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1》BETA版游民评测 亦可赛艇的沙漠大战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战在我头脑中的印象都是呆板而无趣的:两军对垒,各自挖好防御工事,然后互相向对方的阵地开炮。这种打法说严肃点叫做“阵地战”,不过却总是让我联想到《猫和老鼠》中,汤姆和杰瑞各自躲在桌子腿后面,互相扔爆竹的情景——这么打一点都不帅气。直到几个月前EA公布了《战地1》的宣传片后,我才惊奇地发现,原来一战的战场亦可赛艇。
亦可赛艇的《战地1》预告片:
虽然距离游戏正式发售还有几个月时间,不过目前EA已经在PC、PS4和Xbox One上开启了BETA测试,时间为8月30日至9月8日。通过游玩这个BETA,我们可以对《战地1》的情况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初步感受;而EA应该也能通过本次BETA测试搜集到的问题,对游戏进行最后的调整。
一张地图,两种模式
本次BETA测试只开放了“西奈沙漠”一张地图,以及“征服”(Conquest)和“突袭”(Rush)两种游戏模式。从开放的地图和模式数量上来看,这个BETA比前不久《泰坦陨落2》放出来的测试版似乎要小气许多——不过《战地》毕竟着重打造的是大规模战场体验,以试玩版的标准来看,战场上玩法的丰富程度依然足以让人过瘾。
本次BETA测试提供了Conquest和Rush两种模式
“征服”是《战地》系列历史最悠久、也是最能展现大规模战场魅力的模式。这一模式最多允许32对32的战斗,玩家可以使用的载具类型也最为丰富。取胜的关键在于想方设法削弱地方的军力点数,而达成这一目标最主要的手段则是占领分布在地图各个位置的旗帜点:玩家所在队伍占领的旗帜越多,敌方军力点数削减的速度就越快。
对于《战地》系列的老玩家而言,以上对征服模式的说明可能是老生常谈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这个BETA版本中的有效旗帜占领区和前作相比大幅度扩大,很多时候站在离旗帜非常远的地方都能从事占领活动。目前尚不清楚这种情况是只存在于这一张地图当中,还是《战地1》的整体特色。
本次测试的地图是“西奈沙漠”
“突袭”则是系列另一大经典的游戏模式,最多允许16对16的战斗。在这一模式中,玩家被分为了进攻和防守两支队伍。进攻方的目标是摧毁地图中同时出现的两处敌方目标,并在成功后逐步往敌人腹地推进;而防守方则需要在自己的兵力耗尽前尽力阻止对方的行动。和“征服”相比,这一模式的规模小了不少,但是由于战斗双方的冲突点更集中,也更明确,因此战斗的激烈程度反而还要比“征服”高上一些。
Rush模式以摧毁或保护通讯站为目标
经典玩法与全新体验
在最底层的游戏玩法方面,本作和系列前作一脉相。从各司其职的突击、医疗、辅助和侦查四大兵种,到涵盖陆地和天空的各种载具,再到各个小队之间的战术配合——可能绝大多数《战地》老玩家都不会对这部作品的主要玩法感到陌生。但是这毕竟是第一部将背景设定在“一战”的《战地》,体验的过程还是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新鲜感。
每个兵种都可以自定义,方法大致和《战地4》一样
在这部作品中,战马以载具的身份加入了战场。骑在马背上,你可以使用步枪从容不迫地射击,或者像传统冷兵器时代的骑士那样直接拔刀砍向敌人脑袋。优秀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让骑兵在侦查战场状况以及追杀落单步兵等情境中效果极佳。不过仍然需要指出的是,在攻击效率方面,骑兵依然无法和坦克、装甲车等传统《战地》系列的载具相提并论。
战马可能是最具特色的一种载具了
毒气则是另一大非常具有一战特色的武器,而佩戴防毒面具则是应付这一无形杀手的重要手段。需要指出的是,可能是因为防毒面具过于厚重,戴上后不但视野大大受限,而且还不能进行精确瞄准动作。而这些微妙的设定则衍生出了许多有趣的战术可能性:比如在进攻敌方城镇时使用毒气进行掩护,减少被狙击暗算的可能;或者干脆利用它掩护自己逃出生天。
