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FPS游戏幕后探秘 零距离探访使命召唤OL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摄影:周环宇 编辑:李晓晓 周环宇

历经十年,发行十部,《使命召唤》系列游戏被全球玩家奉为全球最经典的FPS游戏之一。玩家们喜爱这款游戏原因有很多,而THINKIDEA,我们在美国E3展上遇到的忠实粉丝这样说:《使命召唤》拥有“让人感动得哭出来的剧情”。

目前这款游戏正在由美国动视暴雪的王牌工作室Raven software改编成网络版《使命召唤OL》,这也是动视第一次开发面向中国用户的产品。Brian Raffel,工作室创始人与负责人,这次他亲自主导《使命召唤OL》研发。“我们可以做出更好看的游戏,我们可以将自己对DnD的爱与电脑游戏结合到一起。”25年前,Brian只是个普通玩家,但是25年后,他的办公室门板上贴满了他参与制作过各种游戏,其中不乏的《使命召唤》系列,《X战警》系列等各种大作。

Brain入行前曾是中学美术老师,有着扎实的美术功底。这顶头盔为他亲手所制,做工之精细,不亚于任何专业人员,但Brian却认为这项技能不值得一提。

Arnie Swekel,首席美术设计师。Arnie有两个儿子,他们对父亲的崇拜从这两幅父亲节礼物就能看出来。小儿子更是直接的表示“我为有一个帮COD绘制美术原画的老爹感到自豪!”。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使命召唤OL专区

Cruel,动作捕捉特效制作,记者提出要为他拍摄照片时,本以为他会做出举枪射击的姿势。出乎意料的是他选择了游戏里最常见的贴身搏斗武器——匕首,并且摆出了一个大反派的pose。

Derek Racca,Raven首席制作人。他与“坦克”David共用同一个办公室,两人每天都要在那间屋子里花费大量的时间讨论游戏制作的问题。

Mark Kilborn,音效师。《使命召唤OL》里几乎所有的音效都是出自他和另外一位音效师之手。他能用道具模仿出各种声音,但在面对媒体的时却略显拘谨,语言的表述并不像他为游戏制作的音效那样活灵活现。

Katheen,高级工程师,负责网络安全。在她办公室里,除了工作以外的东西都和她的宝贝女儿有关。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使命召唤OL专区

Aaron,在“研发队”与“媒体队”竞赛时被拉来临时充当二把手的人物。美国人玩惯了主机游戏,放弃手柄,改用键盘进行射击对战这让他们感到很不习惯。比赛之初Aaron和David一度被中国媒体虐杀得毫无还击之力。

Brandy,导演。Raven的动作捕捉团队总共5人,分别是一位导演,一位设计制作,两位演员,以及一位道具师。导演负责的是整合全部艺术元素的艺术生产。

Blake,道具师,虽然游戏里各种场景及人物动画看着非常逼真,但在捕捉现场实际使用的道具只是一些木头框架和泡沫枪械模型。虽然道具用材非常简单,可从一旁摆放的模型制作工具,以及用作参考的真枪可以看出,制作这些模型并不如想象中轻松。

Raven动作捕捉室占地面积约为200平方米,演员正在表演普莱斯队长在巴西捉拿肥皂的镜头,这是COD经典剧情之一。

为了保证演出的真实性,Raven每年从芝加哥挑选专业演员来参与游戏动画录制,《使命召唤:现代战争》中的许多名场景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使命召唤OL专区

音效合成室的两位成员。为了追求逼真的枪声和爆炸声,他们需要跑到远在内华达的无人沙漠里进行录制。

Eric Hishberg,动视发行CEO。在他看来中国玩家是全世界最热情的玩家群体,将《使命召唤OL》带入中国市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市场获得新的突破。”

Daniel Suarez,动视制作副总裁。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于腾讯的合作当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怎么样在中国让玩家之间的建立互动和沟通,建立大的玩家社群的经验。”

Glen Angus,已故原画设计师。为了纪念他的成就,Raven将会议室的一面墙贡献了出来,专门展示他的作品。Raven的员工对游戏的爱深入进了血液之中。在记者采访到的员工里,99%的人将自己印象最深的回忆都留在了“游戏研发”和“游戏即将上线”这两个时间点上。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使命召唤OL专区

David Fifield,游戏设计总监。正在向记者展示在真人CS中被彩弹击中造成的伤口。早年间当过兵,在游戏中被队员笑称为真·坦克。游戏试玩时,他在角色负伤情况下还用手枪击落了两架直升机。令在场媒体叹为观止。

席嘉,中国游戏媒体人。由于特征过于明显(覆盖全脸的头盔外露着小辫),屡次成为敌方首要击杀目标。从COD第二作就开始玩该系列,可以体验全新的游戏让他很开心。对于《使命召唤OL》,他最关心的是服务器的效率。

亚飞,在COD经典语录里有这么一句话“Friendly fire - isnt(射击友军-不被允许)”。然而在对战游戏中,他被自己的“战友”从背后近距离“击毙”。

在美国,由于私人持有枪支是合法的,所以类似于真人CS这样的活动场所很受当地人欢迎,在媒体活动期间,两位同为玩家的妹子对进入活动场地前的准备相当熟练,在入场后的射击以及掩护也都做得有板有眼。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使命召唤OL专区

在今年E3大展上,《使命召唤OL》作为动视推广的游戏品牌之一,同样也在主展台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使命召唤OL》宣传的是三位风格硬朗的美国帅哥。在为期3天的展会上,只要有镜头对准,就会非常敬业的摆出各种造型配合拍摄,几乎全天无休。

缘爷,留学生。虽然外号里带个“爷”字,但实际上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高中生。出于对动漫游戏的喜爱,业余时间大多数都投入到字幕组的工作中。E3期间,他与THINKIDEA搭档录制了CODOL的试玩视频。

Jim,来自香港的媒体人,今年56岁。是记者在E3展会上遇到的年纪最大的玩家,自费995美刀购买了E3的玩家门票。为了试玩COD的内容,他在游戏展台前排了将近两个小时的队。

ET,留学生,工商管理专业。由于长年接触动漫游戏资料,基本上没有他不知道的游戏八卦,被同行的TD称为“活字典”。

Ben,国外游戏媒体主持人。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E3展《使命召唤OL》载具前录制节目。身后的展台内媒体与普通游客分别排成两队等待体验游戏,井然有序。E3上少见夺人眼球的SG,没有震耳欲聋的嘈杂,这里存在的只有惊叹、欢笑、感动和期待。来到此地的都是纯粹的游戏爱好者。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使命召唤OL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