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大气上档次 NZXT S340机箱装机评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继NZXT(恩杰)的H440之后,恩杰似乎并没有太多让小编关注的机箱了。(当然在这里不是说恩杰的箱子不好,810的风格小编不是特别的喜欢,而820又太贵。)似乎觉得可以不再折腾恩杰的东西了。但,就在这个国庆之际,恩杰的新品——S340上市了!
S340同样是属于那种主打规整平面级的机箱,不同于幻影系列,S340比H440显得更加平整一些,并且是恩杰有史以来侧透面积最大的箱子。显而易见的,恩杰的S340支持水冷,且支持280mm规格的大型冷排……

依旧是从开箱开始,包装采用一面黑一面白的造型,两面几乎一样,都是一个模拟装机图,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S340的兼容性以及实际装机效果预览图。

机箱的宽度为200mm,长度则是445mm,高度为432mm,2+1个3.5寸硬盘位以及2+1个2.5寸硬盘位,7个PCI位挡板。另外,恩杰的S340支持高度达161mm的CPU散热器。显卡最长支持363mm的长度(市售全部显卡都兼容),而在配备前置散热器或者风扇的情况下,则根据前置物品的宽度进行相应的缩减。

附件相对来说并不杂乱,一张Windows 7/8 U盘安装盘制作说明,一份机箱说明书,以及一包附件。

附件方面,2.5寸硬盘螺丝,主板螺丝,铜柱以及电源螺丝各一包,4根扎带(扎带有点少)。
游民硬件外设发烧友QQ群成立:
如果你对硬件感兴趣,可以直接点击图标加入到QQ群中进行讨论:
手机用可以扫描二维码加群进行聊天:
扫码进群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机箱,前脸
- 第3页:I/O接口,背面
- 第4页:内部细节
- 第5页:背面,其它
- 第6页:其它装机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硬盘安装
- 第9页:电源,整体
- 第10页:内部展示,总结
机箱,前脸:

与H440系列一样,S340同样属于小编非常喜欢的一个系列,当然这一系列的最大特点就是平整,机箱表面并没有太过多余的花哨设计,配合机箱的纯白色钢琴烤漆,似的机箱看起来非常的时尚。

机箱的前面板可以拆下,在前面板的下方有一个浅浅的NZXT压痕,其它就没有任何东西了。

前盖为U字形设计,内部留出了充足的通风口道,机箱完全不必担心会出现当年类似于H2系列那样如果要达到最佳效果还得把机箱前盖打开的现象,同样的,在打开之后可以看到一张吸附式的防尘网。

打开防尘网内部有两个风扇孔位,分别支持12CM以及14CM两种规格。最大可安装2个14CM的进风风扇,也可以配合冷排进行散热使用。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机箱,前脸
- 第3页:I/O接口,背面
- 第4页:内部细节
- 第5页:背面,其它
- 第6页:其它装机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硬盘安装
- 第9页:电源,整体
- 第10页:内部展示,总结
I/O接口,背面:

机箱的控制开关和I/O接口在上边,分别为一个开关按钮(没有重启键),2个USB 3.0接口,一组音频接口(镀镍)以及一个硬盘工作指示灯。

在上边标配了一个12CM的风扇,默认为向外排风,当然也可以把风扇拆开后安装120mm/140mm的散热冷排或者是一体式水冷,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并没有配备防尘网,机箱顶部的防尘效果不会特别理想。

机箱背面非常标准的下置电源接口,PCI挡板为可拆卸重复试用。后置标配了一个12CM规格的风扇(也仅支持12CM的大小)。后边并没有为外置水冷配备管道进出口。

机箱侧盖的螺丝为手拧试,但并不支持完全拆下,螺丝的里边有一个卡扣,螺丝被卡扣固定在测盖上,防止玩家在装机之后因为疏忽而导致机箱螺丝丢失。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机箱,前脸
- 第3页:I/O接口,背面
- 第4页:内部细节
- 第5页:背面,其它
- 第6页:其它装机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硬盘安装
- 第9页:电源,整体
- 第10页:内部展示,总结
内部细节:

打开机箱测盖,可以看到里边非常的空旷,并不像其它机箱似的那么拥挤,给人一种“就算HD 9990也可以放得下”的感觉。

机箱背部以及机箱顶部的12CM散热风扇默认都是向外排风的安装方式,机箱标准规格就是走的一个横向风道——风从前面板进入,然后从后面板或者上面板排出,而电源则走单独的风道。

一个比较新颖的设计就是在主板区域的边缘有一个白色的金属罩,这便是背部走线与正面的走线通道了。可以看到在主板的Power供电部分留给线材走线的空间较大一些。另外因为有玩家可能需要上较长显卡的关系,所以在主板的下半部分位置的理金属所预留走线的空间要小一些,既保证了硬盘的SATA线可以轻松穿过,也不会影响到超长显卡的放置。

另外在主板的最下方可以看到2个2.5寸的硬盘位,一般被用来放置固态硬盘。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机箱,前脸
- 第3页:I/O接口,背面
- 第4页:内部细节
- 第5页:背面,其它
- 第6页:其它装机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硬盘安装
- 第9页:电源,整体
- 第10页:内部展示,总结
背面,其它:

整体机箱背面也可以看到恩杰的S340预留了很多的扎带卡扣,方便玩家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计机箱走线(强迫症的福音啊)。

