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界的参天巨树 漫威75年超级英雄之路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漫威75岁了。从纽约一家默默无名的漫画出版社到横跨动漫、影视、游戏多个产业的超级英雄王国,漫威将超级英雄漫画,这种登不上台面的亚文化带入了流行的词典,不断的影响并改变着世界。在这一年,漫威的宇宙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广度。

今年夏天,一群拥有陌生面孔的废柴组团奉献了一出娱乐至极的《银河护卫队》,承包了北美年度票房的冠军宝座。一个月前,漫威影业总裁凯文·费奇站在好莱坞埃尔卡皮坦剧院的舞台上,公布了漫威影业第三阶段的十部大作,美国队长,雷神,复仇者联盟,黑豹,奇异博士,蚁人,这些为人熟知或者陌生的超级英雄将在未来几年走向全球。

然而如果我们把时钟拨回到75年前,恐怕没有人能相信,纽约一家默默无名、只有三名编辑的漫画出版社能够构建出横跨动漫、影视、游戏多个产业的超级英雄王国。超级英雄漫画,最初只是在年轻人中流行,甚至登不上台面的亚文化。漫威正是利用电影这一大众传播和娱乐载体,将手里握有的丰富亚文化资源在美国流行文化中杀出一条血路。就像漫威75周年特辑中赛斯·格林所说的,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将钢铁侠、美国队长和雷神穿在身上,不用再担心受到人们的烦扰——一股史无前例的超级英雄热潮正在全世界掀起!
从低俗到流行,漫威似乎正在亲身演绎着一个人们并不陌生的屌丝逆袭的故事。

然而“流行(Pop)“,却是漫威75年发展历程中一个复杂的存在。斯坦·李、杰克·科比这些漫威超级英雄之父曾一度受到“流行”的牵制,为了迎合潮流不得不绘制世俗读本——那些拥有志怪、猎奇元素,却让人过目即忘的无聊低质漫画。而如今,流行却成就了漫威的霸业:电影风靡全球获取了高额票房成绩,甚至漫威本身也成为当下流行文化的代名词。
75年来,市场和流行文化一直在改变,对于漫威来说唯一不变的是,无论逆境与非难、成功与繁荣,它一直以其独有的方式,试图影响并改变着这个世界。
漫威75周年纪录片《从俚俗到全球》:点击这里观看
漫威如何改变世界?
成立漫威影业,改变好莱坞电影格局
上世纪80年代正是DC和华纳统治漫改电影市场的黄金年代。《蝙蝠侠》《超人》的续集出了一部有一部,流水的明星来了一拨又一波。而漫威这边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老冤家DC跟着华纳吃香喝辣,手握着一大票版权却苦于没有下家。好不容易将版权卖了出去却迟迟没人愿意接拍。1978年的《奇异博士》,1990年的《绿巨人》都被拍成了电视电影,1979年的《美国队长》直接走家庭录像带市场。1986年的《天降神兵》由《银河护卫队》彩蛋中的“霍华德鸭”主演,该片竟然是漫威从1944年版《美国队长》上映以来第二部获得公映的片子。1994年的《神奇四侠》由于康斯坦丁影业手中的版权到期,只能托B级片大王—罗杰·科曼的工作室匆匆赶制了一部低成本的科幻B级片,最终该片和其他漫威电影一样,连院线公映的机会都没捞到。
1986年的《天降神兵》是漫威漫画中第二位获得公映机会的角色,其他角色的屡次扑街也萌发了漫威成立电影工作室的念头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华纳因为《蝙蝠侠与罗宾》和DC友尽了,漫改电影一时间声名狼藉。由于华纳的缺席,漫威在1996年自立门户,成立了漫威影业。抱着以后自己当老板的决心在1998年推出了他们的第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刀锋战士》。该片的成本虽然不高,但由于题材的新鲜加上凶狠凌厉的剪辑风格赢得了不少赞誉。刀锋战士的成功给了漫威极大的自信,紧接着《X战警》,《蜘蛛侠》重新开启了漫画改编电影的黄金年代,被DC压着打了半个多世纪的漫威终于在21世纪抬起了头。
《刀锋战士》是漫威影业的第一部电影,这部R级影片充斥了大量重口味的场景,与如今的漫威超级英雄电影拥有完全不同的风格
在过去,好莱坞对待亚文化有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去原作化”,制片人往往都是精明的犹太高富帅,他们才不会去研究Geek们的观影意愿,漫画改编电影和游戏改编电影深受其害多年,尤其对与漫威来说,看着自家《超胆侠》,《神奇四侠》,《恶灵骑士》被制片商改的面目全非遗臭万年,《蜘蛛侠》和《X战警》的世界观也偏离自己的设想越来越远。漫威决定再次掌握拍摄的主导权,而这一次出手,是改变好莱坞电影格局的一次的壮举。
2008年漫威以旗下四位漫画角色为抵押,赌下身家将《钢铁侠》搬上了银幕,本片的全球票房达到了5.8亿。从这部影片开始,漫威的电影宇宙计划正式启动,复仇者四大巨头的自传电影共享同一个世界观,每一部之间相互关联相互铺垫,从而勾勒出一个完整统一的电影宇宙。华纳,二十世纪福斯,索尼等拥有超级英雄版权的大制片商也都相继效仿漫威的做法,推倒之前超级英雄电影的设定,再逐渐扩张各自的宇宙:福斯用《X战警:逆转未来》重启了X战警电影宇宙,所有人气角色相继回归,未来还会有新版《神奇四侠》。索尼的《超凡蜘蛛侠》系列同样不甘落后,现在都已经开挖反派资源了。连此前的老对头华纳也开始用《钢铁之躯》重启了DC电影宇宙,急不可待地要和“正义联盟”尽快接轨。

