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都能拿来炫耀 实测能买7个iPhone7的土豪整机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进军整机行业的DIY板卡厂商现在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微星就是其中之典型。它推出的一系列产品精确定位不同用户群体,外观和结构设计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更重要的是融入了许多DIY行业的理念,使产品更具可玩性和扩展性。
随着Intel第七代酷睿和200系列芯片组平台上市,微星电竞/游戏整机中的旗舰型号——宙斯盾:钛最近引来了升级,新品命名为宙斯盾:钛3,基本沿用了前作的构造,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改进,提出了新的产品理念。

最近宙斯盾:钛3(下文简称钛3)送抵了游民评测室,本文将带将带读者做全方位体验。其中我们需要着重探讨的一点是:如果一款品牌整机比按照其配置DIY还要贵,那么它被人接受的理由是什么?
微星2017年整机产品线几款经典机型的配置都更新换代了

在钛3这款产品上,微星提出围绕电竞与游戏的四大Slogan,分别是:电竞效能、电竞基因、电竞音皇、电竞极速,分别意指提供最大化的游戏效能;优化玩家使用体验;身临其境的音效技术;极致网络串流及连接性。它们的英文头一个字母组合在一起刚好是"GAME",钛3整机如何具体实施这四点理念,在本文的产品剖析中大家将觅得答案。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既然是旗舰机型,先不说其它眼花缭乱的功能,关乎性能的核心配置首先要对得起这个称号。钛3采用Intel最新第七代酷睿i7 7700K处理器,也是目前游戏性能最强的CPU,并且可通过Game Boost的一键超频按钮直接使它运行在4.8GHz的超高主频下,前所未有。
图形性能方面,钛3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将两块微星GTX 1080 GAMING红龙显卡塞入轻盈紧凑的机体内,组成双路SLI,凭借第三代"寂静风暴"散热设计解决了散热和噪音问题,可谓普通DIY难以企及的核心价值。
存储方面更是登峰造极,钛3原机配备了总容量为64GB的双通道DDR4-2400内存,两片512GB M.2固态硬盘组成1TB容量的RAID0,并预留了用于Intel Optane的M.2插槽,相信五年以后都可以拿出来炫耀。
以上数据是否吊足了你的胃口?相信以下几张官方图能让你更加期待。


