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_电影艺术化游戏的急先锋 浅谈Remedy公司游戏开发史_3DM专栏
3dmgame
前言:
上周《心灵杀手》迎来了史上最低的促销优惠。因为游戏中部分音乐版权到期的问题,游戏将下架。所以这次的促销也变成了《心灵杀手》的绝版促销。
作为一款堪称惊悚电视剧的冒险游戏,《心灵杀手》的永久下架,让笔者感到很遗憾。
Remedy Entertainment作为一家芬兰的小型游戏开发商,虽然开发的游戏不多,不过各个都是精品,为玩家们带来了精彩的游戏体验。
那么Remedy都开发了哪些游戏呢,下面笔者为大家浅谈Remedy公司游戏开发史。

《Death Rally》——小试牛刀的处女作:
Remedy Entertainment是芬兰的一家著名游戏开发商,成立于1995年。并于第二年推出了Remedy公司的第一款游戏《Death Rally》,这是一款俯视角竞速游戏,登录MS-DOS系统。
不同于其他竞速游戏,这款游戏更像是死亡竞速的汽车拉力赛。
玩家在游戏中驾驶一辆配置极差的汽车,并在所有武装汽车的致命比赛中赢得比赛。
后面你可以为自己的爱车加装各种武器装备,在比赛中与其他汽车进行战斗。
Remedy于2011年制作了Android、iOS版本,并将初代版本推到了steam平台。其后又推出了其他游戏平台。
这款游戏作为Remedy工作室的首款游戏,由Apogee Software Ltd.负责推广发行。虽然是一款很老的游戏,不过现在依然能在Steam上购买。
《Death Rally》相比后面出品的《马克思佩恩》来说,虽然算不上经典大作,但对于Remedy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Death Rally》不仅是Remedy小试牛刀的处女作。还标志着Remedy正式进军游戏娱乐行业。



《马克思佩恩1&2》——暴力美学的动作电影
而真正让Remedy出名的则是《马克思佩恩》。这是该工作室名声大噪的作品。于2001年发售登陆Windows系统。
《马克思佩恩》(《MAX PAYNE》又名:《英雄本色》)采用的是Remedy自家研发的MAX-FX 引擎制作。
最初在1998年的亚特兰大E3展会上公布了游戏的试玩版本。精致的游戏画面以及独特的游戏风格吸引了众多游戏媒体的目光。
大部分朋友知道子弹时间这个概念,想必都是从《黑客帝国》这部电影中了解到的。

《黑客帝国》(1999年)
将“子弹时间”引入电影的先驱是《黑客帝国》,正是这部电影让“子弹时间”影视特效一战成名。并应用到了后面的游戏作品、电影以及其他作品里。
而在游戏界《马克思佩恩》则是首次将"子弹时间"推向了大众的视野,是当之无愧的急先锋。也对其他厂商推出的游戏提供了借鉴的范本。
游戏过场动画采用章节式漫画剧情串联板设计。通过对背景的虚化,加上真人手绘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剧情过场。
由于当年图形技术的限制,制作组无法通过即时演算或者电脑动画来制作3D过场动画以及人物表情,因此使用漫画风格来展现游戏剧情。
这个方法一直延续到《马克思佩恩2》里。成为了游戏系列里特色招牌之一。

马克思佩恩原本是纽约一个普通的小探员,与家人过着平凡快乐的生活。可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灾难给打破。
马克思的妻子和还在襁褓中的女儿,被闯进家里的暴徒残忍杀害。就这样马克思失去了一切。
经过调查这伙暴徒是吸食一种Valkyr新型毒品,这种毒品能够让人变得狂暴。
为了找出杀害妻儿的幕后真凶以及毒品来源,马克思决定潜入敌人内部当卧底。
却在调查的过程中陷入了敌人的圈套。陷入两难境地的马克思决心找暴徒们复仇。

《马克思佩恩》系列可谓称得上是一部暴力美学的动作电影。
它将吴宇森港式枪战片的暴力美学元素与好莱坞动作电影元素融为一体。
独特的电影运镜手法加之贯穿整个游戏剧情的美式黑色幽默,游戏采用倒叙的叙事手法为玩家展现了马克思整个复仇过程,情节跌宕起伏。
游戏主题曲的配乐更是为作品定下了阴郁的悲情格调。让这款游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射击游戏。
玩家更多是在游戏中体会那黑暗阴郁的剧情,感受马克思佩恩痛苦的救赎与愤怒的复仇之旅过程。
游戏发售后便获得玩家以及游戏媒体的一致好评,并成就了系列游戏风格。
Remedy对《马克思佩恩》的重视程度,促使他们把作品推到更多的游戏平台。并创造了数百万计的游戏销量。也证明了《马克思佩恩》其背后蕴藏的商业价值不言而喻。

《马克思佩恩》的成功,让制作方欣喜若狂,并在2003年推出了续作《马克思佩恩2:马克思佩恩的堕落》,这次由Remedy制作,Rockstar Games负责代理发行。
Remedy原本是想为续作开发新引擎,可是在见识到Havoc引擎强大的功能后,制作组决定使用Havoc引擎在制作第二代。
在新引擎的驱动下,续作的画面质量提升了好几个档次。人物场景建模更加细致。
特别是人物表情再也不像1代那样只是张尴尬的贴图,这次可以看到人物眨眼,以及周围清晰可见的轮廓。