漫威电影宇宙的制片理念撼动了长期以喜剧、动作、爱情、科幻类型片为主流的好莱坞格局,用以亚文化改编的电影成功征服了世界观众。超级英雄电影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过。漫威“自产自销”,“翻身做主人”的创业精神也给了其他行业极大地鼓舞。好比法国游戏公司育碧已经效仿漫威成立了电影工作室,旗下的顶梁游戏《刺客信条》的电影版便是该公司自主投资的第一部影视作品。
关于“漫威大法好”还是“DC大法好”的争论在漫迷群中一直热度不减。漫威电影一直被人诟病没有DC来得更深邃,但可以肯定的是,迄今为止两大阶段的漫威电影还没有一部惨败过,《复仇者联盟》《美国队长2》和《银河护卫队》备受好评,让人们原本“超级英雄电影=爆米花脑残片”的定义有了些许改观。

漫威电影在电影娱乐性与类型整合上的创新是同行们无法比拟的。虽然作为商业电影,漫威电影同样属于模式化的类型电影,二元对立(正邪对立),三幕式结构(开端,发展,高潮)和主流意识形态(邪不胜正,人间真情,屌丝逆袭)都是雷打不动的老套路。但话又说回来了,商业类型片最可怕的不是工整,不工整就不叫商业片了。最可怕的是既然定位是商业片,却没有带给观众更加新奇,富有诚意的娱乐体验。比如人物不够突出,笑点生搬硬套,节奏缓急不当,场面重复单调等等。而漫威成功的法宝便是懂得在影像与故事的视觉风格,以及在电影中重新定位漫画角色上寻求突破。
拿漫威目前两阶段中娱乐性最强的《复仇者联盟》来说,除了卡司和漫画角色融合所提供的影片固有的娱乐属性外,各位复仇者之间插科打诨、傲娇卖萌所引发的的笑料使得整个观影过程妙趣横生,角色之间矛盾的产生还起到勾勒人物、互为映衬的作用。笑料的浑然天成,人物的立体讨喜都化作了一种说服力,使得整个故事和人物更加可信。《复仇者联盟》的故事很紧凑,仅仅发生在短短几个小时之中,导演乔斯·韦登对全片节奏的缓急处理得当,全程无尿点也是必然的。《复仇者联盟》的视觉奇观观众有目共睹,超级英雄在银幕上的第一次组团就注定了该片特效场面的将“备受宠爱”。
超级英雄团队也要经历陌生——融合——团结的阶段,在不断熟悉的过程中,这些英雄们为观众制造了不少笑料
口碑爆棚的《美国队长2》,最大的亮点就在于类型整合。安东尼·罗素和乔·罗素两位导演成功地将政治惊悚片的冷峻风格与剧情模式注入一部超级英雄电影中。影片拥有大量运动镜头,使全片都处在紧张不安之中,这种做法虽然少了一份动作造型的构图美感,却将动作场面拍的真实自然。再配以凶狠凌厉的剪辑手法和炸雷一样的电音,《谍影重重》即视感呼之欲出。罗素兄弟在动作场面的设计上受《突袭》影响极深,不断发明出“盾对枪”这样的新花样,打戏之花哨也是超级英雄电影之最。剧情编排上,《美国队长2》则是典型的政治惊悚片套路,主角均被政府通缉,排除万难揪出幕后黑手。可以说,《美国队长2》的类型整合不仅给该片带来了全新的影像风格,也终于在漫威为人诟病的剧情问题上扬眉吐气了一把。
相比起前两部的一热一冷,《银河护卫队》走的则是逗比的路线。星爵的痞气,毁灭者的书卷气,格鲁特的呆萌,火箭浣熊的暴躁,卡魔拉的憋屈,这样的一支由Losers组成的“废柴联盟”从定位上就开了历史先河。成员之间互为映衬贡献出了不少笑点,美国流行文化的无孔不入使得一部太空冒险电影接足了地气,尤其是七八十年代怀旧金曲的大量使用完美融合了复古与科幻两大视听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好莱坞其实并不缺乏这种有着复古质感的年代电影,像《不羁夜》《婚礼歌手》《百战天虫》《女狼俱乐部》《今夜带我回家》等等喜剧电影,都是以七八十年代那些具有浓郁时代印记的金曲作为原声。可以说,“80s”一直都是美国人最热衷在电影中还原的年代,戏仿至今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而《银河护卫队》大胆将年代电影的怀旧质感与科幻电影的流光溢彩混搭融合,让本片的影像风格与故事视觉上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后现代电影”气质。
《银河护卫队》是反英雄主义的,故事中一群罪犯拯救了银河系,本身就是与美国队长等传统英雄的截然相反的设定
漫威影业对自家招牌的重视与珍惜,让旗下出品的电影内容质量添了砝码。至于今后的漫威电影又会在哪些方面不断创新,又将赋予电影化漫画角色怎样的性格特征,我们拭目以待。
相信许多漫威的老粉丝们都知道,“Marvel”最早在国内被称为“惊奇漫画”,在国外被称为“想法之屋”(House of Idea)。而漫威正式登陆中国市场是在2011年4月29日,在第7届中国国际动漫产业博览会中,Marvel宣布其中文名为“漫威”。有了中国户口的漫威也从此开始了和国内厂商的一系列商业合作。

