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小机箱简测篇一:精致小巧的ICE甲壳虫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最近开始决定整理下自己的文章,然后重新开始规划一个系列,也是方便大家查找。
因此Mini小机箱装机简测篇就这样诞生了。Mini小机箱自然是针对那些仅能容纳下1块或者2块显卡的箱子,而对主板的需求大概是M-ATX以及ITX架构的主板了。而简测方面就是只包含有机箱的简介以及整体的装机实战了。
其实之前也有陆陆续续的出过不少类似的帖子,经常关注游民硬件区的朋友们想必也知道小编手头有过几块ITX主板,并且本人又比较喜欢ITX系列,小巧不占空间而且五脏俱全,真的很有实用的特性。
因此Mini小机箱的简测出过很多,但是一直没有整理,那么从现在开始,Mini小机简测系列开始正式上线咯,小编以后更新的关于Mini小机箱文章都会放在这个系列中,大家有对ITX,M-ATX主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关注一下了。

言归正传,回到机箱正题上去,Mini机不同于HTPC,HTPC主攻方向是电影,音乐以及家庭影院。而Mini机其实本质和台式机没有太大区别,就是小巧。同时,Mini机一般都支持独立显卡输出,因为在应用方面仅仅是缩小了体积,但包括办公,作图甚至游戏,Mini机也是需要足够的硬件支持才可以。
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款Mini机箱就是来自ICE的甲壳虫Beatles(下文简称甲壳虫)了。

甲壳虫和普通Mini小机箱一样,兼容M-ATX以及ITX架构的两种主板,同时在电源支持方面标准的ATX和加长型也是同样都支持。在温度方面,甲壳虫使用了左右两侧均放置了一个很大的散热区域,以此形成了涡轮式的散热设计,能够让机箱空间得到一个大幅度的降温。

甲壳虫系列共计4个颜色,青葱绿,爵士黑,弦月白以及摇滚红,小编这次给大家带来的Mini小机箱简测使用的是弦月白颜色。

最后,ICE可以说是一个中韩合资的品牌,这个品牌在韩国以及中国均有自己的公司。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前、上面板
- 第3页:背部,侧面板
- 第4页:内部构造
- 第5页:装机其他硬件
- 第6页:主板,走线
- 第7页:显卡,硬盘
- 第8页:电源安装,整体,总结
前、上面板:

弦月白自然整体机箱的颜色都是白色,其实从包装的略缩图来看这个机箱前面板是平的,但实际打开来看包装前脸是有点弧形的样子。

机箱的右上角是ICE的LOGO,开机以及重启按钮在LOGO的右侧,其实低端价位的Mini机箱有重启的真不算太多,而ICE就算一个,按键整体给小编的手感还算比较舒适,不会显得特别硬,也没有“卡键”的现象发生。LOGO右下角位置有2个点,开机时会亮起,一个是电源指示灯一个是硬盘指示灯。

机箱左下角是前置I/O接口,说实话很难得在110元价位的箱子上可以看到一个USB3.0。

机箱顶部,错层式散热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前、上面板
- 第3页:背部,侧面板
- 第4页:内部构造
- 第5页:装机其他硬件
- 第6页:主板,走线
- 第7页:显卡,硬盘
- 第8页:电源安装,整体,总结
背部,侧面板:

甲壳虫和其他机箱不同,它采用的是倒置式安装,电源和主板在下方,显卡在上方。

预留的PCI卡槽有4个,但为了节省成本其中一个是没有挡板的,并且挡板也是一次性挡板。毕竟机箱价位在这里,另外机箱的挡板固定螺丝处做的还是比较不错的,有一个单独的护罩。

机箱的电源固定方式很特别,首先要把电源安装到电源卡扣上,然后再把卡扣卡进机箱后置面板。(为什么有点多此一举的感觉?)