故事模式依然沿用了1代的漫画分镜模式,对比初代强调复仇的个人英雄主义。
本作加入马克思与莫娜之间微妙的感情线,也是游戏的一大亮点。

Rockstar Games看中了《马克思佩恩》的商业价值,在协助Remedy推出主机版《马克思佩恩》后,决定向Remedy收购整个《马克思佩恩》的版权。
当时Remedy正处于资金困境的局面,Remedy在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同意出售《马克思佩恩》的版权。
而后的《马克思佩恩3》则完全由Rockstar Games独自开发的第三作,已经与Remedy没有任何关系,在这里就不作赘述了。

《心灵杀手》——惊悚电视剧式的冒险游戏
《心灵杀手》(《ALAN WAKE》)由Remedy制作的一款惊悚冒险游戏。
本作作为remedy工作室自《马克思佩恩2》之后的又一力作。最早于2005年E3大展上首次发表游戏制作计划。
之后《心灵杀手》便进入了长达4年之久的开发过程,2006年Remedy工作室与微软游戏工作室合作,宣布游戏将登陆微软的新一代游戏主机XBOX360和下一个PC系统。
为了让游戏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官方放弃了DX9,转而支持最新的DX10系统Windows Vista。
并在09年的E3 微软发布会上公布了游戏的试玩影像。
早期试玩影像:
不过之后在微软的Xbox 2010游戏发布会上,官方宣布取消PC版的开发,改为XBOX360独占。
理由则是认为本游戏适合在客厅里游玩。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PC玩家与主机玩家之间的激烈论战。
在经历了4年的漫长等待后,游戏于2010年5月正式发售。
不过游戏在发售后并没有获得很好的销量,这与微软坚持游戏独占的决定是最主要的关系。

PC版本转机:
也许是因为销量太差,再加上remedy工作室制作的游戏都会登录PC平台的传统,在remedy工作室与微软的几次商谈下。
微软终于同意发行《心灵杀手》的PC版。在长达2年之久的360独占之后,于2012年正式登录steam平台。
PC版刚发售48小时后,厂商就收回了游戏的制作成本。在助推销量的同时也终于让更多的PC玩家游玩到了这款精品游戏。

《心灵杀手》与之前的《马克思佩恩》风格截然不同,这次是一款惊悚恐怖游戏。
在MAX-FX 引擎与Havok、UOBooster引擎的协助下,进一步提升了游戏的画面质量。
场景光影效果,生动的人物动作表情以及震撼的爆炸效果。并首次加入CG过场动画。
在游戏机制和情节驱动上,本作带来了很多创新。
在本作中基于强大引擎的支持,以及CG过场动画的加入,可以看出制作组对于电影化手法应用的更加成熟,从观众的角度上看,更像是在观看一部影视作品,让人沉迷其中。
故事模式采用了美剧化的制作手法,通过惊悚电视剧的剧集式架构,将一部惊悚小说拍成了6集惊悚电视剧,外加两个特集。
在游玩了整集内容后,会有每一集的片尾曲以及下一集开始前的“前情提要”。这些都是电视剧所包含的要素。
让玩家能在短时间内回顾上一集的内容。做到剧情的连贯。

另外通过制造悬念,片尾曲的神插入更是让玩家们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吸引玩家游玩下一集的内容。
其中的一首片尾曲《The Poet and The Muse》正是游戏的主题曲。也是游戏中笔者最喜欢的一首歌。
在游戏中,制作组通过电视来展示亮瀑镇里一档神秘的节目叫《夜泉》。里面采用了真人来拍摄。
这档节目借鉴了美国1959年著名的惊悚电视剧《阴阳魔界》。
另外主角的内心世界也是通过电视映射出来,也是用艾伦的真人模特来拍摄的。

美国著名惊悚电视剧——《阴阳魔界》
如果说remedy在《马克思佩恩》中因为技术受限,只能通过漫画分镜和动作特效来诠释这部游戏界的动作电影。
那么在《心灵杀手》这部作品中,制作组已经完全解放了出来,为玩家呈现出了一部精彩悬疑的电视剧。
游戏中的主角叫艾伦韦克,是当地有名的畅销惊悚小说作家。在完成了最新作品《骤停》之后,艾伦的灵感陷入了瓶颈,无法创作。
为了调整心态,艾伦决定与妻子艾莉丝一同前往亮瀑镇度假。在度假小屋中,艾伦与妻子发生了口角,一气之下,艾伦走出了小屋消气。
此时小屋突然断电并传来了艾莉丝的求救声,当艾伦再次回到小屋后,却发现妻子被一个黑影拖入了湖中。艾伦便毫不犹豫的跳入了湖中。
让艾伦诧异的是他正在亲历自己写的小说原稿里面的内容。小说在现实生活中成真了。
为了找回自己的妻子,追寻事情真相,艾伦踏上了一场惊悚冒险旅程。