《钢铁侠3》便是迪士尼中国和漫威的第一次合作,2012年4月下旬,两家公司宣布了一项协议—《钢铁侠3》将由中美两国联合拍摄,DMG娱乐公司将提供制作的资金以及该片的合作、生产和推广事宜。该片于2012年5月在美国开拍,同年12月10日在北京取景,王学圻,范冰冰都曾在本片的中国宣传高频亮相。不过最终由于中国大陆对中外合拍片提出了新的规范,本片不得不改为进口买断片引进中国大陆放映,合拍沦为批片所带出的“中国特供版”事件也让人哭笑不得。而漫威何尝不为此“头痛脑壳晕”
《钢铁侠3》之后,中国特供版也就越来越多了
除了每次电影上映都要来中国宣传一番外,漫威也是迪士尼的重点包装对象,为了在内地发展品牌影响力。迪士尼中国曾在去年举办过名为“我是真英雄”的“真·熊孩子秀节目”,在90后从小接受迪士尼动画熏陶的“小神龙俱乐部”中播出,求粉从娃娃抓起迪士尼也是蛮拼的。至于国内的成人影迷,从电影院中有越来越多观众愿意留下等待彩蛋的现象就不难看出漫威模式的影响力。“冬盾”“EC”“384”“妮妮”“CP”“内增高富帅”这些只有影迷漫迷才懂的“弹幕语”不仅证明了漫威文化渗透之广,观众接受程度高,更怒刷了国内女性观众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9年迪士尼收购漫威后,迪士尼乐园部门至今并未在全球建立大型漫威主题游乐设施。由于《钢铁侠3》在中国取得惊人的1.21亿美元的成绩,迪士尼决定把香港乐园作为第一个试点,首个漫威主题娱乐设施——“钢铁侠惊奇之旅”将落户香港。该主题娱乐设施将与全新的购物区、照相馆一同在2016年亮相。
联手迪士尼,打造跨产业超级英雄王国
2009年12月31日,迪士尼以42.4亿美元完成了对漫威娱乐的收购,这对于长期依靠卖版权为生的漫威来说无疑是“有更多肉吃”的喜事。收购后迪士尼并没有过多干涉漫威影业的制片自由,只负责发行事宜,双方如今强强联手,漫威也得以打造出一条从电影到动画到游戏,再到周边衍生品的完整产业链。
迪士尼收购漫威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钢铁侠》在2008年的名利双收,使得迪士尼看到了漫威电影工作室独立运作的能力与旗下英雄巨大的潜力。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漫威从此受制于迪士尼。它和皮克斯一样,都是迪士尼旗下最有“自治权”的公司。相反的迪士尼在完成对卢卡斯工作室的收购后,也在学习漫威 “电影宇宙”的制片理念:分阶段串联“星球大战电影宇宙”并全权负责该系列的制作与发行。对于漫威来说,迪士尼是它和DC死磕的资本,是共享媒体资源的靠山。而迪士尼帐中不光是多了一员吸金猛将,更拥有了一座庞大的文化金矿。

