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比公版强15% 技嘉零噪音GTX 1060显卡测试分享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技嘉显卡的宣传发声远不及它的主板那么大,但是在产品的创新思维方面似乎更胜一筹,如今已经很难见到设计如此走心的硬件产品了。前几个月技嘉GTX 1080 XTREME展示了它颇为新颖有效的散热系统,本文小编将要为大家深度把玩分享的技嘉GTX 1060 XTREME再次充分贯彻了该系列的设计理念。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技嘉GTX 1060 XTREME只有6GB显存的版本,显然,核心与显存经过削减的3GB版不符合技嘉XTREME GAMING这个系列的宗旨。
乍一看,GTX 1060 XTREME的外观与GTX 1080/107 XTREME一模一样,实际上前者要短不少,中间少了一个风扇的宽度。
采用重峦式“风之力3X”散热设计的技嘉GTX 1080 XTREME
双风扇的技嘉GTX 1080 6G XTREME
显卡的体型要与它的定位相呼应,小编深刻赞同这一点。三风扇布局对GP106这个级别的芯片而言,只会严重降低显卡的机箱兼容性,影响其适用范围,而严重过剩的散热性能却百无一用。尽管技嘉超级创新的重峦式设计可以做出世界上最紧凑的三风扇,但它毕竟还是比双风扇大的。
小编原以为GTX 1080 XTREME的散热布局会无脑套用在GTX 1060 XTREME上,就像其它知名显卡品牌的做法那样,谁知技嘉的设计师还是相当冷静的,确实是走心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问鼎最强GTX 1060显卡
- 第2页:外观和板型设计简介
- 第3页:全新一代风之力散热系统
- 第4页:测试平台软硬件介绍和测试方案
- 第5页:XTREME ENGINE功能强大的官方软件
- 第6页:传说的特挑芯片潜力惊人,可超频20%
- 第7页:超频前后3DMARK跑分对比
- 第8页:超频前后游戏帧数对比
- 第9页:散热性能测试与产品点评
外观和板型设计简介
技嘉GTX 1060 XTREME的长度控制在28cm之内,这是NVIDIA公版规范中显卡的最高长度,保持了良好的机箱适用性。尽管PCB也采用了时下流行的加高设计,从而增加面积,使布线更加宽松,但相比其它品牌还是十分克制的,只比标准高度长了1cm。(标准高度为10cm)
正面
外观上承袭技嘉这一代XTREME GAMING的设计风格,一个连接风扇罩上下两端的X形框架成为标志特征,具有LED导光条,支持RGB颜色调节。
背面
背面安装货真价实的铝合金背板,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缓解PCB局部热量淤积,同时还能保护贴片元件。
侧脊
虽然技嘉GTX 1060 XTREME的长度和高度都比较适当,然而厚度却是超标的。最厚处接近6cm,明显超过双槽空间占用。更高的厚度赋予散热鳍片更大的换热面积,却容易阻碍其它PCI-E插槽的使用,不过NVIDIA取消了这一代“60”显卡的SLI功能,因此带来的负面作用要比以往低不少,或许技嘉设计师考虑到了这一点。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问鼎最强GTX 1060显卡
- 第2页:外观和板型设计简介
- 第3页:全新一代风之力散热系统
- 第4页:测试平台软硬件介绍和测试方案
- 第5页:XTREME ENGINE功能强大的官方软件
- 第6页:传说的特挑芯片潜力惊人,可超频20%
- 第7页:超频前后3DMARK跑分对比
- 第8页:超频前后游戏帧数对比
- 第9页:散热性能测试与产品点评
全新一代风之力散热系统
