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DOOM》的亲爹 放荡的“FPS之父”罗梅洛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今天,在无数老玩家的期待中,《毁灭战士4(DOOM 2016)》终于发售了。虽然在2016年的今天它或许已经算不上是一线的射击游戏,但是在二十多年前,DOOM却引领了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崛起。这一游戏的两位主创人员也因此获得了“FPS之父”的称号。
众所周知,FPS最著名的一位爸爸是约翰•卡马克。至今仍奋斗在技术钻研第一线的他已经成为了业界传说,有关他的奇闻轶事早已数不胜数。不过今天故事的主角是FPS的另一位爸爸约翰•罗梅洛。他是卡马克的前同事兼好基友,同样对游戏界做出了伟大贡献。不过相较之下,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罗梅洛说话粗鄙不堪、生活放荡不羁以及行事自由散漫的“摇滚范”。在传统卫道士眼中,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反面教材;但是在年轻人和创业者看来,罗梅洛则是追梦成功的好榜样。
飘逸的长发、迷离的眼神、性感的胡渣子……卡马克爱上这家伙不是没有原因的。
沉迷游戏的坏小孩
1967年10月,罗梅洛出生在了一个非常贫穷的美国家庭。他的父亲为了逃避沉重的责任,在罗梅洛只有4岁的时候抛弃了整个家。虽然罗梅洛不久后就有了个在美国军方担任要职的继父,家庭经济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这并没有让罗梅洛走出被抛弃的心理阴影。
直到有一天,小罗梅洛发现了一家镇上的游戏厅。“咚,咚咚,咚!”只要不断地拍打按钮,屏幕上的宇宙飞船就会在各种各样的陨石当中左躲右闪,并获得越来越耀眼的分数。这一刻,年幼的罗梅洛突然找到了心灵的避风港。为了这样的快乐时光,罗梅洛心甘情愿地每天跑去打零工赚游戏钱。
当时让小罗梅洛迷上的那款街机游戏叫做《行星撞击》,他的名字长期雄踞那款游戏的玩家排行榜榜首
罗梅洛的继父并不介意儿子在游戏机上投入时间和金钱,但是他无法容忍儿子为此荒废学业。自从罗梅洛迷上打游戏后,学习成绩就一落千丈。为了儿子的前途和自己的名望,继父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而这个办法也颇能体现出继父身为军人的热血本色:只要发现罗梅洛走进游戏厅,就会当众揪起他的头发,扔进货车的后车厢里,然后开车回家把这个小兔崽子暴打到不能动弹。通常情况下罗梅洛会在床上瘫痪两个星期——然后又一瘸一拐地摸进了游戏厅。
家庭暴力无法阻止罗梅洛追求游戏的步伐,但是却在他的内心深处种下了一颗黑暗的种子。当学校里的其他孩子们都还在美术课上画着童话故事的时候,罗梅洛就已经创作了《十种折磨人的方式》、《如何虐待保姆》等暴力漫画。后来他逐渐开始觉得继父殴打自己的方法缺乏了想象力,于是又创作了一本漫画集,用画笔描绘出了一切自己所能想象到的惨状,比如被继父钉在墙上打爆眼珠,脑浆和血水混在一起溅满了整个房间……根据罗梅洛后来的回忆,这就是为什么成年后的他如此地喜爱在游戏中表现暴力情节的根源。
你小学的时候敢把这种漫画当做美术作业交给老师吗?罗梅洛就这么干了,然后得了个B-(图片来自网络)
罗梅洛12岁那年突然对打街机游戏没了兴趣,取而代之的是每天跑去附近的大学计算机实验室玩儿文字冒险游戏。这最开始是因为去那儿玩游戏不需要花钱,但是随着游戏过程的逐渐深入,罗梅洛惊奇地发现这些没有画面只有文字的计算机游戏反而更能吸引自己:因为即便是作为小孩子的他,也完全有能力写出一个这样的故事,创造一款类似的游戏。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毁灭战士4专区
当时的美国电子娱乐业被街机和家用游戏机主宰,没有大公司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根本不可能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平台上开发游戏。但是电子计算机游戏则不同,即使是像罗梅洛这样的“熊孩子”也能自由出入大学的计算机实验室,向大学生们学习编程,然后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游戏。
