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GRID Autosport)》游民星空点评8.6分 传奇延续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当《极限竞速》与《GT》分别在微软和索尼的主机上独霸一方的时候,是Codemaster的《超级房车赛》系列让PC玩家们跟上了竞速游戏发展的脚步。时至今日,这款《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GRID Autosport)》虽然同与两大霸主三分天下还有一段距离,但其坚实的素质则让其裂土封王的可能性变得前所未有的高。
| 8.6 | 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 |
|---|---|
| 评测平台:PC | |
| 《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是一款优秀的竞速游戏,无论是初次摸到方向盘的菜鸟还是在引擎轰鸣间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司机都能获得自己的乐趣。 | |
| 风驰电擎 |
| 优秀的操作手感 | 多种多样的比赛 |
|---|---|
| 有分屏对战功能 | 富有个性的AI |
| 强迫玩家进行所有种类的赛事 |
如何把握游戏街机感的爽快与真实感的深度是竞速类游戏开发者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与街机平台上许多其他让玩家恣意横冲直撞的竞速游戏相比,《超级房车赛》系列硬核的精神还是相当鹤立鸡群的。这次的《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的真实感尽管依然无法和最最硬核的那些作品相比(或许在系列内也非最高),但依然是PC平台上难得一见的硬核竞速游戏。
《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宣传片:
当代的竞速游戏大多都将丰富的生涯模式作为最核心的游戏模式,《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也不例外。本作的生涯模式拥有五种比赛分别是房车赛(Touring)、Open Wheel、耐力赛(Endurance)、Tuner和街头赛(In Street),比赛方式的多样性达到了系列前所未有的高度,颇有点向《GT》系列靠拢的意思。
开始选单仿佛杂志广告
每个种类的比赛都有自己的等级系统,玩家只要完成比赛就能获得一定数量的经验值并升级。而当每一种赛事的经验都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玩家就将解锁最为重要的房车冠军系列赛。这样的做法有点儿问题,那就是强迫玩家必须分别在每一种比赛中都投入一定的精力,哪怕你并不喜欢这项比赛的玩法(暗哨就不喜欢漂移赛……)。而不同的车辆和比赛对驾驶技术的要求又有所不同,这种强迫玩家必须全部吞下游戏所有内容的做法对作品的自由度恐怕怎么说都是个不好的影响。
街道赛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专区
顾名思义,房车赛是系列最为经典的模式,也是最“标准”的模式。玩家将以车队的形式进入比赛,比赛的排名除了个人排名之外,也有了车队排名的概念。所以,即便你自己是舒马赫在世,场场比赛都一骑绝尘的夺得冠军,若你的队友场场坐骑报废,最终的结果也未必就能最好。除了争夺更好的名次之外,玩家还可以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挑战来完成赞助商的要求,从而获得更多的奖励。通常来说,较弱的车队对于比赛名次的要求较低,完成后所获得的奖励也相对较少;更强大的车队对于比赛结果的要求也更高,但一旦实现了这些目标,玩家所得到的经验也更多。
共有五种模式
Open Wheel模式则有点像低等级的方程式赛车,车速方面要比房车赛高,对于操作精度的要求自然也高了不少,从未玩过这种车辆的玩家恐怕会在手忙脚乱中闹出不少笑话。如果玩家开放了真实的车损系统,那么Open Wheel赛车的脆弱程度想必也会给玩家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稍微强烈一点的碰撞都可能意味着车毁退赛。
下面是队友的信息,据说是菜鸟
耐力赛则顾名思义,拥有更长的赛道和比赛时间,但真正重要的变化则是引入了一个轮胎耐久度的因素。在耐力赛中,玩家不仅要在驾驶上殚精竭虑之外,还必须时刻关注自己轮胎的磨损情况,用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使用自己的轮胎。由于比赛中没有维修站的设置,玩家也没有机会更换轮胎。而一旦发生爆胎,就只能退出比赛了。Tuner则是许多技巧比拼的杂糅,其中包含了特种车辆的比赛以及漂移赛等内容。街头赛则名符其实,就是在街道上进行比赛。
模糊的内饰,也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手段吗?
