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侍,你竟然出现在了北京五环外!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如果你曾看过美剧《生活大爆炸》,或许还会记得几位宅男主人公每年都会把自己COS成千奇百怪的样子,去参加一个叫做SDCC(或者称为Comic-Con,圣迭戈国际动漫展)的展会。它是西半球最负盛名的国际动漫节,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漫迷、画师和厂商加盟,而且已经逐渐发展成了一个以动漫为主,影视、音乐、娱乐、游戏为辅的综合性大展。
SDCC是美国动漫迷们每年最重要的节日
而Comic-Con也于去年正式进入了中国,当它在上海的首秀博得满堂彩之后,主办方趁势追击,于今年的端午节假期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而我则有幸获邀参加了这一盛会。BJCC和国内一般的日漫展将有什么不同?在去之前,我和各位也有着相同的疑惑。
美漫爱好者们,你们找到家了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BJCC给我的感受,我想那一定是“难得一见”。毕竟在国内这个以日漫为主的大环境下,能在展会里看见几个美漫人物的COS已经是难能可贵——而在BJCC,这反而成为了一种常态。和那些超级英雄们走在一起,甚至会让你产生一种穿越到美国参加SDCC的错觉。
比如,你能在场内看到成群结对出现,还不忘跟着DJ的节奏摇头晃脑的死侍小贱贱们。

比如,你可以在展会的入口处,捕捉到一只走错片场的小蝙蝠。

比如,你还能看见数量众多的风暴兵,因为经过《星球大战》官方认证的中国分部501军团,他们也来到了BJCC的现场。

除了这些各式各样的Coser之外,BJCC实际上还准备了更多美漫爱好者眼里的饕餮盛宴。从去年的第一届开始,官方就制定了Coser+展商+画师+欧美明星的组合拳,鼓励游客Cos美漫系角色只是其中的一环,展会上还有更多可以吸引你的东西。
作为每个漫展都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BJCC上同样有非常多的周边厂商,等待着游客去莅临——当然,他们贩卖的大多都是粗犷但是大气的美系周边,哪怕是像SE这样的出版商,带来的也全是Play Arts改这样的可动型玩具,而非那种“萌萌哒”的日系手办。
场内还有一个专门贩卖高端美系雕像的厂商,展出的商品可谓霸气侧漏,从高度上就碾压了同级别的那些所谓“玩具”,精细程度上更是不遑多让。当然,它们的售价也相当不菲,2000元起跳那是常态。
霸气侧漏的凤凰女琴·格蕾
如果你还是觉得它们太小家子气,不能满足你的口味,那就不妨来看看这个1:1等身大可穿戴的钢铁侠套装吧!不过友情提醒,六月份穿上这样一个闷热的大家伙,可不是什么明智的决定哦。
真的可以穿上……
而如果你是个刚入门的美漫爱好者,还想趁这个时机好好补补课,那就不妨去那些原版漫画的贩售摊位好好转转,绝对能让你流连忘返。
这里卖的都是原版书或者是正版引进的漫画
而对于那些美漫的资深爱好者而言,他们已经看过了足够多的原版漫画,手办也已经收集得差不多了,他们能在这个展会上得到什么呢?答案就是原版美漫画师的亲笔签名甚至是现场速写!比如DC旗下的知名漫画家Jim Lee,漫威旗下的Billy Tan,还有我个人最喜欢,甚至可以说是让我来这个展会最直接动力的新加坡籍港裔画师Stanley Lau。
正在帮一位女粉丝画麦克雷的Stanley老师
在和他交流的时候还有个小趣事。我本以为他不会说中文,于是有意全程使用英文和他对话。谁曾想在帮我签售完之后,他就用中文向旁边同行的人抱怨,淘宝上有很多盗印他画作的无良商家。再联想到他问我“你是不是在中国工作”这样的问题,八成他把我当成是在中国生活的美籍华裔了。
和在场的美漫爱好者交流同样也是一种乐趣。当我带着Stanley画的猎空作继续逛展的时候,就有一个朋友主动问我手上的画是怎么来的,他也很感兴趣,于是我就把Stanley介绍给了他。这样的感觉很棒。
BJCC最后一个杀手锏,那就是邀请欧美明星到场,参加采访、合影和签名的环节。第一届SHCC邀请来的明星有《汉尼拔》的扮演者麦德斯·米科尔森(本来说要邀请到“精灵王”李佩斯,可惜因为工作安排他未能成行),而本届虽然看起来没有上一届那么大牌,不过也都小有名气,而且更加亲民,比如在《霍比特人》里出演菲力的迪恩·奥戈曼(“大导演彼得·杰克逊其实压根分不清菲力和奇力两个角色!”他在现场如是爆料),还有在《神盾局特工》里大放异彩的华人女星温明娜(其实她会说一些中文!)。
《神盾局特工》里的Agent May
现场的采访环节很有趣,主持人(如果你经常逛微博,应该会知道一个叫做“谷大白话”的博主,他就是这次的主持人)准备了很多既搞怪又颇具难度的问题提问给这些明星,他们也都爆料了很多大家平时不知道的片场秘事(其中就包括很多欧美圈腐女们最喜闻乐见的“哥俩好”桥段),引得现场尖叫声连连。
其实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菲力还是奇力——反正彼得·杰克逊也弄不懂
有意思的是,我发现来观看现场采访的观众们都有着相当高的英文功底。尽管每次明星回答完,谷大白话都会用中文复述一遍,但大多数时候大家在明星用英文发言的时候就已经笑开了,当谷大翻译到那个笑点的时候,笑声反而没有当时明显。
至于合影和签名环节,考虑到观众过多而明星的时间有限,和上一届一样,你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和这些欧美圈大咖亲密接触,所以这个环节我就没有体验了。
不过,看样子粉丝拿到的是实体照片——所以千万别像他一样给弄丢了
BJCC与游戏
其实Comic-Con的原版SDCC上就有不少和游戏相关的展区,一部分游戏厂商会在展馆里搭台提供试玩,宣传自己的最新力作。不过鉴于美国有E3这样的传统游戏大展压制,而且SDCC的主题仍然是动漫,所以游戏展区一直也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RWBY》的同人游戏倒很适合在SDCC上进行发布
至于中国版的BJCC,也专门设置了游戏分区,只不过真的可以用寒碜来形容——毕竟,咱们也有一个传统的“游戏展”ChinaJoy嘛。

