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游戏越来越多 外媒评2016年令玩家失望的16件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如果说2016年给了我们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有时候事情并不会按照你想象的那样走。2016年尽管有很多惊喜,但是也有很多失望的时刻和事情。今天外媒Kotaku盘点了2016年所有最失望的游戏时刻。有句话说的不错,在治愈前,我们首先要知道哪里出错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忆下今年的“伤痛”吧,抱怨就此开始。

太多游戏的PC版搞砸了
这种事情几乎每年都有,也是一个顽疾了,2016年也不例外。很多PC游戏优化不达标,此外还有其他性能问题,这些游戏有:《幽浮2》、《杀手6》、《无人深空》、《黑手党3》和《羞辱2》。有些游戏不但浪费了我们的时间,而且还让玩家不断地去等性能补丁。


尽管今年有些游戏优化很好,比如《战地1》和《毁灭战士4》,但偶尔的几个游戏并不能掩盖存在的问题。对此我们想说的是,如果你们的PC版游戏没有优化好,那么我们可以接受跳票,但前提是必须给我们带来一个合格的PC游戏。

PS4 Pro并没有带来我们所希望的“大升级”
索尼,我们想要的是一个60帧的《血源》。然而遗憾的是,PS4 Pro发售后,我们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血源》获得升级补丁。反而后来的《古墓丽影:崛起》等游戏添加了60帧支持,不少最近大作支持了更好的分辨率,甚至有一些游戏的PS4 Pro版帧数比PS4版还要低。尽管将来的PS4游戏明显会受益新主机PS4 Pro,但我们希望的是,索尼能照顾下之前发售的游戏。



《全境封锁》玩家流失
育碧的《全境封锁》首发时销量打破了公司纪录,很多玩家都买了这款游戏。然而,发售后仅仅数周,问题开始显现出来。战利品漏洞导致玩家升级速度比正常状态快很多。尽管育碧最近通过补丁修复了不少,但对于大量玩家来说实在是太晚了。《全境封锁》的在线人数已经大不如之前,大量玩家是否会回炉也很值得怀疑。



《无人深空》
《无人深空》这款游戏之所以让人非常失望,主要还是开发商Hello Games的创始人Sean Murray发售前承诺地太多。当游戏在今年8月发售时,尽管是一个充满了探索乐趣的游戏,但是之前官方在预告片、采访和Demo演示中宣扬的很多特性统统不见踪影。更可怕的是,面对玩家的批评和怀疑,这家开发商几乎完全沉默,直到最近Hello Games才推出了一个“基础”更新,带来了一些比较大的改动。

除了游戏本身外,痛恨《无人深空》这款游戏的玩家们今年他们的举动也是令人大跌眼镜。《无人深空》5月跳票时有些玩家在Twitter上攻击开发商Hello Games,而Kotaku的编辑曾因为准确预测了跳票而受到了死亡威胁。而游戏发售后,曾有人在10月黑进开发商Hello Games的Twitter和Email,发出道歉假消息。
如果《无人深空》定价不是60美元,而是按照一般独立游戏的价格去卖,或许《无人深空》的遭遇会好一些。


游民星空“年度游戏评选”正在进行中,我们准备了众多游戏激活码及PS4/XB1主机给你哦,赶紧点击图片参与吧!
好的续作没人买
可能你也发现了,今年秋季发售的很多大作,销量并不好,比如《羞辱2》、《看门狗2》、《泰坦陨落2》。考虑到这些游戏都是高分好评,相比前作真心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可怜的销量无疑给开发商蒙上了一丝阴影,不知道这些游戏将来是否还会有续作。这种现象对射击游戏《泰坦陨落2》来说尤其是最致命的。毕竟销量不好意味着在线人数稀少,对于一个注重多人联机的游戏来说,这真的太尴尬。这也是为什么重生娱乐创始人Vince最近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改变了态度,他表示《泰坦陨落3》不一定会有。




Steam正在淹死在垃圾游戏海洋中
如果你打开Steam,看看“最新发售的游戏”,你可能会看到一小撮看起来比较有趣的游戏,但更多的是海量的低质量渣作(据SteamSpy统计:Steam上40%的游戏发布于2016年),你很难找到有意思的新游戏。有待改进的鉴赏家系统,让玩家很难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另外V社对Steam过于宽松管理方式也给这个平台带来了其他危害,包括隐性赌博和骗子横行,乌烟瘴气的论坛社区。尽管V社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准备修复这些问题,但他们目前做得还远远不够。如果V社不狠心根治,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玩家选择其他平台购买游戏。