11月7日上映的《超能陆战队》便是漫威和迪士尼在电影领域的首次合作,这一次迪士尼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动画领域,从漫威浩瀚的素材库中相中了这本比《银河护卫队》还冷门的《超能陆战队》。《超能陆战队》的漫画在1998年创刊,是日本政府成立的第一支超级英雄团队,其核心成员包括前X战警,现复仇者的“太阳火”和金刚狼的死敌——银武士。但由于X战警的版权在二十世纪福斯手中,迪士尼此番改编无疑要绕开角色本身的归属问题。尤其在漫画形象的改动,漫画背景的重设上可谓是大刀阔斧。90%的原创剧情注定了本片与漫威原作和其电影宇宙无关,更像是迪士尼取材于漫威原作的“同人作品”
身居二线的超能陆战队首登大银幕,就是奔着奥斯卡去的
不过,在这个“极客文化盛行,卖萌不问岁数”的当下,《超能陆战队》的卖相可谓极大的迎合了观众的审美趣味。一群天赋异禀的中二极客和一个白白胖胖的蠢萌机器人组成的废柴联盟,有家庭元素,有励志热血,也有类型片必备的“小胳膊拧得过大腿”的屌丝逆袭,这样一盘好料再加上迪士尼的良心烹制。《超能陆战队》不仅在上映周末以5620万进账击败诺兰的高冷神片《星际穿越》,再加上好评如潮的媒体评价,再一次证明了漫威和迪士尼联手完全有能力捧红一支二线团队。
漫威借用迪士尼收购的美国广播公司(ABC),让《神盾局特工》《特工卡特》,这些从漫威电影宇宙衍生而出的故事在电视网继续扩展着漫威的影响力。随后,DC也在《绿箭侠》后,接连推出《闪电侠》《哥谭》《康斯坦丁》等剧集,超级英雄之间的战火延续到了电视平台。

动画剧集方面,迪士尼旗下针对男孩子播出的“迪尼斯XD”频道和漫威推出了《终极蜘蛛侠》,《复仇者集结》《浩克与海扁特攻队》三部动画。每一部都和漫威的同期电影战略保持高度同步,不仅在剧情上会提前带入未来漫威电影的相关角色让观众先睹为快,在笑点的制造上也大量使用电影梗,更是大胆使用了家庭录影带,情景喜剧的视听元素强化剧集的幽默效果。二三线漫画角色的大量涌入也进一步在动画领域扩张了漫威宇宙的版图。而随着《银河护卫队》的全球大卖,2015年迪士尼XD还会继续联手漫威推出《银河护卫队》的动画剧集。
特辑中出现的银河护卫队的游戏画面正是今秋发售的《迪士尼无限2.0》。2013年,迪士尼和皮克斯联手打造了迪士尼角色大乱斗的沙盒游戏—《迪士尼无限》,该游戏自发售以来已经为迪士尼狂敛了5亿美元的巨额利润。而2014年的《迪士尼无限2.0》则是迪士尼和漫威在游戏领域的首次合作。《复仇者联盟》,《终极蜘蛛侠》,《银河护卫队》等漫威英雄率先登陆游戏平台,紧接着还会有更多英雄以DLC(追加内容下载包)的形式加入进来。

《迪士尼无限》系列的推出意在和华纳的乐高游戏系列相抗衡,毕竟后者已经成功将旗下的电影角色乐高化,拥有一条从积木玩具到电子游戏再到动画电影的成熟产业链。不管是去年《乐高漫威》游戏的大卖还是今年《乐高大电影》的上映都让迪士尼眼红不已。为此,迪士尼这次不仅动叫来了“漫威一百单八将”扩充阵容,在游戏界把漫威和DC之间的竞争上升为迪士尼和华纳之间的竞争。迪士尼还为这款游戏定制了一个十分特别的盈利模式——玩家需要购买英雄的Q版手办来解锁相对应的游戏角色。通过不断购买角色手办和能量盘来增强游戏性,一举实现了从玩具到游戏的产业“两级跳”。相信在未来的大银幕上观众也能看到《迪士尼无限》大电影的问世。
《迪士尼无限》
不管是漫画还是电影,周边产业的繁荣都能给版权公司带来相当丰厚的利润。而迪士尼和漫威在模玩衍生产品方面的合作也甚为紧密,除了上文提到的《迪士尼无限》系列手办之外。迪士尼还联合“漫威精选”(MARVEL SELECT)模玩品牌,推出过一系列漫威英雄的“迪士尼限定版”人偶来迎合同期电影的上映。而漫威的另一大合作商则是世界最大的玩具大厂——孩之宝,拥有“漫威传奇(MARVEL LEGENDS)”和“漫威宇宙”(MARVEL UNIVERSE)两大品牌。每年圣地亚哥漫展和纽约漫展上我们都会看到这三大品牌的齐聚亮相。

