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纪念 《魔兽世界》中那些终成敌人的师徒!_3DM单机
3dmgame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教师节刚过,你还记得吗?作为一名已经毕业数年的魔法师,笔者可是一直牢记着教师节这个日子的,正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的传道授业之恩,我们怎么能忘记呢?
说到老师,在魔兽世界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师徒,他们有的最终反目成仇,有的一起并肩战斗。那么今天,笔者就给大家简单盘点一下,看看魔兽世界中那些各令人印象深刻的师徒吧。
麦迪文和卡德加:无法摆脱命运的艾泽拉斯保护者

麦迪文的一生是辉煌的,也是凄惨的。作为艾泽拉斯最后的守护者,麦迪文是整个艾泽拉斯最后的屏障,保卫艾泽拉斯免受恶魔侵袭的使命一直被施加在他的肩上,尽管这为他带来了荣耀、财富、地位,但对于一名沉浸在魔法世界的法师来说,这些并非他所求,他更愿意隐居在小小的房屋中,在魔法的海洋里去探索那未知奥秘。
卡德加最初是作为肯瑞托法师议会的耳目,被安插在星界法师麦迪文的身边。
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法师,卡德加在这位传奇大法师的面前并没有表现得很拘谨,相反,他在图书收藏室里的活跃表现引起了麦迪文的关注,这个对魔法知识无比渴求的青年很合他的胃口。于是,收徒、授业,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应当。
本来相处融洽的师徒关系因为萨格拉斯意识的觉醒而产生了裂痕,卡德加敏锐地发现这个教授自己魔法知识的导师就是引领着异世界大军入侵艾泽拉斯的幕后黑手,正义感迫使着他第一时间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洛萨以及莱恩国王。
在集合了迦罗娜、洛萨、卡德加等人的力量后,麦迪文最终被消灭,而卡德加也因为这种战斗中的出色表现,成为了外域远征军的首领之一,并在后面德拉诺之王的剧情中,更成为远征异界的众人的领袖,可能卡德加还没有发现,在未来道路上前行的自己越来越像那个艾泽拉斯最后的守护者——麦迪文。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同样是法力无边的大法师,同样是艾泽拉斯的保护者,麦迪文与卡德加这对师徒在不知不觉中承担着守卫世界这巨大的使命,对于麦迪文来说,他完全可以抛弃一切,处在高高的卡拉赞塔上俯视众生的消逝,对于卡德加来说,消灭了麦迪文之后,他完全可以回到浮空城达拉然中不问世事,继续着魔法的研究。
但是他们做不到,不同的两代人,在未来的选择上迈向了相同的道路,一往无前。也许,只有这一句话能够形容他们的行为:荣耀即吾命。
维纶和伊瑞尔:明天我们该怎么做呢?活着!

在德拉诺之王开始的剧情中,除了三修法师卡德加天降伟人般的表现外,就要属伊瑞尔这个德拉诺的原住民给笔者留下的印象最深了。
初识伊瑞尔的时候,她还是一名瑟瑟发抖的囚徒,此时的她很弱小,尽管她已经成为纳鲁的信徒多年,并且还是伟大先知伟伦的弟子,但是她并没有明白圣光的含义,此时的她就如同普通的女孩一样脆弱。
在成功的逃脱影月兽人的魔爪后,回到家乡的伊瑞尔的表现更加显现出她普通女孩的一面。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成功逃脱的伊瑞尔成为了小队的领导,一次次的带领队伍出去执行着先知维纶所交代的任务。
战争是残酷的,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面对着德莱尼族人冰冷的尸体,伊瑞尔渐渐成熟起来,目睹着同族人民的悲惨命运,守护人民的信念逐渐在她的内心建立起来。
漫长的战争最终迎来了最后的决战,一直以占卜者的身份守卫在后方的维纶以一记华丽的献身结束了这场最终战斗。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印象,维纶在摧毁自身化身圣光前,将自己头上的圣光印记赐予了伊瑞尔。
有人说这个印记代表着力量,有人说这个印记代表着权力的传承,这个印记的名称应该叫做纳鲁的祝福,作为每一个纳鲁的牧师,都会被授予这样一个印记,象征着他们虔诚的信仰。
尽管伊瑞尔也信仰着纳鲁,但是德拉诺连年的战乱给年轻的少女心中留下了战争的阴影,对死亡的恐惧动摇了年轻信徒并不坚定的信仰。作为伊瑞尔的导师,维纶对于伊瑞尔心中的阴影知晓得一清二楚,于是维纶将自己身为牧师所得到的祝福施加在了伊瑞尔身上,将纳鲁的本质灌输进她动摇的心灵,那是光,纯粹的光,这就如同那句台词一般,让她理解到:纳鲁没有忘记我们,愿圣光护佑着你。