相比其它大多数品牌,技嘉在散热设计上付出的心血要多得多。之前GTX 1080 XTREME上的新一代风之力散热系统已向我们展示了它史无前例的奇妙结构,本文这款同属于XTREME GAMING系列GTX 1060则完美沿袭了该设计。
新一代风之力散热器系统工作示意图
10cm的直径几乎是显卡风扇尺寸的极限,大风扇的优点已无需再言,同样转速下风量更大,或者同样风量下转速(噪音)更低。
风扇上的翼刀,不起眼的设计可有效提升风压
借鉴自早期后掠翼战斗机的翼刀气动原理
想要加大风压,增设翼刀是个简单有效的做法。就如同飞机机翼一样,气流角度与机翼垂直时,机翼下方压强最大,升力效果最好。翼刀就起到整流的作用,强制气流与机翼(风扇叶片)垂直。
弯月式鳍片设计,气流阻力降到最低
从未有哪个品牌像技嘉这样在散热器的气动外形上下这么多功夫,看似平白无奇的鳍片中隐含着设计者的讲究。常见的散热器鳍片都是直上直下地排列,技嘉这个却要拐个弯,理由很简单,风扇产生的气流并非垂直作用在鳍片阵列上,是有倾斜角度的。
顺着气流运动的轨迹,令其平滑地改到垂直,每相邻的两个鳍片之间都形成一个整流风道,这样防止气流反弹,使吹透鳍片所需的风压更低。换句话说,就是降低空气流经鳍片的阻力,提高流速和流量,因此而获得的散热效果提升就不言而喻了。
风扇启停指示灯,风扇停转时该灯亮起,反之熄灭
如今大多数显卡都有温度较低时关闭风扇的功能,可将噪音真正地降低为零,技嘉当然不例外。不过这项惬意的设计却成了少部分强迫症患者的心病,他们总是担心温度升高后风扇没有启动,这个风扇启停指示灯能将顽疾彻底治愈,不可谓不是人性化到了极致。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问鼎最强GTX 1060显卡
- 第2页:外观和板型设计简介
- 第3页:全新一代风之力散热系统
- 第4页:测试平台软硬件介绍和测试方案
- 第5页:XTREME ENGINE功能强大的官方软件
- 第6页:传说的特挑芯片潜力惊人,可超频20%
- 第7页:超频前后3DMARK跑分对比
- 第8页:超频前后游戏帧数对比
- 第9页:散热性能测试与产品点评
测试平台软硬件介绍和测试方案
之前小编在对技嘉GTX 1080/1070 XTREME显卡的评测中已经详细介绍过XTREME GAMING系列的各方面设计要素,本次评测的GTX 1060 XTREME也是大同小异,这方面就不在累述了,下面直接进入测试环节。
测试平台特写
除了基准测试中包含的3DMARK跑分和Furmark散热测试之外,小编准备了八款具有代表性的新老游戏,以检测它的实用效果。重点是,测试还将包含技嘉GTX 1060 XTREME的超频后的性能,以及XTREME GAMING系列显卡专用的调控软件XTREME ENGINE的操作体验。
据说技嘉在这个系列中使用的GPU芯片个体都经过筛选,体质由于其它普通版本,这使小编对这款GTX 1060的超频效果十分期待。

为了充分体现显卡真实性能,尽可能消除系统瓶颈,测试中将处理器Core i7 6700K设置在4.5GHz频率下,内存运行在DDR4-2400,该设定符合大多数硬件发烧友的使用习惯。
测试所用主板为技嘉提供的Z170-UD3 ULTRA,是Z170-UD3的30周年纪念版
测试所用电源为航嘉提供的X7 1000W,拥有80plus铜牌认证,实际水平达到银牌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问鼎最强GTX 1060显卡
- 第2页:外观和板型设计简介
- 第3页:全新一代风之力散热系统
- 第4页:测试平台软硬件介绍和测试方案
- 第5页:XTREME ENGINE功能强大的官方软件
- 第6页:传说的特挑芯片潜力惊人,可超频20%
- 第7页:超频前后3DMARK跑分对比
- 第8页:超频前后游戏帧数对比
- 第9页:散热性能测试与产品点评
XTREME ENGINE功能强大的官方软件
首先展示技嘉官方配套软件XTREME ENGINE与GTX 1060 XTREME显卡软硬结合,有哪些功能与可玩性。