Wii U就这么悲伤、孤独地死掉了
任天堂正在开发Switch取代Wii U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但实在没想到Wii U死的这么突然。今年几乎没有新作登陆Wii U。最近还传出《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Wii U版被取消开发的事儿,只能说,Wii U,一路走好。。。



Uplay仍然很垃圾
2016年PC游戏这块一个决定性的潮流便是脱离Steam。EA的PC数字平台Origin正在崛起,VR开发商Oculus为Oculus Rift玩家建立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商店。暴雪给战网增添了很多新的功能,感谢《守望先锋》,战网使用人数获得了爆炸性增长。另外GOG平台继续发行没有DRM的高品质游戏。唯独育碧的Uplay,仍然难用的要死。我们这里并不反对游戏发行商自己建一个PC数字平台,我们只是希望Uplay尽快改正自己的发展方向。



VR沦为主机战争
苹果vs微软,PlayStation vs Xbox,PC vs 主机。如今的社会几乎所有一切都陷入了品牌大战中,就连新生事物VR也不可避免。但看到这么多人他们一边对新技术充满了期待,一边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对喷,实在是丢人。你可以去网上看看玩家对HTC Vive,Oculus Rift和PSVR这三家VR设备的评价,你会发现大量玩家沉溺在无止尽的脏话对喷中。



《热血无赖2》被扼杀在摇篮中
《热血无赖》初代游戏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开放世界佳作,显然这款游戏的续作,一个改进和加强的作品无疑是粉丝最期待的。然而在《热血无赖》之后,UF尝试了一系列其他作品,自己作死导致自己关门大吉,害的《热血无赖2》被扼杀在摇篮中。

然而据说《热血无赖2》是一个极具野心的开放世界游戏。根据爆料《热血无赖2》将继续以前作主角的视角讲述故事,他将迎来一位腐败的新搭档,而且设定尺度将放大到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各大城市地区。地图尺度放大的同时,叙事的广度也将同步放大,玩家可以在特定任务中选择不同的角色,执行不同环节。此外玩家还能逮捕场景中的任何一名NPC,但会产生什么后果并不清楚。
续作对于原作最大的突破和创新,也是在整体游戏业界的少见设计概念,是它给自己定位于“大型单人游戏”,玩家的一举一动都由云端服务器收集掌握,以此来决定城市的犯罪等级和全体玩家的城市状态。


《精灵宝可梦GO》实际上不是一个好游戏
《精灵宝可梦GO》基本上一团糟,游戏机制单薄,有问题的特性需要开发商花费数月才能修复。相信全球有数百万人已经玩过这款游戏,甚至有些人得出这种结论:电子游戏都是玩过就扔的垃圾。很可惜这么一个现象级的游戏就这么搞砸了。




《星球大战:前线》DLC不是我们想要的DLC
《星球大战:前线》2015年发售时大多数玩家批评的问题是没有单人战役,多人模式玩法单一,缺乏深度内容支持。因此对于2016年的DLC,我们原希望这些扩展包能弥补上面这些问题,吸引更多的玩家加入。然而这从来没有实现过。不幸的是,EA和DICE发布了一连串很平庸的地图,一些新的游戏模式也未能完全弥补或扩展纤薄的本体游戏。EA已经确认2017年的《星球大战:前线2》有单人战役,有更大的地图和更多的电影联动内容,希望2017年的游戏不要再让我们失望了。




《镜之边缘:催化剂》是一个盲目的续作
DICE 2008年开发的第一人称跑酷游戏《镜之边缘》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而经过8年的漫长等待后,DICE终于带来了新作《镜之边缘:催化剂》。新作《镜之边缘:催化剂》本应在集成前作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全面的提升,然而DICE并没有实现。实际上,《镜之边缘:催化剂》本身不算是一个很差的游戏,只不过其保守和平淡的设计风格,让我们在停下来后很少会记起一些时刻。总而言之,《镜之边缘:催化剂》缺乏创意火花。



《星际火狐:零》的跳票并没有带来满意的游戏
设计师Shigeru Miyamoto曾经为游戏的跳票辩护,他说一个跳票的游戏最终会成为佳作,而一个赶工发售的游戏将永远是渣作。然而,任天堂《星际火狐:零》的跳票,结果并没有带来一个令我们满意的游戏。这款游戏很尴尬,而且也不好玩。显然,一个跳票的游戏有时候也会永远是渣作。



《无敌9号》并不是那么“无敌”
在经过漫长的开发和多次跳票后,Comcept的《吃豆人》式横版闯关游戏《无敌九号》终于在今年发售了,但发售后立刻遭到了大量媒体的差评。这款游戏给人的感觉就是廉价、丑陋和无聊。曾有人这么评价稻船敬二的《无敌9号》:它真的尽力了,然而还是失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