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二战第十五期 太平梯岛屿拉锯战 冲绳与硫磺岛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正式的战争从1939年延续到1945年,但战争的起因以及造成的可怕后果回荡在在前后数十年的时间里。尽管战争中英勇的功勋和技术的突破直到今天仍令人景仰,但战争的绝大部分是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破坏。1930年代晚期,世界人口约为20亿,不到10年时间里,轴心国与同盟国之间的战争造成约8000万人死亡——全世界人口的约4%。
通过全部20集共900张照片,我试图探究战争主要事件、在前线和后方的人们、以及战争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这些照片让我们得以一睹父辈、祖父辈、曾祖父辈的真实生活,和那些影响世界、将其塑造成今天样子的重大时刻。二战中数以千计的事件曾影响了成百上千万人的生活,我希望这个大型图片叙事的方式,体现了对二战这一重大事件的公平对待。
第十五期:太平梯岛屿拉锯战
个人认为,美军在中途岛击溃日军主力航母舰队以后。日本战争彻底失败的结局就已经奠定。
日军困守海岛,进无法组织有效攻击,退无可退之地。据守太平洋岛屿的日军已经变成瓮中之鳖,覆灭是迟早的事情。日军挑起侵华战争的疯狂赌博即将付出完全代价,得到应有之惩罚。
中国大陆人民艰苦卓绝,顽强战斗抵抗到底的精神,和中国大陆泥沼般的战场状态。迫使日本人分兵南下,在太平洋方向寻找继续战争的资源和出路。
同时也因为中国大陆人民艰苦卓绝,顽强战斗抵抗到底的精神和巨大牺牲付出。日本人分兵南下无力北上夹击苏联,苏联军队没有后顾之秋,可以集中力量抵抗德国。中国人民也为苏联战场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顽强抵抗的精神拖垮了日军,而太平洋战争就是压死日本军国主义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与此相反的案例是意大利在北非战场糟糕的表现。最后因为南线意大利被盟军登陆了西西里岛,德军不得不抽调兵力防卫意大利而被迫中止攻势。减小了苏联战场的巨大压力,为苏联的获胜也做出策应。
太平洋战争、中国大陆的抗战、北非战场、苏德战场其实都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互相影响。
1942年11月16日,瓜达卡纳尔岛西部的塔萨法隆格,四艘日本运输舰遭到美军水面舰艇和战机的打击后搁浅起火。它们属于11月13日、14日日军企图从北面调来的大批战斗和辅助舰艇的一部。只有这四艘船到达了瓜达卡纳尔岛。它们已被飞机、火炮和舰炮彻底摧毁。

中途岛一役,日本帝国海军航母舰队遭到重创。美国人的航母舰队已经控制了海洋和交通线。日本人只有听凭宰杀的机会,战争失败不可避免。
1944年3月,所罗门群岛,美军步兵跟随着一辆掩护的坦克,夺取布干维尔岛的一处地区,夜间日军曾渗透过他们的战线。

1942年6月25日,通过美军“鹦鹉螺号”潜艇潜望镜拍摄的被鱼雷击中的日军驱逐舰“山风”号。“山风”号被击中后,在五分钟内即告沉没,没有幸存者。

1937年,日本因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而投入大量物资和人力,国力虽持续消耗却无和谈之迹象,加上与欧美国家关系的恶化,使得日本在国际上日渐孤立,最终美国、英国和荷兰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断绝其战争物资的输入,前者提出恢复贸易的条件为自中国撤军。
日本在与欧美列强发动战争与撤兵间选择了前者,并计划夺取亚洲的欧美殖民地。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向美国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战,同时在西太平洋向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缅甸和菲律宾等地发动攻击。
美国、英国和中国向日本宣战,而与日本同盟的欧洲轴心国—纳粹德国与意大利亦向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欧亚两大战场合流。
1942年12月18日,美军侦察兵在新几内亚的密林中巡逻。菲力浦·文森中尉造木筏时丢了一只靴子,他用床单和背包带做了一只临时的。