灵感来源:
《心灵杀手》的故事灵感之一来源于美国著名惊悚小说家——史蒂芬金的作品。在游戏一开始主角便引用了史蒂芬金的一句话作为游戏开端:
“噩梦并不受逻辑的控制,而且噩梦能够解释,反会失去原有的趣味,因为噩梦和恐惧的艺术是相互对立的”
在游戏中,有大量的隐藏要素都是在向这位大师致敬。最为经典的一个场景便是发生在伐木场的小屋内。
这里借鉴了史蒂芬金小说改编的恐怖电影——《闪灵》经典场景。

经典场景借鉴
而场景中的鸟借鉴了希区柯克的电影《鸟》的设定。
《心灵杀手》的故事编剧是SAM LAKE,熟知remedy工作室的玩家都知道,他是remedy里著名的游戏制作人以及御用编剧。
经典的《马克思佩恩》的故事便出自他手。包括后面与的《量子破碎》真人剧集。
不仅如此他还是《马克思佩恩》游戏制作人兼一号男主角担当。
不得不感叹编剧SAM LAKE深厚的功底,他几乎包办了remedy所有的的游戏剧本。

《心灵杀手》被废弃的初始设计:
起初制作组想把游戏做成沙盒式的开放游戏,可最终版的游戏风格却与公布时说的开放世界理念截然不同。
由于2005年那时已经有《侠盗猎车手》、《孤岛惊魂》等一些作品的成功范例,制作组受到这些作品的影响因此想将本作打造成开放世界游戏。
remedy与微软工作室一起为游戏制作了6000多张的写真,以及搭建的巨大场景,制作组几乎已经成功完成了游戏需要的开发世界设计。
结果在后续的开发过程中他们发现本作的游戏模式与故事设计模式不符。不能融入进沙盒式游戏中。
remedy遂放弃了最初的制作方案,将《心灵杀手》变为了线性流程的恐怖冒险游戏。

《量子破碎》——极致电影化的科幻大作
《量子破碎》(《Quantum Break》)是Remedy Entertainment继《心灵杀手》之后,推出的又一款风格独特的动作游戏。该游戏于2013年5月公布,不过发布日期一直在跳票。
为避免与其他Xbox One独家竞争,最终于2016年4月上市。为了宣传微软新发布的DX12,游戏还登录了win10商店。
然而win10版并没有延续主机版带来的好口碑,糟糕的优化,游戏画面降质,被玩家批评为是Remedy迄今为止移植PC平台上最失败的作品。
无奈,微软宣布游戏登录Steam平台,并于2016年9月29日发布了Steam版本。

游戏主要人物杰克·乔伊斯和保罗·瑟兰尼两人原本是普通人,但在一次导致时间裂缝的意外中,导致时间场的膨胀分裂,而他们获得了操纵时间的超能力。
主角杰克·乔伊斯决定去修复这个错误。然而研究机构的母公司Monarch却认为是杰克本人通过操控时间场后导致了实验项目发生了严重事故,因此Monarch公司派遣规模庞大的雇佣军员前去缉拿杰克。
在游戏过程中,时间体系会随时崩溃,导致环境中的时间暂停、断续、倒流和冻结。主角还要面临各种危险,并试图拯救世界。

《量子破碎》在公布之时,就被Remedy Entertainment誉为是迄今为止最具野心的一部作品。
为了这个新作品,制作组专门研发了新引擎——Northlight Engine,来支持新作的特效需求。
在新引擎的技术支持下,将游戏中的物理效果展现的淋漓尽致。
本作的故事模式依旧采用倒叙的叙事手法来讲述整个事件发生的经过。
不过在情节推动上,不再像之前的作品一样只是普通的线性发展,而是加入一些剧情分裂点,提供玩家的选择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为了让游戏更加具有观赏性,为此官方还专门聘请了导演来指导真人短剧的拍摄。
并将真人短剧穿插在游戏过程中,让玩家更加融入到游戏剧情中。
全新的故事与全新引擎的结合,带来Remedy目前最强画面的游戏。也让《量子破碎》成为自Xbox One推出以来最畅销游戏IP。

结语:
Remedy Entertainment这家来自芬兰的游戏厂商,一直致力于互动式游戏的开发,将电影拍摄手法融入到游戏内容中。
Remedy是行业游戏电影艺术化的佼佼者,让玩家能够更好的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从竞速处女作《Death Rally》,到让Remedy名声大噪的暴力美学《马克思佩恩》、惊悚恐怖《心灵杀手》再到科幻元素的《量子破碎》。
我们都能看出Remedy是一家用心做游戏的厂商,他们一直在追求创新和突破,给玩家带来的不仅是一款游戏,更是一个艺术作品。
据了解Remedy将与505 Games合作,带来Remedy代号为“P7”的新作。505 Games负责发行。
新作还将是一款第三人称游戏,这次游戏将登陆全平台。而题材是什么现在还不得而知。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Remedy还将把他们擅长的电影化手法融入到新作的开发中,笔者也对新作充满了期待。
希望Remedy Entertainment能够再接再厉,为玩家带来更多好玩的游戏艺术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