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Hz即将普及?论高刷新率对游戏的实际作用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今天,显示器给人的视觉体验似乎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尺寸了,从NVIDIA推出“3D立体幻镜”开始,高刷新率显示器就已经走入了玩家的视线,不过由于其价格昂贵,同时可供选择的产品也不是很多,很多人都望而却步。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自己的高刷新率显示器产品,而且刷新率也不再是以前用于支持3D眼镜的120Hz,而是更高的144Hz,那么144Hz和普通的60Hz显示器究竟有什么区别呢?高刷新率显示器能给我们带来的游戏体验又有何不同?

这个问题实际上要从人眼的反应速度说起,我们平时看的电影电视剧一般的帧率在25-30帧每秒,一般来讲,只要帧数高于这个,你的视觉信号就不会有任何的卡顿,也就是所谓的视觉流畅,而且电影是不涉及到实时渲染这个步骤的。

但是游戏并不是电影,我们在游戏过程中所看到的画面,完全是根据我们的操作以及电脑本身根据游戏的内容实时渲染出来的,在开启垂直同步的情况下,如果你的电脑性能不佳,每秒渲染出的画面数量低于显示器的刷新率,那么你的的某些操控动作就会被显示器强行安排至下一帧进行显示,这个就是我们平时遇到的操作延迟;如果你的电脑性能够强,每秒渲染出的画面数量高于显示器的刷新率,那么你的某些操控动作就会被显示器选择性忽略,这就导致了丢帧,虽然眼睛看起来是一点也不卡,但是肌肉反射的识别灵敏度要大大的超出视觉的反射,所以玩家不得不为了满足操作的流畅,而去选择性的关闭垂直同步这一功能。

关闭垂直同步,可以保证你的每一次操作都能够立刻显示在显示器画面上,但是同时我们将要面临另外一个问题:由于电脑会优先保证你的操作得到显示,所以渲染出的画面衔接开始变得连续无中断,而显示器的画面变化次数却依然是每秒60次。在这种前提下,你就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显示器画面下半部还是你进行操作之前的画面,而上半部却已经变成了操作之后的画面,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画面撕裂”。

那么在延迟、丢帧还有画面撕裂之间,我们看上去是处于一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位置。不过随着技术发展,144Hz显示器的出现,这个问题似乎得到了明显改善。那么144Hz显示器到底是如何帮助我们改善视觉体验的呢?

首先是丢帧问题,因为渲染速度大于刷新速度所导致的丢帧,由于刷新速度从每秒60次上升到每秒144次,那么帧与帧之间的间隔就被明显的缩短,无论是你的视觉反射还是肌肉反射都已经无法察觉这种级别的轻微丢帧,所以问题解决。

接下来我们看看延迟问题,其实原理上和丢帧差不多,帧与帧之间的间隔被明显缩短所带来的操作显示细化,让更多更细微的操作能够得到实时的显示,即使你真的运气不好,依然遇到“跨刷新操作”,那么144Hz那极短的的帧间隔也能让这种延迟变得无影无踪。
而关闭垂直同步后的画面撕裂问题,虽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不过每秒刷新144次,也能够让画面撕裂触发的阈值变得非常小,虽然在极端条件下,你可能依然会遇到跨刷新帧导致的画面撕裂,但是在你的神经有所反应之前,这个小小的撕裂可能早就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不过由于144Hz显示器的刷新速度,对显示器连接线的带宽要求也更为严格,一般来讲,120Hz与144Hz显示器都需要使用双通道DVI接口,以保证带宽充足。
并且,高刷新率的显示器还有一个明显的效果就是可以随时更改自己的显示模式,一遍更加适应不同的应用。
FPS模式
标准模式
电影模式
照片模式
单独看照片可能感觉不出什么效果,但是若作为对比的话,针对不同场景所设置的不同显示模式可以让用户有一种更加真实的感觉。
而自144Hz到现在已经逐渐成熟,相信这条路上,高端竞技专属显示器一定会走的更远,更深……
PS:文中出现显示器为HKC的X3显示器,作为一款144Hz,夏普PVA屏全接口的显示器,目前售价仅为1399,还是比较不错的。建议大家考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