最后侧面板,机箱左右2测面板均有一个超大的散热区域,上边用铁网进行了遮盖,既增加了美观又起到了防尘的作用。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前、上面板
- 第3页:背部,侧面板
- 第4页:内部构造
- 第5页:装机其他硬件
- 第6页:主板,走线
- 第7页:显卡,硬盘
- 第8页:电源安装,整体,总结
内部构造:

正面,甲壳虫和其他机器不同,硬盘要安装在主板的背部。因为是Mini机箱,所以内部空间并没有支撑架,内部显得非常的空。同时在不安装硬件时会感到有点乱。

背面,机箱还是留出了足够多的空间来做背部走线的,同时机箱支持且仅支持一块2.5寸硬盘,可以是SSD也可以是笔记本硬盘需要安装到背部支架上。

另外甲壳虫和其他Mini机箱不同的一点是,机箱在前置面板附近为空气流动增加了很多的空间,机箱内部的风不再象其他机箱那样只限与四方形的周围。而是向外延伸了2CM左右。

最后,输出接口,甲壳虫很贴心的设置了USB3.0转2.0接口,让某些不支持前置USB3.0的主板也可以使用到主板上的2.0插槽。不过此时机箱的前置3.0接口就变成“假的”3.0咯。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前、上面板
- 第3页:背部,侧面板
- 第4页:内部构造
- 第5页:装机其他硬件
- 第6页:主板,走线
- 第7页:显卡,硬盘
- 第8页:电源安装,整体,总结
装机其他硬件:

主板选择了之前给大家带来过测试的华擎Z97E-ITX/ac,而CPU方面则是选择了Intel的良心之作——G3258。

内存使用了宇瞻的雷鸟系列4G*2 2133套装。

硬盘,希捷600系列120G固态。

最后整体平台样式,CPU使用的是Intel的原装风扇。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前、上面板
- 第3页:背部,侧面板
- 第4页:内部构造
- 第5页:装机其他硬件
- 第6页:主板,走线
- 第7页:显卡,硬盘
- 第8页:电源安装,整体,总结
主板,走线:

首先是挡板,甲壳虫支持背板走线,但因为电源就在主板的上方,所以并没有为主板的CPU辅助供电留出走线孔位——没必要。

因为支持M-ATX架构主板的关系,所以ITX规格的小班在机箱内还是很有富余空间的,并不会显得特别拥挤。

前置I/O接口是可以通过背部走线来完成的,线材被固定在背面的走线位上,所以不会显得特别乱。

不过因为音频接口是是扁平线,并且需要照顾到显卡,因此音频这里会有点拥挤。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前、上面板
- 第3页:背部,侧面板
- 第4页:内部构造
- 第5页:装机其他硬件
- 第6页:主板,走线
- 第7页:显卡,硬盘
- 第8页:电源安装,整体,总结
显卡,硬盘:

显卡使用的是昂达的公版GTX 760典范2GD5,以公版规格来看,机箱还是留出了比较富余的空间的。

在显卡的头部大概还有将近8mm的缝隙,另外如果机箱去掉前面板后边的挡板这一块,会不会显卡支持更好一些呢?

省去了一个卡槽,因此显卡和机箱顶部的错层式散热孔还是比较顺的,上边进风,然后通过主板的涡轮散热原理,将其排到机箱外部。

最后,硬盘的安装,因为硬盘固定螺丝方式不同,硬盘只支持这样反着安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固定支架非常弱,并不能起到非常好的固定硬盘作用,因此不推荐使用笔记本硬盘。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前、上面板
- 第3页:背部,侧面板
- 第4页:内部构造
- 第5页:装机其他硬件
- 第6页:主板,走线
- 第7页:显卡,硬盘
- 第8页:电源安装,整体,总结
电源安装,整体:

电源要先固定在电源卡扣上,卡扣使用的是塑料,因此在用螺丝刀固定电源螺丝的时候要注意,别太紧。

因为机箱的右侧也是有散热模块,所以电源选择了单独风道的设计,也就是说——不跟CPU散热器一起抢冷风了。

整体机箱内部,倒置的显卡可能会感到有点点小别扭——适应了就好了。

最后,安装好后机箱背部的模样。
总结:
首先来衡量下这个机箱的价位——淘宝商城是卖129元包邮。机箱在整体表现上诚然确实看到了节省成本所用料,但是机箱整体的走向并非3-400甚至5-600那样,左右两边均使用半开放式设计让机箱内部的空气流通变得更加宽广,因此温度方面不会显得过高。
显卡仍然是上一块做好的,两块的话还是难以避免的有点蒸炉效应。
另外硬盘固定支架太松,这里算是一个小小的缺陷吧。
总体评价:满分5星
兼容性:★★★★
散热效能:★★★☆
做工细节:★★★☆
推荐值:★★★★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前、上面板
- 第3页:背部,侧面板
- 第4页:内部构造
- 第5页:装机其他硬件
- 第6页:主板,走线
- 第7页:显卡,硬盘
- 第8页:电源安装,整体,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