身为德莱尼族中最伟大的先知,维纶的命运无法选择,他必须要为整个德莱尼族人的未来考虑,个人的牺牲他并不在乎,他考虑的是德莱尼的将来,在他走后,能否还有第二个先知继续能够为德莱尼人争取那一点点生存的权利。
维纶看到了伊瑞尔,一个见识到战争的残酷,信仰被动摇的年轻少女,他知道,这个少女正是作为先知最合适的人选,一个只有了解失去的痛苦的人才更能明白到拥有的可贵。
于是,维纶就这样放心的走了,因为他知道,心中这份守护的信念就在那道纳鲁的祝福中被传递到伊瑞尔的心中。
安东尼达斯和克尔苏加德:道不同,不相为谋
大法师安东尼达斯在刚进入魔法师这个领域的时候,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男孩,他是一名求知欲很强的学生,在达拉然图书馆中如饥似渴的吸收着新的知识,防护系、塑能系、变化系等大量的法术被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中。
短短几年,安东尼达斯就从同辈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象征着至高荣誉的肯瑞托六人议会的理想候选人,并最终顺利入选。

凭借着睿智和公正,安东尼达斯很快就成为了达拉然最有影响力的法师。在兽人入侵艾泽拉斯后,大法师安东尼达斯代表达拉然法师议会出席了联盟峰会,并明确了达拉然效忠联盟的立场。
在后续的故事中,安东尼达斯为联盟贡献了自己所有的力量,直到死亡骑士阿尔萨斯率领的亡灵大军冲进了达拉然的大门。
这位传奇大法师的阻拦被没有挡住新晋死亡骑士的脚步,阿尔萨斯杀死了安东尼达斯,并取走了麦迪文之书,然后率领着克尔苏加德准备迎接阿克蒙德的到来。
在安东尼达斯生命的最后,他又一次见到了自己最有天赋的弟子,昔时肯瑞托议会的高级法师,今日燃烧军团中的大巫妖——克尔苏加德。
克尔苏加德,尽管他很低调,但是作为老师的安东尼达斯知道,他是肯瑞托议会中的天才,日后更会成为肯瑞托的骄傲。
尽管已经是一名高级法师,克尔苏加德依旧保持着法师对于未知知识的那颗虔诚的心,在他的心中,只有魔法那无穷的奥秘。对魔法本源的研究让克尔苏加德接触到了亡灵法术,而这一研究灵魂的法术立刻就吸引住了年轻法师的心,并使他迅速的沉浸在死灵系法术当中。
当他的老师,也就是安东尼达斯发现这个事实时,直接下达了驱逐克尔苏加德的命令,在当时那个世人对死灵法术充满偏见的年代,这只是对他最轻的惩罚,也许安东尼达斯对于这个天才般的弟子心中还留有一份期许,希望他能够浪子回头,继续为了达拉然和联盟的荣耀而战。
只是,对于克尔苏加德来说,为了探究魔法的奥秘,他已经抛弃无谓的感情,一个连感情都没有的人怎么可能还会心存荣耀呢?

