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影史上唯一一部41年场场爆满的电影要出手游了 _ 游民星空手游频道
gamersky
世界影史上,有且仅有这样一部片,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这部电影每周末连续不间断在影院午夜场播出,满座率超过90%。别多想,不是“国民”电影《地道战》(相信也不可能改编成手游),而是——有邪典电影始祖之称的《洛基恐怖秀》。
《洛基恐怖秀(The RockyHorror Picture Show)》
其自1975年上映以来,以每周一次的频率放映至今已经有41年了。想了解《洛基恐怖秀》的魅力,首先就得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邪典电影,即cult电影(cult film)。
cult电影(cult film),是指某种在小圈子内被支持者喜爱及推崇的电影,指那些在拍摄受访上风格奇特、异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富有争议性,通常是低成本制作,不以市场为主导的影片。带一点非主流,有特定的观影人群。不管是暴力片、科幻片、恐怖片,还是黑色喜剧、西部片、实验电影等等,只要符合各种标榜着另类元素的电影都可以成为Cult电影。
《洛基恐怖秀》被称作次文化电影代表作,也是美国“午夜场电影”的经典。它以一种打破常规的方式展示了西部歌舞片和暴力、恐怖片的结合,电影中多镜头比较“出格”地突出了易装、变性、摇滚乐、同性恋、吸血鬼等元素,不仅不让人感到反感,反而受到了美国社会不同阶层人士的欢迎。
“邪典”有多邪?
电影一开始,漆黑背景下,那张血盆大口,就会把你吓得倒退三步。

往下看,一群奇装异服的人,跳着奇怪的顶胯舞。

男扮女装,穿情趣内衣、吊带袜,化大浓妆的男主角登场。

故事正式开始。
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一对情侣在荒郊野岭汽车抛锚。

就近来到一座古堡求救。开门的,是个面容惨白的男人。

顺便说一下,这个就是故事的作者—理查德·奥布里恩,同时也是粉丝疯狂喜爱的众多COS角色之一。
接下来的剧情大概是这样的。
喏,重点在这
别勉强,这不是安利这部邪到不行的电影,如果是cult电影的粉丝,《洛基恐怖秀》的大名自然如雷贯耳,不需安利;而从未耳闻的圈外人们,电影浅尝即可,不必勉强,咱们主要讨论的还是邪典风的受众与游戏。
“洛基”有多火?

谢耳朵以及几位《生活大爆炸》主演的这身装束眼熟吧,谢耳朵这张娘爆的照片在两三年前的微博上还引起了轩然大波。“我家男神怎么了!”“amy,快点把你家耳朵收了”。
事实上,他们不是突然脑残,而只是出席了某公益活动,并在其中cosplay——对了,就是今天的主题——Cult片经典《洛基恐怖秀》,主演“谢耳朵”吉姆帕森斯浓妆吊带网袜,十足重口味易装,他与其它演员一起表演了其中的经典曲目“The Time Warp” 。
不仅只《生活大爆炸》,对于《洛基恐怖秀》的致敬已经深植美国劳动人民的心中。《壁花少年》中,高冷的“赫敏”艾玛·沃森,扮演了“荡妇”珍妮。

美剧《欢乐合唱团》还原了珍妮和布莱德冒雨闯古堡的场景。

连我们的“如花”,在《回魂夜》也致敬了一把。

明星们对于《洛基恐怖秀》如此推崇,普通影迷又如何?
喏,像这样
《洛基恐怖秀》影迷们相对于狂热的《星战》影迷来说,更像是“邪典主义”的教徒。就像仪式一般,每到周末电影放映,这些人便会打扮成剧中角色,走进电影院。

这班教徒还制定出自己的一套“教规”。戏一开场,观众就会集体陷入癫狂状态。纸帽子、塑料雨衣、乳胶手套、打火机,一堆报纸、扑克、切片面包、n卷卫生纸满天飞。

当看到下雨戏,跟电影里一样。

他们也把报纸顶在头上。

珍妮登场,全体大喊骚货(slut)。布莱德出现,全体大喊渣男(asshole)。剧中人跳舞,观剧人也会跑到过道一起跳。

不要以为只有奔放的美国人才是教徒,在去年台湾金马奇幻影展,已经举办了三届的《洛基恐怖秀》狂欢场依然一票难求。每年《洛基恐怖秀》都造成瞬间秒杀的抢票热潮,有不少观众抱怨连续三年扼腕饮恨,希望主办单位加开狂欢场,但人力、场地及成本都难以负荷的情况下,目前每年还是只能“狂欢”一次。
狂欢场狂热的观众
可以说,《洛基恐怖秀》这部电影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影片本身,它更大的意义在于给全世界热爱《洛基恐怖秀》的年轻人提供一个聚会,发泄和疯狂的场所,以及由此诞生的“洛基恐怖秀”影迷群落。
回到游戏
这么狂热的受众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背景下,明星IP之于手游的意义不言而喻:成熟的IP积累通常能够帮助手游在上市之初抢占用户,市场发力事半功倍。然而,随着越来越多顶着“大作改编”光环的产品不断投入市场,厂商们开始发现,这些顶级IP似乎不再那么具有竞争力。
显而易见,过去的那一套IP“玩法”已经开始落后,在人人都知道IP重要性的年代,单凭一个热门IP已然很难获得大量用户的追捧,于是不少厂商开始放弃追求IP授权改编。
去年,独立工作室LabLike推出纪念碑谷风手游《莫扎特的魔笛》力寻突破,与莫扎特的同名歌剧大玩亲密接触,得到了玩家的一致称赞,但苦于游戏的轻度化以及受众性质的去游戏化,只是挣了名声,收入却平平。
年初,通过本周AppStore官方编辑在商店首页的推荐,由心动游戏制作发行的《说剑》(The Swords)正式进入了玩家的视野。水墨风格的游戏夹杂在一众欧美大作之中显得分外瞩目,刚上线不足一周的《说剑》成绩如何尚未可知,但口碑已经直逼网易的两款国风游戏《花语月》《万物生长》。
即使是《洛基恐怖秀》这种音乐剧改编电影,再改编手游的超小众IP,拥有如此狂热且“长寿”的受众,同样值得手游厂商投入精力。
近日,新晋游戏工作室Rocket Lolly Games突发奇想地决定将处女作与舞台剧联姻,他们将目标锁定为了百老汇经典表演剧目和它的改编电影《洛基恐怖秀》。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次剑走偏锋的大胆尝试。

Rocket Lolly Games将手游命名为《洛基恐怖秀:触摸》,言下之意或许是想继续延续这种赤裸露骨的风格。就传播意义和IP价值而言,这款游戏绝对是一个向经典致敬的好项目。只是令人担心的是,这种B级片会否被刚正不阿的苹果直接否决。
无论否决与否,Rocket Lolly Games的这种尝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手游泛IP到底能够多泛的可能。

目前该作现有情报不多,唯一知道的是游戏将于2017年面世。同时,开发者有跟一些电影院的常客、游戏玩家以及参演该舞台剧的演员取经,为将其推向市场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并向粉丝承诺会慎重对待这块宝玉。
笔者也期待《洛基恐怖秀:触摸》这款“邪异”风的产品能够为已逐渐固化的手游模式注入一支强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