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静音设计 NZXT H440白色开箱简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答应过群里的兄弟和星空的网友,要出一篇关于NZXT H440机箱的详细评测,这一拖就是2个月,也实在有对不住大家,不过好吧,答应的坑总是要填上的,今天算是给大家正式带来了这篇NZXT H2系列机箱经典的延续——NZXT H440机箱(白)。
说到NZXT(恩杰)这个品牌,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对他不同的看法,NZXT推出过两款机箱,都广受人们的追捧,然而在外观上这两款机箱却又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风格。一个就是NZXT Phantom以及衍生品NZXT Phantom,大幻影和小幻影走的风格是唯美,洒脱,时尚的路线。另一个则是NZXT H2,H2走的是稳重,扎实的路线。这两款机箱中小编我个人是非常喜欢H2的。它板正,外表看起来方方正正的。它扎实,前边2个进风扇保证了机箱的通风效果,而左右两侧则增加了吸音棉设计。让机箱在保证散热效果的情况下又得到了静音。
但是H2在多数人眼中是比不上幻影系列的,毕竟它太板正,不如幻影系列时尚,帅气。也正因为如此,H2的销量一直是不如幻影系列。而H2系列中的黑色更是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面对这样的情况,基于H2系列的改进版,NZXT H440机箱终于上市了,延续了H2系列的风道,静音式设计,在外观上略作改动,并且增加了一个侧透效果,让这一系列的机箱不再像之前那样庄重,而是增加了一丝灵气。

NZXT其实一直就很注重硬盘仓数量,6个3.5寸硬盘位或者8个2.5寸硬盘位,让用户不再受限与“没地放硬盘”这一尴尬的局面。做高清存储,做设计资料库,都有了应用的余地。
当然,7个PCI槽位的挡板似的机箱仍然不支持4卡互联。甚至部分3卡互联都会冲突。

NZXT的H440机箱属于中塔式机箱,但其外观仍旧属于非常大的一类,包装箱内部除了一个说明书之外就是机箱一台了,配件包被死死的固定在最下位置的硬盘仓中,需要解开捆绳才能打开。

安装说明,宣传小册以及螺丝等附件,NZXT的H440螺丝绝对不是一般的多,而扎带方面也给配置整整一大捆,并非简单的2-3根了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外观,按键,接口
- 第3页:背部设计
- 第4页:机箱侧板
- 第5页:前面板
- 第6页:上部
- 第7页:内部,主要部分
- 第8页:内部细节,线材
- 第9页:LOGO灯,硬盘架
- 第10页:背部,总结
外观,按键,接口:

NZXT H440机箱最大的特点就是侧透,笔直的长方形侧透如同展窗一样把整个主板部分完全的展示了出来,而硬盘部分因为并没有太多可以看的东西,因此并侧透窗口并没有对其进行覆盖。侧透窗口的底部直接延伸到了电源位,在这里有个LED灯,通电后会两起白色的NZXT灯光。

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前面板与上面版接触部分,在H2的时代这里是横平竖直的接触,侧门是可以直接打开的,而NZXT H440则采用了交错式结构,省去了侧门这一设计,自然也省去了光驱位(NZXT H440是不支持光驱的)。

圆圈的开机按钮非常容易按到,但并不会产生误触(重启键则比较难以按到)。

音频输入/输出接口做了塑料防腐的外圈,防止长时间接触空气因为受潮而氧化。另外机箱的前置USB接口为4个,2个USB 3.0以及2个USB 2.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外观,按键,接口
- 第3页:背部设计
- 第4页:机箱侧板
- 第5页:前面板
- 第6页:上部
- 第7页:内部,主要部分
- 第8页:内部细节,线材
- 第9页:LOGO灯,硬盘架
- 第10页:背部,总结
背部设计:
NZXT机箱背部

背部是有一个标配的14CM风扇进行排风,另外风扇是可以进行位置简单挪动的。

7个PCI槽位,符合标准机箱设计,但是仍然是不支持部分3卡以及4卡互联(最下边的显卡一般占2个PCI槽位,所以会少一个槽位供显卡安装)。另外在PCI槽位的上方有2个水冷管输入/输出口。