这就是那款改变了罗梅洛人生轨迹的文字冒险游戏《洞穴深处的冒险》
罗梅洛开始频繁地跑去计算机实验室,他是如此地痴迷于游戏和编程的世界,以至于只用了几个星期就完成了第一款文字冒险游戏。而罗梅洛的继父则变得忧心忡忡,他亟需一种比暴力更有效的办法,看住那越来越喜欢到处乱跑的儿子。于是继父买了一台Apple Ⅱ放在家里——那是世界上第一款普及了的家用个人电脑。事实证明这个办法非常有效,小罗梅洛终于肯老老实实呆在家里了,而那台Apple Ⅱ也大大提高了罗梅洛学编程的效率。
Aplle Ⅱ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进入了千家万户的个人电脑
一年后,罗梅洛的继父被派往英国执行任务,他们全家也因此暂时从美国搬到了大西洋彼岸。此时英国皇家空军正好在大型计算机上开发了一个“对苏作战飞行模拟软件”,但训练基地的人更希望能在小型机上使用它。从罗梅洛继父那儿听说了这个小家伙在研究编程后,一位英国军官悄悄把罗梅洛带进了皇家空军的秘密基地,并试探性地问他有没有办法进行移植。罗梅洛看了看软件运行画面,拍着胸脯说:“交给我吧,这种东西我最在行了!”然后这个只有十多岁的孩子完美完成了任务,基地里的军官们一个个都惊得目瞪口呆。
罗梅洛在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用自己的编程知识帮英国皇家空军干过活
接下来的时光里,罗梅洛继续在学校里充当着学渣的角色,他的成绩是如此地糟糕,以至于根本没有被大学录取的可能性。但是他在编程和开发游戏方面的技术却越来越娴熟,并在各种各样的编程大赛中拿到了一大堆冠军头衔。此时的罗梅洛已经在心中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我罗梅洛,将来要成为王牌程序员、顶级游戏设计师和亿万富翁!”怀着这个梦想,罗梅洛在19岁那年出门闯荡了,而让他人生腾飞的起点,是一家名为《软盘》的杂志。
偷偷摸摸的创业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互联网尚未普及,电脑游戏的分销渠道也远远没有今天这么完善。在这种背景下,许多计算机杂志在扮演媒体角色的同时,也充当起了游戏开发者。《软盘》就是这么一家计算机杂志,订户每个月只需要花费一笔订阅费,就可以随杂志一起受到一张磁盘,上面装着杂志社开发的游戏。罗梅洛在《软盘》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后,很快就进入了游戏开发部门,并成为了领班。在这里,他遇到了3位未来一起创业的合作伙伴。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毁灭战士4专区
汤姆,团队中的策划,有着和罗梅洛一样张扬的性格和自学编程的童年经历。但是他在学校依然是个尖子生,并成功读完了大学,是整个团队中唯一受过科班正规教育的开发者。
艾德里安,团队中的美工,号称“黑暗艺术家”。由于早年丧父,内心变得阴暗孤僻,在医院打零工时喜欢上了各种血淋淋的尸体照片,他的美术作品也往往以黑暗为主题——当然,这种风格很对罗梅洛的胃口。
罗梅洛在《软盘》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搭档:卡马克
最重要的一位伙伴则是在团队中担当主程序的卡马克。在童年时期,卡马克就迷上了学习编程、开发游戏、充当黑客以及——制作炸药。有一天,小卡马克觉得应该用自己的化学知识做点大事,比如给自己弄一台梦寐以求的Apple Ⅱ。于是他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用自制的炸弹“轰”地一声炸掉了学校机房的窗户。正当他准备把电脑搬出去时,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一大群保安重重包围了。
“如果这次你没被抓到,以后还会做类似的事情吗?”精神医师问。
“是的,我以后还会做”卡马克回答道。
“你不知道这么说会对你很不利吗?”
