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的内心成长和精神领域分析_动漫星空
gamersky
艾伦的精神领域存在着两处矛盾:
第一、是个怪物、内心充斥着莫名的杀意和愤怒,同时又渴望与人的依赖关系。
第二、目标意识强,但缺少稳固的价值判断体系。
第一点,艾伦九岁时杀人,有计划而且演技爆表,在杀人时明显使用了超出必要的力量和情绪,表现出overkill的特征(6话)。
此外艾伦也认同为了达到目的可以采取极端手段。长官组拷打中央宪兵时,艾伦的反应比同期要更淡定(55话)。
但与此同时艾伦也一直渴望着“信赖关系”“心灵的依靠”(26话)(外传中指出正因为是怪物,才能了解那种东西的珍贵)。此处一同说下对新利威尔班成员选择问题的理解:
旧班=高手+配合默契+仰慕兵长
新班=新手+并非完全认同兵长的判断(利威尔后来也花了不少功夫教导他们)
但利威尔却说以104期作为新班成员“适合艾伦这个拼命的人”或者“适合艾伦拼命”,侧面表明旧班的配置与艾伦有不合适之处。
旧班:
巨木之战中利威尔给予他选择权,艾伦已经准备投入战斗,但在佩特拉的请求下又放弃(尤其是看到象征着信赖关系的齿痕)(26话)。
新班:
与旧班不同,104期同伴对艾伦是如同兄弟姐妹的存在(inside抗);艾伦在独白渴望建立新的“和他们在一起那样的心灵依靠”时(26话),脑海里浮现的也是104期同伴的形象。故与旧班相比,艾伦在紧要关头因为害怕伤及新建立的信任关系而束手束脚的可能性会显著降低;渴望建立和维护羁绊的心愿会成为他忘我战斗的枷锁,这大概是利威尔选择新班成员的原因之一。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进击的巨人专区
第二点,目标意识强是艾伦的长处,也非常适合使用巨人力量这一功能,在他被巨人吞下后巨人化、发动“座标”保护众人等情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第一点结合起来,强烈的“目标”能够给艾伦内心的愤怒制造一个发泄出路;此前的艾伦经历的就是一个不断寻找“敌人”的过程:人贩子、巨人、女巨人、故乡组……他巨人化以后残杀巨人的画面(如10话)与小时候干掉人贩子的情景类似,都体现出overkill的特征。
在阿明和韩吉第一次提出硬化补墙的方案时,艾伦也表达了找到地下室就能知道“我这愤怒应该指向哪里才好”(37话)。
此外,在尤米尔指出莱贝并非真正的敌人时,先前预备压抑自己内心仇恨套情报的艾伦激动的询问“敌人到底是什么?!”(46话),这说明“敌人”的存在对于艾伦的前进而言至关重要。
但是长处本身就是双刃剑,拥有的时候所向披靡,失去的时候也会带来重创。就像艾伦之于早期的三笠,有了艾伦她就无所不能,失去艾伦则会启动自我毁灭模式。艾伦的问题也在第二次对战阿尼时初次显现出来,因为“敌人”这一目标发生动摇而无法发挥力量、造成抓捕行动的滞后(动画强化了这一点)。
特别是在艾伦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判断体系的情况下,失去目标的影响就会更加突出。在知道身边的同伴是巨人之前,艾伦并没有实质接触过另外一种价值判断,他的世界是非黑白分明,他也理解不了别人的犹豫。在得知故乡组身份时,他经过一定的挣扎但最后也简单把他们归结为“敌人”(51话)(尽管阿尼和莱纳是启发艾伦产生责任意识的重要的人(17话))。而在教堂地下他了解到父亲的死因、发现父亲做过自己曾经痛斥过的事情,从而接触到了他人的“正义”立足点、颠覆了曾经的是非判断标准。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进击的巨人专区
综上尝试解读艾伦在教堂地下的反应,以下两点都发挥了作用:
1、刚刚与希斯更进一步的关系成为束缚艾伦的枷锁;
2、失去“敌人”这一目标。
虽然连载经历了约半年,但在漫画里艾伦从知道父亲被自己吃、以及父亲灭门行为大概就过了一天,心理难以恢复也很正常。罗德的话固然有影响,但了解父亲事实对他的冲击也许更大。
艾伦并没有忘记父亲的嘱托;相反,正是因为记起了父亲的话才促使他崩溃(63话):

不久前他刚刚与希斯谈心,并表达了对对方袒露真实想法的认同(54话)。尽管自己从小是个怪物,却是被父母疼爱着长大的;他即深知失去父母的痛苦,也就能够理解希斯怀念姐姐、渴望父爱的心情。
因此希斯所表露的决心更进一步加速了他的崩溃(65话):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进击的巨人专区
最后,关于角色的成长,这里是我的认识。
经历了65、66话崩溃大哭、67话牺牲方案被希斯否决之后,68话艾伦提出了对“自己的力量”与“外挂的力量”的认识。
在以前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艾伦并没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只要拥有能够达成目标的力量就可以;他曾经对希斯说过“我们现在哪有闲情逸致烦恼啊”(54话)。之前让也拐弯抹角的安慰艾伦,其他士兵的死亡值不值得,全看艾伦的表现(51话),意即(利用巨人力量)达成堵墙、报仇的目标,他人就没有白死。
但是在目标失去、进入迷茫期时,他则可以开始思考,从看着托马斯被吃掉、自己被吞下肚,到能够从巨人包围圈救下调查兵团的过程中,他的“成长”,究竟有多少来自“自己力量”的成长,多少来自于“外挂的力量”?
促使他动手打自己的原因,并不全在于看见希斯和自己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看见两个青梅竹马跟自己的差距:


当年被吓哭的阿明现在已经可以坚定说出“不同的是,今天迎击巨人的士兵是我们”(他们当年失败,我们必定不同)——精神力量的成长;当年搬不动屋梁的三笠现在已经可以轻松搬起炸药桶——身体力量的成长。与一起长大的人比较更能触动艾伦的思考:这五年他自身的成长究竟有多少?
这种思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进步。53话利威尔在艾伦无法硬化后说过,“确定不足然后抱怨现状是重要的仪式”;当时艾伦通过实验了解了自己身体力量上的不足(巨人力量的不足),同样也认识到“就是了解这一事实后一切才开始吗?”
在确认无法硬化之后,调查兵团才能明确下面的方案,主动出击、追查壁教线索;现在,大概在确认自己精神力量的不足之后,艾伦才可以更加注重自身力量的培养、而不是完全倚重巨人之力。
打自己是一种情绪发泄的方式,在我看来,也可以是一种与过去告别的方式。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进击的巨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