钛3拥有支持1680万色的RGB灯光设计,通过微星官方APP可以在操作系统中随心所需选择自己想要的配色。小编个人还是认为微星官方主题色——红色最原汁原味。


钛3与上一代宙斯盾:钛整机可以说是一个娘胎生的,设计基本保持不变:电源和机械硬盘被单独置于底座里,而主板显卡则位于上方的机体中。这种分体式结构已成为微星宙斯盾系列整机一脉相传的典型特征,倾斜的机体与底座之间夹角形成的力矩使其欲倾还稳,即稳固又动感十足,第一眼看去就会立刻联想到超现实主义软科幻的道具。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紧接着上一组游民评测室中的实拍图,让我们多角度全方位仔细看宙斯盾:钛3设计的点点滴滴。
包装盒
散热风道示意图
先简单介绍大家所关心的散热问题。钛3的"寂静风暴"散热系统共有四个机箱风扇,前三个分别位于机箱前部和顶部,第四个由机箱侧盖向外排热的为机箱兼冷排风扇,负责CPU的散热。
前部的两个进气风扇,分别为CPU和显卡这两大热源提供冷空气,且CPU和显卡所处空间是隔离开的,营造出两个独立的"短平快"直角风道。这样冷空气吸收热量后能迅速排出,不易产生热饱和。这些风扇均采用12cm标准扇,风量与噪音均衡良好。
正前部特写
正后部特写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来说说钛3外部设计上一些鲜明的特色。
顶盖上的百叶窗式设计让人想起以前一款外星人整机的造型
它的顶盖是通透的,利用热空气上升的自动对流原理,本身就可以起到优良的散热效果,就像许多家里的暖气片散热开口也是朝上的。
在顶盖的末端,有一个提把,便于用户移动这台整机
提把本身是铝制品,固定在机箱大框上,非常牢靠,可放心拉拽
和上一代宙斯盾:钛相比,钛3的额头上多了两个"犄角"
用来挂耳机或其它合适的外设
笔者原本以为这两个能开河的犄角一定就是WiFi天线了,看了微星官网才知道是做这个用的。硕大的全包式电竞耳机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搁,这个有些中二的功能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
以上都属于微星提出的大理念之一"电竞基因"的一部分,优化了玩家的使用体验。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电源按钮
下半舱段的进风口
电源目测是个ATX标准型号,倾斜置于机体与底座的结合部分
前I/O面板
钛3的前面板与之前没有变化,提供三个USB3.1端口,其中支持正反插的Type-C和紧邻它的Type-A为Gen2标准,理论速率达10Gbps,这种型号的接口因其独特的优势应用越来越广泛。前置音频方面是两个高品质的镀金耳麦插口,经由微星Audio Boost的功放加持,音频信号质量与后面板的声卡原生输出并无二致。
与以上配置相比,真正稀罕的是最右侧的VR专用前置HDMI端口,完美解决了VR应用中插拔VR头盔的繁琐步骤,令它能像耳机一样随插随用。
后输出面板配置
微星为钛3量身定制的主板拥有强大的I/O扩展能力,后面板一共有8个USB接口。其中6个为USB3.1 Gen1,两个USB2.0刚好用于键鼠。随产品附送了WiFi直连天线,必须将Killer网卡的两个WiFi收发端口全部接上,用户还可以自己添置线连天线,摆放在合适的位置。
前置VR端口是这样接通显卡的
许多人奇怪,显卡上除了I/O挡板处的视讯端口以外,并没有其它输出通道,上面提到的VR专用前置HDMI是如何输出的?这张图足以解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接下来到了拆解环节,笔者将带你一步一步深入了解钛3的构造。

我们从开启右侧机箱盖开始。
上部有三个2.5寸SSD盘位,下部是主板呆的地方
钛3的内部被隔成了H形状的上下两个舱段,分别容纳显卡和主板。
利用上半舱段的背板,提供三个2.5寸SSD盘位以供扩展
其中一个SSD已经安装了电源线和数据线,两者整合成了一个插头。考虑到钛3已经原机安装了512GB×2的M.2 RAID0,2.5寸盘用到的机会不大,所以另两个盘位没有预先安装接口。
不过在包装附件盒中还是给了专用线材,需要时用户可以自行安装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机箱右侧进一步拆解,主板露出真容。
为这颗i7 7700K散热的是带有微星龙纹标志的液冷头和120mm冷排
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要想让CPU的性能不因发热而受限,只有通过液冷才能有效解决,它能直接将热量排出机箱,尽量避免内部环境升温。

看样子这个冷排支架还可以容纳更大的240mm尺寸,可见钛的原设计未雨绸缪地留下了提升性能的空间,未来还可以采用更强力的CPU。

微星专为钛3设计的主板比笔记本主板大不了多少,自然也会采用笔记本内存,微星已经设计制造了多年的笔记本,这方面自然驾轻就熟。主板上一共有四个内存插槽,其中两个在正面,插两个单条16GB的三星DDR4-2400内存。

钛3的WiFi功能来自著名的高端网络设备品牌"杀手网卡",原机安装了一个Killer Wireless-AC 1435模块,它是定位略低于1535的性能级产品,支持802.11 AC无线模式,可接收2.4G、5G双频段型号,在5G-AC模式下最高达到千兆传输带宽。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业内通行的网卡指标,Killer网卡的最大优势是针对是游戏端口和数据收发包优先级做的优化举措,可以显著降低游戏pin值,无论网络本身好与不好,都能起到改善作用。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紧接着拆开机箱左侧盖板介绍其中内容。
显卡和主板背面的硬件映入眼帘
主板的面积有限,所以另两条内存插槽和M.2接口设置在主板背面
这一侧原机安装了相同的两条三星DDR4-2400单条16GB内存,只是贴上了微星GAMING散热片。单个容量为512GB的浦科特M.2固态盘很是瞩目,组成了RAID0系统。注意在上方还有为Intel Optane预留的一个M.2槽。
机械硬盘装在底座里,打开底座后盖就能看到,一共可以安装两块盘,已占用一个
原配一块希捷的3TB容量7200rpm硬盘,只要不是高清片源发烧友都基本够用
通过附件盒中提供的导轨条,可以安装第二块机械盘
安装第二块机械盘时必须上下颠倒,才能将接口露出来。但笔者亲试后发现一个问题:预留的数据线有些短,够不着硬盘SATA口的位置,看来只能自己换一根更长的SATA线了,期待微星改进。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来看关乎游戏性能的核心部分——显卡是如何布置的。

