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手势竟是在骂人?世界十大最猥亵手势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你可能认为,把双手一直揣在兜里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个姿势在法国、日本和瑞典等国家都被视为一种冒犯。或者你可以试着把双手交叉于胸前?抱歉,这在芬兰是傲慢的象征,而其他的例子不胜枚举。这该如何是好呢?在你整装待发前,请先对以下的十种手势有所了解。其中的一部分动作,对美国人而言是完全积极正面的,但是放眼全球却总有某些地区的人们会因此感受到冒犯。
10.竖中指
“竖中指”大概是美国最为下流的手势了在美国,最具侮辱性的手势就是向别人竖中指,也叫做“flip someone off”或是“shoot the bird”(两者都是俚语中对竖中指的形象代称)。这个手势可以被解读为“去你丫的”、“滚开”,或是更直截了当的“*你妈”。做这个手势时,人的手心朝内,并竖起中指。这个手势因当事人的恼怒程度而具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可以做得比较温和,但气急败坏时人们也会伸长了胳膊把中指怒冲着对方。

顺便一提,即使其他西方国家可能已有传达相同含义的本土手势偏好,“竖中指”在这些地区仍广为流传并被普遍运用。




9. OK手势
对于美国人来说,“OK”手势有着积极乐观的含义。但在巴西,做这个手势与“竖中指”无异。在美国,当被问及“一切还顺利吗?”这样的问题,你可以用“OK”手势来作出回应,即食指与大拇指相触环成圈,其余三个手指指向上方。尽管这个动作的来源无从考究,但这个手势像是在粗略地比划着“O”和“K”两个字母(“O”显而易见,但“K”则不易辨认)。同样,这个手势在潜水界也广为使用,它可以用来询问潜水员情况是否良好,后者也能以此来回应“一切正常”。

不过,可别在巴西比划这个手势,因为这在当地几乎等同于向某人“竖中指”。而在希腊和土耳其,这个手势也相当低俗,相当于影射对方是同性恋者。在某些中东国家,“OK”手势是“邪恶之眼”(译者注:许多文明都相信乘人不备向其投射恶毒目光可以带去诅咒)的象征。


8.弹下巴
在意大利,人们潇洒地做出弹下巴的动作,以示自己的不屑一顾。在世界上所有可能会被误解的手势中,弹下巴大概是最意义明确的一个了。如果你在交谈时有弹下巴的习惯,大可不必小心翼翼。在意大利的大多数地区,人们都会做这个动作,即把一只手抵在下巴下,指尖朝着脖子,然后将手指扫过下巴,指向谈话的对方。

借此,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不在乎(不在乎对方,对方说话的内容,对方养的狗抑或是小拇指上的抓痕)。说实话,伙计,他们就是懒得理你。同时,这也是一种积极地表达“不情愿做某事”的方式。在意大利北部,法国,比利时和突尼斯,这个动作用来命令对方走开(语气较之更为强硬)。关于强硬这一点,如果有人想要强调所传递的信息,可以把动作做得很用力。


7.“Fig”手势
在土耳其,做“Fig”手势相当于用下流的绰号称呼对方“抓鼻子”是一个和孩子们一起玩的有趣的游戏。当你轻轻地刮蹭到了对方的鼻子,你就能激动地喊:“我逮住你的鼻子啦!”为了证明你的确抓到了对方的鼻子,你可以把一只手握拳,而大拇指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伸出。
当然,你的大拇指指代的就是孩子的鼻子。然而,尽管这个游戏风靡于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土耳其却是被禁止的。在那儿,这个手势被称为“The Fig”,等同于用下流的绰号来称呼对方。同样,在印尼、意大利、印度、中国和俄罗斯,这个手势都具有相当的冒犯性。

这个手势的来历要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当时人们用其来指代性关系。一个美好的解读是,这个手势蕴含着对幸运和多子多福的祝愿。同时,这也被视作是对抗邪恶之眼的保护动作。罗马人把这个手势称作“mano fico”,即“Fig”手势,他们认为伸出的拇指使这个手势看起来像女性的私密部位。“Fica”在意大利语里等同于“Fig”,同时也是一个俚语,指代女性的阴部。就这样,他们把这个手势视作生育能力的象征。有趣的是,在美国的手势语言中,这个动作用来表示字母“T”。嘿嘿,有点儿意思。


6.“恶魔之角”
这个手势意义众多,“继续摇滚!”,“德州长角牛队加油!”,“致敬撒旦!”或是“你老婆是个荡妇”。使用需谨慎。这个对美国人而言习以为常的动作,在诸如意大利、西班牙,还有巴西、哥伦比亚以及一些巴尔干半岛国家看来是极具冒犯性的,相当于对一个男人说:“喂,你老婆是个婊子”。关于“牛角”手势的羞辱含义可以追溯到两千五百年前,当时,为了使公牛更温顺,人们往往将其阉割。

