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了对鬼神的认知 上古妖魔异域画风图鉴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之前小编曾为大家盘点过《山海经》中的中国怪物,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又怎能是小编一篇文章所能涵盖的呢?本次小编又厚颜无耻的送来了我大中华的那些上古异兽,只不过这次的画风可是萌系的,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喜欢呢?
蛤蟆仙人与青蛙神
青蛙神:出自《聊斋志异·卷十一:青蛙神》,长有三条腿,有预知天灾的能力。又被称为“青蛙将军”或“金华将军”。常被认为和蛤蟆仙人在一起。蛤蟆仙人:传说中的神仙,一说认为是:三国时期和左慈学法术的吴人葛玄,又一说认为是五代十国时期和吕洞宾学习仙术的后梁的刘海蟾。蛤蟆仙人经常出现在古代的书画当中,如:元代画家颜辉的《蛤蟆、铁拐仙人》图,清代画家闵贞的《蛤蟆仙人》图。

祝融
祝融,本名重黎,中国上古神话人物,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据《山海经》记载,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尽头,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另一说祝融为颛顼帝孙重黎,高辛氏火正之官。在日常用语中,“祝融”是火的代名词;一些报纸的新闻标题经常把“祝融”作为火灾的代称,尽管这是一种误解。

句芒
古代传说中的木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上升起,神树扶桑归句芒管,太阳升起的那片地方也归句芒管。

戎
《山海经·海内北经》:戎,其为人,人首三角。译:有个国家叫戎国。戎国的国民脑袋像人,头上长着三只角。

涉
出自《山海经·中次八经》。是岐山的山神,有三只脚,人的身体,四方脸。《山海经·中次八经》:又东又东北百五十里,曰岐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珉,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其林多樗。神涉处之,其状人身而方面三足。

傒囊
出自《搜神记》:象小孩子,见到人就伸手牵引,但人一到它住的地方就立刻死去。

如意真仙
出自《西游记》:红孩儿的叔叔,牛魔王的弟弟,在解阳山破儿洞霸占落胎泉,向西梁女国的妇女们售卖落胎泉水。因为侄子被观音收服,而迁怒孙悟空,不愿如给唐僧八戒打胎的泉水,最终被孙悟空打败。

蓐收
古代传说中的秋神。《山海经·海外西经》: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禺疆
传说中的海神、风神和瘟神,是黄帝之玄孙。《山海经·海外北经》: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睚眦
龙生九子之一,龙身豺首,性刚烈,嗜杀好斗,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其性记仇,成语睚眦必报,便是形容人如睚眦一般对有恩于自己的人,衷心回报,对有仇于自己的人,虽仇不深也会实施报复。所谓“一饭之德必偿

軨軨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野兽。形状像牛,身上有虎文。《山海经·东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虎文,其音如钦,其名曰軨軨。」出自《山海经·东山经》:《东次二经》之首,曰空桑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虎文,其音如钦,其名曰軨軨。其鸣自詨,见则天下大水。

猪婆龙
猪婆龙,又称鼍[tuo]或土龙,是扬子鳄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称谓。例如:《聊斋志异》。传说龙跟蛇配出“蛟”(双犄角为龙 单犄角为蛟);龙跟蛟配出“猪婆龙”。

蜚
是一种独目畏兽,也是灾兽,样子像牛,头白色,眼睛在头中间,长着蛇的尾巴。它出现的地方就会有灾荒。出自《山海经·东次四经》:“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

刑天
刑天,又作形夭,原名形天,是中国远古神话中的神只。在《山海经》里则是一位无头巨人,为炎帝的武臣。刑天在神话中为炎帝武臣,酷爱音乐,为炎帝祝寿时创作《扶犁曲》、《丰年词》等诗曲。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出自《山海经·中次十二经》:又东一百五十里,曰夫夫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青雄黄,其木多桑楮,其草多竹、鸡鼓。神于儿居之,其状人身而身操两蛇,常游于江渊,出入有光。