“可是我这么说是建立在‘这次没被抓到’的前提之上的呀!”卡马克用极其严谨的逻辑回答道——就像他平时编程的时候那样。
然后小卡马克在少管所呆了一年。
制作炸药的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只要学好化学,人人都可以在家制造炸弹。
这群敢想敢做的年轻人很快就让《软盘》的游戏业务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以当时他们老板的话来说:“游戏部门是整个公司的希望。”在办公条件上,罗梅洛的游戏部门享受着最好的待遇,不但有最新的电脑、最豪华的办公用品,还有专用的冰箱。这些特殊福利让《软盘》的其他员工都嫉妒得直咬牙,但是依然阻止不了这群天才的无情背叛。
在当时,个人电脑的图像处理性能远远无法和家用游戏机相抗衡,《超级马里奥》等主机游戏所依赖的卷轴平滑移动效果也因此很难在PC上实现。但是这一技术难关却在一天晚上被灵光一闪的卡马克突然攻克了。第二天早上,罗梅洛惊讶地看着卡马克的技术成果,激动地几乎喘不过气来。他拍着卡马克的肩膀说:“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事实上罗梅洛还用这一技术制作了PC版的《超级马里奥》,然后把制成的游戏寄到了任天堂,想以此为契机和任天堂开展合作。然而当时的任天堂完全不看好PC市场,非常傲慢地拒绝了罗梅洛的要求。
虽然卡马克、汤姆和艾德里安都对这项技术突破感到挺高兴,但是他们显然没有像罗梅洛那样真正意识到这背后潜在的价值。罗梅洛解释道:“马里奥让任天堂超过了本田,一跃成为日本最成功的公司;马里奥也让宫本茂从一个乡下孩子变成了游戏界的迈克尔•杰克逊——而如今有了这项技术,我们也能拥有这一切!”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毁灭战士4专区
“更重要的是”罗梅洛压低了声音补充道,“这件事我们应该私下悄悄干!”显然,罗梅洛不希望让《软盘》从他们的劳动成果中分一杯羹。团队的其他成员先是面面相觑,然后默默点了头。
那个周五的深夜,一辆车静静地停到了《软盘》公司大门口——罗梅洛决定趁周末没人用电脑的时候,暂时把公司的电脑都“借”出来,然后运到野外的一个湖边小屋去。罗梅洛决定以后每个周末都要在那里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开发属于自己的游戏,而销售游戏的方式也早就想好了。罗梅洛决定利用共享软件这种新兴的商业模式。
罗梅洛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偷偷开发游戏的湖边小屋是个风景优美的别墅。在开发游戏之余还会一起在户外烧烤,或者骑着摩托艇在湖面兜风。
所谓的共享软件,简单来说就是在网络论坛上免费向所有人发放游戏“试用版”。玩家如果想要玩到全部内容,则需要向开发者寄一笔钱,然后开发者就把完整版游戏寄回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模式和如今的“免费游戏+内购”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免费的噱头迅速获得庞大的用户群,即便一千人当中只有一人付费,也照样能获得非常可观的收入。
罗梅洛团队依靠这项技术开发的第一款游戏叫做《指挥官基恩》,讲述的是一个叫基恩的小孩子拯救世界的故事。这样的题材或许并不新颖,但是当玩家们在PC上看到了以前只有在主机上才能看到的平滑卷轴效果时,都惊呆了。玩家们纷纷开始向身边的朋友介绍这款游戏,在口耳相传的宣传效果下,《基恩》很快就霸占了共享软件销量榜榜首。
《指挥官基恩》在当时的PC游戏圈引起了轰动,这是第一款在PC上实现了主机级别画质的游戏。
雪花般的支票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向这群年轻人,在罗梅洛的带领下,他们很快就从《软盘》集体辞职了。罗梅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不久后,ID Software成立了。
