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混的比华人更好?开挂的阿三和我们的区别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现在西方的精英层算是要被印度人占领了,什么微软的CEO、谷歌的CEO、诺基亚的CEO,都来自于印度。虽然是移民,但这些人都出生在印度。相比之下,中国人在西方混得就很一般了,新闻上很少能听说有什么中国人或者中国裔的人士能够成为国外大企业的高层,充其量只能担任微软、苹果、谷歌这种公司的中国区总裁。说实话,中国人的平均教育水平、智商、情商水平都要比印度人更高,移民过去的人数量也非常多,为什么在西方混的就还不如印度人??好吧,今天我们就连分析一下这里面的几个问题。

一、种族歧视
印度人比中国人肤色更甚,但仍然算白人,一点辙都没有。这里不是说种族歧视没错,而是说,这个客观问题,哪国人也避免不了。别忘了,美国人虽然19世纪中叶就宣布解放黑奴,种族平等,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能爆发出新的反歧视运动,21世纪才终于出现黑人总统,平等是法律,但歧视却是传统。不仅如此,要知道,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希腊时代,印度就已经成为了西方世界的一部分,后来又惨遭英国殖民。结果到了今天,高种姓的印度人却反而被西方人当作了“自己人”,中国人、日本人之类的黄种人,或者墨西哥人之类的拉丁人却被当作了“外来人”。掌握国家命脉的巨型公司,掌门当然不能是外来人,必须是自己人。

西方的种族歧视至今依然十分严重,然而印度人却被是为白人

针对华人、华裔的歧视却层出不穷

二,家庭背景
我们经常会认为华裔很有钱,仅次于犹太人,然而这是错的。事实上印度裔家庭往往比中国人更有钱,确切的说是普遍都很有钱。有了更多的钱,自然就能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自然出头的机会就更多了。

很多华裔的生活条件,远不如我们平时认为的那样好,只能找个地方蜗居

相反,印度裔、留洋的印度人往往非常有钱,毕竟,也只有最有钱的那部分印度人才能出国

三、语言障碍
印度人说英语口音有多重,相信所有稍微了解一点英语的人都知道,打个比方,就好像是北京、天津人听广西人说普通话一样别扭。但是话虽如此,英语总归还是印度的母语之一,印度的英文口音也仍然只是一种英文的“方言”而已,英国人、美国人听时间长了完全不会不习惯。
别忘了,现在英国、美国大部分电话客服,都是印度人。中国人就麻烦了。就好比你听到一个老外用非常标准的普通话跟你说“饼,吃,我要”一样,你理解起来当然比听山东话的“俺要吃饼”难。




四、印度人抱团,中国人不抱团
要知道,印度人在西方是有名的拉帮结派,如果要是在一个公司混,那明着暗着你帮我、我帮你,你要是公司里很多印度来的技术骨干,你都不好意思不弄个也印度高层,否则这帮人搞不好给你来个“非暴力不合作”。中国人的话……平时各自为战,总是努力想把自己融进白人圈里。严重时互相拆台,谁也不服谁。+海外的印度人、印度裔往往十分团结

海外华人内斗的新闻却层出不穷

五、印度教育分配不平衡,精英教育
印度平均教育水平远不如中国,当然,人人都知道,印度国内文盲的比例仍然很高。可是呢,印度有2%的高种姓人口接受了非常优秀的高等教育。不说别的,印度软件业的发达,也正是靠着这批人才建起来的。印度政府知道, 要短期之内翻转印度, 从贫变富, 由文盲变文明, 是不可能的。他们希望藉金字塔顶端2% 人口的力量, 带动下面98% 的平民。而这批接受精英教育的人口,正是印度人在国外打拼的主力。
印度教育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但也造就了一批精英人才,也正是这些人在海外闯荡出了名堂


六、国内机遇更多
跟只要不出国,永远干不出事业的印度人不一样,中国人在国内也能得到大量的机会,而且因为政策优惠、经济腾飞,机会可能比国外还要更多,更容易赚大钱。倒退个20、30年,出国留学的人,基本上没有几个会回国的,在国外干点啥都比国内混得好。现在可不一样了,十个留学生九个半最后都会回国,或创业或打工,比在国外一边受着歧视一边打拼的举步维艰强多了。反而留在国外的变得非常少了。印度人正相反,国内根本没有正规的经济环境,创业没什么机会,打工也得看环境的脸色,种姓要是不好,那简直是只能做牛做马,死活都要留在西方,才能有出头之日。



印度这个国家对于国人来说始终是说不完的话题,并且对于他们的印象都是不堪的。但是他们也有自己很自豪的地方。来,看看他们引以为豪的是什么。
印度和中国相邻,却又被高耸的喜马拉雅山隔开。中国人的想法和做法与印度大不相同。如果我们想超越这些限制,就必须要了解邻国的传统和文化。而我们双方的差别则可以归结为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人生观。


中国人是“现世主义者”,而印度人是“来世主义者”。

印度的是来世,因为它会支配我们现在的生活。这种观念导致印度人对目前的生活趋向于否定和悲观。

中国人只相信今生今世。在他们看来,眼前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也是生活的目的所在。(这里小编放哥哥的照片是因为他有一首歌叫今生今世,以此来抽象表达中国人只相信今生今世哈)

由于在国人只有“今世”,中国人愿意尽力过好每一天,让自己过得平和、舒适和富足。

更愿意面对现实,做实用主义者。

印度人相信宗教,并幻化了诸多神灵以供敬仰。

敬神是出于畏惧,或想得到切实的好处 (发财、升官、得子)。

印度人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来取悦神灵,并创造出天堂和地狱概念及作孽和积德等观念。

虽然佛教试图将许多印度教的教义传入中国,但中国人依然不像我们这样来看待孽与德。

佛教传入过中国,但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仍显得不冷不热并带有功利主义色彩。

印度人为自己只注重精神世界而自豪,因此他们信仰精神与灵魂。

中国人却要和精神、物质两个世界打交道。

对印度人来说,精神世界比物质世界重要,内容比形式重要,意愿比表达重要。

对中国人来说,形式和表达则比精神和意愿更重要。

印度人靠积极上进、非常自信来处处显示自身的优越感。

而中国人则正好相反,显得非常谨慎、仔细和谦逊。他会和你谈你的事情,却闭口不谈他自己。

当要合影的时候,一个印度人会使劲向前挤,而中国人却不会这样做,除非有人特别邀请。

印度人出于自大心理,往往会把牌都摊在桌子上。

中国人则会把牌留到最后,而笑到最后的往往是他们。

而中国人却正按部就班地让对手变得焦躁不安、极不耐烦并最终决定不惜任何代价使双方达成协议。因此,和中国人打交道一定要非常有耐心。

印度人相信身体禁锢了灵魂,是灵魂超度的障碍。

因此,人生的目标不是用美食和好酒来满足身体的需求,而是让它饱尝饥饿并穿最简朴的衣服。

出于这种原因,许多印度人变成了素食主义者,滴酒不沾。


中国人则正好相反,他们用美味的食物和漂亮的衣服来放纵身体。


对中国人而言,身体是父母赠送的礼物,应该善待而不是去伤害它。

中国人创造了美味的食物、奢华的家具及精致的瓷器,信仰物质生活的西方人很自然地会被中国吸引。

而印度人在精神方面高谈阔论,物质生活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从而让整个世界远离自己。

中国人能制定富有远见的计划。他们经常做长远打算,并愿意为此牺牲眼前的利益。

或许这也是中国人重诺守信的原因。

他们在别人请吃饭时一般不会毫无表示。

有这么一个说法:“送中国人一块石头,他会还给你一块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