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频只要拧拧旋钮 小编私文分享最好用的Z170主板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距离Intel发布100系列新平台已经半年多过去了,各个厂商的产品软硬件设计都趋于成熟,眼下已到入手的最佳时机。本人作为DIY小编,随职务之便可以把玩到的产品自然比广大玩家多的多,经历和体验也要丰富的多,本文即为大家分享一款质量过硬,外观酷炫,超频好用,功能齐全,而价格在同定位中又相对实惠的Z170芯片组产品——微星Z170A GAMING M7。

其实对于一个资深的DIY老炮儿而言,主板好不好看,功能够不够多这些是次要的,重要的是BIOS好不好用,设计是否人性化,故障少不少。接下来小编就从这个角度为大家评述这款产品。
微星GAMING系列标志性的红黑配色,以及龙纹图腾
Z170A GAMING M7(下面简称M7)采用全尺寸ATX板型设计,融合了一些伴随100系列诞生的新设计理念,为发挥Skylake处理器性能做了充分优化。
在Z170芯片组的GAMING系列中,M7坐第二把交椅,在它之下是M5和M3,它之上还有M9。小编之所以没有拿M9出来说,是因为M7基本可以达到M9的使用效果,而且前者1999元的售价也还在大多数发烧友主板预算的容忍范围内。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好主板有哪几点定义?
- 第2页:供电相数回归,高性能平台的基础
- 第3页:超人性化设计,支持实体旋钮调频
- 第4页:显卡插槽添加钢制强化外壳
- 第5页:测试平台软硬件配置构成
- 第6页:超频4.5GHz,只需改两个参数
- 第7页:CPU测试,单多线程性能发挥完美
- 第8页:内存测试,超频稳定性强悍无比
- 第9页:双显卡测试,跑分提升75%
- 第10页:游戏测试,组双卡可靠性上佳
供电相数回归,高性能平台的基础
既然掏出2000大洋花在主板上,玩家对它的期望肯定不只是“能用就行”,首先要看它是否具备长时间的、稳定可靠的支撑极致负载的能力,这样才能为搭配的高性能CPU以及超频保驾护航。
然而普通用户并没有小编这样的海量试用机会,所以购买之前肉眼分辨十分重要。
微星Z170A GAMING M7
Skylake这代架构,Intel把负责输出核心工作电压的VRM又从CPU里拿了出来,相比前一代Haswell架构,Skylake的发热量理论上会降低不少,对发烧友来说这是好事。不过与此同时,CPU供电稳定性的重任又重新落在了主板肩上,通俗点说就是“数供电路数”的时代又回归了。
采用6+1相十二回路供电,12V高压滤波段采用坚固耐用的钽聚合物电容
M7的供电系统如何?撇开单独的1相核芯显卡供电不谈,CPU核心供电部分采用6相PWM控制,每相并联两路LF-PAK MOSFET,每路都有独立电感器——一切都是double的,双份的,可称之为等效12相供电。小编回忆起往昔775接口时代,超频盛行动不动就上液氮炮那会儿,有这样一套供电的主板也算可以了。
CPU供电模块散热器反面
不仅是供电相数,Skylake对功率模块的散热要求也比上代产品大不少。M7的MOSFET散热器分为两个模块,有热管贯穿相连,这样无论哪一边享受到气流吹拂,都能有效控制整个供电系统的温度。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好主板有哪几点定义?
- 第2页:供电相数回归,高性能平台的基础
- 第3页:超人性化设计,支持实体旋钮调频
- 第4页:显卡插槽添加钢制强化外壳
- 第5页:测试平台软硬件配置构成
- 第6页:超频4.5GHz,只需改两个参数
- 第7页:CPU测试,单多线程性能发挥完美
- 第8页:内存测试,超频稳定性强悍无比
- 第9页:双显卡测试,跑分提升75%
- 第10页:游戏测试,组双卡可靠性上佳
超人性化设计,支持实体旋钮调频
第二个重点是人性化,发烧友或多或少都是爱折腾的,主板上提供一些便于折腾的道具就非常必要,相信有不少玩家都有用螺丝刀连电点亮裸机的经历,主板提供一个开机、复位按钮就是最典型也是最起码的人性化设计。
一整排的人性化设计开关按钮
M7主板的人性化当然不仅限于开机和复位。
从左往右:
第一个微动开关,当主BIOS损坏无法开机时,用来从备用BIOS中恢复;
第二个单刀双直开关,切到SLOW模式下,可以让CPU在POST和进系统界面时以最低频率运行,绕过负载阶段,提高超频后进系统的成功率;
第三第四个不用解释了,开机和复位;
第五个,最右边的红色旋钮,称作Game Boost,其实就是实体超频开关。
尽管这个设计有点儿然并卵,但确实很屌
旋钮上有限位刻度,向右旋转可以逐级提高CPU频率,当然CPU电压也会依照微星设定的程序自动增加。该设计的用意是让玩家在游戏中能直接实施超频,增强系统性能,不用重启进BIOS。只不过想法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小编相信不会有人真这么去干,要说玩极限超频冲击记录还差不多。
Debug灯和读盘灯
现在不少主板都没有PCI插槽了,自带Debug很有必要,这无需多言。
此外,当程序处于静止载入画面时,如何判断程序是在运行还是死了,老玩家们都有一个简单实用的技巧——看硬盘灯是否在闪烁。可是硬盘灯在机箱上,如果裸机或者机箱没有硬盘灯怎么办,听读盘声?万一是SSD怎么办?所以小编本人很欣赏这个不起眼的设计,接地气!
