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战警:天启》先期评价差 故事冗长反派话太多_3DM单机
3dmgame
在《X战警:天启》中有这样一幕:1983年的某一天,X教授的学生们镭射眼、琴格雷、李千欢等一行人去看《星球大战3:绝地归来》,当他们从影院走出来时,其中一个角色开玩笑道“谁都知道第三部总是最烂的。”熟悉X战警系列的影迷们肯定能会心一笑,由布莱特·拉特纳执导的《X战警:背水一战》被视为是正传三部曲的下乘之作,而没想到的是,《X战警:天启》作为前传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不知道布莱恩·辛格在设定这句台词时是不是也在自嘲?

影片最近在国外举行了媒体试映,先期评价遇冷,尤其是在《X战警:逆转未来》大获成功后,媒体人这一对比立见高下。目前影片在烂番茄的新鲜度为49%。
首先一点:冗长。
影片的格局虽然没有《X战警:逆转未来》跨度那么大,但是一位最古老的变种人大反派为影片增添了不小的看点,导演却用了大量的对话、立flag去铺垫整个高潮,等到最后高潮真的来临时,你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希望看到世界末日即将来临还是希望电影赶紧演完。
第二点就是:平庸。
这说的是影片的立意。“世界末日”的设定在X战警系列里实在是太常见了,要么是万磁王要消灭人类,要么是政府要消灭变种人,要么是天启要消灭整个现代文明。反正都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重新创建一个新的社会秩序,所以故事的立意从一开始就没什么新意,如果细节还做不到位就着实泯然众人矣。
第三个败笔:反派话太密。
首先我们要肯定,天启是最古老的变种人之一,也是最强大的变种人之一,我们以为这位大反派会无限制的破坏摧毁这个世界,但他最喜欢的却是“说教”,虽然语速很慢,但是总在给你讲述一些站不住脚的人生逻辑,招募四骑士时也是像X教授教学生一样的言传身教。希望他放大招,他却总在动嘴。当他抓到X教授后,并意图通过“换身体”来夺取对方心灵感应的能力之前,天启和四骑士、X教授在埃及城外的一座山顶上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令人汗颜。
第四个问题:其他角色just so so。
天启的确让人失望,其他角色也没能对影片起到多大的正面效果。魔形女的形象设定已经远远超过了正传三部曲,也许是詹妮弗·劳伦斯的个人原因,人物完全神化,成了整个世界英雄、偶像;万磁王在《逆转未来》后在波兰组建了家庭,并成为一名钢铁工人,但他的妻女存在的目的即是等着被杀,好让万磁王再度憎恨这个世界,反正老万变坏已经成为X战警不变的规律,不用猜都知道他总会和X教授对着干;X教授这一集里似乎不再赘述他对美好、幸福、和平的展望,因为每一次都会证明他是错的。在《逆转未来》中,快银的超能力场景为整部影片锦上添花,而《天启》中的快银则算得上雪中送炭,为平淡的影片带来少量的精彩。
布莱恩·辛格曾表示他还想拍更多的X战警电影,但似乎是时候让他自己停下来好好想想了,不能因为《逆转未来》成功了就加紧步伐批量生产一批次品。总的来说,《X战警:天启》可能并非最差的一部,但在《逆转未来》后突然来这么一出,的确让期待过高的人们表示接受不了。
其他媒体评论:
通过《X战警:天启》,布莱恩·辛格似乎为自己获得了一种变种人超能力——千篇一律。不知道是找不到反派,还是在时间线重置后这些变种人必须彼此碰个面,总之这部影片让辛格此前所有的贡献都化为乌有。——《The Wrap》
查尔斯的X学院并不是唯一一个被炸毁的东西,还包括这部影片。不管奥斯卡·伊萨克如何努力诠释一个上帝般的反派,但天启却从始至终单一无聊。——《综艺网》
故事杂乱无章,角色又奇多无比。不可否认,布莱恩·辛格16年来对与《X战警》的贡献无人能出其右,但是他的野心似乎超越了自己所能掌握的故事,一群能力各异的变种人被迫加入到与一位苏醒的“上帝”相对抗。——《好莱坞报道者》
总而言之,作为三部曲终结篇的《X战警:天启》似乎预示着福斯和布莱恩·辛格需要重新洗牌。虽然影片不能算是烂片,但它却巧妙的避开了几个最重要的元素——新颖、有创造力和有趣。——《娱乐周刊》
X战警的故事一直要比隔壁的复仇者联盟严肃很多,但是天启作为本片的大反派却没有一个严肃的主题和严肃的故事结构。当然,镭射眼和快银作为影片的两个亮点值得鼓励和赞扬。未来的X战警应该减少角色的加入,而强化对角色的刻画。——《卫报》
作为三部曲的终结篇,《X战警:天启》意外的败了。影片为了引入新人物而忽视了对于人物关系的刻画,与《逆转未来》相比又缺少了深度和时代特色。如果把它看作是下一个系列的开篇,那的确这部影片为未来的X战警奠定了角色基础,X学院的历史也得到修正。——《IGN》
相比活力四射又胆大心细的《逆转未来》,整部《天启》看起来都灰蒙蒙的。请问X教授究竟为什么要无条件的相信万磁王是好人,就因为曾经你侬我侬过?魔形女又要说多少次“团结就是力量”一般的套话?有必要把我们已经看过一次又一次的场景拿出来重播吗?影片中不断闪回的镜头,让人巴不得是在看前作,而不是在看《天启》。——《帝国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