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i7不超频不如i5 便宜好用的战斧X99主板试用分享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硬件论坛里的网友时常在说,只要看到哪个帖子的楼主在秀自己刚买的2011接口CPU,都恨不得伸长舌头在那CPU上舔一口,可见众玩家对HEDT有多么垂涎欲滴。切不要以为买一颗Z170平台上的6700K就算高端了,与前者的旗舰相比6700K最多只算个三品官,中间差着好几级哪。
HEDT是Intel High-End Desktop Processor的缩写,中文直译为“英特尔高端终点桌面级处理器”,其含义就是:Intel每一代架构的终极CPU产品。其实并不陌生,它们就是X79、X99平台上俗称的“大i7”,或叫旗舰i7,是PC发烧友的最高追求。

6700K并不便宜,盒装的当前售价也还是在2000大洋以上,其实咬咬牙再败一千元就可入手HEDT里入门级的6800K了,是什么令诸多玩家止步不前呢?两个字:主板。
HEDT贵的不仅是CPU,还有平台。如今牌子硬,上档次的X99主板动辄四五千元,山寨货又无人敢问津,这样一来两者相加就远非添一千元能搞定的事,怎教众屌丝不望而却步?
武器弹药,最优秀莫过于效能强大,产能充足,成本适中,电脑硬件亦是如此。微星近期推出了一款名为TOMAHAWK的X99主板,将其拟作海湾战争时铺天盖地射向傻大木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就是要将该理念贯彻到HEDT级别的产品中去。
微星X99A TOMAHAWK
安装了散热器与内存之后的效果
这是一款仅以大多数用户实际需求为准设计的简化型X99主板,它能否不辜负那些昂贵的CPU与内存,满足玩家的心理预期吗?且看小编本文所做的评测分享。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钱不够只能从主板上省
- 第2页:像战斧式导弹一样量大又便宜的X99
- 第3页:专门优化的CPU供电与内存布线
- 第4页:存储端口亦面面俱到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简介
- 第6页:CPU默认工况测试
- 第7页:10核的6950X轻松提升1GHz
- 第8页:超频前后CPU性能对比
- 第9页:超频前后内存与物理计算性能对比
像战斧式导弹一样量大又便宜的X99
TOMAHAWK的外观玄素而低调,没有五颜六色的灯饰,没有数目繁多的插槽,一切从绝大多数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但是一些最基本的人性化设计却得到保留,比如开机、复位的微动按钮、双BIOS以及一键清CMOS设置。
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一点,许多经济型主板首先会在人性化设计方面作削减,但这个级别的平台选购经济型不代表玩家不会去操作折腾,人机功能的优化是不可或缺的。
正面特写
TOMAHAWK采用全尺寸ATX板型设计(非加宽型),配有X99芯片组标准规范要求的8条四通道内存插槽,三条PCI-E3.0 16×标准插槽,刚好够得上发挥2011处理器的全部效能。
CPU与内存插槽部分
PCI-E插槽部分
如若采用40条PCIE通道的CPU,则三条插槽恰好可实现16+16+8的最佳带宽分配。在前两条显卡插槽之间还提供了两条PCIE-3.0 1×接口,供独立声卡、无线网卡等外设使用。
I/O面板
如同所有X99主板一样,I/O面板提供的接口非常丰富,提供四个Intel芯片组原生USB3.0接口, 四个USB2.0接口,还有第三方芯片支持的两个USB3.1接口。值得一提的是该主板还支持双有线网卡,由它建成大型局域网的网关服务器易如反掌。曾几何时,板载网卡是Realtek RTL的天下,如今各家大厂早已用上清一色的Intel自家芯片,后者在整个体统中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和稳定的性能。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钱不够只能从主板上省
- 第2页:像战斧式导弹一样量大又便宜的X99
- 第3页:专门优化的CPU供电与内存布线
- 第4页:存储端口亦面面俱到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简介
- 第6页:CPU默认工况测试