游戏板块的其中之一给了《街霸5》的一场线下大奖赛。现场除了主舞台之外,事实上还有很多台试玩机,可以供游客随时来上两盘。除了《街霸5》之外,从《街霸2》的各个版本到《终极街霸4》也是应有尽有,作为格斗游戏玩家和《街霸》的死忠,我感到非常满足。
搭的展台还还原了《街霸2》中春丽的主场
《街霸5》的比赛也很精彩,解说还请到了国内的知名街霸主播QQEL,办得非常专业。只是,可能是因为场地有限的缘故,现场并没有提供观众席。虽然全程都会有网络直播,但是我们这些来到现场的就被冷落了。
解说席上的QQEL
除了《街霸》的比赛之外,现场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独立游戏展区,制作人带着他们精心制作的独立游戏等待着游客进来试玩体验,你也能向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同时他们也会细心地提供解答。有的独立游戏参展方还设立了比赛环节,如果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就能拿走一份精美的礼品,比如下图这个二次元音乐类游戏。
记得之前火遍B站的《普通Disco》吗?游戏中的它连画面风格都还原了PV
但总的来说,独立游戏展区的规模还是太小了,游客的关注度也不太够。展出的游戏也大多是一些早已画了很多年大饼的作品,比如《汐》,比如《失落城堡》。而且退一步说,这些游戏和BJCC总有些不着调的感觉——来参加一个美漫展的欧美圈迷弟或者迷妹,真的会对这些游戏感兴趣吗?或许,这一点是值得主办方在今后的展会组织上去反思的。
BJCC的遗憾
虽然能够在中国这个以日漫为主的动漫圈子里找到一个美漫爱好者的线下聚集地很令人兴奋,但客观来说,BJCC的问题还是挺多的,比如它的规模真的太小,只占用了一个展厅,甚至一天都不需要,你就能走马观花地全看完。
展会入口的《内战》宣传画
其次,那些邀请到的欧美明星,总觉得还是差了点意思。真正的一线巨星,离BJCC其实还很远。事实上,就在这个展会举办期间,《X战警》老年万磁王和《指环王》系列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爵士就在北京旅游,但是他并没有来参加BJCC,他要参加的,是几日之后在上海举办的上海电影节。
既然伊恩爵士自己都来了北京,BJCC竟然没有邀请到,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换句话说,中国版的Comic-Con在影响力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同在端午节假期举办的日漫展会Comicup18就是个很好的对比对象,无论是参展人数、展商数量和质量以及社交媒体上的话题热度来看,都比BJCC强了不少。
结语
虽然本届BJCC会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但有一说一,日漫在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已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美漫则刚刚起步,有BJCC这样的成就,或许已经是一种成功。但身为美漫爱好者中的一份子,我还是希望中国版的Comic-Con能越做越好。
只是不知道现在日漫和美漫都日渐崛起,咱们国漫什么时候能逆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