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小机箱简测篇二:涅磐重生的立人E-D5S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编者按:大家注册一个帐号回复吧。因为这样有别人回复自己的留言是可以第一时间收到的,硬件区不同别的区,硬件区其实喷子还是比较少的。大家基本都是就事论事,并且有些人就算在说坏话,小编也没把他怎么样啊,不是么?主要还是方便交流,所以还请大家尽量注册下帐号在下边留言吧。小编的本质也是把大家的讨论气氛给带动起来。
概述,开箱:
继小机箱简测篇开始以来,这已经是第二期了,在第一期中也是收到了网友们的一些意见。
当然在这里也是重申一下,Mini小机箱简测是一个系列,所以小编的目的是做全,做好,而对于性能来讲,Mini小机箱因为板材限制(X79以及X99系列主板市面很少有见到M-ATX架构)。因此Mini小机箱最高是可以上到I7-4790K以及GTX TitanZ的。所以在性能上并不会差与台式机——毕竟M-ATX架构主板和ATX架构主板在“性能”上差别并不会很大。
而作为第二篇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来自立人的E-D5机箱的升级版,立人E-D5S。
其实早在之前《极限流压榨空间之术第二篇:换个小箱继续折腾》中,我们就给大家带来的立人E-D5这款机箱的评测,立人E-D5这款机箱在做工和品质上确实也可圈可点,毕竟这是一个专门生产Mini机箱以及HTPC的公司。
另外,前文中有网友反映温度没有提到的问题,小编在这里说下,之前给大家带来装机极限文章的时候有过温度测试,在20度左右的空调室中,2块显卡挤到一起时的温度是在80度左右,但是如果是单卡,跑NEW 3DMARK时温度不会较普通机箱产生太大的变化,因此小编就没有提名,当然,因为时间关系小编也没有做太多的压力测试(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使用块主板的原因),来回装系统比较麻烦,还请谅解。
温度可以参考E-D5的评测和总结篇:点击进入
那么也是在这款机箱推出一段时间后,立人把E-D5进行了再一次的改进。于是,基于E-D5机箱改变而来的E-D5S就这样诞生了。

说立人是小机箱专家也确实不足为过,前文已经提到这个品牌的理念就是以小机箱为主,同样的,新的E-D5S在包装上并没有较早版本有太大的出入,依然是牛皮纸包装,四四方方。

不过在接口方面和早期的E-D5有所不同,E-D5S增加了一个USB 2.0接口以及USB 3.0接口,同时还多了一个SD卡槽以及一个MicroSD(TF)卡槽。可以理解为E-D5S比早期版本算是多了一个读卡器。同样的,E-D5S的铝材依然是1.5mm的厚度。

E-D5S和早期版本除了机箱上有所区别之外,包装附件也是有了一点变化的——至少附件变的多了许多。

E-D5S最大的特点就是送了一个12025规格的风扇,并且随着风扇配备了一个防尘网,螺丝包还是一堆,没太大变化,另外多了一包附件是前置USB以及音频接口的防尘塞,因为新版E-D5S的机箱USB./AUDIO接口被放在机箱顶部了,如果防尘做的不好,或许会造成灰尘积累而影响后期的使用。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前面板,上面板
- 第3页:背面,底部,侧盖
- 第4页:内部,扩展接口模块
- 第5页:平台其它硬件
- 第6页:顶部风扇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走线
- 第8页:硬盘,显卡
- 第9页:电源安装,总结
前面板,上面板:

之前的文章使用的是黑色的机箱,而这次则是红色,红色象征着喜气洋洋不说,似乎在材质方面E-D5S较原版也有了一点改进,不再是一摸一个手印了。

E-D5是没有Logo的,而E-D5S不同,在机箱正面偏下的位置有一个立人的LOGO,e·Mini就是立人的Logo,象征着主打Mini系列产品。

E-D5是椭圆形的机箱开关,而为了显得更加具有美感,E-D5S改成了原型的开关,开关周围在开机时两起的是蓝灯,当硬盘在工作时会有红色的硬盘灯闪烁。

同时,在上面板,镂空的12CM风扇进风位依然没有改变,最大的特点是USB和AUDIO模块。USB模块共计2个USB 3.0接口和2个USB 2.0接口一个SD以及一个Micro SD(TF)接口,AUDIO接口则是耳机和声卡接口,并且因为接口朝上的关系,随机附件中附带了防尘塞,但是只有USB接口和AUDIO接口的,读卡器接口的没有也是一个遗憾。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前面板,上面板
- 第3页:背面,底部,侧盖
- 第4页:内部,扩展接口模块
- 第5页:平台其它硬件
- 第6页:顶部风扇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走线
- 第8页:硬盘,显卡
- 第9页:电源安装,总结
背面,底部,侧盖:

背面,和E-D5相比背面没有任何的变化,当然小编拿到的机箱少了两个PCI挡板,不知道本身就是这样还是之前动过,同时PCI挡板仍然是一次性的,拆掉后不可重复使用。

PCI挡板上边仍然有一个5CM的风扇位,显卡的固定方式为贴片压入式,并不会单独的让显卡L型固定挡片露在外边,影响美观。

底部,同样没有改变,似乎E-D5S的改变只有材质,USB接口以及配件。底部仍然是可以支持2个2.5寸硬盘或者2个3.5寸硬盘。

左侧面板也是开启面板,在右侧面板上也有一处镂空,作用是可以让电源走单独风道而设计。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前面板,上面板
- 第3页:背面,底部,侧盖
- 第4页:内部,扩展接口模块
- 第5页:平台其它硬件
- 第6页:顶部风扇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走线
- 第8页:硬盘,显卡
- 第9页:电源安装,总结
内部,扩展接口模块:

真正第一眼看E--D5S的时候,其实感觉是比较乱的,因为扩展模块较大的关系,所以USB线零散的放在一起,并没有包扎。不过大体样式较E-D5而言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的,依然是以大空间为主。

细节上的改变就是模块和风扇支架了,E-D5S的风扇支架是预先安装到机箱上的,也不再是2根长条样式,直接一块金属板可以起到一定的加固机箱作用。

线材方面就多了一根,读卡器的数据线,没办法,之前虽然是1个USB 3.0接口1个USB 2.0接口,但是这俩接口不通用,所以还是使用了2根数据线,而现在虽然是2个USB 3.0接口2个USB 2.9接口,但是USB前置线材本来就可以一托二,因此还是2根。

之前输入输出面板,其实这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做工设计,除了一个PCB板之外并没有任何其他的电子元器件,当然这里也是有个小地方吐槽,PCB板后边的助焊剂简直是“花”的惨不忍睹。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前面板,上面板
- 第3页:背面,底部,侧盖
- 第4页:内部,扩展接口模块
- 第5页:平台其它硬件
- 第6页:顶部风扇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走线
- 第8页:硬盘,显卡
- 第9页:电源安装,总结
平台其它硬件:
平台其他硬件这块还是要解释下,之前已经说过,重复使用一两种硬件主要的特点是在安装完成后要进行简单测试,如果来回换板子还需要来回重装系统,所以基本设备并没有更换。(但是我是重新拍照的,不是一组照片用N遍)

主板配件不变,华擎的Z97E ITX/AC,内存仍然是宇瞻的雷鸟4G*2 2133套装。CPU是Intel的奔腾20周年纪念版G3258。

硬盘稍作变化(之前测金士顿240G用的就是这个主板,盘里已经有系统),为金士顿的HyperX FURY系列的240G SSD。

显卡,来自昂达的GTX 760典范2GD5,小编手头有两种显卡,都是昂达的公板系列,其中两块是GTX 680另外两块是GTX 760,算是高端和中端的代表显卡吧,近期小编也会努力找到更高端系列的显卡来做测试。(不过甲壳虫和E-D5S最高只能支持到GTX 760公版规格)

最后,整体平台的样式(为什么突然有种不上机箱照样用起来很爽的感觉?)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前面板,上面板
- 第3页:背面,底部,侧盖
- 第4页:内部,扩展接口模块
- 第5页:平台其它硬件
- 第6页:顶部风扇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走线
- 第8页:硬盘,显卡
- 第9页:电源安装,总结
顶部风扇安装:

欲上顶部风扇,需要先把机箱顶盖的4个螺丝给打开,这里还是要再说下,新版的E-D5S比老板在材质上做了一些改进,不再是用手一摸就会出现一个手印了。另外E-D5系列都是用的1.5mm厚度的铝板,摸起来很舒服。

拆掉挡板后即可看到风扇固定支架,当然也是机箱的加固支架。

因为是进风(给CPU散热器提供充足的风压)因此防尘网需要安在上边,但是说实话,这个机箱给我感觉最别扭的一处就是附件的防尘网了,总觉得网孔有点不齐,上起风扇螺丝来感觉有点别扭。