戴上防毒面具后视野变窄,而且还不能进行精确瞄准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地1专区
在常规武器方面,考虑到一战的时代特色,枪械的可靠性普遍比现代或二战时逊色很多。这一方面表现在枪械的射速普遍偏慢,击杀效率较低;而另一方面,武器射程非常有限,敌我双方的交火距离也因此被拉到了一个相对前作来说非常近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近战武器的威力就大大凸显了出来。在我反复尝试了多次后发现,短兵相接时(敌我双方距离小于20米),掏出铲子直接冲上去砸对方脑袋,往往比用枪械对射更有效。
近战武器的威力非常可观
装甲列车可能是本次BETA测试中最厉害的战争怪兽了。虽然它只能沿着铁路行进,但是利用列车上压倒性的火力,可以轻松掌控铁路沿线的局势。而任何胆敢阻挡在列车前方轨道上的敌人,都将被无情碾碎。当然,可能是因为装甲列车的威力实在太过强悍,我发现几乎没有玩家愿意主动向这个钢铁怪兽发起挑战。我在试玩的过程中在火车上架了好几次炮台,但却很难发现敌人的影子——久而久之,我感觉装甲列车也变得没那么激动人心了。
装甲列车呼啸而过
当前存在的一些瑕疵
在过去现代题材的《战地》中,天空是战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利用战斗机掌握制空权的一方,不但拥有了来自天空的火力支援,还能放心地用直升机向前线快速投送兵力,从而获得极大的优势。可是在这个BETA版本中,飞机和制空权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了。造成这一点的主要原因在于游戏中的飞行载具攻击性能普遍糟糕。战斗机的武器只有机枪和对地投放的炸弹——不论哪一种都需要极高的射击和操作技巧才能打中目标。在这种情况下,飞机不但很难对地面施加有效地影响,而且就连空战的过程也显得吃力、拖沓。
可能由于飞行速度较慢,本作的战斗机相对容易操控,但是攻击性能却不如人意
当然,考虑到这毕竟是一款将背景设定在一战的游戏,不论是拥有自动追踪功能的导弹,还是轻松灵活的直升飞机,都不应该出现在战场上。但是我至今为止都没能靠飞行载具造成哪怕一次击杀(也有可能是我操作水平渣),同时也从来没有被别人的飞机打中过。由此看来,空中载具的实用性似乎已经大打折扣(至少这个BETA版本中如此)。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开放的游戏内容十分有限,实际可以使用的飞行载具肯定会比当前的BETA版本更丰富。在之前预告片中出现过的飞空艇将对空战产生何种影响,目前还无法得知,我们不妨还是对此保持期待。
飞机被打下来了
和前作一样,坦克依然是陆地上的最可靠的载具;不过在一战的背景下,由于缺乏有效的制衡,那些横冲直撞的铁皮盒子几乎变成了主宰地面的霸主。在这个BETA版本中,能轻易对坦克造成大幅伤害的几乎只有坦克自身,或者固定在特定位置的反坦克炮。在现代题材的《战地》中,单兵尚且还可以利用反坦克火箭筒,或者杀伤力惊人的反坦克地雷与坦克进行周旋;可是在这部作品中,步兵恐怕还来不及靠近坦克,并把反坦克炸弹扔过去,就早已被猛烈的炮火炸飞了。
陆地上依然是坦克最可靠
坦克确实曾在真实的一战中扮演过“钢铁怪物”的角色,其厚重的装甲、猛烈的火力让渺小的步兵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但《战地1》毕竟是一款游戏,某项武器如果缺乏足够的制衡,只会让游戏变得越来越无趣。现在我在试玩这个BETA版的时候,只要坐上了坦克就会瞬间放松了起来——因为我心里明白,在遇到地方的坦克,或者某几个固定位置的反坦克炮之前,敌方步兵只是任人宰割的小绵羊。
步兵单兵对付坦克非常棘手
结语
和《战地1》应有的庞大体量相比,当前这个BETA版所展示的内容极其有限。从目前管中窥豹的情况来看,这部作品虽然存在着需要调整的地方,但是整体效果非常惊艳,值得期待。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地1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