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经典之作 超频3红海至尊散热开箱简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超频3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系列——红海,红海系列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性价比的散热器(当然至尊系列除外)。它有几个小分之——红海Mini,红海静音(标准),红海智能,红海增强以及红海至尊,近期也是推出了一款新红海。
抛去新红海不说,红海的其他系列散热器都有一个特点——减震橡胶钉设计。这个设计就是指风扇和散热器之间使用减震橡胶钉来进行固定,以此来减少风扇在旋转过程中因为与CPU散热器发生直接接触而导致整体产生共振的作用。这个设计在高端散热器上可以说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在一款100以内的散热器上,可谓超频3红海系列的设计用心了。
老实说,红海至尊是当年小编一直想要的散热器。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除了红海智能之外就只有红海至尊带有4针温控风扇,而且它的散热风扇是红海系列中唯一一个透明式设计。二则是它是除了红海增强之外唯一一个采用纯铜散热器的红海系列产品,并且使用的是三根热管式设计。但是一直没有购买也是因为2个原因——155元的价格在当时来说确实略高,并且它是9CM风扇设计,而非12CM风扇设计……
而在近日某东进行了降价优惠,超频3红海至尊版直接将至了99元,索性就直接购买了。
也是给大家带来这哥小编曾经非常喜爱的散热器的开箱分享……

红海至尊作为红海系列的顶级散热器,之前一直以155元的价格出售,在这个12CM风扇满天飞的年代,也确实有些过于贵了。而在之后某东以99元价格对外开卖,站在纯铜3热管散热器的角度上来说,还是比较值得入手的。

因为是纯铜散热设计,因此重量达到了587g,一斤多的重量在9CM风扇规格的散热其中其实算是比较重的了。
轴承很酷的使用了Hydraumatic,其实就是比含有轴承稍微高端一点的液压轴承。不过超频3红海在风压效果上还是做的比较好,最高可以带来45CFM风量。不过在噪音上还是控制的比较好,参数上说最大只有20分贝。

打开包装盒,内部就是散热器,风扇以及配件包了。

背板和扣具在散热器的下边,其实红海至尊是支持双扇的,并且本身就带了2组减震橡胶钉。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散热器,主体
- 第3页:上部,底座
- 第4页:底部,风扇
- 第5页:其它测试硬件
- 第6页:扣具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
- 第8页:兼容性
- 第9页:测试环境及睿频4.2GHz测试
- 第10页:超频4.7GHz测试及总结
散热器,主体:

名为红海至尊,再配上铜色的金属色泽,让整个散热器看起来确实有点高大上的感觉。整体散热器不大,但在做工上确实不属于100以内的其它品牌。

因为散热器高度仅有124mm,因此受到高度限制的红海至尊仅有42哥散热鳍片。

进风/出风面设计类似于一个宝盖头,属于中间逐步向内伸缩的样式,并且左右和前后都是对称的。

超频3红海至尊的侧面4组扣fin设计,这样技能保证散热器散热鳍片之间的距离间隔以及坚固性,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疏导风向作用。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散热器,主体
- 第3页:上部,底座
- 第4页:底部,风扇
- 第5页:其它测试硬件
- 第6页:扣具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
- 第8页:兼容性
- 第9页:测试环境及睿频4.2GHz测试
- 第10页:超频4.7GHz测试及总结
上部,底座:

红海至尊的所有散热鳍片都不是绝对平滑的,在每个散热鳍片的表面都可以看到一个个的小型突起,这样做的特点是增加受风面积。
并且在散热鳍片的郑重可以看到超频3的中文名以及LOGO。

3根热管设计,在热管末端其实可以看到一点点的氧化,总体来说热管末端的处理算是中规中矩,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

在下边可以看到,红海至尊的热管因为要增加受风面积,因此并没有选择横向垂直排列,当然为了防止过度弯曲致使导热能力下降,也没有使纵向排列,斜线型排列的好处就在这里了,既能增加受风面积又不会因为过度弯曲导致性能下降。

红海至尊版散热器的散热底座上边也做了一些竖起的铝片,也算是变相的增加了一些散热面积。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散热器,主体
- 第3页:上部,底座
- 第4页:底部,风扇
- 第5页:其它测试硬件
- 第6页:扣具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
- 第8页:兼容性
- 第9页:测试环境及睿频4.2GHz测试
- 第10页:超频4.7GHz测试及总结
底部,风扇:

非纯铜一体化底座设计,红海至尊使用的是热管直触式设计。并且,红海至尊的散热底座并非纯铜。

减震橡胶钉,超频3的得意之作。在风扇工作时,因为扇叶的运转始终会产生一定的震动,如果此时风扇非常贴近于散热器,难免会产生共振效果。因此很多品牌选择风扇是通过扣具直接紧压在散热器上不算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法,而超频3使用的减震橡胶钉则避免了这一现象的诞生,当然这样做也有个缺点——只能通过橡胶钉来固定风扇,而橡胶钉的寿命确短于其它金属材质的扣具,并且风扇的移除也要比其它扣具要麻烦一些,因此经常性的拆除/安装风扇会对橡胶钉产生永久性的损伤。