《复仇者联盟》的15亿票房无疑让迪士尼乐开了花,漫威第二阶段的连连报捷也足以让迪士尼坐享其成。不过别忘了,华纳和DC这对老冤家也做好了长足的准备。虽然在电影领域落后不少,但在极客核心领域的改编动画,电视剧集,还有电子游戏产业方面,DC不管是数量、质量还是内容尺度上都完爆漫威几条街。漫威是在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小银幕的开发,如果在未来与DC的竞争中丢掉了电影产业的核心优势,其后果不堪设想。整合当下的资源,绸缪未来的恶战才是迪士尼和漫威能够继续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
漫威传奇系列中的超级英雄模玩
风雨蹉跎,漫威75年的75件趣闻
漫威从1939年成立至今,不管是在漫画,动画和电影产业的影响力都在逐年攀升,75年的风雨历程,75年的坎坷蹉跎。下面我们就总结一下漫威这75年来的75件趣闻,回顾那些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与漫威品牌渗透的点点滴滴。

1、1939年,一位名叫马丁·古德曼的出版商成立了“时代漫画公司(Timely Pubilcations)”,发行的书刊都是一些有关犯罪、侦探、冒险的通俗刊物,也就是所谓的“低俗小说”。
2、1939年十月,漫威历史上第一个超级英雄——海王纳摩诞生
3、1941年,马丁·古德曼的表亲——18岁的斯坦·李已经成为了出版社的一名主编,那时候漫威还叫做时代漫画
4、1944年,时代漫画更名为“阿特拉斯(ATLAS)”漫画公司,56年阿特拉斯停产。紧接着下一年该Logo便不再出现。直到1963年,漫威漫画公司的Logo才出现在漫画的左上角。
5、杰克·科比和乔·西蒙创作出了“美国队长”,斯坦·李在“美国队长”中留下了人生中第一份作者署名。
6、杰克·科比和斯坦·李的合作催生出了“漫威式编剧法”——斯坦·李提出大致构思和人物定位,再由杰克·科比画成漫画,斯坦·李负责填写对白,两人一起合作过九年,创作了超过80%的漫威经典角色

7、杰克·科比的跳槽史同样丰富,40年代他因为版权利益纠纷和马丁·古德曼闹翻,换了个山头投靠了DC。56年重回漫威后,在61年开始和斯坦·李联手创作了几乎所有的漫威经典角色。70年代,同样是因为版权问题又和斯坦·李闹翻,再次来到DC。1994年,杰克·科比因为心脏问题不幸去世。
8、50年代,漫画有害论开始风行,1954年,漫画审查条例诞生,一年之内漫威几乎破产,只能借用死对头DC漫画的发行渠道维持生计。
9、1961年,史上第一个超级英雄家族——神奇四侠诞生,斯坦·李和杰克·科比共同开启漫威黄金年代。
10、1966年,漫威漫画和DC漫画共同推出了Amalgam Comics系列漫画 ,把两个漫画宇宙里的英雄混搭在了一起,出现了“蝙蝠金刚狼”、“美国超人队长”、“钢铁绿灯侠”等混搭角色。
11、漫威的死对头DC公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几乎破产,甚至甘愿向漫威抛售旗下所有漫画角色。但由于当时的DC漫画根本买不动,当时的漫威老总便将其当做垃圾股一律拒收。
12、1989年,美国亿万富翁罗恩·佩雷曼以八千五百万买下了漫威,1996年漫威提出破产申请。
13、康斯坦丁影业因为手中的《神奇四侠》版权到期,在94年匆匆赶制了一部低成本的科幻B级片,最终该片甚至连院线公映的机会都没捞到,该事件是漫威成立电影工作室的直接原因。
14、1993年,漫威创办了子公司——漫威影业(Marvel Films),1996年更名为如今大名鼎鼎的Marvel Studios,第一部作品是R级片《刀锋战士》。
15、2000年,《X战警》电影大获成功,漫威推出了更加成人,更加现实的“终极宇宙”系列漫画。
16、2001年,漫威彻底抛弃漫画审查条例,开始实行自己的分级制度。
17、2002年,《蜘蛛侠》的大获成功开启了漫画改编电影的破冰之旅。
18、2008年,漫威影业举债拍摄了《钢铁侠》,这是第一部由漫威主控的作品,从此开启了复仇者联盟银幕集结的序幕。
19、2009年12月31日,迪士尼公司宣布,将以42.4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价格收购漫威娱乐Marvel Entertainment Inc(MVL)。根据交易条款,迪士尼将获得漫威5000多个漫画角色的所有权。
20、美国队长(1941)并不是复仇者联盟的第一批成员,事实上史蒂夫·罗杰斯在二战后就不再出现在漫画中了,50年代的美国队长另有其人。正牌队长归来则是在绿巨人,钢铁侠,雷神,蚁人和黄蜂女成立复联后的1964年。至于被编剧偷走的那十几年怎么解释···他···他被冻住了······
21、四十年代,美国队长正在漫画中手撕鬼子、干翻元首的时候,乔·西蒙和杰克·科比两位创作者被纽约市长列为了重点保护对象。