- 第7页:10核的6950X轻松提升1GHz
- 第8页:超频前后CPU性能对比
- 第9页:超频前后内存与物理计算性能对比
专门优化的CPU供电与内存布线
CPU供电是个容易让小白用户困惑的部分。尽管这款TOMAHAWK主打经济定位,CPU供电只有四相8回路未免太单薄了?一点儿也不。因为无论22nm制程Haswell-E,还是14nm制程Broadwell-E,它们都将末端负责向CPU输出电压的VRM封装到了CPU里,因此电压精度和稳定性已与主板上的供电系统关系不大。换言之,主板的供电只需要向CPU提供足够的电流承载力即可。
CPU供电系统正面
仔细看你就会发现,TOMAHAWK上的四相8回路供电,每回路拥有两上两下四颗LF-PAK功率IC,电流承载力相当于四相16回路。
CPU供电系统背面,正反一共32颗功率IC,通常至少两颗可组成一回路
对于板卡上给芯片供电的PWM(脉宽调制)系统,一般来说相数决定电压精度和稳定性,而回路决定电流承载力。TOMAHAWK采用的设计方案无疑是最具性价比的方式。
CPU插槽,可见中央的终端耦合电容充足
内存插槽,通道1和2
内存插槽,通道3和4
CPU两侧的内存插槽均为“靠外优先”,即优先使用离CPU较远的两个槽,这样尽可能避免与CPU散热器发生位置冲突。
此外,关于内存系统,微星主板还有一个独门绝活:“DDR4 BOOST”。在传统的内存设计中,内存信号时常因为其它组件的电磁波干扰,因此造成系统的变慢或是不稳定。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微星推出了DDR4加速引擎技术,来优化与设置独立的内存传输线路。这样的设计可以确保内存信号的纯净性,以获得优质的性能和稳定性。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钱不够只能从主板上省
- 第2页:像战斧式导弹一样量大又便宜的X99
- 第3页:专门优化的CPU供电与内存布线
- 第4页:存储端口亦面面俱到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简介
- 第6页:CPU默认工况测试
- 第7页:10核的6950X轻松提升1GHz
- 第8页:超频前后CPU性能对比
- 第9页:超频前后内存与物理计算性能对比
存储端口亦面面俱到
HEDT平台拥有充裕的PCI-E通道,使它的存储接口数量远比Z97、Z170这样“平民级”丰富。TOMAHAWK有多达10个SATA3接口,其中6个在主板边缘做成侧插接口,另有两个组成一个SATA-Express。由于更先进的M.2和U.2标准已经成熟,SATA-Express大有未普及即遭淘汰的趋势,此主板也只是做出一个意思一下。
硬盘接口特写:SATA3与Turbo U.2
硬盘接口特写:SATA-Express
硬盘接口特写:M.2,基于PCI-E3.0 4×通道,理论速率32Gb/s
凭借HEDT庞大的PCI-E通道数量,X99主板上的M.2可以毫不犹豫地做成CPU直连,这是M.2目前最高速的应用方式,无需通过PCH芯片再由DMI总线转接到CPU。而Z170上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只能牺牲显卡用的PCI-E通道。
USB3.1与清除CMOS设置快捷按键
USB3.1的主控为来自祥硕的第三方芯片,基于PCI-E2.0 2×通道,理论速率可达10Gb/s。其中一个接口做成了次世代标准的Type-C,不分正反随便插,且可支持高达100W的用电功率。
Debug灯与开机复位快捷按钮,玩家必备,无需多言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钱不够只能从主板上省
- 第2页:像战斧式导弹一样量大又便宜的X99
- 第3页:专门优化的CPU供电与内存布线
- 第4页:存储端口亦面面俱到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简介
- 第6页:CPU默认工况测试
- 第7页:10核的6950X轻松提升1GHz
- 第8页:超频前后CPU性能对比
- 第9页:超频前后内存与物理计算性能对比
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简介
凡是入手HEDT平台的人,要说一点儿超频的念想都没有,实在说不过去。因为旗舰i7的优势在于多核心和多线程,而对游戏性能影响最大的主频是相对较低的,所以对于有追求的硬件发烧友而言,无一例外需要通过超频来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因此对微星X99A TOMAHAWK的测试,小编打算使用目前Intel桌面级最顶级的处理器Core i7 6950X,它拥有惊人的10核心20线程计算规模,但默认主频仅3GHz。能否令这颗万元以上的CPU充分发挥性能,是对微星这款HEDT平台的一个严格考验。