可以看到风扇和散热器之间有2mm的间隙,而这间隙通过橡胶来缓解震动可以避免风扇因为转动速度过快倒置整个散热器也随之发生共振,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出现。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红海至尊的散热器固定螺丝是不能在有风扇的情况下进行固定的,安装时需要把风扇拆卸下来,否则安装时会很别扭。

最后,超频3红海至尊散热器的主体散热部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散热器,主体
- 第3页:上部,底座
- 第4页:底部,风扇
- 第5页:其它测试硬件
- 第6页:扣具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
- 第8页:兼容性
- 第9页:测试环境及睿频4.2GHz测试
- 第10页:超频4.7GHz测试及总结
其它测试硬件:

目前X99尚未解禁,而最火的U自然是来自Hawell Refresh的i7-4790K了,i7-4790K最大睿频4.4GHz,标准睿频4.2GHz。并且超频潜力较之i7-4770K也要强悍了不少。而本次测试自然是以这颗目前LGA 1150系列的顶级CPU作为测试目标了。

好马配好鞍,华擎的Z97E ITX/ac自然在超频能力上面并不会驾驭不住i7-4790K(因为测试散热器并非顶端散热器,因此也没打算超频多少)。因此拿它作为测试主板,也是足够的。

内存,来自金士顿的HYPERX系列FURY 8GB单条,因为主板支持异步超频,因此内存维持在1600的频率,不打算对其进行调整。

最后,显卡,昂达的GTX 760 2GD5典范,这里要说的是影响散热器温度同样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显卡。显卡在机箱中会挡住一定的风道,同时显卡背面PCB板所散发的热量也会偶尔的对CPU的散热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考虑到这点,在测试中加入了显卡这一“看起来”似乎跟CPU散热器无关的测试产品。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散热器,主体
- 第3页:上部,底座
- 第4页:底部,风扇
- 第5页:其它测试硬件
- 第6页:扣具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
- 第8页:兼容性
- 第9页:测试环境及睿频4.2GHz测试
- 第10页:超频4.7GHz测试及总结
扣具安装:

超频3红海至尊和其他红海系列不同,使用的是统一式背板散热(而其他散热器则是类似于Intel原装那种便拆卸的散热底座,然后转接成AMD的CPU散热器那样,然后由散热器扣到转接卡座上)。同时因为一体式背板散热是金属材质,为了不伤到主板,红海至尊的附件中配备了几个垫圈,用于防止主板与底座的螺丝扣具直接接触。

其实每次上红海至尊的时候感觉螺丝都不是特别的完美,总需要用手稍微调动那么零点几毫米,也就是说如果一只手不碰底座,那么底座的四根铜柱是绝对不会正好穿过主板的LGA 1150螺丝孔的,总会有那么一丁点的误差。

底座上完了再上扣具,红海的底座有专门的扣具卡槽,然后再在两边安装好两颗固定螺丝,于是扣具就这样成功的固定在散热器上了。

最后,安装好扣具的红海至尊散热器(无散热风扇)。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散热器,主体
- 第3页:上部,底座
- 第4页:底部,风扇
- 第5页:其它测试硬件
- 第6页:扣具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
- 第8页:兼容性
- 第9页:测试环境及睿频4.2GHz测试
- 第10页:超频4.7GHz测试及总结
主板安装:

之前说过,安装散热器固定螺丝是不能上风扇的,否则风扇会正好挡住这一部位,而且因为风扇的固定扣具是采用的减震橡胶钉,装好风扇后不容易拿下来,因此不推荐开始就直接安装散热风扇。

散热器固定螺丝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只支持一字口螺丝刀,并不支持十字口螺丝刀。当然这个固定螺丝也可以使用手拧,小编试过,如果拧到底则会出现开机不亮的情况,需要适当放松才可以,因此可见散热器给与CPU的压力还是比较强大的。

散热风扇是4Pin智能温控的线材,因此用户也可以通过主板来设置散热器风扇的转速。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散热器,主体
- 第3页:上部,底座
- 第4页:底部,风扇
- 第5页:其它测试硬件
- 第6页:扣具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
- 第8页:兼容性
- 第9页:测试环境及睿频4.2GHz测试
- 第10页:超频4.7GHz测试及总结
兼容性:

首先来看下整体散热器在ITX主板上的大小(上图为安装好风扇的红海至尊散热器)。

在已经安装好风扇的红海至尊散热器上,普通内存条是很难在ITX主板上直接插入的,而类似于海盗船的复仇者,统治者。芝奇的钢牙,宇瞻的雷鸟,猎豹系列可以说在主板的DIMM0(第一根)内存插槽上可以说是完全不兼容。

而普通高度或者带有一点高度马甲的内存类似于小编使用的金士顿HYPERX FURY 8G如果在安装时一只手把散热器风扇稍微向上抬一下的话,还是可以直接插进去的(这就是震香橡胶钉的好处了,普通的扣具必须把风扇拆下来菜能做到)。可以看到散热风扇和内存之间还是留有1.5mm的空隙,并非直接接触。