电源的安装是从外部完成的,用户要先拆卸掉电源挡板的4个螺丝,然后把电源给“卡”进去。
而在电源的下方有个便于拆卸进行清洗的防尘网。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外观,按键,接口
- 第3页:背部设计
- 第4页:机箱侧板
- 第5页:前面板
- 第6页:上部
- 第7页:内部,主要部分
- 第8页:内部细节,线材
- 第9页:LOGO灯,硬盘架
- 第10页:背部,总结
机箱侧板:

两侧侧板都各有2个螺丝固定,螺丝可以不必拧下来。同时机箱的后置14CM风扇需要拧开侧板才能看到里边的2个螺丝,这个位置是支持12厘米以及14厘米两种规格的风扇的,并且配备了螺丝滑道,可以简单的调节风扇的位置。

因为非铝板设计,而是使用的全钢,所以H440的钢板只有0.7mm的厚度,不过即使是这样整个机箱也显得非常的沉重。

亚克力并非简单一切就完事,而是进行了边缘层叠化设计,这样的亚克力更加的坚固,另外左侧面板是半吸音棉+亚克力的设计,并非因为使用了侧透就省去了吸音棉的存在。

右侧面板,一块非常大的吸音棉占据整个面板90%的面积,能够有效的防止噪音传出。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外观,按键,接口
- 第3页:背部设计
- 第4页:机箱侧板
- 第5页:前面板
- 第6页:上部
- 第7页:内部,主要部分
- 第8页:内部细节,线材
- 第9页:LOGO灯,硬盘架
- 第10页:背部,总结
前面板:

前面板同样是配备了一块较大的吸音棉,NZXT H440机箱在静音方面做的分非常到位。

前面板的右侧采用了金属网设计,镂空的网孔能够防止大型异物进入,也等于给机箱留出了较大的进风孔。

前脸部位也使用了一个防尘网,这个防尘网是使用磁铁吸附设计,相对于NZXT H2上部的风扇盖,H440的前脸防尘网磁性要更强一些,完全不必担心运输过程中的防尘网震落。

抛弃了光驱位让前脸部分可以放置更多的散热风扇,NZXT H440的前脸标配是3个12CM的风扇(不支持滑动),当然前脸也留出了2个14CM风扇的控位(也不支持滑动)。而使用双14CM风扇的话,则风扇的安排是靠上,下方留出了水冷的水箱等物品空间。8CM左右高度。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外观,按键,接口
- 第3页:背部设计
- 第4页:机箱侧板
- 第5页:前面板
- 第6页:上部
- 第7页:内部,主要部分
- 第8页:内部细节,线材
- 第9页:LOGO灯,硬盘架
- 第10页:背部,总结
上部:

上盖同样也有吸音棉进行覆盖,H440所使用到的吸音棉共计4块(两块侧板一块前面板一块上面版)。
上盖的出风(一般机箱上部是做出风设计,以保持风道正常流动)是在左侧和后侧。这和前面板有点相反(前面板是右侧进风)。

前置I/O接口采用了统一的电路板设计,整体设计做工还是可以给予一个好评的,并不是粗制滥造的东西。

前置开关/重启按钮,按钮的设计非常高档,总给小编一种机械轴的感觉……

上部和前脸一样,同样是3个12CM或者2个14CM风扇的控位,不过并没有标配风扇,并且上部如果使用2个14CM风扇的话,会是靠近I/O接口以及开关的部分会留有8CM左右的空隙。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外观,按键,接口
- 第3页:背部设计
- 第4页:机箱侧板
- 第5页:前面板
- 第6页:上部
- 第7页:内部,主要部分
- 第8页:内部细节,线材
- 第9页:LOGO灯,硬盘架
- 第10页:背部,总结
内部,主要部分:

中塔式的机箱其实看起来也是很大的,不过就是在拆开左侧面板后,硬盘仓部分设计的一片白,空荡荡的,有点丑。

背板镂空设计,方便用户更换散热器,而且努力做到了最大限度的镂空,在周围也有几个绑线的卡扣,方便用户走线。

7个PCI槽挡板是可以反复使用的,并非一次性廉价道具。

预置的风扇走线是非常理想的,14CM风扇如果感觉有点靠下还可以网上挪一点距离(2CM左右)。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外观,按键,接口
- 第3页:背部设计
- 第4页:机箱侧板
- 第5页:前面板
- 第6页:上部
- 第7页:内部,主要部分
- 第8页:内部细节,线材
- 第9页:LOGO灯,硬盘架
- 第10页:背部,总结
内部细节,线材:

NZXT H440机箱并非只在主板的左上角以及右上角各放置了一个CPU的辅助8Pin供电背板走线孔位,这个孔位预留的非常大,绝非坑爹的“联力”那样串个线得串半天。

3个长方型的背线走线孔所构成的长度几乎和主板长度相等,走线孔为倾斜式设计,更加方便线材的导入,另外线孔做了橡胶套设计,既美观又防尘(在这点上是和原版几乎一样的)。

值得一提的是主板ATX架构螺丝孔位最中间的铜柱是个顶柱,仅有支撑主板的功能,无法上螺丝进行固定。(在附件包里可以找到普通的铜柱,可以进行替换)

前置I/O接口线材,一组USB3.0(可实现2个USB 3.0的传输)以及一组USB2.0(可实现2个USB 2.0)的传输。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外观,按键,接口
- 第3页:背部设计
- 第4页:机箱侧板
- 第5页:前面板
- 第6页:上部
- 第7页:内部,主要部分
- 第8页:内部细节,线材
- 第9页:LOGO灯,硬盘架
- 第10页:背部,总结
LOGO灯,硬盘架:

前边有提到,NZXT的H440的侧透是直接延伸到机箱比较靠下位置的,在这个地方配有一个NZXT的白色LOGO灯,LOGO灯的后边则是电源位。

LOGO灯的上方有2个小小的硬盘槽,用来防止2.5寸硬盘。

抛去光驱位的H440 3.5寸硬盘位豁然增加到了6个,其中在机箱靠前的部位预装了5个硬盘架,因为没有光驱位的关系,硬盘架的间隔留出了足够的缝隙,能够让前脸的进风更加畅通的传递到机箱中心去。

硬盘架的上方安置了4个减震橡胶,并且也预留了4个2.5寸硬盘的孔位。同样硬盘架的螺丝不需要完全拆卸,拧松左右2个免工具螺丝即可抽出。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外观,按键,接口
- 第3页:背部设计
- 第4页:机箱侧板
- 第5页:前面板
- 第6页:上部
- 第7页:内部,主要部分
- 第8页:内部细节,线材
- 第9页:LOGO灯,硬盘架
- 第10页:背部,总结
背部:
>机箱背面

NZXT的所有风扇供电线接口在背部,用户可以通过走线的方式把他们放到一起统一管理。
机箱底部LOGO控制面板

最后,背面预留空隙,老实说背面预留的空隙虽然看起来足够,但是实际使用时还是感觉略微有点拘谨,但至少NZXT的箱子都不会像很多普通机箱那样,在盖紧侧盖的时候需要2人一起合力才行。
总结:
开箱到这里也是结束了,NZXT的H440省去了光驱位的设计让前脸风扇吹入的风通过硬盘时更加的流畅,而诸如背部走线孔斜面设计以及机箱背面的风扇可挪动设计,都映衬着NZXT为用户着想的设计思路。前面板不能打开的确较H2来说做了一个减省,并且上至的硬盘架也不存在了,也使用了全钢板代替了原来的硬塑料,那么究竟H440在真正装机时效果如何?后期我会详细的给大家带来装机分享,届时我们再见分晓吧。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外观,按键,接口
- 第3页:背部设计
- 第4页:机箱侧板
- 第5页:前面板
- 第6页:上部
- 第7页:内部,主要部分
- 第8页:内部细节,线材
- 第9页:LOGO灯,硬盘架
- 第10页:背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