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至日(The Red Solstice)》游民评测6.8分 火星僵尸很凶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上帝视角的二轴动作射击游戏在近几年略有复兴的趋势。有些大厂将这种比较“省钱”的开发范式作为给一线IP雷鼓助威的小品,比如两部《光环:斯巴达XX》;另一些小厂则将它当成了自己扬名立万的机会,其中最成功的案例就当属《地狱潜者》。可相对应的,在这一次辉煌的背后还隐藏着无数失败者的枯骨,《红色至日(The Red Solstice)》究竟会成为前者还是后者,现在还难说的很。
作者:暗哨
存在许多需要打磨的棱角。
查看作者更多文章 6.8
《红色至日》
评测平台:PC
运筹帷幄
总而言之,《红色至日》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方式出人意料的为二轴动作游戏加入了许多新鲜的策略元素,使得这一古老类型又难得的展现出了新的潜力。但由于作品存在许多技术层面的瑕疵和缺乏打磨的细节,也使得相当一部分玩法无法迈过欣赏它的那道门槛。
推荐人群:二轴动作游戏粉丝。
同类作品中罕见的策略性颇具挑战 基础层面的素质一般 《红色至日》将舞台设定在了火星上。为什么是火星而不是地球的原因游戏也做出了说明,因为在多年前出现了一种可怕的病毒,能将被感染者变成(果然)可怕的怪物。由于开发疫苗与治疗手段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绝望的人类不得不打起了搬家的主意。一小群幸运的人类最终登上了飞向火星的宇宙飞船,在那里建立起了自己新的家园。谨慎的幸存者们进行了严格的检疫隔离机制,因此这种几乎摧毁了人类文明的可怕病毒并没有传播到火星。就这样,人们在这个红色的新世界里定居了下来。直到一次恐怖袭击打破了和平的沉寂,而被袭击的殖民地又再次出现了病毒的迹象。
《红色至日》宣传片:
尽管在讲故事方面下了一定上述一大段文字的最核心意义,就是给了(星际)陆战队员们在阴森的太空殖民地里一个屠杀怪兽的借口。这些怪兽是如此的种类繁多,不仅四条腿的两条腿的都有,还有各种各样的攻击手段,让人很难相信它们都是由倒霉的人类同胞变异而来。不过这并点设定上的无稽并非是《红色至日》的特别之处,这款二轴动作射击游戏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亮点)就是它并非真的就是一款二轴动作射击游戏。因为枪打的准在游戏里并不是通关所需要的最主要技能,运筹帷幄的策略思维才是。
火星,2280年,看来咱是赶不上了
这样“阴险”的射击显然会让许多把本作当成《孤单枪手》来玩的朋友碰上一鼻子灰,而这也是设计者从一开始就想要实现的目标。团队配合是许多游戏策略部分的基础,《红色至日》也不例外。在本作中,我们所扮演的不是一名孤胆英雄,而是几名穿着打扮很像是《星际争霸》中机枪兵的陆战队员。不同的角色还有不同的职业特长,比如手持加特林机关枪重火力支援兵就能在关键时刻为团队提供事关生死的火力掩护;而一名医疗兵虽然在战斗方面不甚擅长,却能极大的提高团队的生存能力。
利用掩体才能有效生存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红色至日专区
在《红色至日》的战斗中,谨慎总是比勇猛更加有效的策略。敌人会从四面八方涌来,如果队员落单,很容易就会被如潮水般的怪兽瞬间吞没。可一直抱团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游戏虽然没有《地狱潜者》那样严苛的“互相残杀”的设定,可它对战术空间这一概念的理解可能要比前者更加深刻。在许多怪物们蜂拥而至的关键节点,生存的最好方法并不是背靠背的决死一战,而是利用交叉火网扼守战场中的咽喉要道。
有些怪物的身量比较吓人
这听起来门槛挺高,不过落实到操作上的难度其实并不大。因为在游戏中我们只要按下空格键就能进入“时间延缓”的战术模式,让我们能够好整以暇的安排所有队员的走位。除此以外,充分的利用场景中的可互动物件(比如油桶、自动炮台等)来进行防御也是非常有效的生存之道。我们也可以自行装置一些东西来辅助防御,比如地雷和炸药包之类,能否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元素也对能否取得胜利有关键性影响。
炸药与地雷之泪的爆炸物能够有效的缓解战斗压力
尽管在游戏中我们要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背水一战”,但《红色至日》并非是一部完全“被动”的塔防游戏。事实上,在战役模式中有许多元素强迫着我们必须“动起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关卡设计,我们的任务通常都会要求我们在一张不小的地图内走上至少一圈;其次,陆战队员们的弹药数是有限的,这就使得我们必须经常性的去寻找弹药和其他装备的补给,长时间的原地固守就与等死无异;再者,会涌出怪物的隧道分布在地图的各个角落,封堵这些隧道能够有效的减少敌人的刷新数量,如果玩家对这些隧道放任不管,后果也可能会非常严重。
游戏的场景基本都是阴暗的,有些房间里可以通过打开电源来增强光线,但效果也比较有限
游戏的多人模式则像极了用《魔兽争霸3》或《星际争霸2》的地图编辑器制造出来的RPG,玩家也将从控制一个小队变成控制自己的一个角色。分工协作会让战斗中的操作压力降低不少,但玩家之间的沟通障碍也会造成一些啼笑皆非的麻烦。当然,合作类游戏要说有什么共性,那就是好友之间的合作肯定会制造出许多超越游戏本身的欢乐。但如果你身边没人陪你一同冒险也不用担心,《红色至日》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颇具挑战的生存模式。
分手动射击和自动射击两种操作方式,按照游戏的说法,自动射击的弹药消耗会更高,效率也更低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红色至日专区
在二轴动作射击中加入丰富的策略元素是《红色至日》最大的特点和亮点,但作为一家小且新的工作室开发的第一款作品,本作也令人遗憾的存在许多无法忽视的缺点。首先就是射击体验,尽管我们前面多次提到这并非是一款典型意义上的二轴射击游戏,可这并不意味着射击元素在游戏中所占的比例就会有所下降。事实上,由于“自动射击”这个命令的存在,我们会发现自己这一小队陆战队员在95%以上的时间里都在扣动扳机。而射击时间如此之长,游戏在这方面的展示效果却不甚精良,除了凶残的加特林机枪以外,大多数武器开动时都很容易让人感觉冲击力不到位,仿佛水枪一样润物细无声。
部分武器的射击“手感”较差是本作的一个大问题
同样的问题也延伸到了爆炸特效方面,无论是炸药包还是火箭炮,游戏中的爆炸效果不仅不够爽,也不够好看。这说到底是个显示技术方面的问题,也从一个角度折射出了开发者在这方面的力有不逮。事实上,《红色至日》的总体画面表现力非常一般,它既缺少大厂靠资金砸出来的精致感,也没有像其他一些独立游戏作品那样靠特殊的画面设计来彰显某种只属于自己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说,《红色至日》的画面不仅无法取悦画面党,恐怕也无法给喜欢尝鲜的独立游戏爱好者提供什么视觉享受。

总而言之,《红色至日》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方式出人意料的为二轴动作游戏加入了许多新鲜的策略元素,使得这一古老类型又难得的展现出了新的潜力。但由于作品存在许多技术层面的瑕疵和缺乏打磨的细节,也使得相当一部分玩法无法迈过欣赏它的那道门槛。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红色至日专区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红色至日专区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红色至日专区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红色至日专区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红色至日专区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红色至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