战争初期,日军于各地战无不胜,占领了太平洋约四分之一强的地域和俘虏大批欧美国家士兵,一直到中途岛海战时丧失大量航空母舰而失去了太平洋主动权。
接着日本又于瓜达尔卡纳尔岛上消耗甚多战力,而美国则重组军队反击,于太平洋进行两线攻势。
1945年,美军已收复了菲律宾和占领了日本列岛周围的岛屿,开始以庞大规模的轰炸机与海军对后者进行轰炸与封锁,但日本坚不投降,最终美国于8月6日和9日投掷了两颗原子弹于广岛和长崎,同时苏联亦宣布废除1941年签署的《苏日中立条约》,对日宣战,入侵满州。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签署投降书,太平洋战争结束。
1942年8月,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卡纳尔岛上,美国海军陆战队进攻后,操作一门迫击炮的日军士兵被击毙,半埋在沙滩里。

1942年10月31日,米尔恩湾附近,一名戴着钢盔的澳大利亚士兵手持步枪,望着远处典型的新几内亚景色,此前日军发动的一次进攻刚刚被防御的澳军挫败。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持了满州国,除了作为资源开采和降低人口压力外,也作为将来对中国施行大陆政策的前哨站。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满洲国政权的行动遭到国际联盟谴责,导致日本最终退出了国际联盟。
另外,随着民族主义与反西方情绪的上升,日本与欧美列强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更加白热化。接着,日本与中国不断发生军事冲突,以及多次签下停战协定。
二二六事件之后,军方成为日本政治的核心团体,将扩张矛头转向中国,在1937年七七事变时,两国军队发生冲突并急速扩大,日本虽有开出和平协议,但其条件令中华民国政府难以接受,于是日本与中国展开了全面性战争。
自1937年至1945年,中方则称为抗日战争或八年抗战,日方称其为日中战争与支那事变。
1942年9月25日,太平洋某地,日本轰炸机低空掠过,去攻击美国军舰和运输舰。

照片中日本海军前后两架飞机超低空飞行,擦着海面。居中一架飞机。日本军队的军事素养还是很不错的。照片中的黑色小点是美军的高射炮火爆炸的烟雾。
在远东地区,日本自旧时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化国家,并仿效欧洲国家殖民主义开始扩张,相继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取领土。
一次大战后,各国开始进行裁军,日本与美国除了争夺太平洋势力外,劳工和贸易问题摩擦日渐增多。
在大萧条时期,日本国内军部势力抬头,打击民主议会,将国内经济压力转为对外扩张和军国主义。对于国内资源不足与人口爆炸性成长的日本,开始将其目光转至邻近的中国,开始在朝鲜半岛驻兵。
1942年8月24日,在所罗门群岛外海作战时,美国企业号航母遭到日本轰炸机的猛烈进攻。几颗炸弹直接命中飞行甲板,炸死74人;拍摄这张照片的人是死者之一。

战争初期,由于日军训练完整、装备精良与拥有海空优势等,中国军队节节败退。
日军在短时间里占领中国大片领土,而中国政府随着日军的进逼撤离南京后,先迁到武汉,然后又退守重庆,称作大后方。
在这一过程中,国民政府继续组织战斗,在徐州、河南、江西、湖北、安徽、广州组织过大规模战役。日军于中国境内有采取战略轰炸和诸多战争罪行,令中国平民难以打从心底屈服,虽然日本扶持多个亲日政权,但是面对国民政府的抵抗、以及大量游击队对于占领区的骚扰与破坏、加之内陆地形难以作战、使得日军后勤补给线到达了极限,日本已经感觉无力发动进一步的进攻。
于是战争进入胶着状态,仅保留大量军队驻于中国占领区,不再发起大规模进攻。日军在中国头2年的战斗伤亡50万人,却未见胜利在望,且日益消耗国家经济。
1939年,日本西部旱灾、台湾水患、朝鲜欠收、满州国五年计划由于中国战事使得原料和工人欠缺,除了国内经济,国际政治宣传中国借由西方媒体成功传达日本的战争行为,日军对中国平民的战争罪行也使得美国人民普遍不支持日本。
1942年11月14日,一个双筒救生圈刚刚投入使用,将幸存者从一艘美国驱逐舰转运到巡洋舰上,幸存者来自10月26日南太平洋圣克鲁兹群岛外海对日军海战中被击沉的一艘军舰。美国海军在战斗中打退了日军,但损失了一艘航母和一艘驱逐舰。

