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贸易公司(Offworld Trading Company)》抢先体验评测7.8分 火星版商业《殖民计划》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外星贸易公司(Offworld Trading Company)》每每让我想起《殖民计划》,它也确实给我带来了许多个小时的、与当年类似的乐趣,在老玩家眼里,这段话应该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殖民计划》诞生在电子游戏的蒙昧时代,大概只有一些老家伙还能记得这玩意儿的存在。那是个再偏门的题材都能找到追随者的年代,这部作品生逢其时,也因此在国内不少玩家的心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令人遗憾的是,《殖民计划》没能在国产单机的严冬里逃过二世而亡的命运,今天的这部《外星贸易公司》或许和光谱科技没什么关系,与《殖民计划》也并不全然是一个路子,但两者确实有许多神似之处,或许也能因此给我们那断链的回忆做出或多或少的延续和补偿吧。

| 专栏作者:暗哨——男人三十 |
|---|
《殖民计划》与《外形贸易公司》都没啥划时代的意义,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成为好玩的游戏。
| 7.8 | 外星贸易公司 |
|---|---|
| 评测平台:PC | |
| 《外星贸易公司》是一款罕见的、以外星为背景的商业模拟经营游戏,有些像是《殖民计划》遇到了《金融帝国》。更加罕见的是,作为一款模拟经营游戏,它还同时学会了RTS的策略深度与快节奏。 | |
| 前途无量 |
| 简单但不乏策略深度 | 健康的快节奏 |
|---|---|
| 现阶段游戏性已经很不错 | |
| 销售操作尚需完善 | 生产内容略显简单 |
《外星贸易公司》与《殖民计划》并不完全一样,它甚至与绝大多数模拟经营游戏都不大一样。与许多同类的、往往极尽复杂之能事的作品相比,《外星贸易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直来直去的简单美。想要获胜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将其他所有的公司收购。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我们的整个游戏过程也就因此成为了一个筹资的过程。当然,AI的制胜手段也只有这一种,它们也会采用同样的方式来尝试收购你的股票,因此,你不仅要发展,还必须快速发展,因为你将不会像其他游戏中那样有机会偏安一隅、厚积薄发,而只会在市场竞争中变成被吃掉的小鱼和慢鱼(没错,暗哨也上过一些廉价的营销课)。
《外星贸易公司》宣传片:
《外星贸易公司》不是一部城市建造者游戏,从它的名字我们就能看出来,游戏的核心是做买卖,地点则是火星。我们大概可以将自己的身份理解成一家大财团麾下的、火星开发公司的CEO。这片红色的荒漠下隐藏着无数的宝贵资源,按照Mohawk Games的理解,其中包括硅、铁、铝、碳、水等等等等,而我们则将与其他公司争抢这些资源,建立自己的工业设施,并最终成为火星上最后的赢家,垄断整个火星贸易。
这里的外星,指的其实就是火星
本作才登陆Steam抢先体验板块不久,目前的版本号是0.0.4853,因此在眼下,在火星赚钱的方法还并不算太多。简而言之,我们首先要建立足够的资源生产设施,以保证基地的日常运行。在游戏开始前我们能从几个基地种类之中选择一个,每个基地的要求各有不同,也将决定我们这一局的发展方式。比如传统的殖民据点需要氧气、水和食物;机械化基地就不需要这类支持,但却要消耗电子元件作为日常资源;科研基地则可以将生产建筑直接建造在资源点上,也就等同于省掉了一个铁矿矿井的开销。
物资和生产建筑都被整合进了一个面板之中,Mohawk Games工作室显然是在尽可能的让玩家少“翻页”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外星贸易公司专区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你没有生产相应的资源,比如说氧气,你的员工也不会因此窒息而死,因为任何短缺的资源都会由系统直接在市场上进行购买,只要你有钱就可以买到一切东西,当然,完全仰赖进口也会带来成本难以控制的问题。物资的市场价格会因为许多因素发生变动,有时是因为随机事件,有时是因为供求关系的变化,比如说某家公司新开设了一批地热电厂;有时则干脆是人为操纵的结果,比如有人雇佣了海盗袭击了主营农作物的公司,或者干脆就是黑掉了交易中心的系统。
火星的一般样貌,氛围还原得很不错
这样的系统赋予了《外星贸易公司》许许多多的变数,让它的每一局游戏都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发展脉络。促成这种变化的除了市场天生的水性杨花之外,每次开局所随机生成的地图也将强迫我们在策略上有所侧重。在上一局里你可能是占领了所有铁矿资源的火星卡耐基,可在下一局里,火星上很有可能不会有同样的资源配置允许你复制此前的胜利公式。
向地球发回物资,不过要是真的用火箭的话,恐怕这个成本……
除了生产不同的产品以外,游戏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其他手段用来超越对手,比如科研。科研有两个大的方向,一是工程方向,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消耗化学原料来提升某一项产业的生产效率,如果你的产业比较集中,那么像“提升所有炼钢厂产量25%”这样的研究项目很有可能关乎生死存亡。科研的另一个方向则是专利,这里的专利是指只能为研发者使用的技术,一旦有人研发成功,其他人就无法再研究同一项专利。这里也有许多能够改变游戏格局的内容存在,比如能让你在资源点边上、而不是之上建造矿井。而当矿物资源已经被基本瓜分完毕的游戏后期,这等于直接一份资源变成了6份。我们甚至还能经营娱乐业,不过这部分内容现在显然还是个雏形,需要后续开发的进一步丰富和夯实。