《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的操作手感一如既往的好,由于没有高大上的外设,暗哨无法断言这部作品对于驾驶设备的支持能够达到什么程度,不过一支Xbox 360手柄大约就能满足绝大多数的驾驶要求了。和当代的所有主流竞速游戏一样,本作中也为玩家准备了包括转弯提示在内的全部辅助驾驶系统。如果玩家将所有的辅助选项打开,那么游戏的驾驶难度大约和此前的几部《极品飞车》差不多。如果关闭掉包括ABS在内的所有辅助措施,那么玩家们还是能够得到一部相当富有挑战的竞速游戏的。
车辆种类还算比较多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专区
作为《超级房车赛》系列起家的手段,本作的房车赛也是Codemaster着墨最多的部分。房车赛中共有13条赛道可供玩家解锁,虽然没有场外没有《GT6》那样的如画风景,本作的赛道也算制作得相当精细了。在车辆的多样性方面,由于《GT6》毫无节操的1200辆车(发售时实际为1197辆)将行业标准抬高到了一个让人无言以对的程度,《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遗憾的还没法和这位业界流氓相比。
房车赛是游戏最核心的部分
无论是连环相撞还是横飞出赛道,通常来说,在赛车游戏中出现的戏剧性场面大多是由驾驶技术不过关的菜鸟玩家们制造的。在《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中这样的情况也不会少,但玩家们许多时候可能都是打酱油的看客,而非车祸的制造者。这都得益于本作拥有鲜明个性的AI。由AI控制的车手们不仅驾驶技术不同,侵略性也有高低之别。而正是因为每一场比赛中都有一些不要命的凶悍驾驶员存在,才使得我们每次比赛都能看到车阵之中上演时速过百的明争暗斗。
第一名可不容易啊
这种设计给比赛加入了相当可贵的变数,玩家们想要获得胜利不仅要仰赖高超的驾驶技术,能够眼明手快的躲避敌人的偷袭和前方的灾难也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暗哨自己就曾经在一次五圈比赛的最后一圈里成为了一场电脑制造的连环相撞的受害者,以近200的时速一头撞进了扭作一团的车阵,结果是直接车毁退赛。
级别较低的方程式赛车
在车辆的改装和调整方面,硬核出身的《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要比《极品飞车18》复杂得多,但还并没有达到最复杂的那些作品的水平,追求极致真实感的玩家们恐怕会有一点点小失望。说到底,这部分的内容既难处理真正能够欣赏的玩家又不多,至今也只有最老牌的几家能在这个部分丢下血本。如果这次《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能够大杀四方,或许我们在其续作中就能看到真正让人抓耳挠腮的改造系统了。
升级可以解锁更多的比赛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专区
《超级房车赛2》曾经因为偷工减料的没有加入车内视角遭到了不少粉丝的诟病,Codemaster在本作中显然不敢再踩这个地雷,除了竞速游戏标配的几种视角之外,《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中不仅有了车内视角,而且一次就是两种,其中一种较近,一种较远。但说实话,这次的车内视角依然有偷工减料的成分存在,因为在这种视角之下,车内的光线极暗,不仅内饰看不清楚,整个仪表盘的区域都是一片模糊。看上去好像是为了模拟视线聚焦的真实感,实则是在掩盖没有进行精细车内建模的实质。而单凭这一点,就基本表明了Codemaster的这款《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与微软的《极限竞速》差距何在。
注意右下角,耐力赛增加了轮胎磨损程度的概念
当几乎所有厂商都将多人对战经验与DRM防盗机制融为一体的今天,Codemaster则相当慷慨的在游戏中加入了分屏对战的功能,让基友们可以仅通过一台电脑就上演《头文字D》。对于倾心网络对战的玩家来说,本作的网络对战部分的生涯模式与单机版是分离开的,玩法也完全不同,配上分布在22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00条赛道可供选择,想必能给玩家提供更多的重复游玩价值。
本作的车损系统不错,引擎盖也可能会被撞飞
本作的画面不错,EGO引擎的中气十足,但也仅仅是不错,仔细看的话,还是能够发现许多需要高额预算才能熨平的褶皱。若是和竞速类游戏的二线部队相比,《超级房车赛》的画面倒是可以算得上优秀了。只是本系列已经成为了这一类型作品的有力竞争者,其横向比较的对象自然也就变成了业界最德高望重的几个品牌。而在这场较量之中,《超级房车赛》恐怕还没有竞争冠军的实力。
夜间赛车别有一番风味
《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的标题中没有3的字样,这点可以理解。因为数字的升高总给人一种世代变迁的感觉,玩家对作品的期待恐怕也会更高。而这样的做法大概多少也表明了Codemaster并不认为这是系列的正统续作,而更像是一部外传性质的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虽然并没有将系列推上一个全新的高度,却仍不失为PC上难得一见的优秀竞速游戏。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专区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专区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专区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专区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超级房车赛:汽车运动专区