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4国行首发游戏集中评测 《纳克(Knack)》点评7.6分 合格的家庭娱乐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对一些作品而言,要避免默默无闻,最好的方式是与大事件捆绑。考虑到与国行PS4同捆,对《纳克(又译:钠克的大冒险)》的质量,从开始我们就有了某种联想。这种联想是先入为主的:一方面它90%的知名度,确实是借了首发和主机入华的光芒,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它并非许多人理解的动作大作,但作为家庭游戏,它能好地满足目标用户的需要。

| 专栏作者:最后的防线 查看作者更多文章 |
|---|
石家庄人的一生只有一种不幸,那就是离北京太近,又离天堂太远。
| 7.6 | 纳克 |
|---|---|
| 评测平台:PS4 | |
| 作为与家人同乐的游戏,《纳克》能称得上合格,作为免费午餐,它具备免费午餐应有的品质。它的亮点很多,让人可以去爱,但并非尽善尽美的。 | |
| 喜忧参半 |
| 体型增大的设计 | 清新脱俗的画质 |
|---|---|
| 女朋友最爱 | 上手简单易操作 |
| 战斗单调简陋 | 缺乏分支 |
说实话,评价《纳克》很难,尤其是在游戏的开始阶段。那时,你发现,这部作品真的超凡而又惊艳:它采用了清新的画风,并把有趣的故事嫁接到流畅的战斗系统之上,纵然其标题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你会相信,厂商只是以此来起欲扬先抑的作用。
《纳克》日版宣传片:
故事发生在架空世界:为对抗武器突飞猛进的哥布林,博士制造出了我们主人公。它本身是远古神器的集聚,球状核心可以随着零件的吸收,演变为更强大的金属战士。通过这个创意十足的人形机器,开发者试图展现的,显然是一种特立独行的简约:游戏中没有需要互动的NPC,没有难度爆表的敌人,甚至没有动作游戏经验和基础的玩家也能轻易上手。关系主角战斗力的因素只有两个——“日长石”和“远古神器”——它们直接影响了纳克的能量值和生命值。
游戏的敌人之一:哥布林/半兽人,一个巨大阴谋让这个仍在使用冷兵器的种族造出了坦克
随着高清即时演算动画完结,冒险旅行开始,制作者不断变换场景,处心积虑丰富体验,带给你宛若初见的兴奋,并让你感到它的内核相当丰富。考虑到这部作品由SCE出品、由Mark Cerny(PS4之父)参与制作,你更加深了这种信念和意志。

《纳克》中的场景证明SCE实力不群,并给了玩家不错的第一印象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纳克专区
在开场前三个多小时,你会认为一切都很棒。即使最挑剔的玩家也会认识到:如果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纳克》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游戏中许多要素表现出了潜力,尤其是体型增大这个设定。考虑到《纳克》涉足的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游戏类型,且拥有《马里奥》《雷曼》等众多竞争对手,这些创意和灵感真心能让它脱颖而出。
登场之初的纳克,与其后期的形态对比鲜明
但出于某种原因,开发者并没有对这些灵感进行深入的挖掘,这也许是因为,其前身只是索尼用于展示PS4技能的一个实验作品。具体点说,就是它的套路偏于传统,几乎可以被概括为战斗和前进。对此,你固然可以说,《纳克》中添加了平台动作的元素,但整个过程几乎不需要任何技巧。你也可以说,解谜环节增加了趣味性,但解谜的核心往往是:站在开关前,按下杠杆,你打开了机关;打碎外观独特的墙,隐藏物品就在其中。
《纳克》有解谜元素,比如面对激光报警装置,将身体切换为透明模式
至于《纳克》的内容也体现了简约,整个故事非常迷人,在风格上,非常像美国梦工厂出品的动画片,但简单的代价是,其内容并不像硬核玩家想象的那么丰富:你所要做的只是跳过机关,攀爬悬崖,然后来到一个敌人游荡的密闭区域。这种模式乍一看颇为有趣,能吸引目标用户——女朋友和小学生,但这未免是一种可能无法让人记忆犹新的兴奋。可以看出,制作者在利用过场动画、场景切换等手段来弥补问题,但其作用并不像我们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显著。
在游戏中,所有地图都是单线的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纳克专区
随着我们态度冷静下来,你甚至会发现一些优势也变得不再那么雄辩,画面就是其中之一:纵然其画风清新明快、赏心悦目,但以大厂出品的PS4独占游戏论,本作画质其实大可有提升之处。
《纳克》的画质离次世代还是略有差距
游戏的平衡性方面设计仍有改进余地,正如一些媒体总结的那样,血槽和加血的设定令人意犹未尽,至于战斗系统的表现也称不上良好。笔者对3D动作游戏的理解始终是:战斗系统必须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使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其底线也应当是——避免单调、乏味和重复。但在二周目,甚至三周目之后,你会发现《纳克》在这个方面还是没有做到出彩:游戏中,方块和X键包揽了99%的跳跃与攻击;整个地图提供的“日长石”数量有限,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你能释放的必杀技数量是有限的,一个重要的设定反而因此显得无足轻重。
纳克的必杀技之一,自身化作旋风快速击败敌人,但由于能量有限,因此无法经常使用
在游戏的战斗中,几乎不怎么需要技巧:其中,二段跳攻击和等待敌人暴露弱点是永恒的法则——这种模式非常像《双截龙》系列——贯穿它不是操作和意识,而更多是经验和重复。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纳克专区
以上一切都证明了,它面向的是低龄人群。至于对破坏效果的处理也可以为此充当背书:游戏中,你随时都在大开杀戒,但谢天谢地,屏幕上见不到敌人的血,尸体也会自动消失。
作为面向家庭娱乐的游戏,你在《纳克》中当然看不到血浆
作为一个亮点,它的性价比尤其值得赞扬,尤其是套用那个“性价比=效用/价格”的公式。由于除数本身接近于0,纵然它不能满足所有玩家的需要,但其结果必定是接近正无穷。写到这里,你也可以明白,“7.6”的分数只是一个参考,何况如今游戏正趋向多元化的体验,对这部一方面随处精细打磨,但又存在不足的产品,真心很难用“非黑即白”的标准盖棺定论。
《纳克》中有个系统值得一提:你可以通过好友在线分享丰富你的收藏,进而解锁道具和新的主角形象,譬如吸血鬼钠克、黑暗钠克、脆晶钠克……如此等等
鲜艳的色彩、轻松的风格,都将成为你享受闲暇的动机,但正如我们的主角纳克一样,无论它如何卖力,都离“神作”的标准差了点什么。具体来说,就是它优秀与平凡兼具,作为低龄游戏、或者家庭娱乐游戏,它确实圆满完成了使命,但作为动作游戏,笔者只能认为,它的表现算是中规中矩的。
更多《纳克》游戏截图: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纳克专区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纳克专区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纳克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