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帝国:实验室(Capitalism Lab)》游民星空点评8.1分 土豪要这样炼成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开公司赚钱这个概念或许听起来挺刺激,不过等落实到实际的操作层面,整个过程可能会相当的麻烦无聊。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严肃认真的商业沙盘模拟游戏是如此的少,至今我们也只能在业界蒙昧之初的先行者中寻找经典的身影。这部翻新的《金融帝国2》(《金融帝国:实验室》)就是这批先行者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其在2001年做出的许多创举今天依然无人能够超越。
| 8.1 | 金融帝国:实验室 Capitalism Lab |
|---|---|
| 评测平台:PC | |
| 尽管还绝非完美,但在这个日渐功利化的市场上,《金融帝国:实验室》依然是一部难得的、富有深度的商业模拟游戏。它就像是一位掌握了屠龙之技的老人,在深山中苦侯着后来者承继自己的衣钵。 | |
| 老骥伏枥 |
| 极富策略深度和多样性 | 耐玩度很高 |
|---|---|
| 一部进化了的《金融帝国2》 | 动态的经济系统 |
| 画面的时代感较强 | 游戏后期操作较繁琐 |
我们可以把《金融帝国:实验室》当成是2001年《金融帝国2》的威力加强版,本作在2012年年底发售,以《金融帝国2》为基础作出了很多明显的改进。从暗哨个人的了解情况来看,有不少曾经在原版《金融帝国2》上奋斗过许久的老粉丝甚至都不知道这部作品存在,如果你也是其中之一,不妨来试试看,游戏的骨架仍与原作无异,阔别多年的玩家也能很快上手。
《金融帝国:实验室》销售系统简介:
《金融帝国2》在2001年是最为复杂的游戏之一,到了2014年,重制的《金融帝国:实验室》仍然是这一类型里最为复杂的作品之一。本作的核心模式是自定义游戏,玩家在这里将和许多其他AI对手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开创自己的商业帝国。 你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初始资金最多可以设定到一个亿。只是真要是做起大买卖,这一个亿还真不好干什么的,尤其是搞原材料生产,随便一个什么矿盖起来,这一个亿也就花得差不多了。
支持1080P的分辨率了
《金融帝国:实验室》有一组相对完备的生产系统,产品涵盖了化工、电子、农牧、机械等等等等。如果你在定制游戏时选择封闭的经济环境(没有进口),那么从原料到半成品都必须由玩家或电脑手动建造。垄断是终极目标,但那需要长时间的经营和巨量的资金。所以,玩家必须在开局时选择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先养出几头现金牛来再说。
产品数量有所增加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金融帝国:实验室专区
在游戏中100%的还原当代工业社会复杂的生产流程即便可能,也没有意义。所以,尽管在现实生活制造一种商品可能要用上上百种零件,但在《金融帝国:实验室》的世界里,玻璃+化工原料就是香水的配方了。游戏中的建造结构大概都是这么个逻辑:电子元件+铝+玻璃就能生产电视,化工原料+塑料就是厕所洗涤剂,只要能够凑齐原料组合就能生产出相应的商品。
高分辨率下的2D世界还算能入眼
游戏的生产运作管理被简化成了《金融帝国》系列独有的九宫格设计,以工厂为例,玩家可以给每个方块分配一个职能,分别可以在采购、生产、库存以及销售中进行选择,相邻的方块可以用连接线进行连接,代表了物料的向下输送。分配的基本逻辑是“采购——生产——销售”,比如你想生产上面提到的香水,你只需要让一个采购部门获取化工原料,另一个获取玻璃,再建立一个生产方块,并将其与两个采购部门同时连接就能开始生产。后面再让一个销售部门与生产部门连接,产品就会走向市场了。
九宫格式的建造系统