1942年11月5日,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卡纳尔岛上,被美军俘虏的日军战俘一部。

对中国战争持续所消耗国力的日本,为了打破僵局与获得资源,军部内分做两种派系:一种是往满州国北部的苏联扩张,另一种则是南下夺取英荷国家资源丰富的殖民地。
起初北进派势力较大,但在1939年日本与苏联在诺门罕一带发生军事冲突,日军被苏联军队所击溃。
这显示苏联红军对于日本陆军来说仍是难以应付的敌人,使得北进派政策就此打住。1941年4月13日,日本与苏联签订苏日中立条约,日本签此条约是为了拉拢苏联,防止其南下进攻满州,苏联则是为了能专心应付德国可能的入侵,因此日本从此以后较为坚定的走上了进军东南亚欧美殖民地的道路。
1943年11月,美军舰载机攻击日军占据的威克岛。

1943年12月2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弯腰冲过塔拉瓦岛的一处海滩,去夺取日军机场。

南进政策的目标指向印度支那半岛、泰国、马来亚和印尼,这些地方有石油、橡胶、锡、镍、铝矿砂和米,开采设备也极为完整。
同时军方也认为可借由反殖民宣传,令东南亚人民与日本合作。日本军方认为在没有获得稳定的自然资源供应之前无法与欧洲强权对抗,但为了取得所需要的自然资源他们又必需面对一场他自知无法获胜的战争。
国内与军中对英美的反战派认为其工业能力日本无法相比且已无力再另辟战场,这些看法使他们受到国内政治压力与极端份子的杀害。
1943年11月20日,吉尔伯特群岛的马金岛,美军进攻环礁前,一艘美军巡洋舰用舰炮轰击岛上的日军,副炮塔炮火形成了烟雾圈。

1943年11月20日,第165步兵团(原纽约市“战斗第69团”)士兵向马金环礁的布塔里塔里海滩前进,此前的海军炮击已让海滩燃起大火。美军从日军手里夺取了吉尔伯特环礁。

为了取得对华战争的胜利,日本认为势必要切断重庆政府的外国资源,日本声称中国军队借由中南半岛取得外国军需物资,以武力令法国当地政府低头后于1940年9月占领越南北部。
1941年4月为改善日美关系日本派遣外交官前往华盛顿特区进行谈判,不过日军在中南半岛的扩张并未停止,7月2日御前会议决定增派部队占领越南南部;这些行动激怒了当时已经在战火中的美国、英国以及流亡的荷兰政府(此时依然控制着印尼殖民地的石油资源)。
为抑制日本扩张,美国于7月25日冻结日本在美资产,8月1日对“所有侵略国”进行石油禁运与经济制裁,英国与荷兰同时跟进。
对于石油、钢铁、工具母机有70%从美国进口的日本来说这政策极为致命,除非日本将军队撤出中南半岛与中国,否则日本国内储存的石油资源将会耗尽。
日本对此条件难以接受,并称这三国和中国(America Britain China Dutch)为ABCD包围网。
日本决定与英美荷等欧美国家开战,进攻东南亚争夺该地资源以维持国家自给自足的经济,持续对中国的战争。
美国、英国以及流亡的荷兰政府并不是傻子,苏联政府也不是傻子。倘若他们支持日本占领中国,日本腾出手来将会有至少一百万日军或者更多的日本军队,攻击自己。
1943年11月底,美军进攻吉尔伯特群岛期间,塔拉瓦环礁海滩上美军士兵的尸体证明了争夺这片沙地战斗的惨烈。为期三天的塔拉瓦之战中,约10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战死,美军“里斯康湾”号护航航空母舰被日军一枚鱼雷击沉,造成另外687名美海军士兵丧生。