于儿
是夫夫山的山神,样子像人,手拿两条蛇。

要鸟
一种奇鸟,样子像山鸡,青嘴喙,长尾巴。叫声像呼唤自己的名字,据说吃它的肉可以不做恶梦,又可以辟妖。出自《山海经·中次六经》:又西十里,曰廆山,其阴多[王雩]琈之玉。其西有谷焉,名曰雚谷,其木多柳楮。其中有鸟焉,状如山鸡而长尾,赤如丹火而青喙,名曰鸰[要鸟],其鸣自呼,服之不眯。

蚣蝮
传说中龙九子之一。又名避水兽,没人说得清它的样子。头部有点像龙,不过比龙头扁平些,更接近于兽类,有点狮子相,头顶有一对犄角。身体、四条腿和尾巴上都有龙鳞。

狪狪
又名珠豚,是一种奇兽,样子像猪,叫声像自己的名字。出自《山海经·东山经之首》:又南三百里,曰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其鸣自詨。

化蛇
水兽。人面豺身,有翼,蛇行,声音如叱呼。招大水。是一种人面蛇,是洪水的征兆。上身像豺狼,下身是蛇,人的面孔,鸟的翅膀。行走像蛇,叫声像人叱呼。据说春秋时代,有农夫在魏国大梁城附近听见婴儿啼哭,找到后发现却是一个蛇形妖怪。此后三天,黄河果然泛滥,淹没沿途八百五十多个城镇乡村。

平天大圣 大力牛魔王
是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主要出现在孙悟空与火焰山这一篇故事中,在书中一开始称他为大力王,又自号平天大圣。他是火焰山的主人,妻子原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儿子叫红孩儿。后来又与玉面狐狸姘居。
孙悟空为使火焰山的火熄灭,曾变身为牛魔王向铁扇公主骗来芭蕉扇。但牛魔王技高一筹,又变成猪八戒把孙悟空的扇子给骗回来。后来是猪八戒与孙悟空合力打败他。最后哪吒太子前来收服他。

通风大圣 猕猴王 袁公白
出自《西游记·第三回》,孙悟空的结拜兄弟之一,在书中为路人甲一样的人物。猕猴王自称通风大圣,称通风有两种可能的含义,一是来去飘忽,神出鬼没,变化多端,二是机敏过人,耳聪目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混天大圣 鹏魔王 主迦罗
出自《西游记·第三回》,孙悟空的结拜兄弟之一,原为大鹏金翅鸟。在书中为路人乙一样的人物。鹏魔王自称为混天大圣,飞行能力恐怕不会比猴子的筋斗云逊色,实际上其同族,500年后的狮驼岭老三大鹏金翅鸟的飞行能力就远胜孙悟空,而号称混天大圣的鹏魔王,决不会比大鹏鸟逊色多少,甚至完全有可能更强!

驱神大圣 犭禺[音同玉]狨王 巫支祁
出自《西游记·第三回》,孙悟空的结拜兄弟,原为金丝猴。背景人物之一。犭禺狨王号称驱神大圣,体现出其横扫一切的无边霸气,连神仙都要退避三舍。这种纯粹力量型的妖怪可以说是走了修炼的极端,按说真动起手来是很容易吃亏的,那么既然能够排在猴子之前,至少他的蛮力足以压倒猴子的技巧优势才行,也由此可见这位六哥以力证道的程度。
巫支祁:传说为淮水水神之名,《山海经》记载“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轻利倏忽”。大禹治淮时,巫支祁做恶被其击败,锁于淮井之中,这就是著名的“禹王锁蛟”的故事,从此淮水边也有了著名的“支祁井”。

覆海大圣 蛟魔王 傲沧溟
出自《西游记·第三回》,孙悟空的结拜兄弟,背景群众人物之一。蛟魔王自称覆海大圣,水系法术和水战能力,必然远远压倒猴子。同样,能够让其他四圣奉其为二哥,这条蛟妖的实力也绝对不止水战了得而已。

八荒极杀 8 移山大圣 狮驼王 元圣儿
出自《西游记·第三回》,孙悟空的结拜兄弟,背景跑堂人物之一。狮驼王自号移山大圣,顾名思义,五行之中擅长土系法术,这其实也是猴子的弱点所在:后来猴子先被如来五指山所压,又在西行路上被银角以三座大山压了个当场休克,就算有偷袭或自己托大的成原因在内,但也可见猴子对移山类法术着实头疼。而狮驼王既然号称移山大圣,说它有几手专克猴子绝招不为过吧!