技嘉GTX 1060 XTREME GPU-Z截图
这款显卡的默认频率设置在同型号产品中属于佼佼者,核心基础频率和Boost频率都远超过NVIDIA公版标准,当然它的潜力不止于此。
XTREME ENGINE频率、电压控制界面
在性能调控部分,强大的XTREME ENGINE可以对核心、显存频率以及核心电压做细致的调节,还对功耗和温度限制提供额外的范围。后两者尤为重要,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核心实际工作频率受后两者的限制更多。如果没有更宽松的功耗、温度范围,纵然你把频率和电压设置得再高,也会触发阈值自动降频。
XTREME ENGINE进阶设定、性能预设值界面
第二项进阶超频中,简易设定有三种性能预设值,为不愿意手动超频的用户提供便利,只是提升幅度十分保守。其中“游戏模式”即为显卡的默认频率,“超频模式”则对核心显存频率有略微的提升,超频玩家是一定不甘于此的。
另外,该界面的进阶设定还允许将频率和电压以坐标轴的方式组合调节,不失为一种创新的超频视角。
XTREME ENGINE风扇控制界面
风扇控制与前面的雷同,也分为简易和进阶,默认值为预设模式,即不安装该软件时显卡BIOS对风扇的控制参数。通过这个界面,玩家可以自由调节风扇转速随温度变化的函数。
XTREME ENGINE灯效控制界面
最后这项用于控制显卡上具有RGB功能的LED灯饰,支持恒亮、闪烁、呼吸等多种点亮模式,灯光颜色可在调色板上自定义操控。
值得一提的是,技嘉最新一版的XRTEME ENGINE修正了之前灯效控制的一些问题,如显卡灯光响应延迟过大,控制失效等bug,已较为完善。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问鼎最强GTX 1060显卡
- 第2页:外观和板型设计简介
- 第3页:全新一代风之力散热系统
- 第4页:测试平台软硬件介绍和测试方案
- 第5页:XTREME ENGINE功能强大的官方软件
- 第6页:传说的特挑芯片潜力惊人,可超频20%
- 第7页:超频前后3DMARK跑分对比
- 第8页:超频前后游戏帧数对比
- 第9页:散热性能测试与产品点评
传说的特挑芯片潜力惊人,可超频20%
下面试着用XTREME ENGINE来挖掘技嘉这片GTX 1060 XTREME显卡的频率潜力。
核心显存频率均可大幅度提升
首先需要将目标功耗和温度的限制拉到最高,然后加大Boost模式下的电压提升幅度。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一点,GPU电压是会随频率变化的,它们之间有一个曲线函数。所以这里的调节的核心电压百分比,是指3D频率下升压的幅度,而不是绝对电压值。GPU不像CPU那样对电压敏感,加高无效也无益,所以这里一般增加50%较为妥当。
注意最下面一项核心电压,3D负载下默认为1.05V,现在提高了0.025V
逐步提高核心与显存频率并不断运行3DMARK测试稳定性,最终确定这片显卡的Boost状态能稳定工作在2120~2150MHz之间,超越BIOS默认的目标值几乎300MHz。然而显存的潜力更是惊人,等效速率狂升了1.6Gbps,从默认的8160变为9800,提升了整整2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问鼎最强GTX 1060显卡
- 第2页:外观和板型设计简介
- 第3页:全新一代风之力散热系统
- 第4页:测试平台软硬件介绍和测试方案
- 第5页:XTREME ENGINE功能强大的官方软件
- 第6页:传说的特挑芯片潜力惊人,可超频20%
- 第7页:超频前后3DMARK跑分对比
- 第8页:超频前后游戏帧数对比
- 第9页:散热性能测试与产品点评
超频前后3DMARK跑分对比
现在来对比一下性能,下面的三个3DMARK测试结果分别是GTX 1060的公版成绩和技嘉XTREME的超频前后。
