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超高 雷柏V500S全背光无冲机械键盘评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于2014年雷柏推出了V500机械键盘,该键盘以时尚的造型和亲民的售价一经上市就受到了不少玩家的关注,其199元的售价也着实让那些想要涉足机械键盘领域而兜里又没有多少“余粮”的玩家所心动不已。
不过人的需求总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在初涉V500机械键盘后自然就希望该键盘能够拥有更多的优点——比如灯光效果?再比如全健无冲。

因此,雷柏在原键盘V500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至此——雷柏V500S机械键盘就这样诞生了!

V500S比原版V500高了100元左右,光看型号就可以知道,新一代仅仅是老一代的升级版,因此外观和包装可以说几乎没有太大变化,既然外表没有变化,价格如何高出100呢?自然就是内在了。

当然,轴承方面仍然和老版一样,除了雷柏自主研发的黄轴之外,还有雷柏黑轴、雷柏茶轴以及雷柏青轴,共计4种轴承可以选择。

自然作为新键盘有很多的新功能,这些功能都在雷柏V500S包装的背面进行了介绍:
1,机械按键轴承,全键无冲突设计。
2,板载内存芯片,具备存储功能,保存好后无需再装驱动即可在其它电脑上使用。
3,自定义灯光设计,APM背光模式下,键盘按键的亮度根据玩家的敲击速度而改变。
4,支持在线更新键盘的固件功能。
5,全健可编程,报告率高达1000次/秒。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键盘主体
- 第4页:键盘细节
- 第5页:键帽,轴体,平衡杆
- 第6页:背面,线材
- 第7页:测试,总结
开箱,附件:

包装方面仍旧延续了V500的风格,在打开包装后还可以看到一份内纸盒包装,当然这属于雷柏V系列的共同点——包装豪华,但拆开之后就毫无作用。

包装盒内的附件,其实不多,不过相比V500来说,新版的V500S少了驱动光盘,需要用户到官网自行下载,盒内附件有一个键盘,一个拔键器和一个说明书。

雷柏的说明书是四种语言介绍,因为有了宏自定义按键以及多功能按键的关系,所以说明书还是有必要看一下的。

拔键器说实话比较短小,且小编用起来感觉并不是非常舒适,虽说这个东西作为赠品本不应该过多计较,但是若能在这点细节上加以改进相信会更加完美。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键盘主体
- 第4页:键盘细节
- 第5页:键帽,轴体,平衡杆
- 第6页:背面,线材
- 第7页:测试,总结
键盘主体:

和V500黑、白亮色不同,升级的S版只有白色的键盘表面,当然因为增加了机械轴的LED灯关系,所以价格也上升到了329元,键盘是92键位设计,为全键盘无冲。
雷柏V500S左键区
跟正常的104键盘不同,雷柏V500S因为是小键盘设计,因此左键区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键盘区和功能键区,而右键区则是编辑键区和方向键区。
其实雷柏V500S的主键盘区布局跟正常键盘并无太大区别,不过位于主键盘区上方的功能键区因为增加了几个特殊功能按键的原因,所以从ESC键到F12按键中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域划分(普通键盘ESC单独在左上角,空出一个按键后才是F1到F4按键,再空出半个按键才是F5到F8按键,之后再空出半个按键才是F9到F12)。
这样的特点是显得非常紧凑,如果初上手的玩家可能对于ALT+F4这样组合容易按错,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右键区,同样是因为增加了特殊功能按键的关系,使得编辑键区的9个按键整体下降了一格,跟方向键区几乎紧挨着。可以说92个按键就是在标准的87键位小键盘上边多出来5个按键(其中2个跟F1-F12挤在一起了,另外3个则是把编辑按键给往下挤了一段距离)。

5个特殊功能按键分别是背光模式切换按键(常亮/呼吸甚至是APM感应等)、灯光亮度调节、静音键、Windows锁定键以及模式切换按键。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键盘主体
- 第4页:键盘细节
- 第5页:键帽,轴体,平衡杆
- 第6页:背面,线材
- 第7页:测试,总结
键盘细节:

键盘的右上角则是雷柏V系列的LOGO。

而在F1到F4功能按键的下边则是有一行英文字母“Backlit Mechanical Gaming Keyboard”(背光机械游戏键盘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V500从单纯的黑、橙色增加了白、蓝色的款式之后(黑、橙色搭配并没有退市),V500系列键盘的颜值瞬间提升了好多个档次。

空格键上边则是雷柏V500S刻印,同样支持透光效果。

最后则是按键指示灯光,和早先的V500一样,大小写切换以及滚动指示灯被雷柏设计在了键盘上方偏右的位置(F12按键附近)。新版本的雷柏V500S似乎并没有打算通过机械轴自带的LED灯来作为功能开关的指示,所以两个指示灯仍然还是孤零零的挂在那里……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键盘主体
- 第4页:键盘细节
- 第5页:键帽,轴体,平衡杆
- 第6页:背面,线材
- 第7页:测试,总结
键帽,轴体,平衡杆:

因为采用了激光蚀刻的技术,所以和V500不同,V500S使用的是ABS材质的键帽,键帽内部设计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值得突出的一点是空格的加固条多了许多,可以让空格按键更加的牢固。
当然,毛刺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在后边小编会详细说明。

雷柏有4种轴,除了自家的黄轴之外,还有雷柏黑轴、雷柏青轴以及雷柏茶轴。黑轴适合游戏,键程短克力数高数和游戏,青轴清脆,键程长克力轻适合打字,茶轴则介于两者之间。而黄轴据雷柏说各种应用领域均适合……
茶轴方面,除了增加了LED灯之外,整体较雷柏V500并没有改变。

长按键方面雷柏V500S使用的是最普遍的平衡杆方式,采用了龙船卡扣作为平衡杆支架。

空格同样如此,也是由两个龙船卡扣来进支撑的,值得一提的是雷柏的V500S龙船卡扣非常松,在拔出按键的时候总会带起一个龙船卡扣,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不好,毕竟如果太紧的话,在你拔出按键的时候可能会对卡扣造成损伤,且雷柏V500S这样的设计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卡扣本身不会脱落,可以说是不影响使用效果且更换起来更加方便,所以这点还是值得赞一下的。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键盘主体
- 第4页:键盘细节
- 第5页:键帽,轴体,平衡杆
- 第6页:背面,线材
- 第7页:测试,总结
背面,线材:

雷柏V500S键盘的背面,非常的干净整洁。

键盘铭牌,该键盘为中国制造,需要5V-50mA的电量。

键盘背部的左上/右上各有一个支脚,不过支脚并没有使用橡胶防滑设计,其高度在1.5厘米左右。

键盘背部的左下/右下各有一个防滑橡胶,为键盘唯一的防滑措施。不过因为雷柏V500S内部装有一个钢板的原因(增重),所以其实键盘在桌面还是比较稳定的,不会随意产生滑动现象。

键盘还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就是它的线材,线材的直径为3毫米左右,橡胶包裹。不过整体线材虽然直径增加了,但并非特别的硬,反而比较软,非常容易曲折。

键盘采用了镀金的USB接口。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键盘主体
- 第4页:键盘细节
- 第5页:键帽,轴体,平衡杆
- 第6页:背面,线材
- 第7页:测试,总结
测试,总结:
首先还是打字方面,这篇文章就是用雷柏V500S打出来的,当然也是为了增加小编对于键盘体验和适应性。
说下感觉吧,键盘的表面涂抹了一层材质,似的键帽手触的感觉是非常的“涩”,这样好处是大大增加了抓取力度,但是小编个人感觉该键盘的手感并不是特别的出色。
当然,小编在工作中更多的应用还是Win+D或者Win+E以及Alt+F4和F2这些组合键,因为功能键区的位移,老实说上手还是比较麻烦的,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但在Win+D或者Win+E以及Ctrl+S和Alt+TAB键这种非用到功能键的组合键时,小编感觉还是非常容易上手的。


然后是游戏测试,游戏选择了《英雄联盟》和《英雄连》这两款游戏,《英雄联盟》这款游戏主要使用的还是QWER以及FG这4个按键。而《英雄连》这种即时战略类游戏则是对于手速和APM的需求就略微有点高了。虽然节奏方面《英雄连》不如《星际争霸》那么块,但是对于兵种的运用和地形的要求,似的《英雄连》在细节把控上要求比《星际争霸》高出许多。
当然这两款游戏小编使用雷柏V500S键盘都是很容易上手的,游戏方面完全没有问题。除此之外就是手感了,这属于轴承方面的问题,小编选择的是茶轴,这款介于青轴和黑轴之间的轴承可以说拥有低于青轴的噪音以及清脆感,但比黑轴更加的灵活轻巧,可以这样说茶轴就是简化版的青轴。
但是雷柏茶轴给我的感觉,还是有那么一点“涩”,除了键帽触感的“涩”之外,按键的感觉有种火山口结构的薄膜键盘使用时间长了之后的那种“涩”。
当然,这并不能排除是小编使用了长时间的高端机械键盘之后就变得有点挑剔了,但不可否认,如果有强迫症的人,可能这点感观也会影响到他的选择。
总结:
当然,在前边我们的问题只能属于小编个人的感觉,如果硬要拿这个键盘去比拼上千元光轴所带来的体验,那确实有点强词夺理。毕竟这只是一款300出头的机械键盘。且是全背光的。
就价位来说,这款键盘还是非常对得起自己的价格的。
而小编选择的茶轴对于工作和游戏来说都比较合适,但是就雷柏V500/V500S系列键位的布局来说,如果要用于工作还是需要一点时间去适应的。
优点说完了还是说两个小瑕疵,键盘刻字的位置还是有待改进的,同时键帽上边的毛糙还可以处理的更加细致一点。

毕竟,V500S是V500的升级版么,虽然并不影响使用,但是如果能把这些瑕疵解决掉的话,雷柏的V500S会更加受欢迎,不是么?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键盘主体
- 第4页:键盘细节
- 第5页:键帽,轴体,平衡杆
- 第6页:背面,线材
- 第7页:测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