两片GTX 1080显卡组SLI如果按照常规机箱布局I,在如此紧凑的宙斯盾:钛3中显然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要将它们转个90°,变成与主板平行的姿态,通过分离式的PCI-E插槽来连接到主板。

拆掉顶部上的百叶窗,可以看到两个12cm风扇孔位,其中一个已经安装了一枚12cm风扇,风向朝上,负责将显卡的热量排出机箱外。这个风扇非常重要,两块紧贴在一起的高功率显卡,处在狭小的空间中,如果没有有效的散热措施,很快就会崩溃。
打开顶盖,两片微星GTX 1080 GAMING红龙显卡露出真容
SLI桥采用了NVIDIA从GeForce 10系列开始发布的新标准,一次把两个端口全都连上
拆掉一个显卡可以看到钛3主板的PCI-E部分
显然微星是为显卡设计了一个转接卡,将它插在主板的PCI-E 16×插槽之后扩展出两个PCI-E 8×插槽,包括带宽分别芯片也在上面。等于将原本属于主板的这部分拿出来单独做成了一个PCB。
旁边还能看到一排LED灯条,用来照亮显卡,通过半侧透的机箱盖秀出信仰。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关于宙斯盾:钛3的构造解析告一段落,奇思妙想的设计背后是否蕴含着澎湃动力?下面便是开机实测。
来一张帅图,这个角度看上去质感也是很棒的
首先我们要从最重要的部分入手,查看钛3的CPU与显卡两大核心硬件的性能状态。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强大的软件,微星GAMING CENTER,它将整机上所有能通过软件层面控制的功能整合在了一起。即便你属于不爱用官方软件的有"洁癖"的那类人,笔者还是强烈推荐你尝试一下,因为它不但很好用,还与整机上一些特殊定制化功能息息相关。
通过常用模式里GamingAPP可以实施对整机性能的控制
GamingAPP里可以设定三种性能状态,分别是超频模式、游戏模式和静音模式,默认通常是游戏模式。不同状态有不同的CPU、显卡性能设定,下面我们先来看CPU性能的差别。
游戏模式和静音模式其实都属于Intel Turbo Boost和EIST共同启用状态
游戏模式下和静音模式下,CPU睿频最高都是4.5GHz,空闲时也都会降频到800MHz,与普通7700K+Z270主板没什么两样。这两个模式CPU之间的差别可能要通过后续测试才能看出端倪。
Game Boost一键超频,属于微星电竞四大理念中"电竞效能"的部分
要使用性能最强的超频模式,必须通过钛3整机上的Game Boost按钮解锁,就是微星那个标志性的龙纹盾徽。无论是进入还是解除超频模式,都必须按它,GamingAPP里是不能软操作的。
按下按钮后GamingAPP跳转到超频模式
超频模式下CPU主频提升至4.8GHz,且保持恒定,空闲也不会降频,系统应该是关闭了EIST自动节能。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三种模式下,显卡频率也是有区别的,继续来看!
超频模式,高于显卡默认频率
游戏模式,就是显卡的默认频率
静音模式,低于显卡默认频率
三种模式频率相差跨度很小,象征意味较大,更多是给玩家一个心理暗示吧。(GamingAPP显示频率有延时,右侧的频率不做参考)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如果将钛3的三种模式挨个跑一遍测试实在太繁琐了,况且这它们之间的性能差距并不大。下面的性能测试笔者就以"超频模式"的状态进行,向大家展示这款整机最强性能
SuperPi-1M测试结果:7.673s
CINEBENCH R15测试得分1029
国际象棋测试结果
以上三项CPU测试,得出了4.8GHz下的i7应有的成绩,比之前笔者经常接触的4.5GHz 6700K明显强一些。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DDR4-2400应该是笔记本内存标准中的最高规格了,时序不如台式机内存那么低,但在游戏中是感觉不出差异的,只能通过跑分软件来提现。
GPU-Z内存状态截图,64GB啊,说五年后还能拿出来装X真不夸张
AIDA64内存性能测试
尽管笔记本条的性能肯定要比台式机弱一点,但测试结果还是基本让人满意的,除了延迟那一项略差,读、写、拷贝性能均与台式机同频内存无甚差异。
AS SSD磁盘测试得分4303
M.2的RAID0的速度可谓摧枯拉朽,测试跑出了4000以上的高分,笔者实际感觉也确实快如闪电,开机Win10的"小圈圈"停留不超过两秒。不过4K随机读写的性能主要还是取决于闪存和主控本身,RAID0并无助益。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游戏性能测试分为两个部分,基准测试跑分和游戏帧数实测。
3DMARK基准测试
基于2K分辨率的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得分16454
基于4K分辨率的3DMARK Fire Strike Ultra基准测试得分9573
根据以上跑分粗算,第二片GTX 1080大约发挥了70%的性能,对双路SLI算合格了。当然具体游戏中的表现根据不同游戏对SLI的优化还会有变化。
游戏帧数实测
游戏测试部分笔者选择了六款对硬件性能要求较高,具有代表意义的单机游戏大作,分为1080P、2K、4K三个分辨率测试钛3整机的游戏性能。游戏画面全开最高,抗锯齿视情况开启合适的模式与等级。



