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Love Live!》的大热简析虚拟偶像的未来发展_动漫星空
gamersky
《Love Live!》是由日本动画制作公司Sunrise、音乐出版商Lantis以及月刊杂志电击《G’s Magazine》联手打造的二次元偶像企划,在2012年2月宣布动画化。2013年1月播放TV动画第一季。2014年4月6日播出第二季。2014年6月29日宣布制作剧场版动画。

故事讲述的是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的传统高校“音乃木阪学院”,因为入读的学生人数骤减,所以面临着废校的危机。普通的学生高坂穗乃果在参观UTX高中后想到,只要她们也成为偶像,学校的名气便会增加,而入读学生的人数就会上升。就这样,九位个性鲜明的少女决定踏上成为偶像之路。
LL就是这样一部最近几年来关注度逐渐变高的虚拟偶像团体的又一代表。事实上,从《偶像大师》,到V家系列,再到《Love Live!》,虚拟偶像的兴起并不是一种偶然,它事实上是一种冲破传统偶像的拘泥与束缚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对应μ’s的兴起,它恰恰意味着女神们的回归。并非是古典意义的,而是一种现代版本的回归。

偶像这个概念,实际上一直到20世纪才渐渐成型。传统意义上说,我们对应于现代版本的偶像,实际上古代严格的说仅仅指演员,或者戏子。中国传统上对于戏者一直持有一种否定态度,认为在文化上它对应于一种市井文化,潜意识里它是粗鄙的,并不具有什么艺术高度。
到现在为止,我们似乎一直将艺术高度和表达思想作为评价《Love Live!》的标准,这样的取向并没有什么错误。但当九名艺术的女神燃烧着情热,命运的卡牌铭刻上了南十字星,或许作品本身的形式意志,已经被人忽略。而在古典角度下评判《Love Live!》,自然会得出这样的作品没有什么特别这样的结论。可是,如果借用LL狂热爱好者们口中“西木野病院”的隐喻,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呢?为什么《Love Live!》会成为维持日常生活必需的药品呢?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必须对本片作者、甚至观者的意志做一番探讨。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Love Live!专区
艺术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创造与表现。电影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表现力。这是一种非传统的视觉冲击,重新定义了“讲故事”这一模式的内容。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戏院看戏,而追求更加真实的视觉体验。以往的戏院开始没落,真人的舞台表演反而越来越仅仅具有艺术价值。

再者,就是其传播途径。网络,作为巨大的信息场所。我们可以轻易的分享歌曲,创作文章,进行任何信息间的交流,而享受这些所要付出成本几乎为零。这造就了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一旦这种技术进步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传统的文化解释模式必然被肢解,一种全新的基于技术进步之下也将成为现实。得益于技术进步,传统的艺术文化模式得以改变,也就使得文化具有了更强的可包容性。

虚拟偶像文化的兴起,与其说是一种基始于传统艺术文化模式上的学习与进化,倒更像是与基于现实事物衍生发展艺术价值的传统文化模式的诀别。在信息交互时代的背景下,承载文化体的物件将可能在任何一个文化消费者——或许是你,或许是我的鼠标下诞生。

via:爱你妹Anime/中二晚期暗炎桑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Love Live!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