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下架背后有何无奈?各种利益集团的折返跑_动漫星空
gamersky
���� SSI �ļ�ʱ���� 不管怎么样,整治整改的噩耗终究来到了可怜的二次元身上,让那些本来就弱小的宅文化群体,如同套上烈火的牢笼,燃烧的正是他们多年的信仰,即使这是多么不愿承认的事情。今天我就站在一个特殊的中点线上,来重新梳理动漫封杀事件其自身的制度挣扎。请大家不要简单地带上任何国家XXX的论调,因为我怕这篇文章会被查水表,poi!

| 专栏作者:酱油----游戏视频编导 |
|---|
媒体让玩家变得更聪明,好吧其实也不一定。
(点击图片进入专栏列表)
审核尺度从不明朗
事实上,目前动漫查处的标准我们仍不能确定,诸如一些暴力元素过多的作品,例如《寄生兽》,《东京食尸鬼》被禁止算是可以预见的。但相反,国产动漫作品《十万个冷笑话》,至今却安然无事。难道说这就是传说中适合少儿观看的标兵之作??真想借用里面的一句台词来问候下当今小朋友:“少年你家电脑网速不错,哥哥来帮你下个片吧”。
《十万个冷笑话》羞耻play的段子并不少
说到国产动漫,如果《十万个冷笑话》是根植于中国式的互联网基因,那么《中国惊奇先生》更像是一部属于中国文化的草根英雄喜剧。相比前者,他的灵魂更多的属于创造部分而非极度商业化的无厘头娱乐。《中国惊奇先生》第一次让我明白,原来中国道教的法术咒语也能如此帅气,而且演绎的有模有样。从某种程度上讲,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中国打破日本剑与魔法世界观垄断的可能。
《中国惊奇先生》一定程度上叫观众看到了中国文化的魔法世界
即便如此,《中国惊奇先生》并没有像《十万个冷笑话》那么幸运。早在去年,《中国惊奇先生》的漫画版,就已经被电视台报道存在太多色情场面,要求作者下架。即便是动画版也保留着原作太多福利的桥段,甚至用性暗示挑逗着观众的眼球。例如妖怪打扮成小姐约炮,妖怪打扮旧情人去找人妻约炮,诚然这些有意识的反应了成年人的生活现状,但不要以为小孩真的看不到这些,只是我们青年人的生活不存在小学生的交集罢了。这就和某些手游的用户留存那么高,为何我却看不到人在玩的道理是一样的。
很多成人话题固然不吐不快,但会让低龄孩子很困惑
笔者坐地铁的时候,就曾看见一名8岁大的孩子,拿着IPAD看某款动漫甚是入神,当我凑过去也想仔细瞧瞧,是怎样的作品。于是屏幕出现了一些了奇怪的东西,两个圆滚滚东西在摩擦摩擦,这种hentai的美妙感觉挑逗着我的视神经,真后悔自己生错了年代啊,不对,真不能让小孩子看到这些东西啊。但凡作品热度达到一个量级,小孩子看不到那是不可能的,一大波家长举报也是必然的。
不吐不快的矛盾性
妈蛋,说到底还是要有分级制度啊!但是相关部门的态度始终是,担心创作者创作空间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管理起来会更加混乱。说到底,还是要提倡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锅饭”意识派生出来的审定标准,即文化作品还是要老少皆宜。
面对自由经济市场下分众化的趋势,却又存在极为积极开放的一面。这集中体现在一些动漫展会上,例如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其政治背景可能现今为止,最能体现官方背景的大型展会。他由文化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许多国内媒体授权的优秀动漫都会在这里预先与粉丝们互动交流。
���� SSI �ļ�ʱ���� 你很难看出这样极具包容性的国家级动漫展会,背后却蕴含着多么复杂多变的审核体制。换句话说,你真的认为随着时代的推进,新一届的有关部门会对目前的现状有所改变吗?你又真的认为,相关部门不想维护我们脆弱的二次元环境吗?在动漫查封事件之前,我有幸和一名有广电背景的人聊天。可以看出此人很想通过自己有限的能量去推动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从书籍出版到沙龙演讲,可谓是名资深的动漫学者。此次动漫下架事件,他对我无奈的透露有关部门的“无辜”与无辜。可见分级制度迟迟没有音讯其背后的复杂性远远超过普通人的认知范围了。
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是难得政治态度开明的国办展会
产业上下游都是KPI的奴隶
此外,内容平台商也并非是承担正义的特殊力量。他们完全有能力尝试过滤一些非受众用户,经常翻墙看视频的人都知道,youtube有着严格的年龄分级制度,大到影视剧小到一些游戏宣传片,例如《刺客信条大革命》的部分宣传片,就需要youtube用户登陆谷歌账户根据年龄解开目前的内容。这种自审和自觉的态度,却从没有出现在国内的视频媒体身上,反之国外一些无节操的营销倒是都一拥而上的来回抄袭。说直白点,还是中国式的赚钱思维嘛,执行层需要KPI(绩效)养活自己,谁愿意把观看机制搞的那么繁琐,将来怎么愉快的谈数据拿奖金?
