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Atom的威力 华擎Q1900M主板装机实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桌面入门级PC一直是Celeron、Pentium的天下,不过Intel最新推出的Bay Trail-D架构处理器可能会打破这一陈旧的观点。
关于Intel Bay Trail-D可能很多网友并不熟悉,有时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的文章也会看到Intel Bay Trail相关内容,似乎有些混淆,个人爬文并简单梳理了一下,Intel Bay Trail其实它的前身就是ATOM,出于种种原因改头换面叫做Bay Trail(估计销量不佳了,像金字招牌iPhone会随便改名字吗),旗下拥有-T/-M/-D/-I 4个系列,T代表Tablet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M代表Mobile移动便携如超极本,-D代表Desktop桌面平台,-I代表Industry工业嵌入式领域。
Intel Bay Trail主流智能设备都有涉及,势必要求超低功耗和高度集成,为此Intel采用几乎最强的设计规格:第一次采用与Intel桌面级Haswell架构相同的22nm 3D晶体管工艺制程;采用SoC单芯封装系统,CPU、CPU、主板芯片组整合为一,从而进一步降低功耗以及主板PCB尺寸;采用Intel第7代HD Graphics核芯显卡,支持DirectX11、Win8等。根据官网数据,Intel Bay Trail CPU性能提升2倍,GPU图形性能提升3倍,4核Intel Bay Trail-D TDP功耗10W,其他系列如Intel Bay Trail-T TDP功耗甚至不到4瓦,非常适合组建低功耗HTPC迷你电脑。
攒机配置:

最终效果预览:

其他配置:

华擎Q1900M主板、影驰战将120G SSD、立人E-T01B机电套装、赛睿RIVAL鼠标。

从硬件身材也能看出本次攒机走的轻薄主题风格。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实际大小对比
- 第3页:华擎Q1900M开箱,外观
- 第4页:华擎Q1900M参数,细节
- 第5页:华擎Q1900M细节,芯片
- 第6页:立人 E-T01B参数,外观,细节
- 第7页:安装,对比
- 第8页:系统,硬件识别
- 第9页:功耗、温度测试
- 第10页:CPU基准测试
- 第11页:内存基准测试
- 第12页:GPU基准测试
- 第13页: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高清硬解测试
- 第15页:存储性能测试,总结
实际大小对比:

Intel Bay Trail-D架构功耗非常低,华擎Q1900M整机实测20瓦左右,因此把电源风扇一并拆除,使机箱内部彻底达到Fanless零噪音状态。

65mm宽度,差不多普通机顶盒尺寸,非常薄。

超薄机箱仅比键盘略高,是否有点怀念386时代的卧式电脑了,赛睿RIVAL鼠标、机箱电源LED都是蓝色,加上整机全黑化元素相当搭配。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实际大小对比
- 第3页:华擎Q1900M开箱,外观
- 第4页:华擎Q1900M参数,细节
- 第5页:华擎Q1900M细节,芯片
- 第6页:立人 E-T01B参数,外观,细节
- 第7页:安装,对比
- 第8页:系统,硬件识别
- 第9页:功耗、温度测试
- 第10页:CPU基准测试
- 第11页:内存基准测试
- 第12页:GPU基准测试
- 第13页: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高清硬解测试
- 第15页:存储性能测试,总结
华擎Q1900M开箱,外观:

整个产品包装还没有高达模型来的大,关注包装底部LOGO描述的华擎Q1900M特点:
M-ATX——更强的扩展兼容能力
DDR3 Long DIMMs——支持DDR3标准型内存条
3 Graphics Outputs——3个视频输出接口
Fanless Design——无风扇静音设计
Full Spike Protection——全防护技术,防过电压、防雷击、 防ESD静电
ASRock Cloud——华擎云功能

附件简单,驱动光盘 x1、说明手册 x1、主板挡板 x1、SATA数据线 x2。

采用全固态电容、全封闭电感用料和棕褐色PCB,同桌面级主流主板无异,整体卖相不错,比较特别的地方,没有CPU 4+4pin供电接口。实际尺寸225mmx185mm,比常规M-ATX主板244mmx244mm小,ITX主板为170mmx170mm。