SLI对大部分游戏帧数还是有相当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在4K分辨率下,也只有双路GTX 1080能达到绝对流畅的程度。回想微星对这款整机的定位划分依然是电竞,完全是杀鸡用牛刀,哪款电竞游戏能有这么高的配置要求。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微星钛3的灯效功能叫做Mystic Light可以译作神之光,是属于"电竞基因"中的一部分。的确,之所以有人花比DIY更多的钱来购买整机,肯定不仅是为了性能,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和在小伙伴面前装X资本也是重要的理由。
在GAMING CENTER的Mystic Light这项中可以为钛3配置灯效
钛3上几乎全部发光点都支持RGB万色调节,如上图软件所示,也几乎每个发光点都可以单独设定颜色。除长亮以外还有多种灯效模式供选择,例如呼吸、波浪、闪烁等等,讨厌光污染的还可以一键关闭所有灯。
下面简单展示几种灯光样式。
官方默认的红色,也是微星主题色
可以整体设置成其它颜色
也可以五颜六色
关灯后的效果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散热与噪音者,PC生死存亡之大事,不可不察焉!下面用一组实测截图和实拍图反映钛3整机不同状态的散热效果和静音效果。
游民评测室没有无响室,所以测试选择相对安静的夜晚,尽量减小背景噪音的影响,所得数据虽不精确,也有一定餐卡价值。
环境背景噪音31.8dBA(这款分贝计的量程下限是28dBA)
待机噪音测得40.8dBA,三种模式的待机噪音都是这个数值,没有变化
静音模式CPU满载
静音模式下CPU满载最高核心温度为94℃,四颗核心同时有降频
测得噪音还是40.8dBA,相比待机没有增加
游戏模式CPU满载
游戏模式下CPU满载最高核心温度为84℃,两颗核心交替降频
测得噪音41.2dBA,略有增加,应该是CPU风扇提速了
超频模式CPU满载
超频模式下CPU满载最高核心温度为83℃,没有降频,但会有两核掉负载
应该是主板检测到热功耗超限,指示CPU阻塞数据流了。
测得噪音51.1dBA,CPU风扇已处于最高转速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紧接着是显卡的噪音测试,通过跑甜甜圈的方式满载测试,刚才待机状态的噪音已经测试过了,这里不再重复,直接上负载。通过预先试验,发现三种模式下显卡的发热和噪音都差不多,所以这里只呈上游戏模式下的测试结果以供参考。
甜甜圈运行半小时,内侧显卡90℃,外侧显卡81℃
在NVIDIA Boost机制影响下,温度相差10℃,频率肯定不一样。内侧显卡降频到基础频率,外侧显卡仍能以Boost运行。
测得噪音55.7dBA,内侧显卡风扇满转,外侧显卡风扇转速为79%
此时再加入CPU满载实行"双拷",彼此频率和温度基本没什么影响
前面介绍中讲到微星钛3的舱室隔离以及迅速排热的风道设计,在狭小的空间内能支撑一颗CPU与两片显卡的同时满载而不崩溃,正得益于此。
双拷时测的噪音56.2dBA,比单跑显卡略有增加,毕竟CPU风扇也提速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如此奢华的产品只玩常规游戏那就太屈才了,刚好评测室里有一套HTC的VR设备,不妨接上试试。
真到用时才觉得微星为VR设计的前置HDMI端口实在太方便了
请同事妹子过来体验
3DMARK VRMark场景一251fps
3DMARK VRMark场景二155fps
SteamVR测试得到最高评价
《古墓丽影:崛起》的VR模式也达到满帧
以上一切结果说明,用钛3玩VR就是奥特曼打小怪兽,手到拈来。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
宙斯盾:钛3的游戏性能极限到底在哪里,为了一探究竟,笔者决定最后做一次趣味性的尝试:用3个4K显示器组成三联屏。游民评测室刚好有AOC赞助的三台4K显示器,说干就干!
三台AOC的卢瓦尔27寸4K显示器
左上右2mm窄边框,非常适合组横向三联屏
试一下《孤岛危机3》
一台4K显示器的分辨率是3840×2160,三台横向组合在一起就是11520×2160,像素宽度过万了。笔者原本以为会直接卡死,谁知竟还有20fps左右的帧数,勉强能玩一玩,但是对于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来说,想正儿八经玩痛快了肯定是不行的。