1943年11月底,吉尔伯特群岛,对塔拉瓦环礁的进攻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向日军据点前进。岛上近5000名日军士兵和工人中仅有146人被俘虏,其余全部战死。

岛上近5000名日军士兵和工人中仅有146人被俘虏,其余全部战死。看了这个战场统计数字不能不承认日子军队的顽强和勇敢,但是他们的顽抗抵抗此时在军事角度上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
岛上日本军队只能做困兽之斗,进无可进之地,退无可退之处。不投降除了战死别无他路。
中途岛一役帝国海军航母主力舰队遭到致命打击,一着错,满盘皆输。死钻牛角尖的日本人只有原子弹才能让他们清醒。——无条件投降
1943年9月13日,所罗门群岛的维拉拉维拉岛前线,I连的步兵等待着前去追击撤退日军的命令。

1943年7月,对印度尼西亚考卡斯的轰炸中,十二架美军A-20“浩劫”轻型轰炸机中的两架。下面这架轰炸机投弹后被防空炮火击中落入海中,两名飞行员全部丧生。

1943年10月9日,所罗门群岛中部的布干维尔岛,美军对托诺雷湾日军基地的空袭中,日军的小型舰船离开大型军舰四散逃跑。

这张美军拍摄的高空俯拍照片非常有意思。画面显示在美军的空袭中:日本小型舰船离开大型军舰,四散逃命,在海面上画出一条条航迹。好像鱼群中突然闯入一条凶狠的大鲨鱼。
这张照片显示的军事信息现在还是有参考研究价值的,那就是大型海军舰队的防空问题。
1945年3月4日,两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将火焰喷射器射向拦在通向硫磺岛折钵山道路上的日军防御工事。左边的是来自威斯康星州North Fond Dulac的列兵理查德·克拉特,右边的是一等兵威尔弗莱德·沃格里。

硫磺岛战役(英语:Battle of Iwo Jima,日语:硫黄岛の戦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大日本帝国与美国间爆发的一场战役,自1945年2月19日战斗至3月26日。硫磺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最激烈的战斗之一。
日本军坚守该岛,并利用其松软的土质与天然的洞穴修筑工事,包括永久性防御工事、火炮伪装、地道等,还驻守一支战斗经验丰富的部队,美军历时一个月、付出相当重的伤亡才占领日军防守的硫磺岛,最终美军共6,821人死亡、21,865人受伤,伤亡共计28686。日军则23,388人固守,1,083人被俘,其余皆阵亡,伤亡共计23,388。
这也是太平洋战争中唯一一场美国海军陆战队伤亡高于日军的战役。美军占领该岛后,将其建设为供战斗机起飞的机场,为B-29超级堡垒轰炸机护航,大幅提升对日本政治和工业核心的东京进行战略轰炸之效率。
1944年6月21日,塞班岛,美国海军陆战队一支巡逻队的士兵发现了躲藏在山腰岩洞里的这家日本人。美军进攻马里亚纳群岛期间,母亲带着四个孩子和一条狗,在岩洞里躲避这一地区的激烈战斗。

1944年7月14日,塞班岛,日军对进攻这处太平洋要塞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发起最后的决死进攻后,塔纳帕格海滩满是日军尸体。这次战斗中陆战队大约击毙了1300名日军。

1944年7月2日,卡罗莱纳群岛中日军固守的特鲁克岛附近,美国海军一架PB4Y战机击落了这架日本俯冲轰炸机,照片中后舱机枪手清晰可见,飞机引擎冒着浓烟,即将坠毁在海面。美军战机飞行员威廉·简赛克少校说,机枪手本来似乎想要跳伞,但突然又坐下了,飞机撞击海面爆炸时仍在机内。