22、《美国队长》No.175发行于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被弹劾的前一个月,漫画中的尼克松在美国队长面前“以死谢罪”。
23、钢铁侠(1963)的创作初衷按照斯坦·李的原话就是:“硬塞给读者一个人渣,管你喜不喜欢都得爱上他。”
24、在1962年发行的《无敌浩克》首卷中,由于印刷问题导致绿巨人成了“灰巨人”,漫威将错就错将其纳入到绿巨人的多重人格中。时至今日,灰巨人形象依旧是经典。
25、早期的《无敌浩克》系列漫画因为销量不佳,仅仅发行了六本就被漫威砍了。
26、X战警(1963)最早定位于漫威二线英雄,甚至在1969年因为销量低迷被迫停刊。直到1976年的大重启中加入了暴风女和金刚狼等人气角色才重获新生。
27、X战警的早期创作正赶上60年代民权运动的最高峰,X教授和万磁王的创作原型正是当时两大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和马尔科姆·利特尔。
28、X战警漫画的早期定位只是典型的“正义战胜邪恶”的类型化故事,但许多编剧都意识到了角色本身的发掘潜力。种族歧视,宗教敏感,反犹太主义,红色恐慌和恐同等等美国社会矛盾都曾作为该系列的故事主题。
29、1963年,在超凡蜘蛛侠创刊第一期中,彼得·帕克曾两次被编剧误写成“彼得·帕尔默”。
30、斯坦·李第一次向马丁·古德曼提出蜘蛛侠的点子时,得到的答复却是没有人喜欢青少年英雄,更别提所有人都厌恶蜘蛛了。而时至今日,蜘蛛侠的首刊漫画仍旧是漫威销量最高的漫画之一。
31、《超凡蜘蛛侠2》中的“格温之死”是漫画中的经典篇章,而且她的真正死因一直让漫迷们喋喋不休。在《超凡蜘蛛侠》中,漫威宣布了判决——绿魔无罪,小蜘蛛间接害死了自己的爱人

32、蜘蛛侠“毒液战衣”的点子其实是漫威花钱买来的。1982年一位22岁的芝加哥读者响应漫威的问卷,花两星期创作了一段蜘蛛侠“黑化”的故事,漫威给了他220美元的稿费。
33、斯坦·李创作雷神(1963)的最初目的只有一个——得有人管管绿巨人了,神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34、在《雷神》的早期漫画中,雷神只要放开锤子超过6秒,他就会失去所有力量变成一个废柴医生。
35、在《雷神2》中被锤哥轰成渣儿的石巨人是漫画中的克鲁南族战士,也是雷神在“处女刊”中交手的第一个反派。
36、神奇四侠是美漫史上第一个英雄家族。DC老总和漫威老总马丁·古德曼打高尔夫时,嘚瑟自家“正义联盟”时,激发了后者的灵感,从而产生了这么个组织。
37、神奇四侠的队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复仇者都有机会成为临时成员。漫威甚至在上世纪90年代来了个成员大换血——绿巨人,恶灵骑士,金刚狼和蜘蛛侠组成了“神奇家族”。
38、圣诞老人在漫威宇宙中是真实存在的,在他前往由毁灭博士统治的虚构国家“拉托维利亚”访问时受了伤。毁灭博士只好接替他挨家挨户地送玩具。