随后笔者又试了一下5760×1080分辨率,相当于是三台1080P显示器拼在一起。4K显示器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完美兼容1080P,3840×2160的像素刚好是1920×1080的四倍,所以4K显示器用1080P时可做到点对点(4:1),画面不会失真。
结果第二次尝试有60fps左右的速度,可以爽爽地玩一次了。遗憾的是三联屏下FRAPS总是失效,这次无法展示截图和帧数给读者观摩了。
4K三联屏虽然没法流畅地玩《孤岛危机3》,但毕竟还有20fps的帧数,说明玩其它对显卡要求低一些的游戏是有戏的,万级分辨率享受不是梦,有待以后笔者为大家继续挖掘。

集如此奢华的配置于一身,宙斯盾:钛3的售价一定不会令各位"失望",笔者测试的这款具体型号为钛3-001的产品JD报价高达34999元RMB,苹果新出的iPhone7能买7个。各位如果非要按配件加在一起来算值不值,本人只想说:硬件有价,解决方案无价。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微星整机再出惊人之作
- 第2页:宙斯盾钛3配置简介与图赏
- 第3页:产品开盒实拍与风道设计简介
- 第4页:灼人眼球的外部特色
- 第5页:外部的功能设计细节
- 第6页:右侧面舱室看点:2.5寸SSD
- 第7页:右侧面舱室看点:CPU散热
- 第8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存储设计
- 第9页:左侧面舱室看点:双路GTX 1080
- 第10页:开机实测:CPU性能模式
- 第11页:开机实测:显卡性能模式
- 第12页:开机实测:CPU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
- 第13页:开机实测:内存与RAID0性能
- 第14页:开机实测:显卡跑分与游戏帧数
- 第15页:体验钛3五彩缤纷的灯光设置
- 第16页:CPU三种状态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7页:游戏模式下显卡散热与噪音测试
- 第18页:VR测试:前置HDMI太方便
- 第19页:尾声:4K三联屏极限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