3根PCI-E插槽,2根PCI-E2.0 x1插槽,1根PCI Express2.0 x16显卡插槽,平台定位关系实际只提供带宽x4。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实际大小对比
- 第3页:华擎Q1900M开箱,外观
- 第4页:华擎Q1900M参数,细节
- 第5页:华擎Q1900M细节,芯片
- 第6页:立人 E-T01B参数,外观,细节
- 第7页:安装,对比
- 第8页:系统,硬件识别
- 第9页:功耗、温度测试
- 第10页:CPU基准测试
- 第11页:内存基准测试
- 第12页:GPU基准测试
- 第13页: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高清硬解测试
- 第15页:存储性能测试,总结
华擎Q1900M规格:

Intel Bay Trail-D高度集成化,似乎理所应当地采用标准ITX架构,其他品牌也多数如此,但华擎反其道行之,Q1900M使用M-ATX增加PCB尺寸,直接的好处即提升主板扩展能力,如3个视频输出接口、3条PCI-E插槽和LPT、TPM、COM等多种扩展接口都齐齐集结于华擎Q1900M,此外SO-DIMM笔记本内存插槽改为适用标准台式机DDR3内存,极大程度丰富了硬件的选购范围和升级潜力,同时增强整机DIY可玩性。当然如果玩家只钟情于ITX平台,华擎还有Q2900-ITX、Q1900-ITX等6款ITX主板可满足要求。

SoC单芯设计的处理器,采用BGA封装工艺所以不能拆卸,不但整合J1900 4核CPU、HD Graphics核芯显卡,连传统的主板芯片组也一并融合,加上22nm 3D晶体管工艺,这颗三合一芯片尺寸27mmx25mm玲珑小巧,高集成度除了降低功耗和成本,也减少芯片之间的数据延迟。
用料方面2相供电、全固态电容,对于这颗TDP 10瓦的处理器来说游刃有余。

背部I/O接口,从左至右依次为:2个PS/2键鼠接口,1个D-Sub(VGA)视频接口,1个DVI-D视频接口,2个USB2.0接口,1个垂直HDMI视频接口,1个RJ-45 网卡、1个USB2.0和1个蓝色USB3.0接口,3个HD音频插孔。
USB接口数量感觉偏少,比如我的外设配置,一套键鼠加无线USB网卡就占用掉3个USB了,建议最左侧的2个PS/2改为1个PS/2加2个USB。网上搜索了一番,只有很少Intel Bay Trail-D产品设计DVI视频接口,至于像华擎Q1900M拥有3种高清输出接口的主板更是绝无仅有。

2根互相垂直的DDR3/DDR3L(低电压)内存插槽,支持双通道技术,最高1333MHz频率、最大16G容量,手中有闲置DDR3台式机内存的基本都可使用,Bay Trail-D默认只支持SO-DIMM低电压内存,相比之下华擎Q1900M支持2种电压兼容性更好,这点值得肯定。注意若只有1根内存,需安装在PCB标记为DDR3_A1的内存插槽,即图中的这根内存位置。
内存插槽采用单边卡扣设计,方便拆除内存。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实际大小对比
- 第3页:华擎Q1900M开箱,外观
- 第4页:华擎Q1900M参数,细节
- 第5页:华擎Q1900M细节,芯片
- 第6页:立人 E-T01B参数,外观,细节
- 第7页:安装,对比
- 第8页:系统,硬件识别
- 第9页:功耗、温度测试
- 第10页:CPU基准测试
- 第11页:内存基准测试
- 第12页:GPU基准测试
- 第13页: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高清硬解测试
- 第15页:存储性能测试,总结
华擎Q1900M细节,芯片:

配置标准的主板ATX 24pin电源接口,有些主板采用DC-IN外接适配器的供电方式。

从左至右,2+1个USB前置接针,1个CMOS还原插针,2个SATA 2.0即3Gb/s硬盘接口,1组Panel前置面板接针,1个Speaker喇叭接针,都用了字符标注方便接驳。以HTPC用途2个SATA刚好够用,1个SSD作系统,1个机械硬盘下载或备份。

还有1个HD_Audio前置音频接针,1个TPM安全模块接针,1个LPT打印机端口接针,1个COM端口接针,后三者偏向工业用途。遗憾的是华擎Q1900M没有提供前置USB3.0接口,如果把TPM、LPT、COM其一改成前置USB3.0,相信对消费级玩家更实用。

