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一部 15年不该错过的各国代表电影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2015年快要过去了,照例眼下应该是盘点总结的时候,那么,你还记得这一年里刷爆你朋友圈的话题电影吗?你知道文艺青年这一年都靠哪些电影提升逼格么?你想知道世界各地在这一年里有哪些知名影片么?不要等了,本文将会为你介绍2015全年中,来自10个国家的10部电影。这些影片囊括了电影节、票房榜以及朋友圈的多种视角,希望可以对2015年的电影有一个较广泛的概括。

另外说明的是,本文没有挑选华语电影和美国电影,因为不可能只选出一部啊,稍后将按照类型的分类另作总结。并且这里选入的影片流传度较高,资源相对比较容易找到。
新西兰《吸血鬼生活》
这是部来自新西兰的怪诞喜剧,用伪装纪录片的手法,呈现了三位吸血鬼室友在人类城市中的生活,他们除了要在日常中隐藏身份、拥有隐秘的吸血鬼交际圈,也和正常人一样面临各种生活问题,随着一位莽撞新室友的加入,三个吸血鬼发现自己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

影片为三个吸血鬼设置了几百岁的年龄差,这令他们的举止打扮乃至性格都有明显的差异,这一层加上吸血鬼本身与人类社会的格格不入,为影片营造了充分的反差与错位的喜剧感。同时,被安排在地下里、年龄上千岁面貌酷似德拉库拉的老吸血鬼是对昔日吸血鬼电影的致敬和继承。影片中不时出现的巴尔干元素也是对吸血鬼传统的关照,也为这部新西兰影片增加不少异域风的笑点。
本片参加了今年的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获得了一个提名。由此进入了中国观众的视线。

获奖记录: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2014;第39届)
人民选择奖-午夜疯狂单元


印度《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近几年的印度电影基本保持着每年一部“神片”的节奏,从前几年的《未知死亡》、《三傻大闹宝莱坞》、《偶滴神啊》……到今年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每一部都在不同层面上展现了印度电影人对于类型片的深刻理解,并且这些影片因为无法抹消的宝莱坞印记,或多或少都有奇特的咖喱气息,为影片增加了别样的魅力。

本片在一个温情故事的框架中,表达了创作者对宗教和和解的呼吁。印度人并不在电影中回避尖锐的社会问题,虽然很多时候将解决问题归于不切实际的臆想,但提出问题本身,也是值得鼓励的。
此外,今年还有一部印度史上耗资最大的影片《巴霍巴利昂(上)》上映,导演拉贾穆里曾指导过那部脑洞大开的《功夫小蝇》,这部大制造也充斥着天马行空的狂想与二流特效。


韩国《思悼》
本片改编自韩国真实历史事件,导演是凭《王的男人》被大家认识的李濬益,但本片最大的看点并非是导演对于古装片的把握,而是新生代男演员刘亚仁与宋康昊的对戏。众所周知,在韩国影坛上,素有几位“演技男神”的说法,他们是崔岷植、宋康昊以及河正宇,其中前两位今年还成为了奥斯卡奖评审,展现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本片中,作为“忠武路四小天王”之一的刘亚仁,在和宋康昊的对戏中并不落下风,呈现了丰富的可塑性。

而这部讲述王家故事的影片,其实侧重点是父子关系,在涉及历史和文化等问题时立场亦比较严肃,整体制作比较精良。
获奖记录:
代表韩国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角逐
韩国电影青龙奖(2015;第36届) :
最佳男演员奖刘亚仁
最佳女配角奖权慧贞
最佳摄影奖金泰景
最佳配乐奖方俊锡
最佳照明奖洪胜哲


瑞典《功之怒》
这部瑞典影片只有31分钟,最早是一个众筹项目,因为募集资金没有达到预期,所以导演就把它作为短片拍了出来。对于熟悉电影史的观众来说,一提到瑞典,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充满宗教自省的博格曼,有社会学视角的威德伯格,还有能把调子偏冷的儿童片、青春片拍的很好的霍尔斯道姆和哈弗斯特罗姆等导演……但是,在严肃电影的创作之外,其实我们要知道,瑞典在上世纪70年代的情色片产量和质量不逊于英法西德等国;混杂着政治与情色、社会与爱情的《我好奇之黄》和《我好奇之蓝》也曾在美国市场上创下票房纪录……

扯远了,总之,瑞典电影其实包容性非常强,也常常有离经叛道或引领潮流的作品。这部《功之怒》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恶搞电影,用故意做旧的复古色调,配合上功夫电影的打不死精神,加入众多80年代的流行元素进行乱炖,呈现出一派毫无逻辑狂欢到底的劲头。男主角还一副从头到尾的扑克脸,撩着小短腿击杀众多敌人,真是酷到家了。