最后,顶部风扇安装好后的样子。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前面板,上面板
- 第3页:背面,底部,侧盖
- 第4页:内部,扩展接口模块
- 第5页:平台其它硬件
- 第6页:顶部风扇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走线
- 第8页:硬盘,显卡
- 第9页:电源安装,总结
主板安装,走线:

仍然是挡板先行,电源因为在主板上边,同样不需要背板走线,当然E-D5以及升级版E-D5S都不支持背部走线。

说下附件里的防震垫圈,垫圈是给台式机硬盘用的,但因为使用了固态硬盘,因此防震垫圈就没必要用在固态上了(螺丝也不够长)。但是,这个垫圈是可以垫在主板上的,小编这样试了下,真的很好用,也并不会妨碍到主板上螺丝。也能防止用力过猛对螺丝圈周围造成损伤。

主板安装到机箱中的样子,虽然是17*17规格的ITX主板,但是其实并不会显得很宽松。

走线方面,前置的USB模块以及AUDIO模块和硬盘的SATA 3数据线小编选择了背板走线设计,它们是可以压在主板下边的,这样显得比较整齐,固态硬盘因为要放在机箱底部,所以SATA 3的线头就暂时放在这里了。
前置USB 3.0接口和机箱开关部分因为接口位置的原因,所以还是没有选择走主板下边。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前面板,上面板
- 第3页:背面,底部,侧盖
- 第4页:内部,扩展接口模块
- 第5页:平台其它硬件
- 第6页:顶部风扇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走线
- 第8页:硬盘,显卡
- 第9页:电源安装,总结
硬盘,显卡:

固态硬盘就是安装在下边了,因为走线都是放在主板下方的缘故,所以并没不会影响到显卡的安装。

安装好昂达GTX 760典范2GD5后的样子。USB 3.0和前置开关的线材有点挡着——无视他。

显卡欲与机箱底部之间的空隙还是比较大的,看下本页的第一张图也可以发现显卡的进风其实还是留有很大的余地的。因此不会对散热造成影响。

另外就是尾部空间了,3mm的空间也做不了什么东西,用手压一下就顶住了(任何物品都可以通过挤压做到简易变形)。
同时因为固态硬盘的供电线第一个接口是4PinD型口设计,因此直接就连到风扇上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前面板,上面板
- 第3页:背面,底部,侧盖
- 第4页:内部,扩展接口模块
- 第5页:平台其它硬件
- 第6页:顶部风扇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走线
- 第8页:硬盘,显卡
- 第9页:电源安装,总结
电源安装:

电源是支持正反面的,也就是说电源其实是可以不走单独风道。
并且机箱为了增加兼容程度并没有使用圆孔设计,而是使用长条型的螺丝孔。

电源的安装,电源会挡住风扇约3分之1的风,这点总感觉有点不爽,另外电源线如果大家觉的有必要的话可以进行一下捆扎,但小编的电源因为是扁平式设计,反而比较难弄。

在预留空间方面,电源并没有低于显卡很多,大概2mm左右的高度,因此大家可以参考显卡高度欲CPU散热风扇中间的距离,因此12CM风扇会有3分之2的风在下边的空间中进行吹动,效果还是不错的。

最后,装好机箱后的整体背面样式。
总结:
首先还是看价格,和甲壳虫不同,E-D5S是属于198元包邮的机箱,同样的,其做工也上升了一个层次,不过可惜的是E-D5为了追求CPU散热器与电源之间的空隙,并没有给机箱设计背部走线功能,玩家虽然可以通过主板下方走进行走线,但在走线上的要求相对来说会高一点。相比E-D5来说,新一代的E-D5S在材质上不会出现用手一碰一个手印的现象了。
在距离方面,CPU散热器的顶端和电源之间大概有5CM的缝隙,电源会挡住顶部风扇约3分之1大小的的面积这点比较遗憾。但剩下3分之2面积的风所能带来的风压还是比较充足的,在测试中温度并没有比普通机箱高出多少。
前置I/O接口USB以及AUDIO部分带有防尘塞还是比较贴心的一个设计,但SD卡槽以及Micro SD卡槽都没有防尘塞,这点还是比较遗憾。
其他地方,和E-D5来比并没有特别改变,因此E-D5的好之前已经说过,不做赘述。
总体评价:(满分5星)
兼容性:★★★☆
散热效能:★★★★
做工细节:★★★★
推荐值:★★★★☆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前面板,上面板
- 第3页:背面,底部,侧盖
- 第4页:内部,扩展接口模块
- 第5页:平台其它硬件
- 第6页:顶部风扇安装
- 第7页:主板安装,走线
- 第8页:硬盘,显卡
- 第9页:电源安装,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