华邦 Winbond 25Q64FWSIG BIOS芯片
立琦 Richtek RT8172A 处理器供电管理芯片
德州仪器 TI 87350D DrMOS 整合上下桥
立琦 Richtek RT8120B 内存供电管理芯片
瑞昱 Realtek ALC622 音频芯片
瑞昱 Realtek 8111GR 网络芯片
新塘科技 Nuvoton NCT6776D 硬件监控
新塘科技 Nuvoton 3941S 风扇控制
主要芯片和供电用料,如果搜索一下给出的型号,会发现相同元件经常出现在华擎或其他品牌的超频板卡名单之中,显然华擎Q1900M并未因Intel Bay Trail -D桌面入门级定位而降低用料档次。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实际大小对比
- 第3页:华擎Q1900M开箱,外观
- 第4页:华擎Q1900M参数,细节
- 第5页:华擎Q1900M细节,芯片
- 第6页:立人 E-T01B参数,外观,细节
- 第7页:安装,对比
- 第8页:系统,硬件识别
- 第9页:功耗、温度测试
- 第10页:CPU基准测试
- 第11页:内存基准测试
- 第12页:GPU基准测试
- 第13页: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高清硬解测试
- 第15页:存储性能测试,总结
立人 E-T01B HTPC机箱:

立人E-T01B宽度只有65mm,适合HTPC高清播放机,配件有立式脚垫,卧式和站立均可。外形中规中矩,全黑色喷漆,前脸有银色拉边修饰,电源按键也是银色,机箱做工用料相对一般,对于这个价位要求不能过多了。
机箱规格:

2个USB2.0前置接口,没有USB3.0是一个不小的缺点。

机箱背部没有PCI扩展位,预留一个40mm风扇位。

内部结构简单明了,主板直接安装侧板内部,无走线设计,顶部2根横梁是安装硬盘的支架。

LR-200W迷你电源,铭牌上没有注明额定功率,估计有150瓦以上的输出能力。电源风扇没有调速机制,噪音很高,考虑到华擎Q1900M组建的HTPC功耗只有18~23瓦(见性能评测),判断电源内部的热量很低,Fanless无风扇也能保持正常工作,所以最终拆了这颗风扇。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实际大小对比
- 第3页:华擎Q1900M开箱,外观
- 第4页:华擎Q1900M参数,细节
- 第5页:华擎Q1900M细节,芯片
- 第6页:立人 E-T01B参数,外观,细节
- 第7页:安装,对比
- 第8页:系统,硬件识别
- 第9页:功耗、温度测试
- 第10页:CPU基准测试
- 第11页:内存基准测试
- 第12页:GPU基准测试
- 第13页: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高清硬解测试
- 第15页:存储性能测试,总结
安装部分,大小对比:


华擎Q1900M已包办散热和显卡,安装步骤简单。

安装2.5英寸固态硬盘,侧边孔位可任意选择。

注意,3.5英寸硬盘会和梳子内存冲突,当然HTPC低端平台一般不会安装梳子。

对比家用电视机顶盒,立人E-T01B体积稍大,放置于电视柜没有任何压力,ITX小钢炮虽然性能强悍。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实际大小对比
- 第3页:华擎Q1900M开箱,外观
- 第4页:华擎Q1900M参数,细节
- 第5页:华擎Q1900M细节,芯片
- 第6页:立人 E-T01B参数,外观,细节
- 第7页:安装,对比
- 第8页:系统,硬件识别
- 第9页:功耗、温度测试
- 第10页:CPU基准测试
- 第11页:内存基准测试
- 第12页:GPU基准测试
- 第13页: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高清硬解测试
- 第15页:存储性能测试,总结
检测信息:
HWiNFO64 v4.43.2290 & AIDA64 Extreme Edition v4.60.3129
CPU-Z v1.70.0 & GPU-Z v0.7.9
最新版本HWiNFO64、AIDA64、CPU-Z都能顺利检测Intel Bay Trail-D J1900、华擎Q1900M主板信息。
CPU,J1900名义上归属Celeron系列,实际BGA封装工艺、83MHz外频等参数与桌面级CPU还是有显著区别的,4核CPU主频2.0GHz,节能频率1.33GHz,采用Intel Burst Technology 2.0睿频技术最高可加速至2.40GHz;
内存,频率1333MHz,支持双通道技术,不过软件对于单/双通道似乎不能检测,CPU-Z通道数显示栏呈灰色,AIDA64不论单/双通道始终显示Dual Channel;
GPU核显,GPU-Z对Intel HD Graphics核芯显卡的部分参数依然不能很好地识别,支持DirectX11(图中D9.0c),4个EU单元,频率660MHz,相比桌面级HD Graphics核显规格低不少。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实际大小对比
- 第3页:华擎Q1900M开箱,外观
- 第4页:华擎Q1900M参数,细节
- 第5页:华擎Q1900M细节,芯片
- 第6页:立人 E-T01B参数,外观,细节
- 第7页:安装,对比
- 第8页:系统,硬件识别
- 第9页:功耗、温度测试
- 第10页:CPU基准测试
- 第11页:内存基准测试
- 第12页:GPU基准测试
- 第13页: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高清硬解测试
- 第15页:存储性能测试,总结
功耗、温度测试:
首先看一下Intel Bay Trail-D功耗是否如传闻般的优秀。测试使用北电海盗版T8数字功率计。