澳大利亚《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
澳大利亚老人乔治·米勒一手打造了《疯狂的麦克斯》系列电影,其前三部均以小成本博得了不菲的票房回报,影片中充满末世纪颓废感又具备蒸汽朋克元素的服装风格令人难忘,暴力飞车场面也做到了当年动作片中的翘楚,然而,在1985年第三部上映之后。米勒突然停止了这个系列,去拍摄……哦……《小猪宝贝》系列动物片和……嗯……《快乐的大脚》系列动画片,话说这位还真是充满了童心啊。但不管怎么样,时隔三十年后,《疯狂的麦克斯》系列又回来了,除了当年的主演梅尔·吉布森没有参演,这第四部在各方面都保持了系列的特色并予以升级。本片在各地电影节和中国的网络上引发了无数肾上腺素飙高的尖叫,奇装异服加摇滚战士,这种飞车戏码不该错过。

获奖记录:
第19届好莱坞电影奖 最佳艺术指导
以及11项美国各地影评人协会奖


南非《超能查派》
本片的导演是凭借《第九区》一鸣惊人的尼尔·布洛姆坎普。他生于南非,目前已入加拿大籍,但是在他的影片中,一直有明显的南非情节,《第九区》和《超能查派》中的身份认知问题即是他个人成长经历中的体会,也是对黑白隔阂的

同时,本片中的配乐仍然夺耳,扮演“查派”养父母的演员同时也是一支乐队组合包办了本片配乐。影片有喧闹的音乐,有激烈的枪战场面,还有没什么破绽的动作捕捉技术。同时也包含了导演的许多私人趣味,诸如机器人儿子的养成,复活归来的养母,充满了泪点和萌点。


伊朗《出租车》
本片导演贾法·帕纳西的职业生涯远非一帆风顺,虽然执导过《白气球》、《生命的圆圈》、《越位》等获奖无数的电影,但因为伊朗当局一纸禁令,帕纳西的创作不得不转入地下,用自拍和偷拍的方式完成了《这不是一部电影》,在这部《出租车》中,他扮演起了出租车司机,将镜头布置在车内,记录下了形形色色的乘客,在丰富的层次上切开伊朗社会的一个个切面。电影技法在这里已经不重要了,本片通过和基亚罗斯塔米作品《十》类似的手法,展现了导演对于电影的爱,和对于政治的诉求。

获奖记录:
柏林国际电影节(2015;第65届) 金熊奖


阿根廷《荒蛮故事》
本片被不少观众誉为“阿根廷版的《天注定》”,导演虽没有名气,但手法成熟,在统一的主题下,用几个不相干的小故事串联成长片,这种手法看起来有些取巧,但实际效果是,高潮每十几二十分钟就会出现一次,这些爆裂又歇斯底里的故事成功营造出了一片人间丛林,揭开了人类社会的荒蛮底色。

获奖记录:
西班牙戈雅奖(2015;第29届) 最佳伊比利亚美洲电影


英国《王牌特工:特工学院》
思来想去,最终将这部《王牌特工:特工学院》作为今年的英国电影代表,因为你能从中看到英国电影的继承和现实。导演马修·沃恩原本是盖·里奇的制片人,后凭借指导《海扁王》一鸣惊人,继而用《X战警:第一战》确立了自己的行业地位。在本片中,你可以看到英国特工电影的传统,可以看到近二三十年作为英国电影标准配置的社区小流氓角色,可以感到盖·里奇这一代英国酷炫导演的轻浮和潇洒,以及,英国绅士精神。

本片的动作场面依靠剪辑营造了非常炫目的效果,片尾辅以古典音乐的终结场面更有一份英国人的古怪幽默。


日本《小森林 夏秋篇》《小森林 冬春篇》
这两部跨越四季的治愈系电影由桥本爱主演,在2015年再一次掀起了日式小清新的潮流。本片剧情薄弱,重点在于构建了一个美好静谧的乡村乌托邦,并用自制美食的过程作为线索串联起了两部影片。《舌尖上的中国》和《深夜食堂》的走红证明东亚人民对于美食的无尽追求,其实除了题材的讨巧,本片成功的另外一原因在于对优雅的展示。日本电影中一向不乏代表东亚文化圈的美好女性,一方面和电影制作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也验证了中国文化对于整个东亚的影响力,这并非自傲,因为《小森林》一类影片的爆红,其实多少说明此类优雅在当代生活中的缺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