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兽与老兵不曾凋零 世界最大库宾卡坦克博物馆游记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俄罗斯库宾卡坦克博物馆是世界最大的坦克博物馆,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附近,位于莫斯科郊外西南60千米处。它和附近的装甲试验场都隶属俄罗斯装甲兵总局的装甲科学研究院,是一座以各国各时期的装甲车为主要展出对象的军事博物馆,于1978年9月10日建成,馆址位于俄罗斯库宾卡坦克训练基地。据说英国多塞特郡的Bovington museum是全世界收藏坦克数量最多的博物馆,而法国的索缪尔,是全世界收藏包括坦克在内的装甲战斗车辆最多的博物馆,俄罗斯库宾卡,很少人知道它的总共收藏数量。说到展品的珍贵程度,那又是一回事了,这方面,二战德国的坦克,库宾卡有最多的珍品和孤本存世。
英国Bovington坦克博物馆游记>>>
苏联革命和内战时代,红军缴获过几辆英法制造的坦克,就送往库宾卡进行测试,准备通过仿造,来建立苏联自己的坦克工业。莫斯科郊外40公里的这个小镇,后来就成为军方的科研基地,专门用于测试各种类型坦克。美国阿伯丁的“陆军军备试验场”,发挥的是同一个作用。这里的展品,要么是缴获的德国,日本坦克装甲车,要么是二战中根据租借法案得到的英美战车,还有一部分,是后来和英国的坦克博物馆互相交换,或者友好国家赠送的礼物。1978年,军方在试验场开辟了一个博物馆,就是今天的库宾卡坦克博物馆。
库宾卡坦克博物馆共有七个展厅,分别是二战德国坦克自行火炮,苏联重型坦克装甲车辆,中型坦克自行火炮,轻型坦克和自行火炮。装甲汽车,英美坦克自行火炮,和日本法国及其他国家坦克火炮。
第一辑:库宾卡的德国坦克自行火炮
先上一个镇馆之宝:600毫米口径的超级列车大炮托尔,北欧神话里的雷神。这门炮的名字叫亚当。参加过1942年强攻克里米亚半岛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炮击。世界上现存唯一的一门。

德军1式坦克,最早的坦克,1939年开战时候已经淘汰了,只用作训练。没有炮,双枪老太婆。

2式坦克,开战的时候已经落后了,装甲不够厚,炮的口径不够大,无论数量还是质量,远远落后于法军坦克,但仍然是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德国人就是主要凭借2型坦克,打败了法国人。他们靠的是先进的战术理论和战役计划。


2式坦克内部结构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争雷霆专区
这是2式坦克的变种,Marder II, 貂鼠二型坦克歼击车。75毫米反坦克炮安在二型坦克底盘上。


貂鼠二型坦克歼击车内部结构
“黄蜂”自行榴弹炮,105毫米榴弹炮装在二型坦克底盘上。

这是38t坦克的变种,追猎者坦克歼击车,75毫米反坦克炮安在38t坦克底盘上。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内部结构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争雷霆专区
Stug 40坦克歼击车F型,75毫米反坦克炮安在三型坦克底盘上。


三号突击炮F型内部结构
四式坦克歼击车,75毫米反坦克炮安装在四型坦克底盘上。


四式坦克歼击车内部结构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争雷霆专区
大黄蜂,也叫犀牛自行反坦克炮,88毫米反坦克炮装在四型坦克底盘上。

“灰熊”自行榴弹炮,就是150毫米榴弹炮,安在4式坦克底盘上。

这是歼击豹,88毫米反坦克炮安在豹式坦克的底盘上。


歼击豹内部结构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争雷霆专区
经典的六式坦克,虎式。我在美国各大坦克博物馆就没有见过标准型号的虎式。据说德国有一辆。法国塞缪尔博物馆也有。


虎式坦克内部结构
虎式坦克的变种:老虎的改进型,虎王坦克。


虎王坦克内部结构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争雷霆专区
猎虎坦克歼击车,就是128毫米反坦克炮,装在虎王坦克的底盘上。在阿伯丁也有一辆。


猎虎坦克歼击车内部结构
这可不是消防栓,这是大炮,超级大口径的自行迫击炮,“突击虎”,380毫米迫击炮装在虎式坦克的底盘上,专门用来在城市攻坚战中,替步兵拆房子的。参加过镇压华沙起义。全世界仅存两辆,另一辆在德国Munster明斯特的坦克博物馆里。

费迪南式自行反坦克炮,88毫米反坦克炮装在虎式坦克的底盘上,这车体,可是保时捷生产的(Porsche,波尔舍公司)。全世界只有两辆,这辆是前期型,叫费迪南式,美国阿伯丁武器试验场还有一辆后期型,叫做“象”式。


