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者的E3 2016:没什么美女和Coser的游戏展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这是Gamersky第一次和E3印在一起,咱俩创造了历史啊!”同事拿着E3 2016的媒体证,兴奋的说着。
笔者则一脸懵逼的愣在那里,不敢为眼前的成就而激动,因为除了记者这一身份外,笔者正纠结于自己另一个尴尬的身份——失语者。
终于来到了E3现场,圆梦了!
游民不乏外语人才,但凭借着特殊的才能,在英语还一团糟的情况下,笔者就被扔到了洛杉矶,这简直胡闹对不对?
其实有时连笔者也会这样想,尤其在被一帮难于交流的玩家所包围时,那种迷惘与慌张可真叫人绝望——这大约就是《合金装备:幻痛》中失去母语、或者身份的那份痛楚吧。
正因为背负着这份苦楚,笔者的E3 2016并不轻松,只得拼命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作为一个记者、笔者、失语者以及坚定的观察者。
充分感受了失语者的痛苦
E3,比想象中的还要纯粹。
E3游戏展,跟想象中的差不多,又完全不一样。
展会现场的主题就是游戏,除了游戏还是游戏,从某种角度上说甚至有些单调,大片大片的展区内,布置着数不清的试玩机位,玩家们排起浩荡的队伍等着体验心仪的游戏,这几乎就是E3现场的全部!
除此之外可游玩的场景其实寥寥,如果不特别热爱游戏,单纯只是为了凑热闹、看妹子而来,那八成是要扫兴了。
E3现场到处都是浩荡的队伍
实际上E3的主力场景很单一,游戏,游戏,还是游戏,纯粹的超乎想象。
倒不是说E3现场完全没有“花活”,只是全都与“卖肉”无关,非常注重和游戏主题的结合,比如最会玩的2K为了主推《四海兄弟3》,愣是将整个展区装饰成了美国三四十年代的样子,并在现场设置了一个爵士乐队,以及几个“神婆”给玩家做占卜;索尼则为《最后的守护者》布置了一个1:1大的可互动的大鹫投影,玩家可以用各种道具挑逗这个大家伙;B社的展区内专门为《羞辱2》设立了蒸汽朋克式的房间,里面陈列着各种狂拽炫酷的奇怪模型,脑洞大开的设计让玩家对本作期待不已。
2K安排了爵士乐演唱
索尼搭建的1:1可互动大鹫
B社《羞辱2》的这个模型帅炸了
也不是说E3现场完全没有Coser,但民间Coser几乎没有,应该是有硬性规定,这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中国各大漫展、ChinaJoy上那种群魔乱舞的情况,玩家就都是玩家的宅样,为数不多的Coser全部来自官方,整体质量、技术含量自然都非常高,单纯卖弄姿色的美女Coser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好意思出场。
《地平线》中的这个机械兽是现场技术含量最高的Cos了,不但顶部的灯光会变化颜色,还会发出各种叫声。
育碧为宣传《JUST DANCE》组织的“群魔乱舞”
2K为《四海兄弟3》搞得灵车蹦迪……
还记得当初制定报道计划时,拍一些现场Coser照、美女照,做一个花哨的合集被认为是必须的、轻松的事情,事到如今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并开始佩服起过去几年发“E3美女Coser”的摄影师们,他们的工作绝不是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场随便抓怕几张就完事,而真的是要走遍场馆内外、收集数天才可能,反正笔者满满当当的走了三天,仍不能凑出一个像样的合集。
没有成群的美女,没有喧哗的热舞,更没有所谓的明星大腕,E3现场的气氛依然能如此沸腾,唯一的理由就只有电子游戏,以及那一列列壮观的、信仰坚定的玩家队伍,这简直就是一场属于粉丝的比赛,为喜欢的作品排一个小时的队那绝对是起步价,恨不能一次排三四个小时才过瘾,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对游戏的热爱与作品的伟大,这一点任天堂的粉丝应该最有体会,靠一个《塞尔达传说》就排队排到索尼展区的气势真是无人能及……
任天堂展区永远是乌泱泱的队伍
与之对应,那些在E3现场队伍短小、甚至不用排队就能随意畅玩的游戏就只能暗自流泪,反思自己到底犯了什么过错才招致玩家如此轻视了。
部分老作品也提供了试玩,不过人气明显比较低。
本届E3上最大的惊喜!
“这次E3试玩了那么多游戏,你最喜欢的是哪个?”
