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2016:次世代的丧钟 Xbox与主机世界新秩序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每年E3的最大看点之一就是各大厂商的新闻发布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发布会已经成为了各大厂商在接下来一年中的战略宣讲会,在随后的一年中有什么大作值得我们期待,只需锁定这些发布会即可知晓个八九不离十。而在这些发布会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当代硬件商们的发布会,因为它们除了能够向我们展示一些最重要的独占大作,也是主机大战的风向标。比如这次在微软发布会上正式亮相的Xbox S与“天蝎座计划”,就揭示了微软在本世代的颓势中打算如何绝地反击。
为了要把讨论进行下去,咱们得先把概念搞清楚,因为对于许多并没有观看发布会直播的玩家来说,Xbox “S”与“天蝎座计划(Project “S”copio)”还是挺具有迷惑性的。
上面的小家伙就是新的Xbox One S,与下面的大家伙性能基本一样,仅仅略强了一点,增加的部分主要是为了HDR功能准备的
Xbox S到底是啥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把Xbox S理解成一部在体型上缩水了的Xbox One(比初版Xbox One在体积上缩小了40%),就像是当年瘦身版的PS2和PS3。它拥有更小的体型,对于许多玩家来说,这或许也同时意味着更加美观。Xbox S还带来了一些额外的新功能,比如手柄的无线连接距离提升了一倍,且信号更加稳定。比如新增了蓝牙支持,可以直接与其他装载了WIN10的硬件连接。比如它支持了新的HDR显示设置,让我们用Xbox One S玩游戏或浏览媒体时获得更“锐利”的画面。
这台新主机还和4K搭上了一点儿边儿,不过并不是高端PC玩家们已经抢先体验到了的4K游戏画面,它只是新增了一种4K级的画面输出功能,让我们能够通过这台主机播放4K级的电影。在具体的游戏性能方面,这台主机则和初代的Xbox One没有任何区别,不存在任何实质意义上的提升。
Xbox One S的500G版价格为299美元,1TB版为349美元,2TB版为399美元,完全是苹果的定价策略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款新主机在硬件上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删减,因为Xbox One S不再拥有Kinect 2.0的接口。它依然支持体感设备的接入,只是想要使用这项功能的玩家将需要一条特殊的USB转接线。这条线目前的官方售价是49.99美元,不知道新玩家在入手Xbox One S后单独购买的Kinect 2.0中是否包含这么一条明显价格过高的连接线。不过微软倒是保证,那些已经拥有了旧版Xbox One套装的玩家如果打算升级至Xbox One S,可以免费获得一条转接线(如果你居住在大陆,能否通过官方渠道获得这条线就很难说了)。
以后微软将提供定制手柄的服务
从上面的情况我们就能看出,Xbox One S并不是真正的新主机,它仅仅是收拾初版Xbox One所留下的烂摊子的一种折中手段。它的定位其实非常明确,那就是Xbox家族的低端机型。配合上同时公布的“天蝎座计划”,微软的这次发布会其实透露了一种全新的商业策略,一种将彻底颠覆主机换代传统的新模式。
主机换代这回事儿从主机出现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持续不停的循环运转:硬件商们会扎堆推出一批新的游戏主机,玩家们将这些主机买回来玩上个五年左右。此时由于业界整体硬件水平的提高,这些主机在性能上会开始显得过时,硬件商们就会开始推出一批新的主机。在大多数情况下,新的游戏将只能在新主机上运行,旧的游戏一般也不会在新硬件上得到兼容待遇。新旧硬件就这样一代一代的发展下去,每两代主机之间都存在着一条深深的鸿沟。
而微软现在想要做的,就是想要把这条鸿沟填平。
历代主机的发展脉络
天蝎座计划是啥?
