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的性能表现 金士顿PCI-E 480G固态硬盘简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记得前段时间小编给大家带来过一篇关于金士顿HyperX系列的SHPM2280P2H/ PCI-E 480G在顶级读取速度PCI-E 4X通道下的简测(http://www.gamersky.com/hardware/201604/746847.shtml),由于上次有读者问小编我上次说的M.2接口的限速究竟是怎样的概念,所以今天小编将为大家带来的是金士顿SHPM2280P2H/480G在抛开PCI-E接口后,直接将带有M.2接口的480G固态硬盘安装在主板上的简测。

首先还是先为上次没有观看到金士顿PCI-E 480G 固态测试的读者老爷们简单的介绍一下,这款金士顿HyperX系列的外观,SHPM2280P2H/480本身自带有PCI-E4X接口,而带有PCI-E托架的外形尺寸是180.98mmx120.96mmx21.59mm其构色也很简单,以黑色作为主色,右上带有金士顿HyperX系列乳白色的LOGO。

相较于普通的SATA3接口固态硬盘,该PCI-E固态在多任务处理速度、响应以及系统方面上速度提升也是较为明显的,质保期限为3年。

Marvell控制器采用Marvell的4通道PCL-E固态硬盘主控芯片88SS9293,对于闪存构架方面则是采用了MLC(多层单元)。

硬盘共分为PCI-E托架以及一块M.2 480G固态硬盘,除接口以外便只有一个固定螺丝作为托架与硬盘的衔接点了。

拆掉固定螺丝后,从PCI-E托架上取下M.2固态硬盘,这便是本次将要测试的本体了。

内存颗粒使用的是中国台湾东芝品牌的颗粒闪存,型号为TH58TEG9DDKBA8H,正反各四颗,缓存是金士顿自家生产的D2516EC4BXGGB,而本次测试将会把M.2固态硬盘直接安装到支持M.2接口的主板上来进行简单的一系列测试。

将金士顿M.2固态硬盘与主板插口对其插入,在用螺丝将其固定在主板。

本次测试的平台是带有M.2接口技嘉旗下的GA-Z97X-UD5H型号主板,CPU为酷睿I7-4790K,内存为金士顿HypeiX DDR3 4G*2 1866。

硬盘在Bois中型号识别正确,因为是直接插入在主板M.2接口上,所以主板是默认进行了硬盘的识别,引导方面依然是把其默认在了首位。

硬盘默认大小为447.13GB和PCI-E 4X比较起来没有任何区别。

鲁大师也一样可以完美识别该固态硬盘的型号,但从数据而言没有任何变化,接口依然被识别为SATA3没有因为插入在M.2接口上而改变。

Crystal Disk Info信息检测也一切正常,与PCI-E 4X的截图也基本一样

由于这次是把M.2直接作为主盘,而不是从盘来进行测试的,所以在HD Tune Pro基准测试里只录入了读取模式,并没有加入写入模式,在该项测试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在插入M.2接口后最低读取速度提升了200MB左右,最高读取速度却降低了350MB左右,而平均读取速度却是在449.5MB比PCI-E 4X通道下降低了330MB左右,而稳定度却是有了很大的提升。

HD TUne pro 随机测试读取模式,在测试中512字节的平均速度为10.181MB/s,对比PCI-E 4X提升了5.466MB/s,而4K的平均速度为74.934MB/s,却下降了1.207MB/s。

附加模式中的读取模式,随机寻道中的4KB达到了71.26MB。

使用AS SSD Benchmark测试,测试中4K的读取速度为30.03MB/s,写入速度为69.01MB/s,速度分别比在PCI-E 4X通道中降低了5.95MB/s、22.21MB/s,读写速度降低非常明显。

在Crystal Disk Mark测试中,综合属性下降比例也是明显的。
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

SiSoftware Sandera物理硬盘测试,硬盘指标为1.31GB/s,随机存取时间为15微秒。

SiSoftware Sandra文档系统测试,硬盘索引为1.1GB/s,顺序读取为1.37GB/s,顺序写存为959.15MB/s。
简测感想:
在此次金士顿M.2接口测试中,我们可以轻松的发现,脱离了PCI-E 4X通道后,无论哪种测试软件的读写速度都有很明显的下降,这种结果虽然有点小失望,但也是理所应当的,毕竟运用了顶级读取PCI-E框架的4X通道,在各个方面都超越了直连M.2接口,所以各位读者老爷,如果真的想使用这款金士顿PCI-E框架的480G固态硬盘进行M.2直连的话,只能去购买一块支持M.2 4X通道的主板了,虽然在M.2的测试有点不尽人意,但却更凸显了PCI-E框架顶级读取的独到之处,所以还是希望这款硬盘的价格能够更加亲民一些,才能体会出这款PCI-E 480G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