鬼子母神[送子娘娘]
鬼子母神:梵文音译为河利帝母。佛经中的人物。又名“暴恶母”、“欢喜母”。原先她只是一个神通很大的饿鬼,后来成为重要的佛教护法神。在中国民间将她当作送子娘娘供奉。在佛寺中,造像为汉族中年妇女,身边围绕着一群小孩,手抚或怀抱着一个小孩。
送子娘娘:俗称“注生妈”,又作“注生娘娘”,在中国有些地区称之为“送子娘娘”,是闽南、台湾一带最受尊奉的生育之神,主管妇女的怀孕、生产,是许多不孕妇女或怀孕妇女的信仰寄托。注生娘娘的造像,多是左手执簿本,右手持笔,象征其记录家家户户子嗣之事。

鯥[音:LU]
是一种集鸟、兽、鱼、蛇于一身,介于生死之间的怪鱼,生活在水旁的山陵上。它的样子像牛,蛇尾有翼,羽毛长在肋下。叫声像留牛。出自《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
译:再往东三百里,是座柢山,山间多水流,没有花草树木。有一种鱼,形状像牛,栖息在山坡上,长着蛇一样的尾巴并且有翅膀,而翅膀长在胁骨上,鸣叫的声音像犁牛,名称是鯥,冬天蛰伏而夏天复苏,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痈肿疾病。

奢比尸
是天神,人面兽身,大耳朵,双耳各有一条青蛇。奢比尸,或称奢比,半人半兽的妖怪,为仙或神被杀之后其灵魂不死,以尸的形态继续活动。国名:《山海经·海外东经》“奢比之尸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

饕餮 或 螭吻
饕餮:[音:Tāotiè],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形似狼,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

朱厌
属于猿猴类,头白色,脚红色。这种野兽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战争。原出于《山海经-西山经》。书中记载,有一种野兽,身形象猿猴,白头红脚,名叫朱厌。这种野兽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战争。
出自《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译:小次山上有一种野兽,身形象猿猴,白头红脚,名叫朱厌。这种野兽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战争。

天神
是看守槐江山下的瑶水的神。长着两个牛头,八条腿,马尾。它出现的地方就会有兵乱。出自《山海经·西次三经》:东望恒山四成,……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类
类又叫灵狸,样子像猫,头披长毛,是一种雌雄共体的奇兽。出自《山海经·南山经》: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译:亶爰山,山间多水流,没有花草树木,不能攀登上去。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却长着像人一样的长头发,名称是类,一身具有雄雌两种性器官,吃了它的肉就会使人不产生妒忌心。

狻猊
狻猊[音:suan ni],龙之九子之一。形似狮,性好烟火,故立于香炉。狻猊[音:酸尼],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红孩儿
出自《西游记·四十一到四十三回》。牛魔王及铁扇公主之子,号“圣婴大王”。因为牛魔王和孙悟空是结拜兄弟,所以算起来红孩儿是孙悟空的义侄。红孩儿修成三昧真火,与哪吒一样操使一丈八尺长的火尖枪,仙功了得。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用狂风卷走唐僧,用计骗擒八戒。孙悟空不敌,最后请观音菩萨出马收伏为徒。

青要之山女神:武罗
是青要山的山神,长着人的头,身披豹纹,耳朵挂着金环。《山海经·中次三经》: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是多驾鸟。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是多仆累、蒲卢。[鬼申]武罗司之,其状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齿,而穿耳以鐻,其鸣如鸣玉。是山也,宜女子。

夫诸
古代神兽之一,样子像白鹿,四角,是兆水之兽。夫诸传说中异兽名。状如白鹿而有四角。其现为水灾之兆。其说始见于先秦。

望天吼
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蹬龙,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华表柱顶之蹬龙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又有文献记载,观音菩萨的坐骑即为“朝天吼”。望天吼是一种龙的名字,其声可震天。望天吼即龙之第三子,本名蒲牢。在古代中国民间,望天吼一般作为镇墓兽出现。