“《战地1》,那战争场面太震撼了!”同事一边收拾行李,一边毫不犹豫的回答,显然这部作品展现出来的素质是无可比拟的,错过试玩的笔者亦对此十分期待,买买买!(《战地1》试玩报告)
《战地1》的试玩现场排起了拥挤的队伍
“《Farpoint》,这是本届E3我玩到的最棒的游戏!”笔者的回答同样干脆,PS VR上的这款作品可能是目前地球上最棒的VR游戏。
《Farpoint》作为一款VR游戏,素质非常的高。
VR,已成为了E3 2016上不容忽视的主角,有近三分之一的场馆被用以提供千奇百怪的VR体验,这一方面体现了VR的火热,厂商们对此充满热情,玩家对此非常好奇;另一方面也反应了VR市场当前局势的混乱,缺乏统一的解决方案,不同设备之间难以互通,VR游戏未来到底怎么玩?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答案。
Oculus和PS VR作为这个市场的两大急先锋,提供了目前看来或许是最成熟的解决方案,脑洞可能不算大,但配套的内容看起来相当实在、好玩,这一点从现场玩家的反应就能看出。
Oculus庞大的方形展区被排队的玩家们团团包围,玩家们要看着演示画面流几个小时口水才能真正体会一会儿VR的魔幻世界,其火爆程度在众VR厂商里是毫无疑问的第一。
等待游玩Oculus的玩家
索尼作为传统游戏厂商,这次却只给了PS4游戏一块可怜的小方阵,而且内里也并未提供任何大作试玩,真正的重心几乎全押在了PS VR身上,用了一半以上的舞台展示其魅力。
索尼将PSVR和《Farpoint》的广告贴在了展馆的外墙上。
其中《Farpoint》的试玩区域布置尤为考究,整个区域被布置成了外星表面的样子,加上唬人的光枪型外设,看起来就诱人,体验机会非常难得,需要通过APP抢票,笔者能够试玩一次确实非常幸运,更多对本作的溢美之词可以阅读小编的“《Farpoint》试玩报告”。
《Farpoint》的展区布置非常考究
面对汹涌的VR热潮,几乎没有厂商敢坐以待毙,本届E3上纷纷做出积极回应。
Bethesda宣布了全面进军VR的计划,并甩出了《DOOM4》和《辐射4》两个重磅IP进行VR化,笔者试玩了其中的VR版《辐射4》,可能是Demo完成度比较低吧,和原生VR游戏比缺乏可玩性,瞬移式的操作也令人难以接受(VR版《辐射4》试玩报告)。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则祭出了《最终幻想15》的VR版,从公布的情报来看这个VR版就是个光枪小游戏而已,卖相上实在不佳……
《最终幻想15》的VR版看起来有些尴尬,似乎没有真正发挥出本作的价值。
最令人震惊的当属Capcom,在播了一段怎么看都是《PT》或《寂静岭》的视频后,Capcom宣布这是第一部原生3A级VR游戏《生化危机7》……不用说,游戏圈的锅瞬间就被炸到了天花板上,关于“回归恐怖”“第一人称”“僵尸≠闹鬼”的争论已经喧嚣于网上。
《寂静岭》气质十足的《生化危机7》,还是原生VR游戏!
总的来说,VR还非常年轻,未来有着非常多的可能性。在主流大厂之外,无数小工作室也在做着各种从操作到游戏玩法上的尝试,惊喜颇多,在E3现场笔者总能看到一些很有趣的玩意,比如套着手套模拟抓起和投篮的游戏,用“蜘蛛网”将各个VR玩家定位在一个空间的诡异设备,以及用HTC Vive模拟射箭的中国作品。
增加了定位器,可以多人在一个空间互动的VR游戏。
中国团队的VR射箭游戏也非常受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VR展区还有一个怪物级的存在——“VR成人电影”体验区!这个真刀真枪、聚众淫乱的区域在排队人数上可是不输于索尼和Oculus的存在啊,提供了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VR食用方法,毕竟刚需。(VR成人电影体验报告)
VR成人电影区
E3上那些抹不去的怨念
笔者刚从山里放出来,第一次参加E3,又是个失语者,造就了许多失误,最终难免留下不少的怨念。
没能进入任天堂的展区算是一大怨念。其实笔者算不上任天堂的死忠,但看着E3第一长队的气魄,也忍不住心生向往,这到底是怎样牛逼的一个《塞尔达》啊?竟然靠一己之力就撑起了整个展台!