此处不留爷,自由留爷处。已无容身之处的克尔苏加德毅然地加入了燃烧军团,力量?
他不需要,但是耐奥祖许诺的永恒的生命则正中下怀,只有具有永恒的生命才能够探究那无穷的魔法奥秘。在克尔苏加德的心中,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追求魔法之道。
安东尼达斯是个伟人,他善良、公正、睿智、强大,他的力量就是为了保护人民而存在,但他没有看透克尔苏加德的内心,他没有看到克尔苏加德对于魔法之道的执念,一时的错误最终落得如今的下场。
安东尼达斯和克尔苏加德的纠葛让我看到了另外一对拥有同样命运的师徒,猿飞佐助和大蛇丸的一生和他们是何其的相似,一样的天才,一样的道路,但是最终却产生了不一样的结果,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克尔苏加德身边缺少一个理解他的人吧。
力量就是力量,无关善恶,如果有人能够给与克尔苏加德合适的指引,那么纳克萨玛斯还会飘荡在诺森德的高空吗?
乌瑞尔和阿尔萨斯:杀死人的除了刀子,还有人心
师徒最重要的是什么,传承!说到传承,恐怕没有哪一对师徒能够超越乌瑟尔和阿尔萨斯了。
作为艾泽拉斯大陆第一位圣骑士,乌瑟尔的所作所为就如同圣光一样,他的到来就意味着光明。
乌瑟尔协助大主教阿隆索斯·法奥建立了白银之手骑士团,并成为这个传奇骑士团的领军人物,在第二次战争爆发后,他与战友图拉扬并肩作战,击退了部落指挥官奥格瑞姆·毁灭之锤的大军,并领导联盟在黑暗之门的大决战中获得了胜利。

部落败退之后,由乌瑟尔所领导的白银之手骑士团一直在为了联盟的生存而奋斗,期间将洛丹伦王国王子——阿尔萨斯·米奈希尔收为自己的学生,志趣相投二两人不但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更一起携手在艾泽拉斯大路上散播着圣光的光芒,直至阿尔萨斯崩溃,走向了另一条道路。
至此,曾经荣耀的圣骑士师徒从此分道扬镳,死亡骑士阿尔萨斯的诞生更是宣告了这对师徒关系的死亡,但是死亡并不意味着终结,直至师徒俩的下一次见面,才是两人真正意义上的终结。

阿尔萨斯不是第一个叛变向燃烧军团的变节者,但却是最悲情的一个。
一生荣耀无数的阿尔萨斯,就因为在斯坦索姆事件上的争议,从高高的天下重重地摔落下来,但是哪怕在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依然没有彻底的背叛自己的信仰,保卫人民的信念仍然还存留在他的心中。
斯坦索姆惨案尽管是由阿尔萨斯一手造成,但是屠杀并非意味着邪恶,壮士断腕只是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而且向手无缚鸡之力的平民挥砍屠刀的做法对于圣骑士典范的阿尔萨斯来说,比杀掉他更加让他难受。
此刻他的内心只有自责与内疚,怎么可能会远离圣光,堕入黑暗呢?在这种关键时刻,亲如父子的老师乌瑟尔没有安慰阿尔萨斯那受创的心灵,反而指责他毫无人道主义的做法,对于此刻的阿尔萨斯来说,信赖和理解的消失让连接着两人的信念骤然崩塌。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当圣光不再闪耀,黑暗即将来到。斯坦索姆事件对阿尔萨斯的最终影响就是他的内心不在充斥着圣光,他开始渴求强大的力量,只有强大的力量才可以让他能够在任何情况下保卫着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事情的后续即如小说那般,受到耐奥祖意识的影响的阿尔萨斯最终成为了燃烧军团中的一员,他终于获得了能够匹敌亡灵天灾的力量,但却失去那颗直面邪恶的心。
当阿尔萨斯再一次站到乌瑟尔面前的时候,乌瑟尔面对自己曾今至爱的弟子,恐怕无法痛下杀手,作为阿尔萨斯一生最为信赖的老师,阿尔萨斯的异变,他难辞其咎。
本该是无往不利的圣光长剑如今却变成了黑暗力量手中最尖锐的长枪,内疚、自责从阿尔萨斯变节的那一刻起就萦绕在乌瑟尔的心中,被学生亲手终结的命运对于他来说,可能是唯一能抵消他心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