1944年9月15日,一艘步兵登陆艇发射火箭,为已经浓烟滚滚的贝里琉海滩增加了一道弹幕,一波“鳄鱼”履带式登陆车朝着具有战略意义的小岛的守军开去。
大规模海空炮火准备之后,这些主炮由炮塔遮蔽的水陆两栖坦克投入战斗。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攻击部队于9月15日冲上贝里琉滩头,9月27日,美军宣布有组织抵抗彻底结束。

1944年9月,帕劳共和国的贝里琉岛,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的士兵站在两名战友的尸体旁,他们是在滩头被日军打死的。进攻结束后,岛上驻守的11000名日军中,10695人被打死,只有约200人被俘。美军伤亡约9800人,其中1794人战死。

1944年10月15日,荷属东印度群岛布鲁岛,美国陆军第五航空队对老纳姆利阿机场的空袭中,降落伞携带的破片炸弹向一架涂装迷彩的日本三菱Ki-21“萨利”飞去。这张照片拍摄几秒后,飞机就被火焰包围了。降落伞携带炸弹的发明使低空轰炸更为准确。

1944年10月20日,菲律宾莱特岛的登陆作战,在美军重新夺回了这座日占岛屿的滩头后,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中)在他的军官和菲律宾流亡总统塞尔吉奥·奥斯梅纳(左一)陪同下,涉水登岸。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出生于阿肯色州小岩城的陆军军营,他的父亲小阿瑟·麦克阿瑟因参加南北战争曾获荣誉勋章。
1903年,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自西点军校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成绩是西点军校创办一百年来最好的,总平均成绩为98.14分。后被任命为少尉军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美军第四十二师师长,1919年被任命为美国西点军校校长,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之后更以少将军衔跳级出任上将军阶的陆军参谋长。1937年退役。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被征召回到菲律宾担任美国远东军总司令;珍珠港事变后,1941年由于低估日军力量,菲律宾盟军遭受严重打击,1942年3月弃十万盟军不顾搭潜水艇逃回澳洲。
在罗斯福力保下继续担任远东军总司令,1944年晋升五星上将。太平洋战争后期,指挥美军在西南太平洋执行“跳岛战略”,选择性攻占有利于美军推进的岛屿,包括菲律宾群岛及冲绳岛,直到日本于1945年8月无条件投降。
1944年,关岛一处山脊,日军一次“万岁冲锋”的尝试后,被美军击毙的日军尸体遍布山坡。

1944年10月16日,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对香港海湾发动突袭,九龙码头和铁路货栈浓烟升腾。一架日本战斗机(左中)转弯爬升前来攻击轰炸机。在左侧的皇家海军船坞,日本军舰燃起熊熊大火,近景中的泊地外侧,另一艘军舰已被击中。

1944年10月25日,一架日本鱼雷轰炸机在被美国航母约克敦号的5英寸炮弹直接命中后起火坠落。

1944年10月,装满美军的登陆驳船向莱特岛滩头颠簸前进,与此同时,美日战机在头顶进行生死较量。船上的人们在靠近岸边时还在看着空中激烈的战斗。

这张照片由前“神风”飞行员吉武敏雄提供,照片上的人是吉武(右)和他的队友们,从左边起分别是上野哲、林幸四郎、大镜直树和大井隆夫。
1944年11月8日,他们从东京东部铫子帝国陆军机场起飞前,在一架零式战斗机前合影。当天与吉武一起起飞的另外17名飞行员和飞行教员无一生还。吉武能够幸存是因为一架美军战机将其击落,他迫降在地面后获日军士兵营救。