这个手势还被用来向恶魔撒旦致敬。在2005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在其第二次任期就任时,做出了这个“牛角”手势,于是麻烦接踵而至。一些北欧的报刊声称,小布什在向撒旦致敬。在1985年,五个美国人因为做出这个手势而被逮捕。这个小团体在访问意大利时,在梵蒂冈附近跳舞庆贺长角队的一次大胜,同时做出了这个“恶魔之角”手势。


5.交叉手指
对西方人而言,交叉手指象征着好运;而在越南,这个手势指代了女性的私处。当你想要祝别人好运时,你总是说:“我会把手指交叉为你祝福的”,而这样的好事一般是获得升职、怀孕或中彩票。要做这个手势,需要交叉中指和食指。如果你真心诚意地想要祝福别人,你或许可以告诉他们,你会交叉你所有的指头,包括你的脚趾。不过,前提是你得生活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或是澳大利亚。

不过,如果你碰巧住在越南,你就会视交叉手指为暗指女性私处的下流动作。尤其当别人专门对你交叉手指时,事态就更为糟糕,这样的冒犯会令人感到震惊和不齿。交叉手指始于古代欧洲的迷信传统。起初,人们与他人交叉手指来形成一个十字(做出X的形状,就像苏格兰圣安德鲁教堂的十字架)并希望获得好运。之后,这个习惯演变成为一个人交叉自己的手指。如今,大部分时候我们不再交叉手指了,不过还是先假设这个习惯仍然存在吧。


4.手掌外翻
这个表示“用手倾听”的老派动作在任何国家都是不文明的,粗俗程度则由地区而异。“你还是和我的手说话吧。(毕竟我可懒得理你)”这个短语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于美国风靡一时,并且产生了伴随手势:把手甩向对方,手指展开,掌心外翻。在美国,这个手势委婉地表示了冒犯,但在其他国家,它却尤为下令人厌恶,甚至充满了挑衅的意味。

最为普遍的看法是,这个手势与希腊颇有渊源,其在当地被称为“moutza”。做出这个手势的人们往往同时大喊一声“喏!”,表示“走你!”。据推测,这个动作起源于旧时的拜占庭,当时的居民们用双手舀起一捧煤渣(希腊语“moutzos”),并将其涂在犯罪者的面部以示羞辱。有说法认为灰尘和排泄物也在使用之列。除了希腊,这个手势在非洲的局部地区和巴基斯坦也是不被接受的。

尽管日本人不使用“moutza”,但他们有一个拇指内扣的手势与之十分类似。“Moutza”手势的直接含义攻击性十足,代表“去死吧”甚至要更为粗鲁。

3.前臂上举
对欧洲人来说,前臂上举这一动作的恶劣程度堪比向别人竖中指。如果你觉得,美国人的竖中指的动作,相比其所意图传达的侮辱性而言实在是毫无震慑力,那么与之相对的欧洲式的前臂上举动作则实在得多了。

要做出这个动作,首先,伸出你的右手并紧握成拳,而后在右前臂上举的同时,左手猛力拍击肱二头肌。欧洲南部的男性,包括法国男人们(他们称这个动作为“bras d’honneur”)习惯于用这个带有性暗示的下流动作来代替竖中指。同时,这个动作也可以表达诸如“我比你强”,“滚开,傻X!”或是“一边凉快去,伙计!”。在巴西,这个手势暗示着男性生殖器,不过适用范围和欧洲相同。英国和德国男性会用这个手势来低俗地表示对某一位女性的垂涎,尽管当着女人的面他们可从不敢这么做。


2.“Cutis”手势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Cutis”手势不仅意图冒犯你,还会顺带问候你的家人。“Cutis”手势应该是目前上榜的手势中最愚不可及的一个了。不过的确,这个评判只是基于西方人的认知标准。这个手势最初起源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人们用嘴含住大拇指前端,竖起剩下的四根手指(有些人偏好把四根手指内扣),并且在喊出“Cutta!(去你的!)”同时把大拇指弹出。因为这个手势不仅对个人产生了侮辱,还顺带牵连了受辱者的全家,相当于咒骂“你全家都不是东西!”,因此性质才尤为恶劣。

这一手势在历史上最令人哗然的使用记录由阿伊布·阿卡塔所创造,他被认为是板球史上最快的投球手。他在2004年的国际板球锦标赛上做出了这个手势,当时,墨尔本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因降雨而被迫中断。

1.竖大拇指
向别人竖起大拇指的动作可是得体、可爱又完全无害的——哦,好吧,除非你生活在西非、希腊、俄罗斯、撒丁岛、澳大利亚、菲律宾、意大利南部地区以及一些伊斯兰国家。

在四处旅行时乱竖大拇指可不是个好主意。这个对美国人而言代表着“哇塞!牛逼啊!我喜欢!”的手势,看起来毫无攻击性,但却可能是别处的禁忌动作。比如,在中东地区,竖大拇指意味着“滚一边去,伙计”或更甚。尽管不是绝对现象,但大多数的拉美人都视竖拇指为一种冒犯,在西非、希腊、俄罗斯、撒丁岛、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意大利南部及众多伊斯兰国家,情况也是如此。嘿,看来这个手势的反对党可不在少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