“天蝎座计划”的核心是新一代的Xbox,具体名称不详。不过在这次的E3上,微软选择性的公布了一些这部新主机的技术标准,我们可以针对这些指标稍微进行一下分析。
首先是8核CPU,这像极了电脑城海报上抄下来的口号听起来挺吓人,但其实是最没营养的一个指标,因为初版的Xbox One也是8核CPU,而微软并没有公布具体的CPU型号与其他参数,因此其对于玩家了解其性能几乎没有任何参考意义,现阶段只能说是不比初版Xbox One的CPU差。
在现阶段,我们对天蝎座计划的了解还非常有限
其次是320GB的内存带宽。这个就比较厉害了,相比之下,初版Xbox One的嵌入式内存带宽是102GB,系统内存带宽是68.3GB,PS4的系统内存带宽是176GB。在4月份泄露的、PS4 NEO内存带宽为218GB,如果这条信息属实,那么天蝎座新主机的内存带宽不仅将远超自己的前辈,还将比PS4 NEO的内存带宽高上一大截。
第三,真正的4K画面。这个说法其实有点儿可疑,我也很难想象微软会把4K分辨率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强加给开发者。我们或许应该这样理解这种关于4K的说法,即这台新主机理论上讲支持4K的游戏画面输出,甚至眼下的许多游戏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现4K画面。但对于未来的事情,因为无论机能多么强大,都迟早会给软件商榨干,从过往的经验我们能够发现,为了实现其他一些更加关键的设计,画面分辨率和帧率等指标往往是被最先牺牲掉的内容。所以,在这台主机上市一段时间后,以它为平台发售的新作或许能够在一段时间之内给玩家带来4K的画面,但随着开发水平的飞速提高,很快1080p、甚至720p的画面依然会成为主流。
4K硬件的普及率是个问题,但决定性的因素还是硬件机能本身的不足,只要4K没有成为刚需,开发者们就总是会把这额外的机能拿来干别的
第四,支持VR。微软没有自己的VR产品,他们自家的AR眼镜与PS4的VR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不过尽管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微软却并不缺少合作伙伴,此前不久接连传出Oculus与HTC与微软展开种种合作的消息,由此可见,很有可能天蝎座新主机的配套VR设备就将由这两家公司提供。此时还难以确定目前Oculus和HTC两家已经发售了的、针对PC平台的VR设备能否在微软的新主机上使用,但考虑到这两款设备对硬件性能的高要求,更有可能的情况是这两家中的其中一个将给微软的新Xbox开发一套特殊的VR头盔。
Xbox VR假想图
8核CPU、320GB内存带宽、真正的4K、支持VR,这就是微软在E3上所公布的关于“天蝎座计划”新主机的全部技术参数。除此以外,发布宣传片的内容就只剩下了一群各种肤色的玩家(演员)反复强调“这是一款怪物机”、“这是游戏史上性能最强大的主机”的空泛赞誉。这听起来或许会让一些玩家兴奋不已,不过咱们最好还是别忘了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在上世代的时候或许还有索尼为了强推PS3不惜硬件赔钱卖的好事儿,这世代可是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硬件商愿意这么干了。所以,除非这部新主机的价格很贵,否则怪物的说法肯定是夸张了。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微软为了重夺主机市场孤注一掷的可能,毕竟对于许多老玩家来说,当年初代Xbox拼血对抗PS2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这就是现阶段我们对于“天蝎座计划”的了解。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如果说Xbox One S是未来Xbox家族的低端版的话,天蝎座计划所对应的新主机自然就是高端版。Phil Spencer在发布会上的一句“No one gets left behind.”算是敲定了两部主机在待遇上的平等性,这和此前索尼方面关于PS4 NEO的发言几乎一模一样。所以,尽管新主机的出现会让初版的Xbox One和PS4变成等而下之的过时货,但如果你死守才用了不到三年的主机,随后几年里的新游戏也依然是玩得到的。
各主机性能对比,其中PS4 NEO和天蝎座计划的内容都还没有被证实
死敌与共犯
微软天蝎座的对手自然是索尼的PS4 NEO,虽然PS4 NEO的信息更早被大众所察觉,但现在看来,很难说到底是哪一方更早决定了要对出新的主机。
虽然Xbox One的硬件机能从发售之初就一直被媒体和玩家们诟病,但理性点儿讲,机能不足其实是Xbox One与PS4所共享着的一个大问题。在纵向比较之下,当年PS3在发售时的性能在几年内都足以秒杀市面上的几乎所有PC,可在PS4发售时却完全不存在这样的技术优势。在新主机发售已近三年的今天,两台主机所面临的硬件机能上的不足状况已经十分严峻,为了防止这块战略市场在宏观上被其他平台进一步的侵蚀(比如越发强势的PC市场),推出性能更强的新硬件的重要性对于两家来说甚至已经超过了战略,而成为了某种义务。
近年来,在这样的对比中,PC总是能够胜出,且所需的硬件价格也在飞速下降
但是,5-7年的主机寿命对于许多玩家来说已经是他们消费习惯的一部分,现在三年还没到,硬件商就宣布发售新的主机,对于许多在较早的时候入手了PS4和Xbox One的玩家来说肯定会生出一种“被坑了”的感觉。如果说真要“追责”的话,那么造成眼下尴尬局面的恰恰是主机市场的两个领军者。所以,在推出新主机这回事儿上,双方都在极力避免使用PS5或者Xbox Two这样会被理解成新世代提早到来的说法,而着重强调新主机与旧主机的兼容性。他们还找到了两个非常方便的借口,那就是4K和VR。
无论是天蝎座还是PS4 NEO,对于4K和VR的支持都是主要的卖点。在两家的营销策略中,VR和4K就像是黑天鹅事件、是某种意外。而面对这种意外的无辜,也成为了两部主机硬件性能疲软的借口。但事实真的如此吗?PS4发售于2013年底,但Oculus Rift的第一部原型机在2011年就已经被造了出来,事实上,索尼自己的VR计划比这启动得还早。而至于4K,若说在业界靠技术实力已经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两大硬件商会预见不到4K显示技术的普及进程,恐怕也没什么说服力。