Windows 7桌面闲置,输入功率17~18瓦左右浮动。

AIDA64稳定性测试工具满载CPU和GPU,整机功率22~23瓦,相比闲置状态增加很少,对比其他家用电器和台式电脑的功耗更是可以忽略不计了,按照上海本地0.61元/度和分时电价的计算方式,24小时x7连续运行1个月,电费仅6.5~8元,节能效果显著。

低功耗往往意味着低温度,事实上拷机10分钟CPU核心温度只有55°C,Fanless散热环境表示毫无压力。华擎Q1900M采用Intel Bay Trail-D处理器,在温度和功耗两方面的控制称得上无可挑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实际大小对比
- 第3页:华擎Q1900M开箱,外观
- 第4页:华擎Q1900M参数,细节
- 第5页:华擎Q1900M细节,芯片
- 第6页:立人 E-T01B参数,外观,细节
- 第7页:安装,对比
- 第8页:系统,硬件识别
- 第9页:功耗、温度测试
- 第10页:CPU基准测试
- 第11页:内存基准测试
- 第12页:GPU基准测试
- 第13页: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高清硬解测试
- 第15页:存储性能测试,总结
CPU基准测试:

双通道/单通道
Super PI 100万:34.913秒:35.553秒
wPrime 32M:26.051秒:25.941秒
Fritz Chess:3855:842
Cinebench R11.5:1.74pts:1.71pts
3DMark 11物理(截图见GPU基准测试):2034:1863
搜集了多款Intel、AMD桌面处理器的性能数据,引用数据来自于Tom’s Hardware网站和网络搜索,此外加入能耗比一项数据。

J1900多线程性能已经超越了曾经的经典——酷睿2 E6750和速龙II X2 240e两款双核CPU,在Cinebench、Fritz、wPrime得分小幅度胜出,对比主流Haswell架构的低端双核G1610差距也不大,只有单线程SuperPi稍弱,可以预见Intel Bay Trail-D 4核平台足以满足家用入门需求。
能耗比方面,J1900表现最出色,毕竟TDP设计功耗只有10瓦,数据表反应出一种趋势,工艺制程越新、多核心或支持超线程的CPU其能耗比更优秀,而J1900正是采用的22nm最新工艺和4核心符合这些特点。
内存单、双通道模式对CPU性能基本没有影响,只有3DMark 11物理得分降低了不到1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实际大小对比
- 第3页:华擎Q1900M开箱,外观
- 第4页:华擎Q1900M参数,细节
- 第5页:华擎Q1900M细节,芯片
- 第6页:立人 E-T01B参数,外观,细节
- 第7页:安装,对比
- 第8页:系统,硬件识别
- 第9页:功耗、温度测试
- 第10页:CPU基准测试
- 第11页:内存基准测试
- 第12页:GPU基准测试
- 第13页: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高清硬解测试
- 第15页:存储性能测试,总结
内存基准测试:

双通道/单通道
读取:13708 MB/s:8591 MB/s
写入:9913 MB/s:8412 MB/s
复制:12754 MB/s:8122 MB/s
J1900内存性能相当不俗,根据AIDA64数据库,能够和i5 650、X6 1100T平起平坐。
单通道在读取和复制两项中只有双通道的63%左右性能,证明Intel Bay Trail-D支持双通道内存技术。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实际大小对比
- 第3页:华擎Q1900M开箱,外观
- 第4页:华擎Q1900M参数,细节
- 第5页:华擎Q1900M细节,芯片
- 第6页:立人 E-T01B参数,外观,细节
- 第7页:安装,对比
- 第8页:系统,硬件识别
- 第9页:功耗、温度测试
- 第10页:CPU基准测试
- 第11页:内存基准测试
- 第12页:GPU基准测试
- 第13页: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高清硬解测试
- 第15页:存储性能测试,总结
GPU基准测试:

双通道/单通道
3DMark11 Entry
得分:E472:E455
图形:395:383
物理:2034:1863
Heaven 4.0 @ Basic 1280x720 2AA
帧数:4.5:4.1
得分:113:104

双通道/单通道
3DMark Ice Storm
得分:18618:17103
图形:18353:16391
物理:19610:20174

双通道/单通道
3DMark Cloud Gate
得分:1610:1493
图形:1580:1444
物理:1726:1696
3DMark、Unigine系列评测软件采用当今最先进的3D引擎,对硬件要求极为苛刻,即使选择入门档设置Entry、Basic(降低分辨率、关闭曲面细分等技术)测试,Intel Bay Trail-D核显依然惨不忍睹,全程不超过10帧,画面卡顿严重。New 3DMark选择测试的Ice Storm、Cloud Gate两档,分别针对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和入门级电脑、笔记本,3D引擎相对简单,显卡资源要求不高,更适合Intel Bay Trail-T/-M/-D/-I多平台架构作测试。
内存单、双通道对3D性能影响在8~10%,幅度不大。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实际大小对比
- 第3页:华擎Q1900M开箱,外观
- 第4页:华擎Q1900M参数,细节
- 第5页:华擎Q1900M细节,芯片
- 第6页:立人 E-T01B参数,外观,细节
- 第7页:安装,对比
- 第8页:系统,硬件识别
- 第9页:功耗、温度测试
- 第10页:CPU基准测试
- 第11页:内存基准测试
- 第12页:GPU基准测试
- 第13页: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高清硬解测试
- 第15页:存储性能测试,总结
游戏性能测试:
显卡Benchmark专业评测软件明显跑不动,再来测试实际游戏中的表现,2款单机体育竞技、2款网游角色扮演,都是主流PC游戏,显卡要求适中。注,以下测试全部使用双通道内存模式,包括后面的存储部分等。
《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
1280x720,最低画质,平均帧数24
《NBA 2K14》
1280x720,最低画质,平均帧数37
《九阴真经OL》
1280x720,最低画质,某静态场景、多人同屏,帧数31
《激战2》
1280x720,最低画质,某静态场景,帧数28
4款热门的电脑游戏,设置720p半高清分辨率和最低画质,才能保证帧数20~30fps,自然谈不上好的游戏体验,属于勉强可玩的程度,偶尔可以救急使用。如此之弱的3D性能其实预料之中,Intel HD Graphics桌面系列的核显原来就只能应付画质和特效较低的游戏,Intel Bay Trail-D核显4个EU单元以及660MHz主频,硬件规格再削弱一级。不过测试中也有体现好的一面,所有游戏包括采用DirectX11引擎的都能运行,证明的确支持DX11以及优秀的游戏兼容性。
关于3D性能弱有一个解决方法,就是华擎Q1900M扩展能力,支持升级独立显卡,从前面CPU基准评测能看到J1900 4核性能不错,如果有闲置下来的中低端显卡,安装于此平台能够很好地发挥余热,并不会构成明显瓶颈。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实际大小对比
- 第3页:华擎Q1900M开箱,外观
- 第4页:华擎Q1900M参数,细节
- 第5页:华擎Q1900M细节,芯片
- 第6页:立人 E-T01B参数,外观,细节
- 第7页:安装,对比
- 第8页:系统,硬件识别
- 第9页:功耗、温度测试
- 第10页:CPU基准测试
- 第11页:内存基准测试
- 第12页:GPU基准测试
- 第13页: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高清硬解测试
- 第15页:存储性能测试,总结
高清硬解测试:

核显3D性能弱无可厚非,因为游戏不是主要用途,但作为HTPC拥有强大的高清硬解能力却是必不可少,使用DXVA Checker检测核显的硬解能力,华擎Q1900M集成的Intel(R) HD Graphics支持所有编码格式的1080P全高清硬解,2160P也就是厂商热炒的4K超高清概念,主流H264、WMV9、VC1等视频格式提供支持,只有MPEG2不支持,硬解能力相信可满足多数用户的高清需要了。
HD.Club-4K-Chimei-inn-60mbps.MP4 俗称“吃烤鸭”4K测试样片
3840x2160分辨率,输出格式显示dxva说明硬解成功,平均帧率30fps,CPU占用率10%左右,播放流畅。
“鸭子飞了”4K测试样片
同上支持4K硬解。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实际大小对比
- 第3页:华擎Q1900M开箱,外观
- 第4页:华擎Q1900M参数,细节
- 第5页:华擎Q1900M细节,芯片
- 第6页:立人 E-T01B参数,外观,细节
- 第7页:安装,对比
- 第8页:系统,硬件识别
- 第9页:功耗、温度测试
- 第10页:CPU基准测试
- 第11页:内存基准测试
- 第12页:GPU基准测试
- 第13页: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高清硬解测试
- 第15页:存储性能测试,总结
存储性能基准测试:

HD Tune Pro 5.50:
连续读取206.6 MB/s,存取时间0.063ms,随机存取4K 11605 IOPS
AS SSD Benchmark 1.6.4194.30305:
连续读取262.43 MB/s,连续写入127.59 MB/s,4K随机读取22.67 MB/s,4K随机写入44.59 MB/s
CrystalDiskMark 3.0.3:
连续读取276.1 MB/s,连续写入132.9 MB/s,4K随机读取26.88 MB/s,4K随机写入58.51 MB/s
PCMark 7 v1.0.4存储评分4849
华擎Q1900M主板是SATA 2.0,会否降低存储性能呢?简单地说仅仅跑分成绩没有SATA 3.0漂亮,实际使用无需在意,影驰战将120G在AS SSD Benchmark、CrystalDiskMark的连续读写速度被限制到280 MB/s以下,虽然SATA 3.0可提供500+MB/s连续读写,但绝大多数应用环境包括SSD本身性能都不到此带宽,SSD最重要的是4K随机性能,华擎Q1900M测试成绩20+MB/s,和主流桌面级SATA 3.0接口测得的相同。综合评测软件PCMark 7,模拟PC真实应用环境,存储评分为4849,拥有旗舰SSD 5500跑分的90%性能,所以说Intel Bay Trail-D的SATA 2.0接口民用也完全没有问题,依然可享受极速体验。
提醒,没有Intel RST驱动。
USB3.0移动存储测试:

影驰战将120G、Winstars WS-UEC333U USB3.0移动硬盘盒作USB 3.0测速。

Winstars USB3.0硬盘盒自身的极限读写在180 MB/s左右,与影驰战将120G测试成绩接近,证明华擎Q1900M主板的USB3.0接口没有性能瓶颈。
总结:
本次攒机一套由华擎1900M主板组建的HTPC,并对性能、功耗等作了全面评测,个人对Intel Bay Trail-D综合水准非常满意,试用2周,低功耗、零噪音两点体验极佳,日常使用经常同时打开10多个网页、QQ、迅雷和杀毒软件等,CPU最高会有90%占用率(谷歌浏览器占用多),偶尔会有小卡也就短短几秒,整体来看作为PC流畅无问题,桌面级入门领域踏出坚实一步:
1、扩展能力,华擎Q1900M主板采用为数不多的M-ATX版型和DDR3标准台机内存槽,使其扩展能力大于其他Intel Bay Trail-D主板
2、功耗温度情况,平均使用功耗18~23瓦,处理器Fanless条件下的满载温度也只有55°C,功耗、温度还有静音远强于传统桌面PC
3、CPU性能,4核J1900多线程的综合性能超过老的酷睿2、速龙II系列
4、GPU性能,3D游戏依然孱弱,优点是支持DX11技术和良好的兼容性
5、内存性能,支持双通道技术,不过从CPU和GPU测试综合看对内存双通道带宽依赖很小,可日常单通道使用
6、高清播放能力,拥有VGA、DVI-D、HDMI 3个高清视频接口,支持全部编码格式的1080P硬件,以及多数格式的2160P即4K硬解
7、存储性能,主板SATA 2.0接口,日常体验无需在意
8、主要缺点,没有前置USB3.0接口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实际大小对比
- 第3页:华擎Q1900M开箱,外观
- 第4页:华擎Q1900M参数,细节
- 第5页:华擎Q1900M细节,芯片
- 第6页:立人 E-T01B参数,外观,细节
- 第7页:安装,对比
- 第8页:系统,硬件识别
- 第9页:功耗、温度测试
- 第10页:CPU基准测试
- 第11页:内存基准测试
- 第12页:GPU基准测试
- 第13页: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高清硬解测试
- 第15页:存储性能测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