可惜排一次任天堂的展台可能就要耗去半日的时光,对于任务繁杂的笔者而言实在过于奢侈,最终只得望着绵长的队伍叹气离开,无缘E3 2016第一热门作品。
进入任天堂树屋的排队门槛很高
毫无疑问,《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是E3 2016上最大的赢家。
Capcom的VR版《生化危机7》的试玩堪称本届E3 2016上最为神秘的存在,试玩区在一桩封闭的“鬼屋”中,围观群众根本无法知道内里有什么名堂,这引得了玩家强烈的好奇,加之刚刚公布的demo视频也非常给力,所以想要体验一下真•VR恐怖的玩家很多。
然而Capcom却坑爹的只准备了非常少了的体验券,早晨一开馆,就会被蜂拥而至的玩家瞬间领光,所以整个E3期间有机会走入鬼屋的玩家实际上凤毛菱角,内里体验到底神不神?完全还原Demo中的破屋吗?这些疑问只能成为永远的怨念了。
Capcom为《生化危机7》搭建了神秘的鬼屋,可惜绝大多数玩家无缘进入。
最后,作为一个失语者,无法同来自全世界的玩家一起畅聊游戏,也是笔者的一大怨念。漫长的排队过程中,实际上是玩家之间交流游戏故事的大好时机,看着排在队伍中激烈探讨《塞尔达》和《光环》到底谁更牛逼的老外们,笔者忽然意识到这可能才是E3作为一个游戏迷大Party的真谛,唉……一定要抓紧提升英文!(认真脸)
一边排队等待游玩《看门狗2》,一边海聊的玩家们。
最后再说说洛杉矶这个大村子
洛杉矶,跟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海人潮,也没有多少西装精英,有的只是大片大片的小平房,莫名冷清的街道,以及穿着T恤、人字拖瞎溜达的老外们,总之跟想象中科技感十足的发达国家完全不同,除了巴掌大点的CBD区域,其它地方看上去简直就是一个超大的村。
跟想象中的洛杉矶不太一样
说是大村子一点都不为过
当然,看着那些属于贫民们的独门独院的小平房,以及堆在院子里的烤架、蹦床、躺椅,还是不得不感叹人家这才叫真正舒适的人居生活,相比之下高楼大厦什么的简直不能更Low,从这一点看洛杉矶确实是生活的天堂。
这样的住房真的很让人羡慕
但美国是个包容性极强的国家,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活下去,包括那些最最贫穷的流浪汉们,也可以从容的生活在这里,在地铁站、在桥墩下、在公园的长椅、以及任何一个路边,都可能躺着一个正在酣睡的流浪者,数量之多令人咋舌,从这个角度,洛杉矶地狱的一面也果真发达。
一片流浪汉聚居区
这样安家在马路边的人非常之多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文化的包容性非常强,单单一个洛杉矶就坐落着诸如小东京、韩国城、中国城、墨西哥区等外来文化聚居区,其中地方文化保留的非常好,一旦进入韩国城就会发现身边的人全部说的都是韩语,且店铺招牌也统一以韩语为主,笔者没能抽空去一次中国城,据说在其中中文也是完全的通用语。
韩国城,内里韩语完全通用。
这实际上非常令人羡慕,多元的文化或许会引发偏见,却是最后真正战胜偏见,取长补短的基石;大量移民涌入或许不利于规矩的建立,但在打破那些无法共同的规矩后,往往能形成一套最简洁、实用的规矩——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规矩,聚集在一起就没了规矩,但在遵守交通规则这一问题上,笔者在洛杉矶街头却极少见到违规,哪怕街面上一辆汽车都没有,而且美国汽车对行人那绝对避让的友好态度也令人印象深刻。
墨西哥聚居区,恩,风格很熟悉。
美国的消费还是很高的,至少对于国人如此,吃一顿差不多的饭要10美元左右,一乘六,心底不免一惊,但身为一个超级吃货,笔者还是坚持将有限的金钱用在尝试力所能及的奇怪食品上,除了家乡味十足的“熊猫快餐”,笔者吃到的最多的实际上是“墨西哥菜”,一种以“墨西哥玉米饼”为核心的食物,这玩意真的是遍布洛杉矶的大街小巷,后来稍作了解才知道,墨西哥菜的地位大约相当于川菜在中国的地位。
墨西哥大妈在街边做卷饼
笔者在美吃的最贵的一顿,一份12美元的墨西哥牛排,当然也是要陪着墨西哥大饼来吃的。
笔者当然也要重点关注下洛杉矶的ACG文化,在环球影城遇到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动漫店,里面有着规模壮观的美漫,以及各种价格不菲的手办,对于美漫粉来说无疑是人间天堂,笔者虽不是美漫米,但作为《权力的游戏》爱好者,其中二丫和囧雪诺的手办都让人直流口水!
一家规模巨大的动漫店
有着海量的美漫作品
笔者也专门拜访了大名鼎鼎的Gamestop,不过实际店内配置除了比较齐全,有不少典藏版游戏出售外,和国内奸商们开的水货店好像也没啥区别,笔者的同事曾一度想带走一套《神秘海域4》的典藏版,最终面对价格权衡再三还是溜之大吉了。

感觉和中国的水货店差不多
游戏数量确实很足
结语:
万物皆为虚,眼见亦非实,以上只是笔者在洛杉矶、在E3现场这一周来的些许见闻和感受,时间有限,见识有限,所陈观点恐怕也多有偏颇,只能尽力而为,不断提高,争取在明年的E3 2017上带来更多有价值的报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