特别攻击队(日语:特别攻撃队/とくべつこうげきたい ),最有名的一支为神风特别攻击队通称为“神风特攻队”、“神风突击队”、“神风敢死队”。
由日本海军中将大西泷治郎首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军在中途岛海战失败后,为了对抗美国海军强大的优势,挽救其战败的局面,利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的要求,对美国海军舰艇编队、登陆部队及固定的集群目标实施的自杀式袭击的特别攻击队。
这种行为广泛地用于二战后期的战场上,皆因日本的兵力、武器装备、补给物资均逊于盟军,日军于是利用自杀式袭击,以最少资源获取最高破坏力。
神风敢死队的战果不同方面的数据不同,但至少47艘盟军舰船被击沉,300多艘被击伤。近四千名神风敢死队员丧生,其中有14%的飞机击中目标。
神风自杀机本质上是飞行员制导航空炸弹,飞机上满载炸药和航空燃油,飞行员的使命是驾驶飞机撞击敌方舰船,因此命中率远高于传统炸弹,破坏力也更大。即使在飞机损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命中目标。攻击对象主要是盟军舰船,尤其是航空母舰。
在几次重大失利后,1944年10月,神风自杀机投入使用。此时日军丧失了制空权,有经验的飞行员也伤亡殆尽。国内的工业生产也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但日本军政府不愿意投降。神风自杀机的目的是阻止美军进攻日本本土。
除去神风自杀机,神风攻击还包括自杀潜艇、自杀鱼雷、自杀快艇、自杀潜水员。纳粹德国也建立了自杀攻击队,没有像神风攻击队这样大规模使用。大规模的神风攻击得益于日军的武士道精神:为了忠诚和荣誉,直到战死,决不投降。
1944年11月25日,菲律宾群岛外海,一名日军神风队员驾驶着一架被击伤的单引擎轰炸机,即将撞上美军埃塞克斯号航母。

1944年11月25日,日军神风战机更近的照片,飞机被防空炮火打得冒了烟,轻微地向左倾斜,即将撞上埃塞克斯号航母。

1944年11月25日,神风特攻对埃塞克斯号航母造成的破坏。飞行甲板上到处是消防队员和散落的日本飞机碎片。飞机撞中了飞行甲板的左边,落在加完油准备起飞的飞机中,造成严重破坏,15人死亡,44人受伤。

1945年1月,菲律宾群岛的吕宋岛登陆作战前,美国战列舰宾夕法尼亚号率领三艘巡洋舰,列成纵队开进林加延湾。

1945年2月19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准备登岸攻占硫磺岛——一座日本岛屿。照片由一位海军摄影师在海军搜救飞机上飞越海军和海岸警卫队船只组成的舰队时拍摄。

1945年2月19日,进攻硫磺岛之战刚开始时,一名被日军狙击手射杀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躺在硫磺岛黑色的火山沙中,仍然握着武器。照片远景是组成进攻特遣队的美军战列舰。

1945年2月23日,硫磺岛,美国海军陆战队第5师第28团的陆战队员们在折钵山顶升起美国国旗。硫磺岛之战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史上损失最重大的战役,36天战斗中近7000美军战死。

1945年,一艘美国巡洋舰用主炮向冲绳岛南端的日军阵地开火。

1945年4月13日,进攻的美军在距离日本本土350英里的冲绳岛建立了滩头阵地。登陆艇源源不断地将战争物资和军用装备运上岸,船只布满海面,一直延伸到远处地平线的美军舰队的战列舰。

1945年4月2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猛攻硫磺岛,美军在“火鸡头”(地名)边缘对通向三层碉堡的一个岩洞发动攻击,摧毁了建筑结构,让滩头阵地对硫磺岛西南有了更好的视野。

1945年3月19日,进攻冲绳岛期间,日本本州岛外海,美军富兰克林号航母被一架日本俯冲轰炸机击中起火,“桑塔费”号轻巡洋舰停泊在严重倾斜的富兰克林号旁边提供援助。舰上800多人阵亡,幸存者们疯狂地与大火搏斗,并积极进行抢修,最终保住了军舰。

1945年4月28日,日本冲绳岛,日军对永通机场的一次空袭中,美国海军陆战队战斗机中队的“地狱美女”海盗式战机被天空中防空炮火织成的火网映出轮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