39、神奇四侠中的石头人曾在漫画中领过一回便当,见上帝去了,神奇先生打算跟上帝要人,一番折腾后,神奇四侠终于在天堂中见到了上帝本尊——一个故意被设计成杰克·科比的白胡子老头。
40、在漫威的多元宇宙——地球3490中,托尼斯塔克喜得一女,取名为“娜塔莎·斯塔克”,此女长大后成为了“钢铁女侠”嫁给了美国队长,两人的结合成功预防了“复仇者内战”的发生
41、卢克·凯奇是第一位拥有自己独立漫画的黑人英雄,这本漫画发行于1972年6月,叫做《卢克凯奇:雇佣英雄》。
42、斯坦·李在《超胆侠》系列之后非常担心盲人团体会觉得被冒犯,已经准备放弃该漫画。但良好的读者反馈给了该系列长久的生命力。
43、漫威曾拥有哥斯拉的漫画改编权,并发行了《哥斯拉:怪兽之王》的系列漫画,复仇者,神奇四侠和神盾局都曾前来“捧场”。漫威英雄们甚至成立了“哥斯拉特攻队”继续“捧场”。
44、漫威曾在1975到1996年间拥有“僵尸(Zombie)”一词的注册商标,但最终意识到这个词无法归公司所有,漫威在1996年注册了“漫威僵尸(Marvel Zombies)”的商标。
45、漫威是第一家公开“出柜”的漫画公司,加拿大英雄“北极星”在1992年成为了第一个出柜的超级英雄。20年后在“惊异X战警#51”中,他和男友终于步入婚姻殿堂。
46、寇森探员最初只是漫威电影宇宙原创的配角,但水涨船高的人气为他在漫画的主宇宙谋得了一席之地。2012年,漫威把他画进了漫画中,依旧是尼克弗瑞的二把手。
47、1981年,16岁的小罗伯特·唐尼因为撕碎了小伙伴的漫画书,还嘲笑对方是个死宅而留校一天,27年后,他成为了那本漫画书中的超级英雄。
48、劣迹斑斑的小罗伯特·唐尼起初并不受漫威待见,当得知他有意出演钢铁侠时,漫威高层曾告诉导演乔恩·费儒:“就算天塌下来也不用他。”最终在唐尼的坚持下,漫威还是给了他一次试镜的机会。
49、据《钢铁侠》中饰演“铁霸王”的“督爷”杰夫·布里吉斯透露,在拍摄本片时全剧组只有一个剧本大纲,影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小罗伯特·唐尼的临场发挥,还有其他演员跟他的合拍程度。
50、《钢铁侠3》中的“满大人”一角起初是作为钢铁侠第一部的反派登场,但由于漫威没想好怎样设计这个角色,在开机前个半月前满大人从剧本中被抹掉。至于《钢铁侠3》的满大人……只能说漫威还是没想好……
51、漫威曾在1999年和昆汀谈过拍摄《钢铁侠》电影的相关事宜。
52、在漫威还未收回《钢铁侠》版权的上个世纪,新线公司曾试图制作一部钢铁侠电影,其剧情是钢铁侠和战争机器干架,却发现后者其实是自己死去的老爹——霍华德·斯塔克。
53、《超凡蜘蛛侠》电影系列的第一部中,斯坦·李老爷子其实并不满足于扮演一个“天塌不惊”的图书馆管理员,他曾向马克·韦布索要过台词,比如:“哦,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看上去就像战斗民族的斯坦·李。”

54、虽然在《超凡蜘蛛侠2》并没有出现和剧情相关的片尾彩蛋,但如果你在放映片尾字幕时使用音乐搜索软件SHAZAM,便会出现六张索尼未来蜘蛛侠电影——《险恶六人组》的概念图。
55、在《超胆侠》的版权还未回归漫威影业之前,福斯本打算在1970-1980年间炮制“超胆侠三部曲”,每一部分别以古典摇滚,朋克摇滚和新浪潮摇滚为主题风格,
56、在漫威的多元宇宙中,终极宇宙的尼克·弗瑞是参照塞缪尔·杰克逊为原型设计的,当后者意识到这点之后,杰克逊主动向漫威请愿,参演所有有尼克·弗瑞戏份的电影。
57、绿巨人马克·鲁法洛之所以没能参加《复仇者联盟》的首映礼,是因为他四岁的女儿表示父亲变身的画面太美不敢看。不过他儿子倒是没什么顾虑,经常跑到片场和洛基叔叔玩耍。
58、X教授——帕特里克·斯图尔特在扮演这个角色之前,其实根本没有看过漫画。试镜时一位女制作人随手拿起一本X战警漫画供他参考,当他看到封面上的X教授时脱口而出:“我咋跑到漫画封面上去了?”

