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顿HyperX CLOUD CORE耳机简测 值得入手的佳作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金士顿的耳机我们之前就给大家介绍过,尤其是HyperX的CLOUD系列,在经历过CLOUD I以及CLOUD II之后,这一系列的耳机终于迎来了第3位成员——CORE版。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其实并不是第三代,所以我们仅用了“第3位成员”来称呼它。CORE的意思是核心,也就是说该耳机将保留CLOUD最精华的部分,而去掉一些枝叶——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你可以理解为精简版。
当然,虽然说精简,但实际给小编的感觉金士顿的CLOUD CORE仅仅是较CLOUD II省去了USB声卡而已。但是为了再给大家一个印象,我们仍然是从头到位将本次文章的主角金士顿HyperX CLOUD CORE耳机来介绍一番。

与金士顿的HyperX CLOUD II相比,本次测试的金士顿CLOUD CORE售价大概便宜了近300元左右。另外就是包装盒也显得要小了一些。不过依然是黑与红风格的主体,在正面依然可以看到耳机的略缩图。

在之前说了,CLOUD CORE较CLOUD II相比主要是省去了USB声卡,所以它不再有USB接口了。只有一个Mini的4段3.5mm音频接头。可同时提供声音与麦克的传输。
新一代的CLOUD CORE除了原有的PC、PS4、MAC以及移动设备的支持之外,还增加了Xbox One以及Wii U设备的支持,算是全主机平台都支持了。

包装背面则是耳机的特点介绍,CLOUD CORE其实耳机并没有任何变化,省去的只有USB声卡和配件。

整体配件,CLOUD CORE包装内唯有的三个附件是耳机、麦克风和一个单3.5mm双音频接口转双3.5mm音频接口延长线而已。并没有USB声卡以及海绵耳套和航空转接头。
同时这跟延长线也是让玩家接到电脑上的线材。当然,若只是使用耳机或者其它移动设备,则使用耳机本身的3.5mm双音频接口就可以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开箱
- 第2页:头梁
- 第3页:耳罩
- 第4页:麦克,接头
- 第5页:测试、总结
头梁:

既然耳机部分并没有任何变化,那么仅仅是重新叙述一遍而已。让大家也重新对金士顿HyperX CLOUD CORE耳机有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其实整个耳机很有德国人的工艺设计思路,这样的设计并不会让耳机显得丑,但也不会特别的漂亮,给人的感觉就像一款复古式的皮包一样,需要品,才能发现它的魅力。
HyperX CLOUD系列的做工一向非常的扎实,顶部做的是缝合式的花纹,很有手工的色彩,而在中间则是HYPERX的LOGO(同样也是缝合式的感觉)。

整个头梁是皮革的材质,且在头梁的内部有一块海绵,用以适应玩家不同的头型,同时也起到分担耳机重量的作用,使玩家在戴上耳机时不会感觉耳机过于沉重。

头梁的末端内部则印有到耳机的标识,本次测试的耳机型号为KHY-HSCC-BK,该耳机为中国制造。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开箱
- 第2页:头梁
- 第3页:耳罩
- 第4页:麦克,接头
- 第5页:测试、总结
耳罩:

耳罩的支架为金属结构,非常的解释,且显得非常大气,另外该支架支持简单的耳罩倾斜角度调节,可调节范围大概为30度左右。

耳机的支架上印有刻度,轻轻抽拉即可感受到,CLOUD CORE龚设置了7档伸缩的长度。用户可根据刻度来调节。

耳罩依然使用的是金属的后盖,后盖上引用HX两个字母,代表这HyperX系列。

53mm的发音单元,配合柔软的耳套,构成了整个的全封闭式耳罩,可以让耳朵听的声音更加的纯净。且耳罩为椭圆形设计,更适合人的耳型,带起来一点都没有不适的感觉。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开箱
- 第2页:头梁
- 第3页:耳罩
- 第4页:麦克,接头
- 第5页:测试、总结
麦克,接头:

CLOUD CORE因为耳机主体并没有任何改变,所以使用的仍然是可拆卸式的耳麦。耳麦可自由拆卸,且耳麦的记忆功能非常不错,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进行调整。

平时不戴耳麦的时候,耳机上的耳麦插口是有一个小橡胶封死的,如果需要带耳麦时,只需要把这个小橡胶掀开即可。

耳机插入接孔时的样子,接口处设计的非常到位,且非常合理。前边也说过,耳麦的记忆性非常强,玩家可根据需要轻松调节耳麦的弯曲度和弯曲方向。

最后,耳机的单3.5mm双音频4段接头(左)和单3.5mm转双3.5mm接头转接线(右)。
耳机可直接插在播放器或手机上,如果插上耳麦的话就可以通过耳麦来进行通话了。而如果想要接入电脑则需要用到单3.5mm转双3.5mm转接头的转接线,来进行单独的耳机和麦克风接口插入。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开箱
- 第2页:头梁
- 第3页:耳罩
- 第4页:麦克,接头
- 第5页:测试、总结
测试:

测试音乐选择的是电影《冰雪奇缘》的主题曲——《Let It Go》,伊迪娜·门泽尔在唱这首歌时将艾莎对于自己压抑很久的情绪瞬间释放出的感觉演唱淋漓尽致。I’m free,Let it go Let it go,I am one with the wind and sky。其实这首歌并不是试音碟的一种,但对于情绪的表达却非常的到位,用心去听,去听CLOUD CORE对人声的解析力度,和伊迪娜·门泽尔在高音时的气场烘托。

测试游戏依然是《彩虹六号:围攻》,其实不出意外的话,在近期的耳机评测中我会用它来替代《CS:GO》作为最新的耳机游戏性能测试。该游戏对于声音的判断确实非常的重要,因此“听声辩位”这一技能要显得比《CS:GO》更重要许多——很多时候你需要通过听脚步声来判断是否穿墙,而《CS:GO》可很少用到这样的功能。
测试结果:
首先还是舒适感,耳机的佩戴确实非常的舒适,尤其是椭圆形的设计,至少戴2-3个小时你是不会觉得类的。另外头梁内测的海绵也非常的舒适,使得你戴时间长了也不会觉得压头。
在音乐和游戏的表现中,CLOUD CORE并没有显示出特别优秀的出色解析力,其中高频略有不足,但整体还是非常对的其自己的价位的。而在游戏方面CLOUD CORE除了能够分清声音来源的方位之外,蹲着行走、在地上爬,换弹夹以及换枪等效果也区分的非常到位。使得在游戏中很容易听清楚敌人在哪个方向,在做什么。
总结:
舒适性无与伦比,音频表现仅仅是对得起价位,游戏效果优秀,可以说CLOUD CORE以200出头这样的定价小编是极力推荐的。
其实CLOUD系列的耳机小编一直都非常看好,无论是做工、舒适度还是设计(当然设计是指沉稳、耐看而不是漂亮)。但奈何CLOUD I以及CLOUD II的都是处于一个在500元左右的价位上浮动。且耳机的USB声卡并不是完美的兼容所有游戏(《彩虹六号:围攻》的语音系统就不支持CLOUD系列的USB声卡)。这使得小编非常的无奈。但现在好了金士顿终于意识到自己产品的问题出现在哪里了——CLOUD系列耳机其实一直都处于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它在300快钱以内的耳机中绝对非常优秀,但500左右的价位却并不是那么的出色。
因此这次把声卡等多余配件去掉,仅剩下售价200元左右的CLOUD CORE耳机,小编是很乐意出这个价钱购买的!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开箱
- 第2页:头梁
- 第3页:耳罩
- 第4页:麦克,接头
- 第5页:测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