猪豚蛇
猪豚蛇。像小猪一样鸣叫,却会袭击人的蛇类怪物,体长三尺有余,长着四条腿,全身覆盖着毛,对于蛇类来说是非常奇妙的姿态。传说在宋朝,它在正在训练之中的士兵面前出现,把人都吃了下去;后来被会使用法术的军人制服。

堵山山神:天愚
是堵山的山神,是风雨之神。出自《山海经·中次七经》:又东二十七里,曰堵山,神天愚居之,是多怪风雨。

赑屃[龟趺、填下、霸下]
赑屃,又名龟趺、填下、霸下,龙生九子之长,貌似龟而好负重,有齿,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其背亦负以重物,在多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墙头装饰,属灵禽祥兽。其原形可能为斑鳖。

狴犴[宪章]
狴犴,又叫宪章,龙生九子之一,形像老虎有威力。传说其好诉讼,故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立其形象,后为牢狱的代称。《潜确类书》:“狴犴好讼,形狱门上。”
狴犴,又名宪章,传说中的兽名。形似虎,龙之九子之一。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天禄识余·龙种》:“俗传龙子九种,各有所好……四曰狴犴,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

负屃
负屃,龙生九子之一,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椒图
椒图,龙生九子之一,形状像螺蚌,性好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铺首衔环为其形象。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窫窳
又称为猰貐[音:yà yǔ],传说猰貐曾是天神,是烛龙的儿子,烛龙,窫窳原本老实善良,但后来被名为“危”(乃二十八宿之一,鸟头人身的形象,手持木杖)的神所杀死,天帝不忍心看烛龙伤心,就让他儿子复活了,可没想到,复活后,变成了一种性格凶残,喜食人类的怪物。关于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种说法,比如人面龙身、大小和狸一样,也有的说是人面牛身马腿,或者说龙头虎身的巨兽,或者蛇头人身。据说由于猰貐喜食人类,所以尧帝命令后羿将它杀死。
还有一种传说:窫窳是后羿射杀的第一个怪兽,传说窫窳本是天神,黄帝时代,蛇身人脸的天神“二负”,受了手下天神“危”的挑唆,去谋杀了也长着蛇身人脸的窫窳。黄帝知道了,十分震怒,就处死了挑拨二负去杀窫窳的危,重罚了二负。命手下天神把窫窳抬到昆仑山,让几位巫师用不死药救活了它,谁知窫窳活了之后,竟神智迷乱,掉进了昆仑山下的弱水里,变成了形状像牛,红身,人脸,马足,叫声如同婴儿啼哭的猛兽。在十日并出时跳上岸危害百姓,被后羿的神箭射死。

从从
是一种六脚的吉兽,样子像狗,叫声像呼唤自己的名字。出自《山海经·东山经》:又南三百里,曰旬状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有兽焉,其状如犬,六足,其名曰从从,其鸣自詨。

饕餮
饕餮[音tāo tiè]传说中的龙的第五子,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 。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齿人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后来形容贪婪之人叫:“饕餮”。饕餮,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一说是断头的蚩尤。现在则用来形容极度好食的人。

孟极
样子像豹,额上有斑纹,身上的毛皮是白色,善于卧伏躲藏,叫声像叫自己名字“孟极”。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其上无草木,多瑶碧。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是善伏,其鸣自呼。译:石者之山有一种长得像豹子的野兽,头上有花纹,身子是白色的,名叫孟极。善于卧伏躲藏,叫声跟它的名字(孟极)相似。

鸾鸟
鸾鸟属于凤鸟,是凤凰之首的鸟。《山海经·西次二经》: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其兽多虎豹犀兕。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蚩尤
蚩尤和黄帝炎帝一样,是中华民族先祖之一。约在4600多年以前,黄帝战胜炎帝后,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展开了与蚩尤部落的战争——涿鹿之战,蚩尤战死,东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最早主体。河北省涿鹿县境内现存有轩辕丘、蚩尤坟、黄帝泉(阪泉)、蚩尤三寨、蚩尤泉、八卦村、定车台、蚩尤血染山、土塔、上下七旗、桥山等遗址遗存。具体可详阅《涿鹿县志》、《史记》、《水经注》等文献史料。现代建筑有“中华三祖堂”等。
蚩尤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以在涿鹿之战中与黄帝交战而闻名。蚩尤在战争中显示的威力,使其成为战争的同义词,尊之者以为战神,斥之者以为祸首。蚩尤也是苗族相传的远祖之一。其活动年代大致与华夏族首领炎帝和黄帝同时。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