测试平台特写
内存插槽位置不妨碍安装散热器
此外,为了检验微星独门优化设计DDR4 BOOST是否名副其实,内存采用X.M.P设置高达DDR-3200的四通道套装,看该主板是否能稳定支持它在这个频率下运行。
本次测试将对比6950X在TOMAHAWK上超频前和超频后的性能,体现HEDT平台超频的必要性。
测试平台软硬件配置:

航嘉X7 1000W
10核20线程的CPU对电源也是个考验,尤其是当它满载的时候会对12V形成大幅的拉偏,因此本次测试的电源采用航嘉最近推出的高端力作X7 1000W,通过80plus铜牌认证,实际上能达到银牌的转换效率。(提交80plus认证很贵的,要交不少钱。)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钱不够只能从主板上省
- 第2页:像战斧式导弹一样量大又便宜的X99
- 第3页:专门优化的CPU供电与内存布线
- 第4页:存储端口亦面面俱到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简介
- 第6页:CPU默认工况测试
- 第7页:10核的6950X轻松提升1GHz
- 第8页:超频前后CPU性能对比
- 第9页:超频前后内存与物理计算性能对比
CPU默认工况测试
首先检查默认状态下微星TOMAHAWK支持6950X运转的工况,维持出厂设定不变,只将内存启用X.M.P设定运行到DDR4-3200。这样方便之后对比CPU超频前后对内存子系统性能的影响。
微星UEFI的界面按区块划分功能,简洁易懂
CPU-Z截图
CPU-Z截图,内存运行DDR4-3200良好
自动节能是默认打开的,因此在没有程序活动时CPU频率降低到1.2GHz,同时核心电压也降得很低,以节约能耗。对一般用户来讲,该功能是十分必要的,毕竟10核心太费电了,当然打算超频的可以无视。
此外Broadwell-E架构的6950X相比之前的Haswell架构的2011处理器增加了一个Turbo boost 3.0,这是需要安装驱动的软硬结合的功能。该功能与之前的Turbo boost2.0类似,但比后者更智能,可以通过判断CPU线程占用,加上对当前功耗的衡量,使之其中个别核心运行在极高的频率上。
单线程高负载时,单核频率可达4GHz
比如运行一款典型的单线程高负载测试程序:SuperPi,负责运算的核心频率瞬间飙升至4GHz,相比6950X默认的3GHz主频,自动超频了1GHz,提升幅度高达三分之一,这是上一代睿频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微星TOMAHAWK主板表现出色。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钱不够只能从主板上省
- 第2页:像战斧式导弹一样量大又便宜的X99
- 第3页:专门优化的CPU供电与内存布线
- 第4页:存储端口亦面面俱到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简介
- 第6页:CPU默认工况测试
- 第7页:10核的6950X轻松提升1GHz
- 第8页:超频前后CPU性能对比
- 第9页:超频前后内存与物理计算性能对比
10核的6950X轻松提升1GHz
CPU超频的步骤其实很简单,就是先根据这款CPU的平均频率能力范围,设定一个目标值,然后调节,测试,再调节,再测试,直到确认稳定性、温度均符合要求。
6950X作为一款10核20线程的CPU,极限频率自然不可能像1151平台上的6700K那样高,即便能以那么高的频率开机,散热器也无法支撑,充其量只能跑分。所以小编下面的超频测试以实用为准。
超频调节:CPU频率设置
与上一代HEDT旗舰5960X一样,4GHz是最适当的实用超频设定,只需要将CPU的倍频设置为40,再配合以适当的核心电压即可,注意自动节能和Turbo boost功能要关闭。
关于内存控制器的Ring频率,越高越好,切不可默认,否则会严重制约内存性能发挥,尤其是这种四通道系统。当然2011处理器的Ring不太容易像1151那样与主频同步,3.8GHz是这颗CPU的极限了。这款主板的Ring电压可以根据频率高低由VID自动控制,如果用户对方面不是很熟悉,保持Auto便好。
超频调节:CPU电压设置