双通道内存插槽,设计为外槽优先,提高与塔式散热器的兼容性
内存线路改良是微星M7主板引以为傲的亮点,在内存和CPU内存控制器之间,设立独立的内存传输线路层可以保证信号不受其它组建的电磁干扰,了解印刷电路板构造的人都会意识到该设计会增加可观的成本。微星将此解决方案称作DDR4 BOOST,表示它赚的每一分钱都是有良心的,当然具体效果还得经过后面测试才能评价。
I/O面板上的亮点——USB Type-C与清CMOS按钮
目前Intel芯片组没有整合USB3.1功能,它还只能通过外加芯片来实现。微星M7主板采用祥硕方案,搭载一颗翔硕USB3.1控制芯片,拥有10Gb/s的数据带宽,在I/O面板上提供两个端口, 其中一个为Type-C,支持正反插,电源功率允许高达100W。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好主板有哪几点定义?
- 第2页:供电相数回归,高性能平台的基础
- 第3页:超人性化设计,支持实体旋钮调频
- 第4页:显卡插槽添加钢制强化外壳
- 第5页:测试平台软硬件配置构成
- 第6页:超频4.5GHz,只需改两个参数
- 第7页:CPU测试,单多线程性能发挥完美
- 第8页:内存测试,超频稳定性强悍无比
- 第9页:双显卡测试,跑分提升75%
- 第10页:游戏测试,组双卡可靠性上佳
显卡插槽添加钢制强化外壳
在评述完亮点之后,咱们将目光转向一些必备的功能,看看Z170 GAMING M7是如何做的。
PCIE插槽
M7主板提供三条PCI-E 16×规格的标准显卡槽,以及四条PCI-E 1×插槽,这得益于Z170 PCH拥有的20条PCIE3.0通道,远远超过上一代Z97的8条。并且所有的PCI-E 1×都是开口的,若有必要,你甚至可以将常规显卡插在这些槽上。
在多显卡并联方面,M7通过NVIDIA的授权,可以支持8×+8×的双卡SLI,即是将CPU的16条PCI-E通道对半分配在前两条显卡插槽上。值得一提的是,微星迅速响应了100系列产品的流行元素,这两条插槽得到了钢质外壳的强化,避免因显卡过沉而弯折。
网卡与声卡
无论玩游戏还是看影片,听觉都是与视觉同等重要的享受,难道没听过时下有句流行的话叫“论BGM的重要性”?可见声音不给力会令视觉体验也大打折扣,因此当下所有走游戏路线的主板品牌都在此下了功夫。
微星主板一贯传承的音频解决方案“AUDIO BOOST”(音皇),在M7上已升级至第三代,PCB上由切割线将整个音频区块直到输出端口与主板其它部分彻底隔开,等于划出了一块独立声卡。料件部分采用NNC(日化)音频电容,支持8声道输出,添置双重功放芯片确保带动高阻耳机。喜欢玩各种声效的还可以尝微星为其配套的纳美音频强化软件。
网卡方面更是值得称道,微星很早就与Bigfoot紧密合作,一直采用Killer解决方案。这次M7主板上配备的有线网卡是Killer顶级的E2400,驱动程序具有自动识别并优先游戏收发包的功能,起到稳定pin值,降低延迟的作用,对一些网络对抗类游戏如LOL、CF尤其有帮助。
M.2接口
M7提供两个M.2接口,连接PCI-E3.0 4×通道,理论速率高达32Gb/s。
SATA接口
传统数据端口方面,一共有6个SATA3,其中四个组合构成两个SATA-Express端口,理论速率16Gb/s。使用单个接口时,右侧独立的一组插座优先。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好主板有哪几点定义?