颙
是一种人面枭身、四目有耳的怪鸟,是大旱的征兆。出自《山海经·南次三经》: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译:令丘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猫头鹰,却长着一副人脸和四只眼睛而且有耳朵,名称是颙,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一出现而天下就会大旱。

竦斯
又称栗斯,是一种人面鸟,样子像雌雉,叫声是自己的名字“竦斯”,见到人会跳跃。出自《山海经·北山经》:灌题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雌雉而人面,见人则跃,名曰竦斯,其鸣自呼也。

何罗
是一种怪鱼,一头十身,声音像犬吠。据说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痈肿病,还有一种说法是可以御火。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又北四百里,曰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神:泰逢
是和山的山神,样子像人,长着老虎的尾巴。它居住在鷔山向阳的南坡,每当出入于这座山时,都发出神奇的光彩。泰逢具有变化莫测的法力,可以动天地之气。
出自《山海经·中次三经》:又东二十里,曰和山,其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实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苍玉。吉神泰逢司之,其状如人而虎尾[或作雀尾],是好居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泰逢神动天地气也。 译:泰逢神的形状与人相似,但长着一条虎尾。泰逢往往居住在鷔山向阳的南坡,每当出入于这座山时,都发出神奇的光彩。泰逢神,具有变化莫测的法力,可以动天地之气。

凫徯
是人面鸟身的怪鸟。出自《山海经·西次二经》: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牛乍]牛、羬羊、白豪。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

雷神
雷神即雷兽、雷公,是古老的自然神,原始形貌是人头龙身,敲打腹部便有雷声。《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

[犭婴]如
是一种集鹿、马、人于一身的四角怪兽。出自《山海经·西山经》:西南三百八十里,曰皋涂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脚人手而四角,名曰[犭婴]如。

獬豸
獬豸,也称解廌或解豸,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獬豸(xiè zhì)又称直辨兽,触邪。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悉着獬豸裁决,均准确无误。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

西王母
外形像人,长着一条像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齿,很会用高频率的声音吼叫。满头乱发,还戴着一顶方形帽子。是上天派来负责传布病毒和各种灾难的神。西王母又称王母娘娘、瑶池金母,道教神灵,也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个人物,原是掌管刑罚和灾疫的怪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年老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

凤凰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仅次于龙。羽毛一般被描述为赤红色,雄的叫凤,雌的则叫凰,但叫凤凰的时候均代表女性。常用来像征祥瑞。亦称为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类似的传说亦见于其他东亚国家的历史中。

犭敖][犭因(困?)](
类人,穿着破烂衣服,手为利爪。袭击单身旅人,喜食人脑。舌头暴长,有时伸出盘在地上休息,用烧烫的大石掷之,可杀。《神异经(西荒经)》有载。PS:它的名字很复杂啊~~,前面的到好说,无非就是个[犭]+[敖]的问题。而后面那个字太复杂了。有写[犭因]的,也有写[犭困]的,还有看到有写[彳因]的。

鱼市
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鱼市][鱼市]之鱼,食之杀人。郭璞云:“[鱼市]音沛;未详。或作鯆。”

瞿如
是一种人面三足鸟,头白色,叫声像叫自己的名字“瞿如”。出自《山海经·南次三经》: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有鸟焉,其状同鵁,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

陆吾
陆吾又被称作开明兽,本是黄帝都城昆仑丘的守卫,他把自己化装成老虎的样子,这样便可以获得老虎的威严和力量。只是不知为何会出现在蜀山的神龙殿之中,而且似乎忘记了原本的职责,只知道单纯的阻挡一切进入神龙殿的人。 陆吾神掌管这“帝之下都”还兼管“天之九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