我们何时有这样的一天
如果结合刚才所说的,我并不认为PPTV动漫频道被爆菊是一件多么含冤的事情。和一部分视频媒体一样,PPTV的起步并非建立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相比快播聪明的是,PPTV很懂得洗白的重要性。即便如此,当我们打开动漫频道,一些夸大其词的标题和汹涌澎湃的封面轮换总是给人一种,赶紧点开我呀,这里有你想看的暗语。当然,这并不是PPTV才独有的气质,几乎主流媒体都会存在。站在家长的角度讲,这简直就是让孩子不要进入互联网的态度。
追其原因的话,简单来说中国互联网产品思维对于用户量的理念,与海外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我们总是想带着一股想野蛮增长的势头,即用户量为王。大家更多的心思全堆积在用户量上,而忽略良性的发展方式,这也是多年来中国创新思维低下的一部分原因。我们拿手游行业举例,在F2P(免费模式)的大前提下,用户量对于中国还是日本都尤为重要,这就像鱼与水,老鼠与大米的关系。不过两地却一直有水土不服的细微体质。日本相比中国,更加重视活跃用户量,也就是真正玩进去的玩家究竟存在多少。而中国则是更加推崇次日留存,即第一天玩的人,第二天又有多少人留下来。表面上有着相同资本目的,最终形成的市场制度却有着惊人不同。在如今重度化的市场格局,国内厂商依旧不会把创新的比重看的很高,夸张点说,他们更重视自己的APP图标是否能具有眼前一亮的气质。
《刀塔传奇》图标设计的很棒
���� SSI �ļ�ʱ���� 这不仅仅决定了扩展用户量的可能性,很大一方面还决定了是否具有与渠道商顺利合作的筹码。说到底还是KPI的价值观影响了体制,而体制又进而影响内容制造的工艺上。
听起来感觉好像真的没救一样的游戏行业,换在动漫领域也是极其相似,从培养人才到企业孵化,官方对于动漫产业的扶持这几年的投入一直没有停止。目前我国共有动漫企业4600余家,专业人员近22万人,从业人员50余万人,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动漫企业24家,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大型企业13家。
可笑的是这一切的努力,依旧被KPI体制所扭曲。大部分工作室都是拿着政府的扶持资金,去做着富士康加工厂式的流水线。大量低水准的同质化作品去满足有关部门的KPI,例如
《金甲战士》《晶码战士》这些脑残作品。
这都什么鬼
这不是冷笑话,这是扎根于骨髓的扭曲,从上游到下游延伸至骨架的每一处。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为这一切责任买单的人,永远是那些不断奉献爱与忠诚的我们。整个文化环境,这就像永无尽头的折返跑,矛盾之中除了降而复叛,力尽而亡还看不到其他的可能。
虽然,我们现在的产值和影响力还不能和美国、日本等动漫发达国家相比,但是我们产值增长的速度是远远超过他们。这几年,我国动漫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是48.25%,是同期美国动漫产值的近10倍,日本的近8倍。-----------2013年有关部门。
2年过去了,又改变了什么呢。

阅读更多精彩专栏文章,请点击图片按钮:

征稿启事:
为了进一步提升专栏与评测文章质量,也为了给各位玩家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本站现公开向广大玩家征集稿件,欢迎各位有能力的读者在当期的N个题目中任选其一撰写文章,自选题目亦可;文章一旦审核通过,即将在专栏板块或评测板块中重点发布,同时还将根据文章质量给予每千字50-200元的稿费作为报酬。
征文题目:
一、专栏类
1.《GTA》的PC版终于要来了,对于这份迟来的厚礼,你有怎样的期待或看法?
2.针对《死或生》等乳摇向游戏的流行,你有什么想说的?
3.针对动漫大量下架事件,你有什么看法呢?
二、评测类(点击查看)
要求:文章字数以2000——5000字为最宜,需适当配图,完成后以Word文档形式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中,邮件名首须注明“专栏投稿”或“评测投稿”,并在投稿文章末附上常用联系方式。投递后7天内,若未与投稿人联系,则表明稿件未通过审核,作者可自行处理文章。注:不支持一稿多投,故审核期间请勿再向其它地方投递,违规将取消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