- 第2页:供电相数回归,高性能平台的基础
- 第3页:超人性化设计,支持实体旋钮调频
- 第4页:显卡插槽添加钢制强化外壳
- 第5页:测试平台软硬件配置构成
- 第6页:超频4.5GHz,只需改两个参数
- 第7页:CPU测试,单多线程性能发挥完美
- 第8页:内存测试,超频稳定性强悍无比
- 第9页:双显卡测试,跑分提升75%
- 第10页:游戏测试,组双卡可靠性上佳
测试平台软硬件配置构成
下面进入测试时间,真正的考验马上开始,小编将首先测试硬件玩家们对主板最关切的项目,超频的操作流程和结果,随后则是SLI双显卡的提升效果。
测试平台特写
本次测试一号配角是Skylake架构当前最高端的处理器i7 6700K,超频环节必不可少。
本次测试二号配角是微星自家的GTX 980 Ti GAMING显卡,小编手里有两片,因而索性用这片主板检验一下SLI效果。
测试平台软硬件配置构成如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好主板有哪几点定义?
- 第2页:供电相数回归,高性能平台的基础
- 第3页:超人性化设计,支持实体旋钮调频
- 第4页:显卡插槽添加钢制强化外壳
- 第5页:测试平台软硬件配置构成
- 第6页:超频4.5GHz,只需改两个参数
- 第7页:CPU测试,单多线程性能发挥完美
- 第8页:内存测试,超频稳定性强悍无比
- 第9页:双显卡测试,跑分提升75%
- 第10页:游戏测试,组双卡可靠性上佳
超频4.5GHz,只需改两个参数
一款好的玩家主板超频体验应该是什么样的?在CPU体质无问题的情况下应该:简单好用,一试就灵。微星Z170A GAMING M7是否符合这一要求呢?我们就以玩家中普遍的实用超频值4.5GHz来做测试。
直接将CPU倍频和Ring倍频改成45
现在的CPU超频已经非常傻瓜,提高倍频,适当加压即可,虽然该主板支持调节外频,但。微星Z170A GAMING M7的UEFI智能化和自动化都非常出色,最上方OC Explore Mode只需保持Normal(普通模式),都不用改成Expert(专家模式)。
既然手动超频,EIST和Enhanced Turbo还是关了比较好。
核心电压调节到1.35v,这个根据CPU体质决定
M7主板的负载电压修正默认就是打开的,但是遇到极致满载时依然会掉压0.03V左右,小编这颗6700K确保4.5GHz绝对稳定需要1.31V电压,稳妥起见将核心电压设置到1.35V。
除了核心电压以外,CPU SA电压(内存控制器)和CPU IO电压(数据端口)都与超频稳定性有少许联系,在默认的Auto模式下微星已将其设置到合适的数值,不用调节。
综上所述,6700K在M7主板上超频4.5GHz,只需调整倍频和核心电压,别的什么也不用管。
烧机测试五个小时
设置完毕,保存重启,一次性顺利通过自检进入操作系统,经过Prime 95 v28.6 64bit烧机测试五个小时,相当稳定。
当然,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尝试更高的频率,只要CPU体质允许,微星这款M7主板是绝对有潜力的。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好主板有哪几点定义?
- 第2页:供电相数回归,高性能平台的基础
- 第3页:超人性化设计,支持实体旋钮调频
- 第4页:显卡插槽添加钢制强化外壳
- 第5页:测试平台软硬件配置构成
- 第6页:超频4.5GHz,只需改两个参数
- 第7页:CPU测试,单多线程性能发挥完美
- 第8页:内存测试,超频稳定性强悍无比
- 第9页:双显卡测试,跑分提升75%
- 第10页:游戏测试,组双卡可靠性上佳
CPU测试,单多线程性能发挥完美
就在4.5GHz主频下,用下列三款单、多线程测试软件检验CPU在M7主板上的性能发挥。
SuperPi-1M测试,与4.5GHz的4790K差不多
国际象棋测试,显著优于4.5GHz的4790K
CINEBENCH R15测试,显著优于4.5GHz的4790K
可见M7主板对CPU的支持优化十分到位,没有性能损失。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好主板有哪几点定义?