59、休·杰克曼曾在2013年的圣迭哥漫展上扮成金刚狼来回溜达,却完全被视为cosplay金刚狼的路人,甚至有人说他个子太高,不适合扮演金刚狼。
60、2002年,乔斯·韦登就已经被漫威邀请编导《钢铁侠》了,但忙于《萤火虫》剧集的制作不得不放弃。2007年乔斯·韦登被华纳邀请改编《神奇女侠》,最终该计划也不了了之。2012年,乔斯·韦登终于和漫威走到了一起。《复仇者联盟》的大卖也正应了那句话—好事多磨。
61、《疯狂店员》中的RST音像店出现在了《超胆侠》No.13中,两位主演也充当了人肉背景。毕竟导演凯文·史密斯给漫威打过工,在1998-99年之间为《超胆侠》系列执笔。
62、在《超凡蜘蛛侠》No.574中,脱口秀《扣扣熊报告》的主持人史蒂芬·科拜尔在2008年的总统大选中击败了麦凯恩和奥巴马。之后······漫威给出的解释是科拜尔赢的是普选。
63、美国队长的盾经常会出现在《扣扣熊报告》的节目背景中,该盾是漫威主编Joe Quesada在2007年送给科拜尔的,旨在和该节目一起纪念当年的“美队之死”
64、反英雄“惩罚者”曾经和说唱天王埃米纳姆组队,联手对抗一个由家长协会请来专门谋杀说唱歌手的雇佣兵。
65、1965年的一份调查显示,美国大学生将蜘蛛侠,绿巨人与鲍勃·迪伦,切·格瓦拉视为象征时代变革的偶像
66、在终极宇宙的漫画中,2002年发行的“终极战队#4”列出了英雄眼中的“复仇者联盟”电影卡司。布拉德·皮特扮演美国队长,史蒂夫·布西密饰演绿巨人,马修·麦康纳饰演蚁人,刘玉玲饰演黄蜂女,约翰尼·德普饰演托尼·斯塔克,塞缪尔·杰克逊饰演尼克·弗瑞。
67、在1978年的“漫威战队”(Marvel Team-up)系列漫画中,蜘蛛侠和《周六夜现场》第三季的卡司——比尔·默瑞以及约翰·贝鲁西组成小队,一起对抗《金刚狼2》中反派——银武士。
68、“至贱”死侍曾在2007年的“链锁&死侍”系列漫画中,说自己的“脸”长的像瑞安·雷诺兹和沙皮狗杂交出来的玩意。2年之后,瑞安·雷诺兹在《X战警前传:金刚狼》中饰演死侍。
69、洛基曾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是死侍失散多年的父亲,还给自己的“儿子”换了一张汤姆·克鲁斯的脸,诅咒他此生命运多舛,仕途不顺。

70、在早期的《恶灵骑士》漫画中,耶稣本尊曾经是恶灵骑士的“大咖跟班”。然而,因为该设定的宗教敏感性极易冒犯到一些狂热者,漫威不得不将漫画中耶稣本尊改为一个假扮耶稣的魔鬼。
71、在1985年的芝加哥论坛报的漫画版面上,蜘蛛侠的童年又多了一重虐童受害者的设定。而这版漫画正是漫威和全国委员会联手合作,呼吁外界关注虐童受害者的公益作品。
72、詹姆斯·卡梅隆在1992年曾尝试制作一部蜘蛛侠电影,其剧情内容包括彼得·帕克杀死罪犯,和玛丽·简在布鲁克林大桥上“做爱做的事”,电光人和沙人成为反派等等。这部电影在前期筹备中被取消,故事板和剧本被保存了下来。
73、迈克尔·杰克逊在1990年差点就买下了漫威公司,只是因为他想在电影中扮演蜘蛛侠。MJ还试图说服漫威让他在《X战警》第一部中饰演X教授一角。
74、特辑中斯坦·李坐侧在沙发上用漫画书做“遮羞叶”的照片,其实是给一本详解漫威幕后故事的书特意拍摄的。而漫威封禁了这张照片长达29年。
75、特辑中出现的演员帕顿·奥斯瓦尔特曾在星爵参演的美剧《公园与游憩》中,提出用灭霸无限手套上的“现实宝石”打开时空缺口,借此一统星球大战和漫威宇宙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