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干死三千 中国历史上的精锐特种部队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特种兵的出现始于二战时期,但在中国古代战争中,早已不乏“特种兵”的身影,如战国时期的铁鹰锐士、隋朝的燕云十八骑等等,下面就和小编去了解一下吧。

隋代燕云十八骑
快如风烈如火以一敌百
相传燕云十八骑是由罗成父亲靖边侯罗艺率领的精锐骑兵,总共由l8个人组成,他们腰佩弯刀,脸戴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双眼,身披黑色长披风,脚踏胡人马靴,马靴配有匕首,众人背负大弓,每人负箭18支,同时都配有清一色的圆月弯刀。

燕云十八骑一般都是在大漠活动。据说,当年辽部察哈合台带领辽兵l万人,侵入燕门关抢掠,燕云十八骑暗中偷袭,一夜之间杀其3000多人,察哈合台带领余部逃回大漠,十八骑穷追不舍,一直追至察哈合台的家乡,察哈合台及全族2万余人被诛灭。此后,辽人都远走戈壁。再也不敢进犯。靖边侯罗艺死后,燕云十八骑被罗成解散。当然,也有历史学者认为,燕云十八骑及其故事大多属于“演义”。


秦国铁鹰锐士
剑术马战步战阵战皆精
“锐士”是战国时秦国经过选拔训练有素的步兵。秦孝公时商鞅变法,奖励耕战,按军功给予爵位和田宅,军力大盛,士兵的战斗力很强。秦国锐士可以以一敌十魏武卒,《荀子》中曾对秦国军事实力有过高度评价:“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当时,步兵以魏国武卒最为精锐,天下呼之为“魏武卒”。骑战则以赵国的“胡刀骑士”和齐国的“技击骑士”并称精锐。商鞅变法后,秦国新军在收复河西的大战中横空出世,被天下惊呼为“锐士”。


东汉陷阵营
陷阵营是东汉末年的一支精锐部队,“将众整齐,每战必克”。其统帅为吕布帐下的中郎将高顺。人称高顺“所将700余兵,号为千人”。陷阵营“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故名“陷阵营”。在吕布与刘备、曹操军队的较量中,陷阵营冲锋在前,大败对手,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



东晋北府兵
骁勇善战攻无不克战无不捷
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由于前秦已一统北部中国,东晋王朝受到空前的军事压力,因此诏求良将镇御北方。当时的重臣谢安任命其侄子谢玄应举,谢玄到任后,在流民中选拔骁勇士卒,建立了一支军队。后来。

谢玄改镇京口,因为当时京口又名北府,故其所率军队得名北府兵。公元383年,北方前秦欲统一南北,率80万大军南下,东晋8万人迎战,这就是淝水之战。北府军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击败前秦大军,刘牢之一度追到邺城,由此名声大振。


唐代玄甲军
皂衣玄甲势如破竹无坚不摧
玄甲军是唐朝初年的一支精锐骑兵部队,士兵身着黑铁盔甲纵横驰骋,所向披靡。《资治通鉴》一书对于玄甲军有这样的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余骑,皆皂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在唐武德三年著名的虎牢关之战中,李世民率领数千唐军与十几万夏军对峙,用1000 玄甲精兵大破王世充,斩俘6000余人。据说李世民几乎每战都身先士卒,他同样是一身玄甲,率领着骑兵如同黑云一般压向敌阵,势如破竹,无坚不摧。值得一提的是,唐军的铠甲抛弃了魏晋时期的具装铠,演变为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明光铠是一种护胸镜锃亮的板式铠甲,非常华丽,而且重量更轻,防御力大大提升。


南宋背嵬军
五百精兵破金军十万
背嵬军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统领的一支精锐骑兵部队,挂帅的是其子岳云。岳家军鼎盛时期约有10万人,其中最精锐的背嵬军骑兵8000人,步兵亦有数千。在绍兴l0年,与金军在颍昌、郾城的一系列战斗中,背嵬军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郾城一战,岳飞的背嵬军先以步兵大破金军精锐“拐子马”,再以极少的精锐骑兵猛冲敌阵,大败金兀术的精骑l.5万人。然而,金兀术不甘心失败,又集结3万骑兵攻打颍昌,背嵬军再次大破金军精骑,直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在朱仙镇之战,背嵬军更创下500背嵬精兵大破10余万金军的辉煌战绩。金人曾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