走向巅峰
《指挥官基恩》持续热卖着,ID在资金方面暂时没有了任何烦恼。于是这群年轻人决定开始构思下一款游戏了。汤姆希望继续出《指挥官基恩》的续作,而“黑暗艺术家”则受够了儿童题材,他更希望做一款黑暗、血腥、暴力的游戏让自己能一展才华。
就在他们争执不下时,一直埋头默默工作的程序员卡马克已经悄然攻克了下一个技术难关:3D图像。三维游戏在今天看来或许是个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在那个PC硬件机能极其有限的年代,做出一款3D游戏简直就像是天方夜谭。因此,当罗梅洛看到卡马克向他展示的3D效果后,又一次睁大了眼睛:“我们将再次改变世界!”。
《德军总部3D》中因为出现了纳粹的标记,被德国政府列为了违禁品。但是德国依然通过水货市场成为了这款游戏在欧洲销量最高的国家。
“下一款游戏就叫做《德军总部3D》!”罗梅洛的话让所有团队成员都为之一振。它是一款主视角的射击游戏,在当时的市场上极其少见,不过却非常适合用来展示卡马克刚发明的3D图像技术。玩家手持机枪屠杀纳粹士兵的血腥玩法也非常符合“黑暗艺术家”的口味。而原本打算继续做《基恩》的汤姆在听了罗梅洛的构想后,也被深深折服了。
伴随着《德军总部3D》的立项,一种极为默契的合作形式在ID团队内部诞生了:先由卡马克研发出大幅领先于业界的图像技术;再由罗梅洛根据新技术的特性,提出最能发挥技术优势的游戏策划案。而汤姆和艾德里安则会时不时地补充一些意见。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毁灭战士4专区
在完成了《德军总部3D》之后,ID又用这种模式推出了《毁灭战士(DOOM)》和《雷神之锤(Quake)》——不论哪一款都在游戏界引起了巨大轰动。而且几乎每一次在共享软件的论坛上发布这些游戏时,可怜的服务器都会被狂热的玩家挤至瘫痪。更重要的是,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从此开始风靡全球。
1993年,数以万计的政治家、天主教徒和传统卫道士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舆论攻势,要求游戏行业停止开发一切暴力游戏。当时的美国总统都迫于舆论压力公开呼吁游戏行业进行自律,希望相关从业者能知错就改。但就在这一年,罗梅洛的《DOOM》发售了,把暴力游戏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打肿了包括总统在内所有人的脸。
罗梅洛的游戏赢得了广泛赞誉,但是其中的暴力情节也在美国社会上引起了极大争议。卫道士们认为,罗梅洛游戏中的血浆、死亡、断肢、虐杀动物等情节将会带坏美国年轻一代,如果放任罗梅洛继续这么做下去,美国的未来将一片黑暗。在DOOM的发布会上,一位思想保守的家长甚至直接冲到台上,要向这位残害美国青少年的“罪人”讨要说法。
为了应付这一尴尬的场面,ID聘请的公关人员站了出来,开始耐心地向这位家长解释“游戏中的暴力并不会导致现实暴力”云云。但是罗梅洛却被这个卫道士激怒了,在他看来小孩子满4岁就应该和父亲一起去打暴力游戏了(他实际上也是这么带孩子的)。于是罗梅洛一把推开了公关人员,指着那位卫道士的鼻子吼了一句:“F**k Yourself!”整个会场安静了一秒,然后犹如洪水爆发一般,整个世界都被玩家的掌声和喝彩声淹没了。
罗梅洛认为小孩子满4岁就应该跟着父亲一起打暴力游戏了,这样真的OK?
罗梅洛变成了游戏界的传说,一时间全美国的媒体都争先恐后地涌向ID Software的办公室。在记者们的笔下,罗梅洛的成功代表了摇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逆袭,而罗梅洛本人则成为了叛逆青年们的教父。在越来越多的溢美之词中,罗梅洛逐渐感到有些飘飘然了。
这天晚上,罗梅洛来到了公司办公室。他最近一直都忙于在采访中高谈阔论,公司管理方面则越来越疏忽了,因此突然觉得还是有必要回公司看看。在深夜空荡荡的办公大楼里,只有卡马克坐在他的桌子旁认真工作。
罗梅洛超级享受被采访的感觉
“嘿,伙计!”罗梅洛拍着卡马克的肩膀说,“我们没必要再像创业时那样苦命加班啦!”