不同CPU个体之间有微小的体质差异,所以稳定超频所需的CPU核心电压是需要耐心尝试的,原则上越低越好。经过小编的反复调教,确认1.19V是这颗6950X稳定运行4GHz所需的最低电压。
微星的UEFI有保存设置的功能,CMOS清除后可以轻松读取,无需逐项重设
测试稳定性
最后,小编使用残酷的CPU烧机软件Prime 95 v28.7 64bit,稳定运行了一个小时,温度亦在安全范围内。通过这项测试说明本次超频已达到实用要求。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钱不够只能从主板上省
- 第2页:像战斧式导弹一样量大又便宜的X99
- 第3页:专门优化的CPU供电与内存布线
- 第4页:存储端口亦面面俱到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简介
- 第6页:CPU默认工况测试
- 第7页:10核的6950X轻松提升1GHz
- 第8页:超频前后CPU性能对比
- 第9页:超频前后内存与物理计算性能对比
超频前后CPU性能对比
接下来对比一下默认状态与超频后的性能差别。
首先由于Turbo boost3.0的机制非常强大,即便在默认状态下,CPU单核也能充分地自动超频。所以Super Pi 1M测试超频前后的差别并不大。
默认状态Super Pi 1M测试结果9.357s
超频后Super Pi 1M测试结果9.126s
紧接着的多线程测试,超频效果就立竿见影了,自动超频可不能让所有核心都同时运行那么高的频率,只有靠手动超频。
默认状态CINEBENCH R15测试结果:1865
超频后CINEBENCH R15测试结果:2142
CINEBENCH R15的测试中超频后提高了将近300分,这几乎是一颗i3的性能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钱不够只能从主板上省
- 第2页:像战斧式导弹一样量大又便宜的X99
- 第3页:专门优化的CPU供电与内存布线
- 第4页:存储端口亦面面俱到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简介
- 第6页:CPU默认工况测试
- 第7页:10核的6950X轻松提升1GHz
- 第8页:超频前后CPU性能对比
- 第9页:超频前后内存与物理计算性能对比
超频前后内存与物理计算性能对比
最后来看看内存性能与图形性能在超频前后的差别。
同样得益于Turbo boost3.0功能,默认状态的6950X在TOMAHAWK主板上已经将DDR4-3200的性能发挥得相当出色了,内存读写、复制性能充分展现出四通道的优越性。
默认状态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
超频后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
超频后读写、复制以及延迟性能获得巨幅提升,数据接近双通道内存系统的两倍,充分说明了CPU频率和Ring频率对四通道内存性能发挥的重要性。
默认状态3DMARK测试物理得分:22186
超频后3DMARK测试物理得分:25197
高主频对于多线程物理计算的作用也是十分可观的,超频后的6950X使3DMARK FireSrike Extreme物理分数提高了300分,这在许多依赖CPU做物理计算的游戏中无疑会产生摧枯拉朽之势,比如著名的Havok引擎。
Core i7 6950X+微星X99A TOMAHAWK+微星GTX 1080 DUKE构建的测试平台
大多数购买HEDT平台的人,都不会真的去做视频编码、图像渲染之类的专业工作,主要用途还是玩游戏和装13。可是频率对于游戏性能而言仍然是第一等重要的,如果没有一款可靠的主板将CPU频率超上去,HEDT平台的实际游戏效果很可能还不如6600K这样的屌丝货,最后只能打开任务管理器看着茫茫多的小方格意淫,心却在滴血。
如TOMAHAWK,就是专门为那些打算在主板上省钱的HEDT们准备的。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钱不够只能从主板上省
- 第2页:像战斧式导弹一样量大又便宜的X99
- 第3页:专门优化的CPU供电与内存布线
- 第4页:存储端口亦面面俱到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简介
- 第6页:CPU默认工况测试
- 第7页:10核的6950X轻松提升1GHz
- 第8页:超频前后CPU性能对比
- 第9页:超频前后内存与物理计算性能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