因为9mm规格的散热风扇以及散热鳍片区。因此散热器并不是显得很宽,和显卡的距离大概有4cm左右的间隙,还是蛮大的。
最后,整体平台样式。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散热器,主体
- 第3页:上部,底座
- 第4页:底部,风扇
- 第5页:其它测试硬件
- 第6页:扣具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
- 第8页:兼容性
- 第9页:测试环境及睿频4.2GHz测试
- 第10页:超频4.7GHz测试及总结
测试环境:
首先介绍下测试环境,小编在15平方米的小屋内关紧门窗,打开1.5P空调,设置温度为22度,冷风,风力最强连续吹着,在这个环境下空调进行持续工作时进行测试。
CPU第一项测试的则是睿频4.2GHz,主板并没有使用最高睿频4.4GHz,不过因为电压关系,所以及时达到4.4GHz温度其实并没有任何升高。
睿频4.2GHz待机测试:

首先是待机,待机测试20分钟左右,此时的CPU温度为24度,CPU的最高温度核心为2号核心,核心温度达到了25度。
睿频4.2GHz正常应用测试:

之后是正常应用测试,正常应用保持CPU稳定运行在43%左右,测试时间同样是20分钟左右,此时的CPU温度为48度,最高温度的核心为1号核心,温度仅为47度。
睿频4.2GHz满载测试:

满载测试则是使用AIDA64自带的稳定性测试,测试时CPU保持满载状态,持续运行36分30秒,CPU的表面温度上升到了61度,最高温度核心则和待机一样同样是2号核心,温度为62度。

最后通过测试柱状图来看下,满载100%运行36分钟的i7-4790K在超频3红海至尊的压制下仅为61摄氏度,此时的工作电压为1.154V,可以说连1.16V都不到。若是换不能超频的E3-1230 V3或者是I5系列CPU,红海至尊应该会得到更加优势的发挥。同时小编也测试了下最大睿频4.4GHz,满载温度达到了62摄氏度,其他误差不超过2度。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散热器,主体
- 第3页:上部,底座
- 第4页:底部,风扇
- 第5页:其它测试硬件
- 第6页:扣具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
- 第8页:兼容性
- 第9页:测试环境及睿频4.2GHz测试
- 第10页:超频4.7GHz测试及总结
超频测试:
超频4.7GHz待机测试:

超频4.7GHz,因为小编把电压自动调整关闭了,因此CPU的电压维持在1.35V。待机测试仍然是20分钟左右,此时的CPU温度为25度,CPU最高温度核心为2号核心和4号核心,此时的核心温度为25度。
超频4.7GHz正常应用测试:

正常应用,仍然是把CPU的使用率稳定在43%左右,测试时间还是20分钟左右的。此时CPU的温度上升到了56度,CPU最高温度核心为1号核心,核心温度同样是56度。因为电压上升的关系,CPU温度也跟升了上来,而随之带来则是GPU温度的上升,GPU在CPU核心电压1.5V,频率4.7GHz的环境下日常应用20分钟左右,温度为69度。
超频4.7GHz满载测试:

满载测试的测试时间为24分钟左右,CPU的电压因为上升到了1.35V,因此在满载的状态下温度也随之升高了,此时CPU的温度上升到了76度,CPU最高温度核心为2号核心,此时的温度为73度。
在满载测试中,AIDA64和鲁大师似乎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AIDA64日常应用测试中GPU的温度跟着CPU上升了,但是在满载中确又下降会了正常温度的27度。
鲁大师在日常应用测试中显示的是主板温度,主板温度达到了57度,而在满载测试中主板温度也同样和CPU温度一样,为75度。但小编手摸了下北桥芯片,似乎不热……

之后生成柱状图来做对比,可以看到1.35V 4.7GHz的I7-4790K让超频3红海至尊来压制还是可以的,毕竟我们日常使用很少CPU一直维持在100% 20多分钟的,而就算一直运行下去,CPU的温度也不会达到80度……
总结:

超频3红海至尊散热器在降价之后以99元的价格还是蛮对得起现在的价位的。i7-4790K的测试也让我们着实看到了一下它的实力,可以说LGA 115X的CPU红海至尊是都可以胜任的。在正常温度(26摄氏度)的情况下,CPU温度不会超过80度。同时i7-4790K最大睿频4.4GHz的情况下,CPU也是能够将其压制在62度的。
遗憾的是它虽然作为红海系列的顶级散热器,但整体的散热器的价位仅仅是中低端而已(当时价位有点名不副实),然而再一次的降价让散热器的价位低至百元以内。整个CPU散热器的定位也变成了低端。同样的,那么和低端散热器相比,红海至尊的性能也确实是在这个档次中比较优秀,值得推荐的。
最后:虽然附件包里也是有LGA 2011的扣具——但是,花的起那个钱买LGA 2011的CPU,你会选择买100元以内的散热么?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散热器,主体
- 第3页:上部,底座
- 第4页:底部,风扇
- 第5页:其它测试硬件
- 第6页:扣具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
- 第8页:兼容性
- 第9页:测试环境及睿频4.2GHz测试
- 第10页:超频4.7GHz测试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