《金融帝国:实验室》的生产系统并不复杂,至少要比其他一些同类作品简单的多,也要比当年国产的《创业王》更具操作上的亲和力。游戏中还有一些预先设定好的配置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各种产品的都有,玩家还可以将自己规划保存起来,在建设分厂的时候直接复制。游戏中的工厂分为大、中、小三种,农场则分为大、中两种,不管规模大小,均采用同样的九宫格设计,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产能之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之后还需要销售,原则上来说,如果你的产品足够优秀,或至少在本地区具有竞争力,那么只要你关闭“内销”的开关,就会自动有其他经营零售业的AI来你这里采购。当然,如果你对完整的产业链情有独钟,你也可以自己建造相应的零售店销售产品。零售店的种类也有很多,最最大型的超市什么都卖,销售能力也是最高的,但成本也最高,属于专做零售业的玩家的选择。在你产品线比较单一的时候,最好还是选择专门店为好,如化妆品店、体育用品店等,这些专门店对于所属商品有更好的推广效果,通常也更加便宜。
股市是冒险家的游乐场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金融帝国:实验室专区
商场如战场,市场的主旋律就是竞争。想要让产品压过对手,我们主要要在三个方面动脑筋,一是质量、二是品牌、三是价格。价格方面很好理解,越低的零售价就越能刺激顾客购买。质量则是由两方面所决定,首先是原材料质量,其次是生产技术,不同产品二者所占权重不一样。比如电器类就更加注重生产技术,而像金戒指、银项链等产品就更加注重原材料质量。
宏观经济环境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想要提高生产技术就要建造研发中心,研发中心的工作原理和其他建筑相仿,但它无需物料投入,只需支付维护费即可。科技在《金融帝国:实验室》中地位十分重要,本作的技术壁垒也要比原作雄峻得多,电脑玩家在科技研发上会更具侵略性,除非是你在一开始就抢占先机,否则在游戏中后期想要挑战对手的优势领域会变得很难。原则上来说你可以从对手那里花钱购买科技,不过除了陷入财务困难或者是遇到纯粹的科技型对手,将你视为潜在竞争者的AI通常都不会出售他们的优势技术。
农业风险很高,但后期很省心
品牌也是企业重要的资产,《金融帝国:实验室》对传媒系统做了一定程度的强化,玩家现在不必苦等国有电视台拍卖,而可以直接建造属于自己的传媒机构了。游戏中还没有互联网的概念,所以构成大众传媒主体的依然是老三样:报社、电台和电视台,运营成本按照从低到高排列。运营大众传媒的价格很高,最便宜的报社也需要几千万的投资和每月上百万的投入,而电视台的价格则可能高达3亿。拥有一家媒体的好处是可以免费的给自己的商品打广告,短期虽然投入较高,但从长期来看还是非常划算的。
资源价格很贵,且会越来越贵
打造完整的产业链自然是最安全也最容易形成垄断的经营方式,不过由于《金融帝国:实验室》将土地和资源的价格都较之原版提高了许多倍,所以无论是前端还是后端,想要垄断都变得格外困难。房地产系统也在本作中得到了强化,变得真正可玩了。公寓和写字楼的投资回报率都有了较大提高,玩家也可以自行建造公共设施以提高某一个区域的居住吸引力。在城市外重新打造新的商区和社区也变得可能,事实上,玩家在游戏中可以直接向AI对手学习这样的玩法。
房地产商的玩法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金融帝国:实验室专区
如果你喜欢玩弄风险游戏,股市则是你大展身手的好地方。《金融帝国:实验室》的股票市场虽然没有一些模拟炒股的软件来得那么专业,但比起其他模拟经营类的游戏来说肯定是要强上太多太多了。短期的风险投资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运气,可若你的目标是长远投资,那么各个公司的经营业务、财务报表等内容就是你要研究的对象了。
建在市区里的工厂,后期都可以买地赚钱
你初始的公司由你控股50%,如果你不进行任何金融操作的话,那么这个比例永远不会发生变化。你所控制的公司的现金和你个人的现金是分开计算的,你可以给自己发工资,工资上限要根据前一年公司的利润额度计算,可以开到很多的比例。不过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公司的钱都被你拿走了,能拥有发展的资金自然就会减少。而如果你不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第二年的工资上限也会下降。
收购他人的产业是扩张的好办法
以股票市场为基础的股权交易系统是最能体现《金融帝国:实验室》自由度的地方,通过对股票的操作,你可以对竞争对手实行善意或恶意的兼并,并以扩张自己的商业版图或在金融市场上给敌人来一次釜底抽薪。当然,你的对手也会这样做,他们会在机会合适的时候尝试联合,也会在你的控股权出现危机的时候尝试对你进行收购,因此,用股权进行融资也变得比前作要危险得多了。
资源要比前代丰富得多
