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积累且无法遗忘的记忆 Giftia将何去何从?_动漫星空
gamersky
“要是自己的寿命长短,从一开始就被定下来了的话,我会怎么去接受这个事实呢?”想着这样事情的少年与哭泣的少女,在未来都市的电梯里相遇了。少年爱上了这个初见的少女,悲伤的结末在这个安静的瞬间已然注定。

在这个科技水平远高于现今的未来社会中,SAI社生产的拥有感情和自主人格的智能机器人Giftia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有着人类的外表、感情、学习能力的Giftia却只有9年4个月的寿命——记忆不断积累,无法遗忘,存储空间满载之时便会发生人格崩坏。
于是“终端处理”部门应运而生——负责删除寿命到期的Giftia的记忆,并将身体回收利用。主人公水柿司高中毕业后来到这样一个部门,与在电梯中遇到的Giftia少女艾拉搭档进行回收工作,而艾拉的寿命,却只剩下2000小时……

可塑性记忆是由动画工房制作,林直孝负责脚本的原创动画。5pb.社当家脚本家之一,创作过混沌头脑、命运石之门的林直孝,比起花田之流,实力还是很令人放心的。通过目前两话表现出来的故事基调和世界观,与他的个人风格也比较贴合。林对于搞笑情节的把握与伤感氛围的渲染都可圈可点,而通过妄想科学系列的历练,科幻风也可以很好地驾驭。可塑性记忆恰恰就是一部边笑边虐边治愈的动画。

物质存在与灵魂,究竟哪一边才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有许多动漫作品对这个问题都有或深或浅的涉猎。Giftia就是一种以非人之躯承载“灵魂”的存在。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曾提出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
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法则: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第三法则: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而后来逐渐发展的科幻体系中出现的越来越接近人类的智能机器人却对这些法则提出了挑战。由此引发的则是人工智能是否有上限的争论以及对人工智能的担忧。机器人如果在情感与学习能力方面达到了人类的高度,势必将动摇人类存在。这也是许多反乌托邦科幻小说中常用的素材。

但是可塑性记忆中的Giftia与这些常见的机器人模式并不相同。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可塑性记忆专区
他们与人类的相似程度、对人类社会的融入度都是极高的,社会地位基本与人类相同。他们充当着孩子、恋人、朋友、同事各种各样的角色,与人类唯一的区别也只是仅有9年多的寿命。而这短暂的生命对他们的“主人”来说,便是无法逃避的悲伤别离。终端处理部门负责的就是安抚主人与Giftia的情绪,然后回收到期Giftia,在这个过程中主人与Giftia之间的情感流露,虽然悲伤,却又温暖治愈。

可以说本作的世界观设定有着很大的可能性,深入挖掘可以上升到人类存在、灵魂、机器人伦理问题等的哲学高度;而做成单纯的泪系恋爱治愈番也能有很好的表现。但从目前的走向与节奏来说,后者的可能性应该会更高。
毕竟和谐温馨的人机关系设定中难以找到尖锐的矛盾点,而仔细推敲的话,也很难想像在这种机器人代替人类成为家庭成员,却又要定期回收的时代能够存在一个稳定的社会,攻壳机动队中有一段男人为了自己即将报废的机器人女友而犯罪的剧情,也许才是这种设定更为合理的发展。所以Giftia与人类的相处方式更像是一种童话式的美好理想,但是通过童话式的世界观与悲剧内核来表现爱与治愈的主题,却可以达到很好的催泪效果。

贯穿始终的悲伤线索、搞笑日常与每话回收部分的治愈剧情,构成了这样一部亮点满满的四月新番。司与艾拉间将会产生怎样的感情?这份感情又会有怎样的结局?这一切都令人期待。虽然很希望这个写过命运石之门的编剧能来一个中二神展开,引出某些黑幕,并让男主通过努力改变Giftia们9年4个月报废的命运,不过照目前的节奏来看,准备好纸巾也许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VIA:爱你妹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可塑性记忆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