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小机箱简测篇四:来自瑞典设计的Fractal Design Node 304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Fractal Design(以下简称FD),这个品牌的中文名字非常特殊,全称:佛瑞克托设计。官方网站:点击进入
异域的风范,在设计中掺杂了瑞典人在机箱设计中的见解。和电脑硬件不同,机箱因为不同的设计可以排列出不同的内部结构。那么在瑞典人眼中的机箱会如何?一起来看下Node 304吧!

FD的Node 304的设计与其他机箱不同,机箱的整体给人是一种洁净、时尚以及板正的感觉。而且因为机箱的定位在Mini小机箱中属于中高端,因此机箱的细节做工还是蛮精致的。

Fractal Design,前面的Fractal读音为佛瑞克托,Design的意思则是设计。Node 304的机箱LOGO是在机箱前面板的右下角。同时机箱的电源指示灯也是在右下角,这也在另一个方面上说明了这个机箱更加适合在桌面上,而不是在地上。

机箱的开机按钮也是一个非常另类的设计,在右侧的最左下角,如果按照办公环境来说的话,机箱似乎适合在桌面的左手位置——因为需要放鼠标的关系,右手位置并不适合防止机箱。
并且机箱在右侧左边有2个USB 3.0接口以及一组音频接口。

机箱的前置面板也做了风扇进风设计,因此在机箱的上部留有一个比较宽广的进风口,并且通过铁网覆盖。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前脸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面,侧板
- 第4页:内部,硬盘仓
- 第5页:线材,风扇接口,调速器
- 第6页:其他测试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电源安装冲突篇
- 第9页:更换电源,冲突测试
- 第10页:底部,总结
- 第11页:其他图片一
- 第12页:其他图片二
- 第13页:其他图片三
前面板:

前面板是可以拆下,拆下后可以看到2个前置的进风风扇,风扇上边有一个防尘罩,同样的, 防尘罩上也有一个FD的英文LOGO。

拆下防尘罩即可看到2个FD自己的9025规格风扇——9CM直径,2.5CM厚度,扇叶为白色,7片,非常的好看。

内部接口,USB3.0接以及音频和开关在一起——还有一个硬盘指示灯。

很神奇吧——位于机箱的底部,在机箱前脸英文LOGO的下边,不注意是很难看到的……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前脸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面,侧板
- 第4页:内部,硬盘仓
- 第5页:线材,风扇接口,调速器
- 第6页:其他测试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电源安装冲突篇
- 第9页:更换电源,冲突测试
- 第10页:底部,总结
- 第11页:其他图片一
- 第12页:其他图片二
- 第13页:其他图片三
背面,侧板:

机箱的背面有一个12CM的风扇,同时PCI插槽为2跟可再次使用的挡板进行阻挡,Node 304只适合ITX类型的主板,而且为了减少背部的宽度,机箱使用了一根导线将三相接口引导到内部——也就是说电源并不是在背部,而在机箱内部安装。

在左侧面板可以看到一个8CM左右高度,12CM左右宽度的一个防尘网,这个防尘网罩便是在给电源背部做准备的,电源的出风口(供电插口位)便在这里。

机箱的右侧有一个很大的散热网孔区域,这个位置的防尘网正对显卡,主要给显卡散热提供通风环境。

因为是进风,所以难免会有一些灰尘,显卡的散热网罩为可拆卸设计,同时散热网罩的面积可以说涵盖了目前主流显卡的长度,因此无论是涡轮散热还是直吹式散热,都不会担心被机风道被机箱阻挡。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前脸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面,侧板
- 第4页:内部,硬盘仓
- 第5页:线材,风扇接口,调速器
- 第6页:其他测试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电源安装冲突篇
- 第9页:更换电源,冲突测试
- 第10页:底部,总结
- 第11页:其他图片一
- 第12页:其他图片二
- 第13页:其他图片三
内部,硬盘仓:

整体机箱的内部,和其他机箱不同,瑞典式的设计思路为硬盘在上边,电源在下边,不过因为前置面板有2个9CM风扇进行进风的关系,因此整体内部风道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

三个硬盘架,每个硬盘都是竖向排列,这样做有点像烤肉架那样把硬盘钓在上边,同时硬盘架的上方也刻有FD的英文LOGO。

每个硬盘架均支持2块硬盘,3.5寸的台式机硬盘以及2.5寸的固态/笔记本硬盘均支持。并且硬盘的固定孔位为垫圈式固定,在减震效果上算是比较完美。

硬盘架挂在机箱上的样子,完全是被吊起来的感觉,另外小编的Node 304机箱为战斗成色而非全新,所以大家对上边机箱横梁上的划痕可以无视掉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前脸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面,侧板
- 第4页:内部,硬盘仓
- 第5页:线材,风扇接口,调速器
- 第6页:其他测试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电源安装冲突篇
- 第9页:更换电源,冲突测试
- 第10页:底部,总结
- 第11页:其他图片一
- 第12页:其他图片二
- 第13页:其他图片三
线材,风扇接口,调速器:

首先是电源延长先,因为使用内部电源设计,因此机箱的背板处仅留有一个三相接口,通过转接线连接到内部电源上。

机箱的前置面板接口,依然是没有重启按钮,但是多了前置的2个9CM风扇接口(3Pin支持风扇测速)。

在这里要说下,Node 304有一个做的非常好的地方——背部面板上的风扇调速,并且分为3档High Middle以及Low,高中低三个档可以根据使用的环境调节不同的转速。

调速器内部的接口,调速器共有3根接线,分别为前置的2个9CM进风扇以及后置的一个12CM出风扇,调节方式为统一调节(并不能单个控制转速)。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前脸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面,侧板
- 第4页:内部,硬盘仓
- 第5页:线材,风扇接口,调速器
- 第6页:其他测试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电源安装冲突篇
- 第9页:更换电源,冲突测试
- 第10页:底部,总结
- 第11页:其他图片一
- 第12页:其他图片二
- 第13页:其他图片三
其他测试硬件:

首先Z97平台跑不了了,小编选择的测试平台还是老样子,Z97E-ITX/AC主板,I7-4790KCPU以及金士顿HyperX FURY 8GB内存。使用的散热器为超频三的红海至尊版。

测试显卡为昂达的GTX 760典范 2GD5。用于测试机箱与GTX 760公版相仿长度的显卡兼容性。

电源则选择了NZXT的HALE82 V2S 750W电源,黑色的机箱配白色的电源,其实一点都不难看。

理想中整体的装机平台应该是这样,但是后来……大家继续往下看吧。后边硬件会有所变动。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前脸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面,侧板
- 第4页:内部,硬盘仓
- 第5页:线材,风扇接口,调速器
- 第6页:其他测试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电源安装冲突篇
- 第9页:更换电源,冲突测试
- 第10页:底部,总结
- 第11页:其他图片一
- 第12页:其他图片二
- 第13页:其他图片三
主板,显卡安装:

首先是主板的安装,其实主板的安装并没有太大的意外,本身Node 304就支持ITX架构主板,自然主板不会发生任何冲突。

然后是显卡的安装,Node 304对于GTX 760长度的显卡还是比较兼容的,并且在后边留出了一大块空间,足矣放入GTX 780Ti及GTX Titan等级别的显卡。

显卡距离防尘网之间并不是直接贴着的,两者相距约有2.5CM左右的空间,前置调速器的先也可以从显卡底部走。

不过有点遗憾,就是机箱显卡端上方硬盘仓会有一定的冲突,不仅体现在显卡仓会挡住显卡涡轮风扇的一部分,还体现在硬盘放置不进去。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前脸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面,侧板
- 第4页:内部,硬盘仓
- 第5页:线材,风扇接口,调速器
- 第6页:其他测试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电源安装冲突篇
- 第9页:更换电源,冲突测试
- 第10页:底部,总结
- 第11页:其他图片一
- 第12页:其他图片二
- 第13页:其他图片三
电源安装冲突篇:

首先内部电源位的下方有个超大的散热区域,为大风车式电源的独立进风区域。

电源长度与显卡长度对比,以普通规格电源来讲,一般分散模块式的台式机电源是会和显卡产生冲突的,因为GTX 680的长度几乎相当于电源的一般宽度了,因此会挡住模块式电源的输出。

因此机箱其实支持的电源为2种,非模块式电源以及部分半模块式电源,半模块式电源因为模组接口较少的原因,部分模组线材不会与显卡产生冲突。

小编的全模组式电源与半模组式电源线材位置对比。
这里要说下,电源其实也是支持上至风道的,因为电源如果调整角度从上边进风的话,前置面板的2个9CM风扇正好可以提供充足的风量,但是小编试了下,在NZXT电源上,正好硬盘线的输出接口挡住了显卡的安装,因此还是放弃了,而使用半模组以及非模组电源,使用上至风道更是不可能的。除非显卡长度不及电源位置。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前脸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面,侧板
- 第4页:内部,硬盘仓
- 第5页:线材,风扇接口,调速器
- 第6页:其他测试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电源安装冲突篇
- 第9页:更换电源,冲突测试
- 第10页:底部,总结
- 第11页:其他图片一
- 第12页:其他图片二
- 第13页:其他图片三
更换电源,冲突测试:

电源的延长线是有点过长,因此需要进行一点曲折才可以,大概长了2CM左右。安装好的均为电源排风口因为正好对准了机箱右侧的小通风区域,因此电源的散热性能还是不必担心的。

显卡与电源冲突部分,因为换置了军威750电源,因此模组线和非模组的主板,CPU供电线材不再对显卡产生威胁,同时小编试了下GTX 780电源,也是可以的(不过最中间的两组模块接口就不能使用了)。

最后机箱的安装,硬盘的数据线小编并没有选择从硬盘后方走,当然因为数据过长的原因,机箱的硬盘线总显得有点乱。不过3个硬盘架一盖,可以说是一档遮百丑啊……

组后显卡与防尘网特写,显卡本身和防尘网是没有冲突的,但是硬盘仓挡住显卡的进风端一部分对于有强迫症的玩家来说可能会觉得别扭。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前脸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面,侧板
- 第4页:内部,硬盘仓
- 第5页:线材,风扇接口,调速器
- 第6页:其他测试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电源安装冲突篇
- 第9页:更换电源,冲突测试
- 第10页:底部,总结
- 第11页:其他图片一
- 第12页:其他图片二
- 第13页:其他图片三
底部,背面:

底部的进风口上覆盖了一个防尘网模块,模块也是可以轻松的拆卸下来,方便除尘。

最后,整体硬件安装完成后背面的样子。
总结:
FD的Node 304给我们带来的是瑞典的设计理念,在他们的理念中可以看到有不少出色的想法,毕竟显卡要比17*17的主板长,因此Node 304把电源放在了主板的右侧,同时因为主板散热器会高出一点,因此304把硬盘架放在了电源的上边。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Node 304有些许需要改进的地方,如电源位置可能需要进行微调节,硬盘仓位置可能需要进行上移等等。
其实机箱拿到有一段时间了,本来可以早点赶出来的,结果因为电源的结构性特点,小编无奈了……
恰巧军威和先马和黑寡妇都不在,因此小编当时手头的电源——NZXT HALE82 V2S 750W,安耐美Revolution 85+ 1050,安耐美 EPM1200EWT以及ANTEC HCP-1000都不支持。因此就无奈了。
在电源的兼容性方面,如果说上诸如760或者更加长的显卡,只有非模组以及部分半模组的电源才能支持,也就是说电源的兼容性可以说不是特别的好。
另外就是在上独显时,机箱内部最右边的硬盘槽位会被显卡挡住,因此可能会失去硬盘仓的作用。
部分3风扇显卡会被硬盘仓给卡住,因此有一个风扇会和硬盘仓发生兼容性冲突,当然,拆掉后即可解决。
因为机箱的设计理念是在桌面上,显示器左边的位置,因此开机键,USB以及硬盘指示灯是不会降低平价分数的。
总体评价:(满分5星)
兼容性:★★☆
散热效能:★★★★☆
做工细节:★★★★
推荐值:★★★☆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前脸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面,侧板
- 第4页:内部,硬盘仓
- 第5页:线材,风扇接口,调速器
- 第6页:其他测试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电源安装冲突篇
- 第9页:更换电源,冲突测试
- 第10页:底部,总结
- 第11页:其他图片一
- 第12页:其他图片二
- 第13页:其他图片三
其他图片一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前脸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面,侧板
- 第4页:内部,硬盘仓
- 第5页:线材,风扇接口,调速器
- 第6页:其他测试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电源安装冲突篇
- 第9页:更换电源,冲突测试
- 第10页:底部,总结
- 第11页:其他图片一
- 第12页:其他图片二
- 第13页:其他图片三
其他图片二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前脸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面,侧板
- 第4页:内部,硬盘仓
- 第5页:线材,风扇接口,调速器
- 第6页:其他测试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电源安装冲突篇
- 第9页:更换电源,冲突测试
- 第10页:底部,总结
- 第11页:其他图片一
- 第12页:其他图片二
- 第13页:其他图片三
其他图片三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前脸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面,侧板
- 第4页:内部,硬盘仓
- 第5页:线材,风扇接口,调速器
- 第6页:其他测试硬件
- 第7页:主板,显卡安装
- 第8页:电源安装冲突篇
- 第9页:更换电源,冲突测试
- 第10页:底部,总结
- 第11页:其他图片一
- 第12页:其他图片二
- 第13页:其他图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