所以,归根究底,微软和索尼之所以没有在旧主机的设计上考虑到支持VR与4K,就只剩下了三种可能。一是他们的策划团队真的就搞砸了,这实在可能性不大。二是为了追逐利润和市场占有,他们不得不压低主机的价格,进而牺牲了硬件的性能。至于第三种可能性也则最为有趣,听起来阴谋论的味道也更足,那就是硬件商们发现了一种更加赚钱的经营方式,即彻底抛弃传统的主机换代策略,转向iOS系统那样的兼容性策略。
其实是乔布斯的锅
稍微对比一下我们就能发现,对于硬件商来说,像是苹果那样的经营策略显然对自己更加有利。iPhone和iPad在换代的时候总会稍微提升一下性能,又总是会保证向之前三代左右的产品实现兼容。这种性能上的提升并不剧烈,硬件商在技术方面的投入与推广风险也会因此下降。与此同时,每一代新硬件都能带来可观的销售利润,也更方便厂商循序渐进的为产品添加新的功能。
乔大爷给世界带来的影响还在延续
苹果的现象级成功在多年以前就已经发生了,微软和索尼也不是不想有样学样,只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主机市场又是一片竞争激烈的红海,这事儿万一要是干不好,很招来玩家们的一片怒骂,反而给竞争对手造了声势。所以,即便是微软和索尼想学苹果的玩法,一时间也没人敢抢先动手。他们都在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而当硬件水平的疲软与4K和VR的崛起结合在一起时,两家就同时找到了等待已久的借口。
说到这里,天蝎座计划与PS4 NEO究竟代表着什么就已经很清楚了。它们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意味着次世代的终结,意味着每1-2年一部新主机,而只有最新的2-3代主机才能运行最新的游戏,就像是搭载了iOS的硬件那样。此时的微软和索尼的眼睛是兴奋而血红的,但行动也是谨慎的。他们一方面要注意不要过分的刺激到玩家,所以,在推出新主机这回事儿上,双方都在极力避免使用PS5或者Xbox Two这样会被理解成新世代提早到来的说法,而反复强调新旧主机之间的兼容性。另一方面,他们还要紧紧的盯住竞争对手,不肯过早的透露新机型的参数,以避免被对方用更强的硬件机能伏击。这解释了为什么微软在E3上对天蝎座硬件性能的含糊其辞,又解释了为什么提前泄露出PS4 NEO计划的索尼在E3上会三缄其口。
PS4 NEO目前还没有实机公布,就连名字也没有确定,暂且先这样吧……
赢家是谁
从5年一部主机到1-2年一部主机,获益最大的自然是硬件商,如果营销得当,此后的主机真的就会像是手机那样,为硬件商带来丰厚的利润。软件商也有可能因此获益,因为从这里开始,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后来的主机会对从这世代开始的所有软件实现兼容,配合上成本极低的数字发售平台,这对于软件商来说意味着更长的产品销售期,进而改善软件商的收入情况。不过对于开发行为来说,需要照顾到更多的平台则意味着更高的开发成本,这笔账算到最后是否有盈余,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至于玩家,很遗憾,我们将为这场新变革买单。在传统的主机游戏营销模式中,玩家在硬件方面支出的成本其实非常有限,一般玩家在游戏上的消费会远远超过主机本身的价值。而在新模式中,玩家消费游戏的需求依然存在,但为了得到当代一流的游戏体验,玩家将不得不在硬件上做出更多的投入。当然,玩家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持续升级的游戏体验,至于是否值得,还是要看各位朋友的收入情况而定了。
这种发展态势,会让玩家在硬件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大概是近年来大家换手机的热情太过疯狂,主机商业想占占便宜
至于微软和索尼,我们现在和很难预测究竟谁能在这场换代革命中胜出。以眼下的情况进行分析的话,由于索尼拥有更好的用户基础(4000万PS4的销量),在一些重要的地区市场上拥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比如日本,每周PS4的销量是几万,Xbox One是几十),其后续推出的VR产品将更容易占领市场。相比之下,微软在硬件占有率方面的情况就比较惨淡(大概是PS4销量的一半略多一点),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其在向后兼容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目前Xbox One已经可以运行许多Xbox 360的游戏,这对于上世代的微软粉丝们拥有较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微软在游戏社区方面的建设也比索尼做得更好,在这次的E3上又公布了许多有趣的新功能。
几大主机的销量图
更加重要的是,微软的UWP(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正在逐渐发力,这是一种在WIN10内核的平台上共享产品的策略,让购买了某游戏的玩家可以同时在Xbox与装载了WIN10系统的PC上同时游玩该游戏,与以前那糟糕的Games for Windows LIVE有着本质的不同,相当于微软在坐镇主机游戏市场的同时把一只手伸进了PC的裤裆里。相比之下,索尼在这方面就专注得多,其重点扶植的独占游戏几乎从来都不会登陆PC,他们也没有微软在操作系统方面那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微软的这种“泛平台主义”策略或许能够后来居上,为其赢得更多的用户。
在更加具体的层面,天蝎座与PS4 NEO的交锋自然更加迫近而引人注目,不过这里上演的戏码其实和此前的主机大战没什么区别。原则上讲,双方都在等待着对方先出手,进而让己方的硬件能够在性能上压过对方一头,而又不至于超越时代太多,导致成本过高。不过硬件机能虽然是影响这场对决的重要因素,最关键的战役应该还是会在VR这片新战区上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