宏观的经济环境也是玩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GDP增长率、央行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地区经济差异等元素在游戏里都有。总体来说,经济环境可分为繁荣和萧条两种情况,大约会以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进行波动。经济繁荣固然是好事,消费者的购买力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什么产业都容易赚钱。若是进入了萧条时期,市场则会发生严重的缩水,日常必需品还好一些,若你的主干产业是首饰之类的奢饰品,很有可能会遭到灭顶之灾。
繁荣的大都会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金融帝国:实验室专区
一次大规模的萧条可能会持续几年,即便是最稳健的财团在这一时期可能也要靠贷款度日。不过中央银行有时反应会很慢(和现实很像),而等他们真正动作起来,经济风向也就要开始发生变化了。萧条时期其实也不是那么糟糕,至少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为不少挺不住的AI对手会在这时抛售他们的产业,也会有更大的可能出卖他们的核心技术。如果你此时尚有余裕,这就是个难得的见缝插针的机会。
AI的建筑思路还是有些跳脱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本作的核心内容都在自定义游戏这个模式里。与前作相比,《金融帝国:实验室》将城市数量上限增加到了7个,还新增了科技破坏等内容,作品的深度和广度都较原作有了较大的突破。除了对部分生产配方做出了一定调整之外,产品的数量也较前作有所提高,老粉丝们绝对能在这里找到比原来更加精彩的游戏体验。
我们可以主动建造博物馆、学校等公共建筑了
作为一款2001年游戏在2012年的重制版,《金融帝国:实验室》注定了不是一款靠画面见长的游戏。Enlight工作室确实对画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唯一值得一提的方面也就是将分辨率提高到了1080P,在画面细节和更深层次的特效上并没有实质上的进步。产品和原料的图标也大多使用了原版的写实素材(浏览商品时仿佛在上阿里巴巴),不过考虑到玩家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和数据和图表打交道,本作的画面应该也算够用了。
CEO的工资,土豪要这样炼成
作为一款模拟经营游戏,《金融帝国:实验室》的策略深度可算是十分雄厚了,玩家的每一局新游戏都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开局,进而使得后续的发展走上完全不同的路线。作为一款商业模拟器,《金融帝国:实验室》则很好的把握住了游戏和模拟之间的距离,让玩家在能够充分得到经营乐趣的时候不被繁琐的流程和数据淹没。看着自己的草台作坊一点一点变成跨国企业的过程充满乐趣,绝非仅仅建筑物和数字的增加而已。
零售店是产业的终端,越到后期越重要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金融帝国:实验室专区
和许多重制版的游戏一样,《金融帝国:实验室》在很好的继承了前作优点的同时,也遗传到了一些前作的毛病,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游戏的供货系统。游戏依然没有给玩家提供一个在后期解决复杂供货关系的方案,花大钱雇佣来的市场总监照旧是乱搞一气,自己一家一家门店的选择供货商依然是那么的劳神费力。而越到后期,这样的操作越多,越繁琐。
购买科技要趁火打劫,否则一般买不到
尽管还绝非完美,但在这个日渐功利化的市场上,《金融帝国:实验室》依然是一部难得的、富有深度的商业模拟游戏。它就像是一位掌握了屠龙之技的老人,在深山中苦侯着后来者承继自己的衣钵。暗哨实在无法预知下一位优秀的继承者将何时出现,但在我们找到它之前,这部改头换面了的《金融帝国:实验室》想必能帮你消磨掉不少等待的时间。

感觉自己可以写得更好?点击链接加入【游民星空投稿交流群】:364404070
二维码: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金融帝国:实验室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