看,我们拿到了好多好多好多钱!但实际上是公司被别人收购了,这是失败页面,相当于“大侠请从新来过”
如果你是属于侵略性比较强的玩家,《外形贸易公司》也给你准备了许多“灰色”(其实完全就是黑色的手段),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当资本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时,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这些手段包括雇佣海盗攻击对手的建筑、侵入它人网络瘫痪其生产、以及前面提到的操纵物价等等。这些“资源”可以在黑市里购买,也可以自行建造相应的建筑来解锁,黑市也会定期搞一些有趣的拍卖,电脑也会积极竞价,至于所拍卖的东西是否值得起这份高价,就要靠各位自行斟酌了。
这才是胜利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外星贸易公司专区
火星也并非全然是一块“无主之地”,玩家建造任何建筑都需要使用“土地所有权”这项特殊的资源,我们大概可以将这理解成为地球政治势力对火星资源的一种分配法则。这使得土地所有权成为了可能比金钱更为重要的资源,想要获得地产权主要依靠两种方法,一是升级基地。升级基地会消耗很多钢、铝和玻璃等基础资源,价格不菲,且会永久的增加基地的基础资源消耗率,但升级也会让地球赋予你更多的土地所有权,一次获得很多。等到基地升到顶,土地所有权就只能从黑市进行购买,且价格会越来越贵,不过后期玩家的流动资金大多相对充裕,倒也不是负担不了。
我们可以查看游戏的统计数据,从中修正自己的策略,游戏的最高难度很有挑战
升级基地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满级的基地会为我们带来游戏终极的贸易手段:将资源卖给(我猜是)嗷嗷待哺的地球。到这一步时,玩家将可以建造火箭发射设施,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有选择的向地球发射一次货物。这种模式的货物吞吐量很大,通常也能得到远超火星内部贸易的利润。这项功能的解锁会极大的增加公司的获利能力,也将使游戏以飞快的速度奔向终点,其意义基本等同于超级武器。
右面的界面是各公司的持股状况,前期大家资金都很有限,股权构成情况比较单纯,你也可以防患于未然的增持,不过系统有在双倍出价的情况下可无条件购买的设定,这只能增加对手的收购门槛,不能杜绝这种恶意吞并
在这样的机制影响下,速度就成了最关键的一环。《外星贸易公司》也大概因此成为了同类作品中节奏最快的一个,其在节奏上与其说是模拟经营,倒不如说更像是即时战略。无论最终是输是赢,暗哨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局耗时超过两个小时,其中相当一部分都不到一个小时,而我设定的关卡中都包含了最大的地图和最多的AI对手。Mohawk Games从一开始就没想将本作设计成那种会让玩家连续几天在一张地图里精雕细琢的作品,它提供的是一种更契合当代风气的、快节奏的游戏体验,虽说按照模拟经营游戏的标准它也算五脏俱全,但却更显是一块出奇美味的压缩饼干。好不好玩暂且不论,光是这份独创性应该就能对上不少玩家的胃口。
建模其实挺精致,简单,但精致
我们现在还无法给《外星贸易公司》盖棺定论,毕竟游戏距离正式完成应该还有挺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其表现出的潜力却已经值得喜欢模拟经营类游戏的玩家对其保持关注。本作的完成度也出人意料的高,作为一款抢先体验版的游戏,尽管我们现在明显能够看出作品还有相当多的部分需要雕琢,也需要进一步的补充内容,不过若论现阶段的游戏性,它大概已经要超过近年来已经发售的正式版作品。而且,咱别忘了,它还有联机对战的功能。

征稿启事:
为了进一步提升专栏与评测文章质量,也为了给各位玩家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本站现公开向广大玩家征集稿件,欢迎各位有能力的读者在当期的N个题目中任选其一撰写文章,自选题目亦可;文章一旦审核通过,即将在专栏板块或评测板块中重点发布,同时还将根据文章质量给予每千字50-200元的稿费作为报酬。
征文题目:
一、专栏类(点击查看)
二、评测类(点击查看)
要求:文章字数以2000——5000字为最宜,需适当配图,完成后以Word文档形式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中,邮件名首须注明“专栏投稿”或“评测投稿”,并在投稿文章末附上常用联系方式。投递后3个工作日内,若未与投稿人联系,则表明稿件未通过审核,作者可自行处理文章。注:不支持一稿多投,故审核期间请勿再向其它地方投递,违规将取消稿酬。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外星贸易公司专区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外星贸易公司专区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外星贸易公司专区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外星贸易公司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