“我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已,”卡马克把罗梅洛的手移开,补充道,“更何况我们的公司需要我写出更棒的程序。”
“不!我们接下来应该想办法扩展公司业务,把它打造成一个游戏帝国!”罗梅洛激动地向卡马克描绘着自己的雄心壮志,此时的他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但是在卡马克心中,这位曾合作无间的好伙伴却已经渐行渐远。卡马克希望ID永远都只做一个小公司,这样大家就依然可以像以前那样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技术钻研和游戏开发上,不用为人事、财务、销售等杂七杂八的事情分心。对卡马克来说,钻研技术就是人生的最大乐趣,而罗梅洛现在不但荒废了工作,还试图把ID变得面目全非。
一道浅浅的裂痕悄然出现在了这对黄金搭档之间。
ID公司的创始人们:卡马克(左)、罗梅洛(中)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毁灭战士4专区
分崩离析
罗梅洛接受采访的行为更加频繁了。隔三差五地,他还会组织玩家见面会,并在各种论坛上和粉丝们没日没夜地聊天。虽然他也要回公司工作,但是坐不了一会儿就打开了游戏,然后拉了一帮新员工和他对战。
卡马克觉得不能再任由罗梅洛胡闹下去了,于是就亲自起草了一份员工考核制度来整顿公司的懒散风气。后来,他还把自己的办公桌搬到了公司大厅正中央,以便时刻盯住自己的员工。对于罗梅洛,卡马克多次劝说都没有效果,但又没有权力惩罚他。经过反复琢磨,卡马克想出了一个可以让罗梅洛自己认识到错误的“好办法”。
作为技术宅的卡马克非常看不惯罗梅洛散漫的工作态度
一个月后,卡马克拿出了一张统计表放到罗梅洛面前,得意洋洋地说:“看!这些就是你上个月做的所有工作。我没说错吧?你果然在偷懒!”然后卡马克又向一脸懵逼的罗梅洛解释了来龙去脉。原来卡马克私下编写了一个监控软件,并趁罗梅洛不在的时候偷偷装到了他电脑上。这个软件可以详细记录下罗梅洛用电脑做的每一件事。
在卡马克看来,他拿出了证据,并用缜密的逻辑完美证明了罗梅洛偷懒的罪行,因此罗梅洛理所当然地应该在他面前认错道歉。但实际情况却是罗梅洛感到尊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践踏。以这一事件为开端,罗梅洛和卡马克之间的矛盾迅速浮上表面并彻底激化。“有你没我,有我没你!”最终,这一争端还是发展成了公司两大支柱不得不分道扬镳的局面。
卡马克在为人处事上颇有谢尔顿的风范
罗梅洛和卡马克是ID最大的两个持股人,对公司的控制力势均力敌,严格来说他们谁也没有权力直接炒了对方。因此决定谁去谁留的关键就落到了其他几个持股人身上。从情感上来看,公司上上下下的员工都喜欢罗梅洛,因为他会和所有人打成一片,和大家一起打游戏,一起发疯,一起胡闹。只要有罗梅洛在,ID的办公室就是一片欢乐的海洋;而卡马克为员工们带来的却是越来越压抑的工作氛围。
然而以“黑暗艺术家”艾德里安为首的其他持股人最终还是一致选择了卡马克。他们认为ID游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采用了卡马克领先业界的技术。失去罗梅洛,ID或许无法设计出有灵性的游戏;但如果失去卡马克,ID就没了立身之本。
在当时的持股人们看来,卡马克的技术是ID公司的立足之本
罗梅洛踉踉跄跄地走出了ID办公大楼,心里燃起了熊熊怒火。凭什么所有人都把卡马克的技术看得如此重要?罗梅洛也是个王牌程序员,早些年的时候也要和卡马克一起写代码。但是这么多年的开发经验让他觉得,冷冰冰的技术并不能赋予一个游戏灵魂,而《德军总部3D》、《毁灭战士》和《雷神之锤》的成功在他看来理应归功于自己的设计!罗梅洛决定开创一个新公司,他不但要向所有人证明“设计比技术更重要”,还要按自己的想法打造一个商业帝国!