NVIDIA公版GTX 1060得分5756
技嘉XTREME默认状态(游戏模式)得分5983
技嘉XTREME超频后得分:6643
超频后相比NVIDIA公版多了将近1000分,以各款显卡运行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的得分情况来看,这足以在型号里划分出两个级别了。可见一款超频能力强劲的GTX 1060相比平庸的同型号优势还是很可观的。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问鼎最强GTX 1060显卡
- 第2页:外观和板型设计简介
- 第3页:全新一代风之力散热系统
- 第4页:测试平台软硬件介绍和测试方案
- 第5页:XTREME ENGINE功能强大的官方软件
- 第6页:传说的特挑芯片潜力惊人,可超频20%
- 第7页:超频前后3DMARK跑分对比
- 第8页:超频前后游戏帧数对比
- 第9页:散热性能测试与产品点评
最后我们来看技嘉GTX 1060 XTREME在八款代表性游戏中的性能表现,与NVIDIA公版做对比。
技嘉 GTX 1060 XTREME默认状态对比


技嘉 GTX 1060 XTREME超频后对比


与3DMARK测试结果相符,技嘉GTX 1060 XTREME相比NVIDIA公版的提升幅度很大,尤其是超频后整体上了一个档次,差距近似于两个级别的产品。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问鼎最强GTX 1060显卡
- 第2页:外观和板型设计简介
- 第3页:全新一代风之力散热系统
- 第4页:测试平台软硬件介绍和测试方案
- 第5页:XTREME ENGINE功能强大的官方软件
- 第6页:传说的特挑芯片潜力惊人,可超频20%
- 第7页:超频前后3DMARK跑分对比
- 第8页:超频前后游戏帧数对比
- 第9页:散热性能测试与产品点评
散热性能测试与产品点评
超频潜力需要优秀的散热来驾驭,否则长期使用是有隐患的,那么技嘉最新一代双风扇的风之力系统表现又如何呢?答案马上揭晓。
桌面待机温度43℃
前文已经介绍过了,XTREME GAMING系列都有待机/轻载零噪音散热设计,没有3D重负载时风扇是不启动的。仅依靠被动散热,得到了43℃的成绩,距离风扇启动阈值60℃还很远,可见技嘉风之力一如既往地出色。
Furmark 1.15烧机测试温度61℃
残酷的甜甜圈测试,显卡负荷远超一般3D游戏应用。15分钟过后,GPU运行最高温度定格在了61℃。这是一个相当优异的成绩,更重要的是风扇转速仅有1300rpm,噪音控制非常出色,相比待机时的零噪音,人耳感觉不出有明显的提高。
风扇工作时,XTREME GAMING信仰灯右侧的“FAN STOP”熄灭了
技嘉GTX 1060 XTREME
综合评价,技嘉GTX 1060 XTREME是一款各方面品质皆出类拔萃的显卡:默认性能不俗,超频潜力惊人,游戏帧数相比公版能提高15%,散热和静音的平衡设计更是翘楚,颜值也绝对够用。不过天下少有免费的午餐,这般产品的售价一定比大多数同型号高,毕竟GTX 1060上面还有更高级的GTX 1070,是否值得多花一些钱入手技嘉这款,还要看各位的价值取向。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问鼎最强GTX 1060显卡
- 第2页:外观和板型设计简介
- 第3页:全新一代风之力散热系统
- 第4页:测试平台软硬件介绍和测试方案
- 第5页:XTREME ENGINE功能强大的官方软件
- 第6页:传说的特挑芯片潜力惊人,可超频20%
- 第7页:超频前后3DMARK跑分对比
- 第8页:超频前后游戏帧数对比
- 第9页:散热性能测试与产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