费迪南式自行反坦克炮内部结构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争雷霆专区
再一件镇馆之宝,8式坦克“老鼠”。整个二战,最重型的坦克,100吨的“鼠”式坦克。这是德国人的幽默,把最大的庞然大物,命名为老鼠。世界上现存唯一的一辆,其实是德国人把仅有的两辆样车炸毁了,苏联人再把两辆样车的部件拼凑成一辆整车。


鼠式超重型坦克内部结构
苏联人把硕鼠拿来进行抗穿甲弹试验,前装甲上弹痕累累,但是没有一处被苏联各种口径的反坦克炮击穿的。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争雷霆专区
其他装甲车和特种车辆:
“巨人歌利亚”遥控爆破车,主要用于爆破排雷。德国人的幽默,把最小的战车,命名为巨人歌利亚,最大的坦克,命名为老鼠。

别小看这辆半履带式载重车连玻璃都没有,这可是名牌。戴姆勒-奔驰。

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非常著名。德国也有自己的火箭炮。这是150毫米十管火箭炮。

这是1938年制造的,叫做sphere tank,圆形坦克,其实没有武器,是圆形的前线观测侦查车。

最后,再来个镇馆之宝。这辆"big foot" 好玩吧?这是1942年制造的扫雷车,其实不全:前方是两个钢轮,车体后面应该还有一个。想得很好:这么厚钢块儿铸造的大脚,把地雷踩爆了,自己还安然无恙。可是实际上有两个缺陷,第一,车里的人固然不会给炸死,可是被震得七荤八素,钢铁受得了,人可受不了。第二,两个履带不太可能同时踩上雷吧?一边踩上雷以后,立刻全车被掀翻,变成了乌龟壳。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争雷霆专区
第二辑,苏军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
T35重型坦克,“多炮塔神教”的看过来。这辆坦克有5个炮塔呢,装备1门76毫米炮,2门45毫米炮,总重45吨,不过装甲最厚处才30毫米。这是战前的苏联重型坦克

苏14-2,T35坦克底盘上的152毫米口径大炮,39年制造的试验车,只此一辆。

苏军在二战中的主力重型坦克,初期是伏罗希洛夫坦克,KV-1, KV-2和它们的变种。后期是斯大林坦克,IS-1, IS-2。至于著名的T-34,那算中型坦克,不属于重型。这是kV-85, KV1坦克换了更大口径的85毫米主炮。


KV85重型坦克内部结构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争雷霆专区
su100y,KV1原型T100坦克底盘上的100毫米炮,39年试验车。

然后是斯大林式坦克:斯大林IS-3坦克,战争结束的1945年开始量产, 122毫米主炮,装甲最厚处220毫米,重46吨。


IS3重型坦克内部结构
1948年斯大林IS-7坦克,130主炮,重68吨。这是仅存的试验车,没有投入批量生产。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争雷霆专区
Isu152K自行反坦克炮,152毫米反坦克炮,斯大林坦克底盘,1956年开始批量生产。


ISU152自行火炮内部结构
在斯大林坦克底盘上的su-130自行火炮,试验车,仅此1辆。

战后的另一种投入批量生产的重型坦克,T10,1950年开始生产,122毫米主炮,装甲最厚处250毫米,重52吨。


T10M重型坦克内部结构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争雷霆专区
T-10坦克底盘上152毫米自行火炮,是试验车。

1950年代,是重型坦克最后的辉煌时刻。因为当时继续研制重型坦克有两个不利因素,一是中型坦克的性能越来越好,机动性又强于重型坦克,于是出现了“主战坦克”的新发展趋势。另一个就是,苏联人立足于打核大战,开始轻视坦克的作用。所以,有很多50,60年代的坦克都下马了。以下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都是下马的试验项目,试验车只此一家。
object 770,代号770项目的试验车,重型坦克,130毫米大炮,重55吨,显然我们的导游鲍里斯特别喜欢重型坦克。他跟我吹,1950年代如果装备部队的话,只要100辆这样的坦克,可以横扫西欧。这是1956年的样车。下马了。鲍里斯同志坚持认为,这种坦克的下马,一定是因为敌人搞破坏。

279项目,1957年的试验车,4条履带,130毫米主炮,装甲最厚处305毫米,重60吨。这种坦克,明显是为了适应核战争设计的。它的车体很圆很低矮,象个大盘子,是为了在原子弹爆炸的时候,不被冲击波吹翻。全车可以封闭,防核防生化,全空调。四条履带很少见,我只在美国诺克斯堡的巴顿装甲兵博物馆门口,看到过美军的T-28超重型坦克的试验车,也有四条履带。

以下,是一些中型坦克和火炮。
Object 775项目,是和T-64坦克竞争的方案之一,发射无控火箭弹。

1963年试验型战场观察坦克,应该是为核战争条件下研制的。

喷火坦克,1959年试验型,用的是T-55坦克的底盘。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争雷霆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