从背面可以看到金属罩的内部同样有扎带卡扣,主板的20Pin+4Pin主供电线以及显卡的6Pin+2Pin和部分主板前置USB 3.0,SATA数据线因为都会经过金属罩的关系,所以有了扎带卡扣相对来说理线会变的更加理想一些(算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设计)。

机箱的外置I/O接口以及开关控制线的接头。

最后,电源是需要从外部装进去的,这点和H440一样,都是电源先装到挡板上,然后再把挡板固定在机箱上。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机箱,前脸
- 第3页:I/O接口,背面
- 第4页:内部细节
- 第5页:背面,其它
- 第6页:其它装机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硬盘安装
- 第9页:电源,整体
- 第10页:内部展示,总结
其它装机硬件:

测试选用的是华擎的Z97 Extreme4主板,内存为金士顿的HyperX FURY 8G*2,散热器为ID-COOLING的SE-913PRO。CPU则是Inetl的i7-4790K。

电源同样是NZXT的750W。

显卡为昂达的GTX 780典范3G D5。

最后,整体平台样式。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机箱,前脸
- 第3页:I/O接口,背面
- 第4页:内部细节
- 第5页:背面,其它
- 第6页:其它装机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硬盘安装
- 第9页:电源,整体
- 第10页:内部展示,总结
主板,显卡安装:

首先安装的仍然是挡板,当然在这里可以发现机箱给主板CPU辅助供电口留出的空隙其实是比较大的。CPU 4Ping+4Ping辅助供电可以非常轻易穿到前边来。

整体主板安装好后的样子,对于全规格的ATX主板来说,安装好后整体机箱看起来还是蛮充实的。当然,因为机箱右边去掉了光驱位的原因,所以机箱内部不会闲得特别拥挤。

显卡安装,其实GTX 780并不算特别长,显卡比主板外缘并没有多出很长的一段距离。

机箱所预留的空间对于昂达GTX 780这类公版显卡来说,其实是绰绰有余,就算在前置部分加上水冷,也仍然还有5cm左右的空间。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机箱,前脸
- 第3页:I/O接口,背面
- 第4页:内部细节
- 第5页:背面,其它
- 第6页:其它装机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硬盘安装
- 第9页:电源,整体
- 第10页:内部展示,总结
硬盘安装:

下方预留的2个2.5寸硬盘位之前有跟大家提到,比较适合放置固态硬盘,且硬盘位距离显卡还有一段空间,并不会担心固态硬盘会挡住显卡的进风。

另外3.5寸硬盘位在机箱背面的下方硬盘笼里安装,最多可以支持2+1个3.5寸硬盘(硬盘笼里2个,硬盘笼下边的机箱底部一个)。

不过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主板的SATA接口因为是直角形的,所以SATA数据线需要选择扁平接口的,直角型接口插起来会比较麻烦。

同样的,固态硬盘因为有挡板的关系,也需要选择扁平接口的,而现在多数主板附带的SATA数据线都是直角头的,这样会与机箱发生冲突,切记。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机箱,前脸
- 第3页:I/O接口,背面
- 第4页:内部细节
- 第5页:背面,其它
- 第6页:其它装机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硬盘安装
- 第9页:电源,整体
- 第10页:内部展示,总结
电源,整体:

电源的安装,首先机箱下边为电源留出了足够的通风口,并且是长方形的,同时也有配备防尘网。因此也支持高端模组(长规格的ATX电源)。

前边有提到过,电源是从机箱外部安装的,需要把ATX电源外的挡板拆下,然后固定到电源上,然后再一起安装进去。

机箱走线好的结果就是……正面几乎看不到线材,这也是金属罩的好处,能够把大部分的线材都给遮挡住。可以说S340这款机箱非常便于背后走线。

把机箱竖起来,因为主板前置I/O接口部分的线材全放到后边有点折,所以小编没有管,都放到前边了。不过并不影响整体的走线整洁性。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机箱,前脸
- 第3页:I/O接口,背面
- 第4页:内部细节
- 第5页:背面,其它
- 第6页:其它装机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硬盘安装
- 第9页:电源,整体
- 第10页:内部展示,总结
内部展示:

前边还是预留了非常多的空间,便于冷排的放置。当然如果想增加点小Mod设备的话也是可以的。
机箱内部整体视觉图
最后,通过侧透看机箱内部……
总结:
说说优点吧,机箱空间足,内部预留非常大的空间,无形之中让内部散热效能更进了一步,然后就是前置面板的沟渠也较H2和H440大了一些,这样不会再出现拆掉前置面板散热效能提升30%之类的现象。因此也可以说前置面板不再影像前风道位进风了。
背部走线的金属罩设计非常漂亮,能够把线材都挡在下边的同时内部扎带槽也可以更加方便的理线。
再来说说弊端,因为PCI挡板数量的关系,最后一根槽若是PCI-E的话,就没法装上双槽位的显卡。因为挡板不够。
另外如果是带散热的PCI或PCI-E设备的话,也会与固态硬盘发生冲突(固态硬盘几乎会挡住散热部分。)
不过如果是普通双卡SLI/CF,都不会担心这一问题的发生。
另外就是固态硬盘和主板SATA槽的问题,现在大部分主板都是直角形的L样式SATA数据线街头,而防止固态硬盘的接口以及主板出来的接口均不支持这种样式,用户在装机时必须使用扁平的直线接头才可以,这点一定要注意。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机箱,前脸
- 第3页:I/O接口,背面
- 第4页:内部细节
- 第5页:背面,其它
- 第6页:其它装机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硬盘安装
- 第9页:电源,整体
- 第10页:内部展示,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