战记》换皮作品,而《樱花大战》原作游戏也属世嘉开发,因此这次授权极有可能是世嘉在其中斡旋的结果。另外,《樱花大战》之前已经参战过眼镜厂的另外一款版权作游戏《交叉领域计划》,只是参战方式是角色,并非机体。
《樱花大战》已联动机战手游,距离正统续作还有多久?
2009年,寺胖对“为何《魔神英雄传》不能参战”的问题作出了模棱两可的回答:“我不是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参战”。虽未能正视问题,但透露的确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
传说中广井王子的不可能之壁
以《勇者王GGG》最为出名的“勇者系列”也很少参战。据传,当时作为TAKARA与KONAMI一同从动画制作方SUNRISE取得了将动画改编成游戏《勇者传说3》的授权。《勇者传说》系列类似超级机器人大战,是TAKARA社内勇者系列作品的集大成之作。然而因为杂志“电击Playstation”未经允许擅自泄露了游戏动画,导致整个项目被取消,KONAMI退出游戏制作团队。之后时隔三年,项目才在ATLUS的介入下重启。游戏重制后改名为《新世纪勇者大战》,并且由超级机器人大战旧世代的开发商Winkysoft制作。据传,这次打击不仅让游戏延期重制,让TAKARA蒙受了不少损失,还向万代旗下的SUNRISE支付了赔偿金。当时Winkysoft也在和眼镜厂闹分手,使得“勇者”侧和“机战”侧搞得都不怎么愉快。事实上,勇者系列中最为成人向的《勇者王GGG》登录过机战版权作系列,但是被誉为“版权费最贵的作品”。《勇者王GGG》原本计划在《机战α》首次登场,但因为版权问题被拖延到了《第2次机战α》。动画制作的主体是万代旗下的SUNRISE,所以在本篇和“FINAL”篇的授权问题,获得了SUNRISE一侧的支持。这次机战V新登场的《勇者特急》是除勇者王以外为数不多的“勇者”系列作品。
无法进入机战的还有一部作品《五星物语》。理由与广井王子相似,是据说作者永野护不希望作品进入机战。当然不是所有的制作人都对加入机战持反对态度。《地球防卫企业》因为其防灾救助的机器设定使得眼镜厂没有把这部作品列入参战计划。之后,《机动战士高达00》参战时,同为《地防》监督的水岛精二在推特上公开表示希望眼镜厂能够让这部作品加入到机战的大家庭中。在监督的请求下,最终《地防》被《第2次机战Z》选中参战。也不是所有的请求都会被答应,例如游戏《前线任务》不能参战的主因是开发商一侧是史克威尔艾尼克斯;阿姆罗的CV古谷彻希望能够让自己出演过的《无敌太空船GroizerX》参战,结果被寺胖 “这剧就没人知道好吧”一票否决。曾经还有人提议把《健全机斗士》引入机战,也被寺田贵信笑着说“如果进了的话机战大概要成为17禁游戏”打发过去了。
著名烂尾神作《五星物语》也很难进机战
《健全机斗士》的图放不出来,你们自己搜去吧。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超级机器人大战V专区
内忧外困
对机战历史有点了解的玩家应该知道,《超级机器人大战》这个系列分两个时代。在前几年机战开发组被并入万代南梦宫游戏部门之前,《机战》一直由眼镜厂发行。但是以《超级机器人大战F完结篇》为分水岭,将其分割成新/旧两个系列。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开发商的不同。
一开始的机战里,高达都是有眼睛的
如前文所说的,眼镜厂是家销售玩具为主业的公司。90年代,万代命眼镜厂推出一款用来卖模型的游戏。所以眼镜厂当时找到了经常给别家代工的Winkysoft,制作了第一款《超级机器人大战》。第一款机战还没有驾驶员,完全是机体与机体之间的回合制SLG。初代《超级机器人大战》大受欢迎后续作销量节节走高,截止到旧系列最后一款作品《超级机器人大战F完结篇》,Winkysoft一共为眼镜厂制作了十几款机战游戏。然而此时,Winkysoft却与眼镜厂产生了分歧。
关于游戏性,Winkysoft执着于SLG的高难度要求,而眼镜厂希望把游戏定位成一款粉丝向游戏。争执不下,眼镜厂成立了专门制作机战的开发团队,由寺田贵信担任游戏制作人,Winkysoft最终被眼镜厂剥夺了制作正统版权作的权利。之后的十几年间,眼镜厂还将部分版权作机战外包给其他开发商,其中还包括TOSE在中国上海的分公司,但是Winkysoft只能在之前自己做过的《圣灵机》的基础上,为原创系列《超级机器人大战OG》制作外传产品《魔装机神》系列。2015年,这家公司因经营不善停止一切业务,并在去年2月份办理破产手续。
《魔装机神》
与Winkysoft谈崩后,眼镜厂过的日子也并不怎么样。在接手制作新系列后,即使是最好的“α”系列,销量也远不及巅峰作《机战F》。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机战版权作计划从未停息,可销量却在不断下滑。机战的二维战争沙盘走格子的游戏方式沿袭了20多年,细节在不断进步,但核心玩法一直在停止不前。
《异世界传说》只火了一阵,实在是可惜
希望能够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的眼镜厂想了很多法子,尝试引入更多的参战作品,将大作系列化处理,结果并没有收到意想中的结果,反而给自己带来的莫大的开发和成本压力;尝试将游戏3D化、真实比例化,颠覆走格子的SLG玩法改成RTS,但无一例外都被玩家拒绝;PS2时代,眼镜厂找到了另外一家游戏开发公司制作全新的版权作系列《异世界传说》,当时这家公司以制作《重铁骑》《装甲核心》出名,在PS2平台的三款游戏广受好评后续作却接连在PSP和PS3翻船,从此再无续作。这家公司也不碰机战题材,转而开发《恶魔之魂》、《黑暗之魂》、《血源性》等一系列硬派ARPG游戏去了。
步入21世纪,《超级机器人大战》为了摆脱困境大开版权怀抱,像《Keroro军曹》、《偶像大师》、《SD高达三国传》这些曾被玩家视作不太可能参战的游戏全都被选中。还开发了一款《锁链战记》的换皮3D换皮手游。这些努力的尝试到现在也收获平平,销量贡献最高的依然是正统版权续作。不过和当年《机战F》的近百万销量相比,上一作《天狱篇》大概只剩33万套,即使是和《时狱篇》的销量加起来也没老前辈多。
偶像大师进换皮锁链战记的机战手游
《超级机器人大战》的出生源于万代正确的战略,是它在看到机器人无比繁荣的市场前景后做出的重要决定。《超级机器人大战》不仅让每一部参战作品进入游戏,更为玩家创造了一个欣赏不同作品共享剧情,主角之间互相插科打诨的梦幻世界。在天时地利人和下,即使存在着各种版权壁垒,《超级机器人大战》依然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赢得市场,赢得玩家。
《超级机器人大战》因版权而成功,也因版权而受困。这一系列游戏以“版权”为核心,却因此缺失了自身的价值。机战类题材逐渐被市场冷淡,《机战》也陷入了尴尬的地位。因市场趋势而生的这部游戏系列,或许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因为自己无法控制的原因,像当初抛弃Winkysoft一样,被万代抛弃吧。
去年,日本偶像宫田俊哉参加《机动战士高达铁血》的电视节目时被问到,SUNRISE的代表作是什么。这位嘉宾毫不犹豫地答道:
是《Lovelive!》
如果还有的话,请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位机战玩家。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超级机器人大战V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