- 第2页:供电相数回归,高性能平台的基础
- 第3页:超人性化设计,支持实体旋钮调频
- 第4页:显卡插槽添加钢制强化外壳
- 第5页:测试平台软硬件配置构成
- 第6页:超频4.5GHz,只需改两个参数
- 第7页:CPU测试,单多线程性能发挥完美
- 第8页:内存测试,超频稳定性强悍无比
- 第9页:双显卡测试,跑分提升75%
- 第10页:游戏测试,组双卡可靠性上佳
内存测试,超频稳定性强悍无比
本次测试小编使用的这对海盗船内存,标称值实际上是DDR4-2666,但它X.M.P的两个档位中有一个DDR4-2800的配置。此前小编曾在其它主板上试过DDR4-2800这一档,结果偶尔会出现不能开机和USB设备丢失的情况。
内存厂商对X.M.P的设定是很严格的,若此内存没有这个能力,不可能提供这个选项,主板对内存的支持能力也会对X.M.P产生影响,所以决定这次在微星M7主板上再试一次。
启用内存X.M.P模式
上文介绍页中提到微星的M7主板拥有“DDR4 BOOST”内存稳定优化设计,或许冥冥之中是它发挥了作用,这次测试DDR4-2800非常顺利,系统没有任何异常。
Memtest测试达1000%
为了验证这个设定下的稳定性,小编耐心地让Memtest跑了一整天,完美至极!
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
DDR4-2800的各项性能测试结果也都正常,符合该频率下应有的表现。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好主板有哪几点定义?
- 第2页:供电相数回归,高性能平台的基础
- 第3页:超人性化设计,支持实体旋钮调频
- 第4页:显卡插槽添加钢制强化外壳
- 第5页:测试平台软硬件配置构成
- 第6页:超频4.5GHz,只需改两个参数
- 第7页:CPU测试,单多线程性能发挥完美
- 第8页:内存测试,超频稳定性强悍无比
- 第9页:双显卡测试,跑分提升75%
- 第10页:游戏测试,组双卡可靠性上佳
双显卡测试,跑分提升75%
检验过CPU和内存的表现之后,最后一个测试是游戏玩家们最关心的部分——显卡性能的支持。
微星Z170A GAMING M7是支持双卡SLI的,测试也自然少不了它。在多年的编辑生涯中,小编发现同型号不同品牌的主板对双卡SLI的发挥是区别的,
买主板时商家送的微星SLI灯桥,铝合金材质,再配上微星显卡太拉轰了
GTX 980 Ti单卡得分
GTX 980 Ti双卡SLI得分
3DMARK测试双卡得分比单卡提升了75%,说明M7主板的SLI性能发挥是比较出色的,下面最后一页里再看它们实际游戏中的表现。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好主板有哪几点定义?
- 第2页:供电相数回归,高性能平台的基础
- 第3页:超人性化设计,支持实体旋钮调频
- 第4页:显卡插槽添加钢制强化外壳
- 第5页:测试平台软硬件配置构成
- 第6页:超频4.5GHz,只需改两个参数
- 第7页:CPU测试,单多线程性能发挥完美
- 第8页:内存测试,超频稳定性强悍无比
- 第9页:双显卡测试,跑分提升75%
- 第10页:游戏测试,组双卡可靠性上佳
游戏测试,组双卡可靠性上佳
小编选择了2014~2016年间五款对硬件性能要求较高的单机游戏大作来测试M7主板的SLI性能发挥情况。测试采用1080P、2K、4K三种分辨率,游戏画质全都设置最高,视情况开启不同抗锯齿模式——例如4K模式下仅开启对性能没有影响的FXAA或SMAA;1080P模式下开启等级较高,效果较佳的抗锯齿。

1080P分辨率下,双卡图形性能存在过剩的迹象,《古墓丽影》、《孤岛危机3》测试中CPU瓶颈相对明显,所以这两款游戏的SLI比单卡提升幅度较小。

从2K分辨率开始,图形性能开始接受严峻考验,单卡与双卡帧率拉开差距。此时SLI依然能保持极致爽的体验,而单卡就只能是“一般爽”了。

4K的测试结果再次说明,在这个分辨率下运行单机游戏大作还不是单GPU能胜任的,只有通过SLI才能获得“一般爽”的帧率。此时五款游戏的测试结果显示双卡比单卡能提升80%至一倍的性能。
以上测试结果均说明微星M7主板在PCI-E通道分配,多显卡支持方面非常可靠,对有组双卡意向的玩家来说是值得信赖的选择。
微星Z170A GAMING M7主板
正如小编在文章开始时提到的,优秀主板应有的那几点素质:BIOS好用,超频简单,人性化设计,没有故障和异常。微星M7不但这些一应俱全,还不乏出类拔萃的设计亮点和高档配置,1999元的售价在中高端主板里也算平易近人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好主板有哪几点定义?
- 第2页:供电相数回归,高性能平台的基础
- 第3页:超人性化设计,支持实体旋钮调频
- 第4页:显卡插槽添加钢制强化外壳
- 第5页:测试平台软硬件配置构成
- 第6页:超频4.5GHz,只需改两个参数
- 第7页:CPU测试,单多线程性能发挥完美
- 第8页:内存测试,超频稳定性强悍无比
- 第9页:双显卡测试,跑分提升75%
- 第10页:游戏测试,组双卡可靠性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