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裸奔进行到底 迎广 D-Frame Mini机箱评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谈到迎广的概念机箱,去年的那台D-Frame相信经常关注DIY的用户应该不会忘记,使用金属管与玻璃结合的创意的确给这款产品带来了与众不同并犹如艺术品般养眼的外观,而这次则是迎广的第二款概念机箱则是D-Frame的缩小版:D-Frame mini。

产品规格:
虽然是一款Mini-ITX机箱但D-Frame mini的体积并不小巧,230 x 405 x 501mm的三围尺寸甚至超越了某些Mirco-ATX机箱;用料方面D-Frame mini仍然保持D-Frame的全铝合金材质,扩展兼容性也很不错,三个硬盘位(兼容3.5”与2.5“硬盘),能支持340mm长的显卡,165mm高度的风冷散热器,底部配有双12cm风扇位可以兼容配备120/240mm冷排的一体式水冷;下面是详细的规格列表。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产品规格
- 第2页:产品解析一
- 第3页:产品解析二
- 第4页:产品解析三
- 第5页:内部解析一
- 第6页:内部解析二
- 第7页:内部解析三
- 第8页:装机解析一
- 第9页:装机解析二,总结
产品解析一:
外包装的尺寸上很难看出是一台Mini-ITX机箱。

内部物件一览,记得去年那台D-Frame的包装盒内都是散件需要用户自己动手组装,而这台小尺寸的D-Frame mini则和通常的机箱一样直接拿来装机即可。

机箱本体一览,仍然是D-Frame经典的铝合金管+玻璃结构,整体造型也变化不大,不过细节方面倒是改动了不少,可选择的颜色也更多了(目前提供了黑红橙三种配色)。

机箱侧面一览,两片侧板是黑色半透明的钢化玻璃,如今玻璃侧板也算迎广高端机箱的一大特色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产品规格
- 第2页:产品解析一
- 第3页:产品解析二
- 第4页:产品解析三
- 第5页:内部解析一
- 第6页:内部解析二
- 第7页:内部解析三
- 第8页:装机解析一
- 第9页:装机解析二,总结
产品解析二:
虽然是一台ITX机箱,但D-Frame mini的尺寸并不小巧,这里用瓶1.5L的矿泉水对比一下,体积上比一些Mirco-ATX机箱还真有过之而无不及。

机箱前后上下四个面除构成箱体骨架的金属管外其他部分都是镂空结构,所以D-Frame mini也算是一台开放式机箱。

前部右侧的镂空内能看到机箱的I/O区面板,面板为全铝材质并经过黑色阳极化处理;从上至下依次是Power键(也是电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双USB3.0,音频输入/输出接口。

机箱顶部一览,中间的金属管是一个提手,需要挪动机箱时有这个提手也是挺方便的。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产品规格
- 第2页:产品解析一
- 第3页:产品解析二
- 第4页:产品解析三
- 第5页:内部解析一
- 第6页:内部解析二
- 第7页:内部解析三
- 第8页:装机解析一
- 第9页:装机解析二,总结
产品解析三:
顶部的金属管提手特写,管身做了防滑处理。

箱体各部位的红色橡胶套不仅仅是装饰同时也是机箱的脚垫,所以D-Frame mini也可以直立放置。

机箱尾部一览,可以直接看到电源位。

机箱底部一览,结构同箱体前部。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产品规格
- 第2页:产品解析一
- 第3页:产品解析二
- 第4页:产品解析三
- 第5页:内部解析一
- 第6页:内部解析二
- 第7页:内部解析三
- 第8页:装机解析一
- 第9页:装机解析二,总结
内部解析一:
玻璃侧板的固定方式与我们前段时间测过的另一台概念机箱S-Frame一样,玻璃四角各开一个小孔然后通过带橡胶垫的螺丝固定在箱体上。


下面是一组箱内结构的四视图,内部依旧保持D-Frame的布局即主板旋转90°安装+电源位后置,不过细节方面则是沿用S-Frame的简约化设计。

箱体前部是三片铝合金硬盘托架。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产品规格
- 第2页:产品解析一
- 第3页:产品解析二
- 第4页:产品解析三
- 第5页:内部解析一
- 第6页:内部解析二
- 第7页:内部解析三
- 第8页:装机解析一
- 第9页:装机解析二,总结
内部解析二:
硬盘是通过螺丝固定,托架底部配有3.5"与2.5”两种规格的硬盘孔位。

吐槽下2.5寸硬盘的安装位置太过于靠前导致sata供电头必须用直头。

箱体顶部只有固定板卡的PCI支架。

I/O区的各种接线统统包裹着黑色蛇皮网。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产品规格
- 第2页:产品解析一
- 第3页:产品解析二
- 第4页:产品解析三
- 第5页:内部解析一
- 第6页:内部解析二
- 第7页:内部解析三
- 第8页:装机解析一
- 第9页:装机解析二,总结
内部解析三:
底部是双12cm风扇支架,可用来建立机箱风道也可以挂载水冷排。

电源位与板卡区之间的隔板上有镂空设计的机箱名logo。

机箱支持走背线,附件中配有理线用的束线夹(需要用户自行安装)。

尾部电源位一览,电源托架上下各有一副,安装电源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安装位置。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产品规格
- 第2页:产品解析一
- 第3页:产品解析二
- 第4页:产品解析三
- 第5页:内部解析一
- 第6页:内部解析二
- 第7页:内部解析三
- 第8页:装机解析一
- 第9页:装机解析二,总结
装机解析一:
装机过程基本无难点,我们来看最后的装机效果。

作为一款体积“超大”的ITX塔式机箱,箱体内部自然也可以容纳各种高端硬件,比如165mm高度之内的塔式风冷散热器或者配备120/240冷排的一体水冷,长度在340mm之内的双槽位显卡以及220mm之内的大功率电源,扩展兼容性完全不用担心。

电源线以及各种外设的连接线都是插在机箱顶部。

走背线效果,在装机过程中我个人花了不少时间在理线上,毕竟走线过于凌乱在这台几乎完全透明的机箱中实在太影响美观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产品规格
- 第2页:产品解析一
- 第3页:产品解析二
- 第4页:产品解析三
- 第5页:内部解析一
- 第6页:内部解析二
- 第7页:内部解析三
- 第8页:装机解析一
- 第9页:装机解析二,总结
装机解析二:
直立放置也没问题,而且占地面积更小,其实我个人更喜欢这样的摆放方式。

最后三张是装上玻璃侧板后的效果照。



总结:
作为去年D-Frame的小尺寸版本,D-Frame mini从外观设计到板材用料再到扩展兼容性均保留着前者的各项优点与特性,如果你中意D-Frame大胆前卫的造型设计D-Frame mini同样可以满足你的喜好,而如果你打算拿来组建一台炫酷的游戏小钢炮也同样没有问题,最后也希望迎广今后的概念产品能继续给我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能在实用性方面多加考虑,相信除价格因素外目前用户最纠结的也就是防尘问题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产品规格
- 第2页:产品解析一
- 第3页:产品解析二
- 第4页:产品解析三
- 第5页:内部解析一
- 第6页:内部解析二
- 第7页:内部解析三
- 第8页:装机解析一
- 第9页:装机解析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