他卖掉了手上全部的ID公司股份,并凭自己的名气从资本市场轻松融到了一大笔资金。罗梅洛把自己的新公司命名为“离子风暴”, 并从一开始就招募了100多位员工,这个规模相当于ID的五倍。新公司办公地点则被选在了市中心一座顶级写字楼的最高层,在内部装修上也极尽奢华。罗梅洛认为只有庞大的开发团队和豪华的办公环境,才能帮他打造出理想中的好游戏,而那款寄托着罗梅洛雄心壮志的游戏叫做《大刀》。
《大刀》的全称是《罗梅洛的大刀》,他想像席德梅尔那样把自己的名字放到游戏当中
但是离开了ID公司、离开了卡马克的罗梅洛逐渐陷入了对游戏设计上吹毛求疵式的偏执。他开始不计成本、不计效益地追求心目中最完美的设计,为此不惜多次在即将开发完成的前夕彻底推翻重来。如此任性的行为气走了一批又一批开发人员,原本计划只开发半年的《大刀》竟然用了四年才得以面世。更糟糕的是,这款游戏几乎遭受了玩家和媒体的一致恶评,市场表现简直惨不忍睹。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毁灭战士4专区
罗梅洛开始破口大骂玩家和媒体没有正常的审美水平。他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奔走疾呼称《大刀》只有耐心玩进去后才能体会到设计上的精妙——但他心里还是十分清楚,不论自己怎么解释,这次都彻底玩儿砸了。当年被卡马克排挤出ID的时候,他尚且还保有“王牌设计师”的光环,而这一次却从神坛上跌落下来,沦为了所有人的笑柄。万念俱灰的罗梅洛从他的春秋大梦中回到了残酷的现实,然后慢慢淡出了玩家们的视野……
当时IGN给《大刀》的评价
新的开始
《大刀》的失败几乎让罗梅洛身败名裂,不过卡马克那边的日子也并不轻松。虽然他依然能不断创造出业界顶尖的图像技术,但是ID公司却再也没有人有能力把他的技术转化成优秀的游戏了。卡马克对此十分失望,对公司的事务也越来越懒得去搭理。他把热情转移到了一些全新的领域,他开始自己动手制造火箭和登月舱,2013年的时候又跑去了Oculus公司研究虚拟现实。如今的卡马克虽然淡出了游戏圈,但仍然奋战在技术研究的最前沿。
卡马克正在研究他的火箭
而罗梅洛开大公司的野心则在《大刀》失败后彻底磨灭。他开始向往安定的家庭生活,于是就在郊外买了一套环境优美的别墅,这里既是他新游戏工作室的办公地点,也是自己的家。白天,他会和几个朋友一起开发自己感兴趣的小游戏赚些小钱;晚上的时候则会陪孩子们一起打游戏。
童年的经历让罗梅洛深知父亲的角色对小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虽然如今的罗梅洛早已原谅了抛弃自己的生父和喜欢家暴的继父,但是他仍然时常为自己没能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而感到遗憾。为此,罗梅洛从当父亲的第一天起就在心里发誓,他要当个肯陪着孩子一起打游戏,一起共度美好时光的好父亲——而现在他决定履行自己的诺言。
《大刀》失败后的罗梅洛剪掉了标志性的长发,形象气质变得精干起来。不过这并没持续多长时间,现在又续起了长发。
罗梅洛和卡马克不再互相仇恨对方了,或许他们已经意识到合作破裂后的双方都失去了在游戏界呼风唤雨的能耐。他们各自展开了自己全新的人生,只是持续奋斗在技术研究最前沿的卡马克慢慢地成为了鼓励年轻人自强不息的榜样,而安心在家相妻教子的罗梅洛却被很多人讥笑为不思进取。
但是罗梅洛没有义务为了迎合公众的期待而扭曲自己的内心,作为一个已经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男人,他有权利也有能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而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有尊严的生活方式。
后记
不久前Kickstarter上出现了一个名为《黑屋》的3A游戏众筹项目,而这一项目的发起人正是罗梅洛!虽然这一项目在发起后不久又被罗梅洛本人撤回,但他同时也说明了“会在游戏更加成熟的时候重新开启众筹”。这会是这位王牌制作人重出江湖的信号吗?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罗梅洛新作众筹宣传片: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毁灭战士4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