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妹子 差距如此大——萌系画风演变史_动漫星空
gamersky
说实话,主要你的美术修养可能不太够。所以你认为早期受欢迎的风格(指10-30年前内)“不一定”就比现在的差。这一点是没错的。但实际上,从“整体”来看,早期画风的的确确是比现在的主流画风要差的。说好或者差,必须得先定义。我这里说的主要是指【客观接受度】。
首先看一些过去的精品作品。(主要是美少女系,当时还没有特意的萌系)








如果你是最近才入坑的,你会觉得这种画风有点“老气”。为什么呢?显然你是在跟目前的主流风格对比。现在的萌系可能是这种的,




或者这种的,是的,没错,变化很小。但是,有变化。真的有变化。


那些太细节的东西我就不说了。总体来讲,可以用一个笼统的结论,“更偏向设计感”“更偏向亲和力”。
设计感,就是说,早期作品偏向绘画。
比如:

比如这位老兄。相信这个风格影响过不少人。而目前的P站里也有一大堆。

相对于普通大众来讲,让他们接受多样性的艺术,是困难的。什么叫多样性的艺术,意思就是,不那么典型的艺术。比如,一个没经过训练的人,可能觉得两种绘画是好的,一看就懂的。
通俗点来说,就是,写实丰富但看得懂的。装饰抽象夸张等等但看得懂的。(发现了吗,必须得是看得懂的。如果你画了一个很写实的但看不明白是什么物质在什么地方什么状态下的写实作品,观众一样不会喜欢)
当然,动漫作品属于大众艺术,一般都不会画观众看不懂的东西。所以,关键是,如何更好的结合“写实”与“抽象”。纯粹的写实是超写实。纯粹的抽象就是图案画。比如这个《什么鬼》。



通过前面那个妹子侧脸的油画你可以发现,日本漫画的根在于欧美漫画。而欧美漫画又来自于欧美写实画。所以日本漫画也来自写实。但我前面又说了,普通人能轻松欣赏的东西,是“纯粹的写实画”“具象的装饰画”所以,日本漫画的发展历程也就是从“写实”慢慢在朝“抽象画”发展。
早期画风离“真实”很远,离“普通人容易看懂的具有设计感的具象装饰画”也比较远。所以普通观众看了,需要一定过程才能接受。而这几十年画风演变,从这样变到这样…


你难道没有发现,这个京阿尼脸,其表达的真实元素超过了手冢,而其设计元素也超越了手冢吗?所以吧,新的画风,“元素效率”更高。
就是说用同样多的线条、色块,概括包含了更多的真实内容,让普通人从写实角度更易欣赏。同样又包含了更多的设计力量,让普通人能更容易体会到“流畅、圆滑、利落、弹性”等等抽象美感。
作品的信息量是远大于过去的。而对于普通人的接受度(就像人体工程学一样)更好,很容易即可欣赏,不易产生抗拒感。所以,本质上来讲,现代的画风是比过去的画风“科技含量更高”,这一点是肯定的。
《我的女神》演变图:






顺便一说,不光日漫,整个地球漫都是这样进步的。别说动漫了,整个艺术行业都是一样的发展规律。
曾经的美式插图:






可以看出,就算是比较偏写实的东西,也在不知不觉中朝“更容易看”的方向发展着。
过去的画风,面部阴影的位置很尴尬。真正的阴影是符合写实的,看起来不会不自然。美式一般走这个阴影造型路线,比较写实,看起来也就会合理。自然一点。虽然比较具象,不够抽象美化。但没有很大矛盾。没有不自然的感觉。



但是日式就不一样了。造型和现实已经有了很大差别。阴影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全靠造型决定。造型不写实,但 造型》阴影 之间的这个投射规律还是遵循写实的方法。于是就尴尬了。

可以看到,按照严格的素描来说,上图正面的暗部是没有错的。但是它和现实情况的差别就比较大了…………如果是没入坑的人,可能直观上无法把它理解为阴影。这一点很尴尬。所以后来的都这么处理,通俗点说就是别较真了,忽悠过去吧…………


这样虽然没有加强脸部的立体感,但是,也少了破绽。就像是一个拳手放弃了舍命攻击,虽然更难翻盘了,但破绽也更少了。
其实现在的日漫比过去的老作品,在造型能力上,几乎是碾压的。以前萌系插画这样算是高手了……

现在呢?明显在艺术风格上更加多样性。







最后放上某老外画的少佐 对比原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